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挖掘分析现代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用药以及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近三十年来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数据筛选构建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65篇文献,共纳入88首方剂,涉及中药208味;所涉及的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肝、肺三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为主;药物组合中频次为20及20以上者有17组;聚类分析发现核心药物组合有3个。结论:中医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主要以“补虚培本,清热活血,利水渗湿”展开,经过分析后得出的数据组合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但仍需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进行进一步临床以及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吕文良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并与其临证思想进行印证.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吕文良教授门诊原发性肝癌患者医案103份,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用药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135首,涉及药物176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汤剂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等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7篇,涉及方剂172首,药物220味,共计2211药次。220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9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物累计频率达62.596%;使用频数30的药物共20味,按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为茯苓、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柴胡;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平、温,寒性和微寒药物累计频率达40.74%;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苦、甘及微苦、微甘累计频率达62.94%。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将扶正和抗癌有机结合,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常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徐春军教授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的处方共209张,建立相关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徐春军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常用药物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当归、生黄芪、炒白术、白芍、黄芩、枸杞子、广藿香、炒酸枣仁、党参、泽兰、黄精、白花蛇舌草。常用药对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当归;当归、炒白术;生黄芪、炒白术;当归、白芍;生黄芪、白芍;白芍、炒白术。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多用补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注重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刘伟胜教授门诊就诊的大肠癌患者用药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四气五味和归经分析、药物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处方205首,涉及中药151味,药性以平、温、微寒及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脾、肝、肺、肾经。高频中药频次前3位为茯苓、全蝎、党参,高频药对及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为"党参-茯苓""全蝎-茯苓""党参-全蝎",聚类分析得出4类组合药物,复杂网络分析挖掘药物核心组合为党参、茯苓、柴胡、白芍、女贞子、白术、砂仁、全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甘草。结论: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常用健脾与疏肝并举的治法,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益气扶正、解毒抗癌的同时注重疏畅气机,体现了平调气机、以通为宜的整体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郑玉玲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整理郑玉玲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门诊病例,建立肝癌病案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药物关联规则、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病案148例、479诊次,涉及233味中药(累计频次8599次),统计分析得到柴胡、鸡内金、甘草等30个高频中药,所有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统计分析: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肝、胃经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消食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对高频中药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核心药组,因子分析提取出8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方。结论 郑玉玲中医治疗肝癌以补虚扶正为主,从肝、脾、胃入手,疏肝健脾,消食和胃;注重活血散结,同时辨证配伍理气、化痰、祛湿、解毒等祛邪之药,寓攻于补,攻补兼施,以达到人体与肿瘤“和谐”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案的数据挖掘,探讨分析杨霓芝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经验、规律及组方特点。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门诊病案111 例,共307 诊次。对病案作文本转化,建立数据档案,通过名医传承平台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杨霓芝教授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结果:用药统计显示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7 位核心药物分别为甘草、泽兰、黄芪、桃仁、丹参、女贞子、熟地黄、蒲公英、石韦、菟丝子、山茱萸、墨旱莲、白术、白芍、太子参、土茯苓、当归;临床常用中药组合包括山茱萸-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酸枣仁-合欢皮、黄芪-泽兰-桃仁等。结论:杨霓芝教授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证型总以“气虚血瘀”为大纲,益气活血或兼利水为主要治疗方法,并形成专病的核心药物及药对,用药平和,药少力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自建库起至2021年10月30日中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汤剂,筛选其中的处方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关联和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处方143首,包含中药144味,主归肝、脾、心、肾经,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是当归、芍药、延胡索、川芎、香附等;使用较多的关联组合有:当归-芍药、当归-川芎、延胡索-当归、延胡索-芍药、川芎-芍药等。结论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血为主,辅以补气、行气、散寒。本研究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喻正科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经喻教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28例,将其诊疗数据标准化,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喻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纳入652首处方,共259味中药,累计频次11786次,使用频次排前20位的依次为:三七、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和总结曹建雄教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曹建雄教授2020年9月—2021年9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初诊病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关联规则、频数及聚类分析等技术对病案中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案203例,有效处方203个,涉及212味中药,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陈皮、全蝎、柴胡、法半夏、枳壳、甘草、太子参、浙贝母、防风、海螵蛸;四气以温、寒性多见;五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多入肺、脾、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8种药物组合,其中2味中药组合77组、3味中药组合29组、4味中药组合2组;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与8个新处方。结论:曹建雄教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初期以清肺化痰、降逆止咳、软坚散结为主,晚期注重补益气血、养阴生津,各个阶段均重视顾护脾胃,肺脾同治,体现出组方用药源于严谨的临床辨证,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阳痿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阳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籍以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阳痿病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数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药物包括菟丝子、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等;置信度为0.6以上的关联规则包括"茯苓-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柴胡-当归"等。结论:中医治疗阳痿多用温补肾阳、益气养血之品。