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归纳原发性失眠的常见舌象特征,明确不同舌象与原发性失眠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检索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的文献资料,筛选出原发性失眠相关病例8 260例,获取原发性失眠患者的舌象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对患者舌象中的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失眠患者舌色以暗红舌、红...  相似文献   

2.
115例癌症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坚 《江苏中医药》2003,24(6):18-19
癌症多是在正虚的基础上产生的 ,体内气血亏虚 ,运行失常 ,以及五脏六腑的蓄毒等 ,导致了肿瘤的发生。舌象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之一 ,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收集观察了临床上 115例癌症患者的舌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115例癌症患者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81例 ,女性 34例 ;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32岁 ,30~ 4 9岁 2 6例 ,5 0~ 69岁61例 ,70岁以上 2 8例 ,平均年龄 65 7岁 ;癌种以肝癌(41例 )和肺癌 (38例 )为主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 ,且为神志清楚、伸舌合作者。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着外手术前后舌象变化的规律,将105例普外患者分成非腹部手术、腹部择期手术及腹部急诊手术3组,分别观察术前、术后6~8小时、术后禁食第1、2、≥3天及术后进食第1、2、≥3天8个时间段的舌象。结果:腹部择期手术组术前腻苔占45.7%,腹部急诊手术组在后进食第2、≥3天黄苔比术前低,各组手术后6~8小时少津比例增多,腹部手术两组于术后进食第2、≥3天及术后进食第1天总腻苔率均比术前高,且比同时段非腹部手术组高。由结果可见,普外手术后6~8小时少津舌象增多,腹部手术患者后舌象少津→苔腻→正常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气郁质亚健康人群与气郁质冠心病患者的舌象数据,探究两类人群舌象特征的差异及其反映的机体变化。方法:选择气郁质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气郁质亚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记录两组舌象五分区的HSV(Hue,Saturation,Value)色度空间特征数据,并由专家进行舌象判定。通过比较两组的舌象特征差异,探讨气郁质冠心病患者的舌象特征。结果:舌色方面,研究组暗红舌、绛舌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舌形方面,研究组点刺舌、齿痕舌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苔色方面,研究组黄苔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苔质方面,研究组腻苔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舌下络脉特征方面,研究组舌下络脉加粗、迂曲、颜色加深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舌象五分区HSV色度空间参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2、3区H值偏低(P<0.05),4、5区V值偏低(P<0.05)。结论:气郁质冠心病患者的舌色多暗红、绛,舌形多点刺、齿痕,苔色多黄,苔质多腻,这些舌象特征与气滞血瘀、热入营血、肝胆火旺、肝郁化火上扰心肺、肝郁...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特征舌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舌面中线前中部裂纹 (沟状舌 )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16 0例该病患者观察其舌象。结果 :118例患者存在沟状舌 ,与无症状健康者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 ,且对照组存在沟状舌的 6例中有 4例 EPSRt提示有慢性前列腺炎。结论 :沟状舌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尹学凤  袁春霞 《光明中医》2012,27(2):255-256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心衰(CHF)患者脑钠肽(BNP)的变化规律以及CHF中医证型与BNP、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92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为三组,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测定血浆BNP水平.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不同CHF中医证型之间,血浆BNP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间血浆BNP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心衰级别的增加,BNP值相应升高.结论 血浆BNP可以为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力衰竭[1]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据统计大约65%的心力衰竭由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随着目前年龄老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还将有所上升.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2].本研究旨在初步分析患者的个体特征、基础疾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的作用.以期能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NYHA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85例CHF患者(CHF组)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CHF组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LVEF小于对照组(P0.05);NYHA各分级间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级与Ⅲ级、Ⅳ级LVEDD和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NT-proBNP与NYHA分级和LVEDD呈正相关(r=0.537,0.318,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99,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事件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事件组(P0.01);随NYHA分级增高,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并与NYHA分级、LVEDD和LVEF相关,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可为临床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心功能分级探讨中医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现代医学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有了非常值得注意的转变,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心力衰竭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延长病人寿命。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多属气血阴阳不足,血瘀水停,为本虚标实之候,治疗多运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而这四法的具体运用却缺乏具体的遵循。在治疗目标上也多着眼于短期症状的改善,而对于如何更有利于改善远期预后却少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念也应该与现代医学接轨,从短期的症状学向长远的生存率转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参照心功能分级探讨中医辩证分型的规律,简便易行,临床容易掌握,有利于探讨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的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诊系统"观察了7例大肠癌临终患者和62例非临终患者舌象的改变,并进行了舌质、舌苔RGB(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值的量化观测。结果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以淡红舌和红舌多见,舌苔以无苔和厚黄腻苔多见;非临终患者以红舌、厚黄腻苔多见。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质G、B值较非临终患者降低,R值相近,B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临终患者薄苔较非临终患者G、B值降低,R值相近,R/G、R/B增高,R/B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厚苔RGB值相近(P0.05)。