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58-26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中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次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对处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系统聚类、主成分因子及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1 398首处方涉及中药373味,归19大类,其中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位居前3位。2味3味药组分多是健脾清热利湿、益气养血活血的用药组合。二项三项关联体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的治法。复杂网络核心处方主要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妙丸组成。系统聚类得到15组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出22个公因子。以牛膝为因变量的决策树体现独活、羌活、薏苡仁、杜仲和黄柏在配伍中的重要地位。结论: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标本兼顾,本虚重在健脾补肾养肝、益气血和营卫,标实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化痰利湿诸法消除风寒湿热痰瘀之邪。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29-233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CNKI、维普数据库作为查找源,以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为主题词,日期设为2000年-2020年进行检索,剔除综述类、西药治疗类、中药制剂成分未标全类和重复文献,纳入标准的共计95首方剂。录入到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方剂中的中药进行统计处理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在纳入标准的方中,根据中药不同功效来看,解表药(238次,38.5%)、清热药(180次,29.1%)、补虚药(118次,19.1%)是使用较多的前三类中药;单味药防风(75次,79.0%)、甘草(67次,70.5%)、荆芥(55次,57.9%)、黄芩(50次,52.6%)、蝉蜕(41次,43.2%)为使用频率排名前五的中药;在药性分析中,寒(9次,52.9%)、温(6次,35.3%)占比高;在药味统计中,苦(10次,40.0%)、辛(8次,32.0%)、甘(7次,28.0%)占比高;归经分析中,肝经(12次,25.0%)、肺经(7次,14.6%)出现多;对入选的方剂中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0个。结论:对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临床处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过敏性结膜炎疾病最关键的药物配伍,对今后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剂用药规律,本文基于上市中成药处方信息,收集、整理,并建立糖尿病治疗方剂的结构化数据库,运用软件中的数据统计及挖掘方法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有黄芪、天花粉、生地、葛根、黄连、麦冬、五味子等;挖掘出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核心组成主要为:黄芪、生地、天花粉、麦冬、葛根、枸杞、黄连、五味子。由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以益气养阴为主,清热药、活血药的灵活应用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用药的一个趋势,对糖尿病新药研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真  鹿振辉  邱磊  方庆亮  黄星  王蕾 《新中医》2023,55(15):28-3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 1989 年 1 月— 2021 年 12 月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 统(CBM)、PubMed 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 RILI 的临床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处方 248 首,涉及中药 233 味。临床常见证型有气阴两虚证、热 毒炽盛证、痰瘀互结证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麦冬、甘草、生地黄、苦杏仁等;治疗药物以补气、补阴、 清热药为主;主要归经有肺经、肝经、胃经,以苦、甘、辛味药多见,药性以寒性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 用药物组合有麦冬-生地黄、甘草-苦杏仁、麦冬-北沙参、玄参-生地黄-麦冬、麦冬-桔梗-甘草等;聚类分析 得到核心处方有桔梗-百合-生地黄-玄参-白芍-川贝母-牡丹皮、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瓜蒌、党参-白 术-茯苓-黄芪等。结论:中医药治疗 RILI 多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则,注重护阴扶正,临床 常采用参苓白术散、沙参麦冬汤等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剂用药规律,本文基于公开文献信息,收集、整理、规范糖尿病治疗的方剂,并建立糖尿病治疗方剂的结构化数据库,运用软件中的数据统计及挖掘方法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包括黄芪、当归、茯苓、丹参,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3位包括丹参、黄芪,当归、黄芪,山药、黄芪,药物关联度较高的为六味地黄丸或桃红四物汤中的药物组合。目前认为,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补肾为主,针对糖尿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进行药物配伍,对提高糖尿病的综合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与无监督熵聚类等算法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新处方等结果进行输出,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处方200首,共涉及206味中药,高频药物包括甘草、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蝉蜕、地肤子、防风、牡丹皮等,药性以寒性(52.76%)居多,药味以甘(38.89%)、苦(33.37%)、辛(21.96%)味为主,归经以胃经(1 138次)、脾经(1 088次)、肝经(1 061次)居多,并且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6个。结论:小儿湿疹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燥湿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大法,分析结果与本病诊疗指南较为吻合,可为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顺宵  秦利  黄珊  杨超茅  张晟  张妍  陈月  孙明瑜 《新中医》2023,55(20):18-24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用药规律研究。方法:收集2019 年1 月—2022 年7 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门诊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 数据库,采用Excel 2017 软件录入所有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应用R 统计软件进行结果描述及数据分析,使用arules 包的Apriori 算法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从收集的445 例患者的1073 首处方中最终筛选纳入处方140 首,涉及中药265 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 位的中药分别是柴胡、茯苓、黄芩、郁金、丹参;使用频次排名前5 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虚、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化瘀和理气药;在15 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归肝、脾、肺和胃经居多。经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中支持度最高的是柴胡-郁金、茯苓-白术,置信度排列前3 的药物组合为地耳草-矮地茶、枳壳-柴胡、莪术-柴胡。聚类分析将中药分为5 类,类1 为柴胡、虎杖、厚朴、大黄、五味子、垂盆草、郁金、赤芍、枳壳、莪术、木香、连钱草、矮地茶和地耳草,类2 为茯苓、白术,类3 为当归、甘草、白芍、黄芩和茵陈,类4 为丹参和山楂,类5 为黄芪、半夏和陈皮。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采用疏肝健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为主,性味多为温、平、微寒之品,使利湿不伤阴、活血不耗血,共奏痰化瘀散浊泄之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广泛收集整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在构建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和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次、药物间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黄芪、茯苓、地黄、山药、丹参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丹参、黄芪","黄芪、地黄","茯苓、黄芪"等;置信度大于0.85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茱萸,牡丹皮,茯苓-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等。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多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之品,配伍精巧合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近10年各数据平台关于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搜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剂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61首处方,涉及149味中药,用药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其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黄芪(38)、熟地黄(30)、茯苓(25)、白花蛇舌草(22)、补骨脂(21);中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最多(58.35%),其次为利水渗湿药(11.45%)、活血化瘀药(10.97%)等;四气分布以温性药(40.10%)使用最多;五味分布以甘味药(40.35%)使用最多;归经前5位分别为脾、肾、肝、肺、胃,占全部药物归经的77.24%;支持度个数设为12时,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得到常用药对14个,涉及中药10味,排名前5位的药对为姜黄-黄芪(17)、黄芪黄-补骨脂(17)、黄芪-茯苓(16)、党参-黄芪(16)、白花蛇舌草-半枝莲(16);基于熵层次聚类法的药对关联度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