结论大肠癌临终患者舌象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心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泽兰、郁金、葶苈子、当归、枳壳、栝楼、桂枝、炙甘草等组成)治疗,每组疗程2个月。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和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汤能有效改善CCI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心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泽兰、郁金、葶苈子、当归、枳壳、栝楼、桂枝、炙甘草等组成)治疗,每组疗程2个月。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和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汤能有效改善CCI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94例CHF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辨证,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最后对中医证候要素与各项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气虚证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更低,血瘀证患者的MoCA总分、注意与计算能力评分更低,痰浊证患者的MoCA总分、延迟回忆力以及抽象思维评分更低。结论:气虚证患者更容易出现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的下降,血瘀证患者更容易出现注意与计算能力的下降,痰浊证患者更容易出现延迟回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PICCO监测技术评估针刺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HR、MAP、CI、SI、LCWI参数的变化及血浆NT-pro-BNP水平、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血浆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平均分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CI、SI、LCWI参数及血浆NT-pro-BNP水平、APACHE-II平均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NT-pro-BNP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养心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心功能、心肌酶谱、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HL)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与ESV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V、CI、LVEF、FS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LVEF、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心肌酶谱中CK、CK-MB、LDH及α-HB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RA、AngⅡ、ET、ALD水平均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MHL评分均较治疗前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治疗CHF可延缓心肌损伤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活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脉图时域特征参数,探讨心功能不全状态与脉图特征的相关性,挖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ZBOX—I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将其按照心功能不全状态进行分组,并运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比较与分析心功能不全不同分组脉图时域特征参数的组间差异;基于脉图特征参数,运用随机森林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状态评估模型。结果 与心功能不全轻度组比较,心功能不全中、重度组h4/h1、t1/T、t1/t4(P < 0.05)显著增大;t4(P < 0.01),t3、t5、T、h5/h1(P < 0.05)显著减小;本实验基于193例样本的脉图时域特征建立了心功能不全状态评估识别模型,其平均识别率为70.93%。结论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脉图时域特征参数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参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状态,有助心功能不全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保心合剂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当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神经内分泌方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保心合剂,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ET、CGRP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其中治疗组在改善EF、CO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ET及使CGRP上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心合剂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麝香通心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1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麝香通心滴丸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评估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监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评估麝香通心滴丸的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MWT和LVEF明显增加,血浆NT-proBNP及LVEDD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T、LVEF明显增加,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能明显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心功能及对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 80例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采用Lee氏心衰计分法评价心功能,记录地高辛停减情况,检测hs-CRP,TNF-α及IL-6水平。 结果: 观察组心衰疗效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3±4.18)%优于对照组的(47.2±4.27)%(P<0.01);观察组地高辛停减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57.5%(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改善CHF住院患者心功能,能减少西药的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hs-CRP,TNF-α及IL-6炎症因子,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型与Ca-125、BNP值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50例,由3名主任中医师进行辨证分型,记录个证型患者心功能分级、BNP及Ca-125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中医证型与心功能等级的判定呈显著相关(r=0.750,P<0.01),其中气阴两虚证主要以心功能Ⅱ级为主,气虚血瘀证以心功能Ⅱ、Ⅲ级为主,痰瘀互阻证以心功能Ⅲ为主,阳虚水泛证以心功能Ⅲ、Ⅳ级为主,阳虚喘脱证则以心功能Ⅳ级为主,CHF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与BNP值呈正相关(r=0.437,P<0.01),各证型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CHF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与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r=0.354,P<0.01),气阴两虚证与阳虚水泛证、阳虚喘脱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气虚血瘀证与阳虚水泛证、阳虚喘脱证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HF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BNP值可以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但从本研究数据来看,Ca-125值与CHF中医证型虽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Ca-125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