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青青 《新中医》2021,53(14):100-10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DVT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溃疡面积、视觉模拟评分(VAS)、Wells量化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单核细胞黏附因子-1 (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观察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溃疡面积减小(P0.05),VAS评分、Wells量化评分及D-D、IL-8、ICAM-1、hs-CRP水平均降低(P0.05),APTT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较小(P0.05),VAS评分、Wells量化评分及D-D、IL-8、ICAM-1、hs-CRP水平均较低(P0.05),APTT较高(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DVT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降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胡伊群 《新中医》2021,53(24):99-10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拟冰黄散外敷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60 例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冰黄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 组DVT 发生率、大小腿周径差、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 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DVT 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28.7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较术后1 d 缩小(P<0.05),且观察组周径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凝血功能指标D-D、PT、Fib、APT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D-D、PT、Fib、APTT 水平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CRP、TNF-α、IL-6、IL-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CRP、TNF-α、IL-6、TIL-8 水平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 组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冰黄散防治骨科大手术后DVT 形成疗效显著,能降低DVT发生率,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梁治权  张凯 《陕西中医》2018,(10):1432-1434
摘要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2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汤。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变化、下肢肿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分别是(16.87±1.62)s和(34.11±3.16)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分别是(2.27±1.35)g/L和(112.38±10.28)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下肢周径之差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19.51%(P<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减少下肢疼痛,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 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术后 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祛瘀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后下肢周径 差、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DVT发生 率为3.17%,低于对照组14.29% (P<0.05)。术后14 d,2 组大腿周径差以及小腿周径差均较术后1 d 降 低(P<0.05),且术后14 d观察组大腿周径差以及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全血 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黏附率各指标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且术后14 d,观察 组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凝血酶时 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较术后1 d 升高(P<0.05), D-二聚体(D-D) 以及纤维蛋白 原(FIB) 水平较术后1 d降低(P<0.05);且术后14 d,观察组TT、APTT高于对照组(P<0.05),D-D以及 FIB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 以及肿瘤坏死因 子-α (TNF-α) 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IL-8、CRP 以及TNF-α 低于对照 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 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的形成,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及炎症反应有关,治 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消栓汤"预防性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消栓汤,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肢体肿胀周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统计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2.94%),对照组出现9例(1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2组患者VAS评分、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日,对照组术后第14日,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第1日(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日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期血浆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加用中药消栓汤可以更早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卫军 《新中医》2022,54(6):45-4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胫腓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取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消肿药物及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 (IL-5)水平、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患肢肿胀程度;比较2组下肢DVT、关节功能障碍、延迟愈合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5、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5、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观察组TT、PT均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延迟愈合、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季芸  冷燕奎  张忠良 《新中医》2024,56(7):107-111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封包结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水平、患肢大腿周径,并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7 d、术后2周,2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2组D-D水平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D-D水平较术后7 d降低(P<0.05),且观察组仍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2周,2组患肢大腿周径均较术前增大(P<0.05),但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治疗后,2组...  相似文献   

8.
黄明珠  徐群杰  董丽丽 《新中医》2020,52(17):164-16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常规疗法在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早期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10例THR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给予术后持续48 h硬膜外镇痛,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共用药7 d,并给予护理康复措施。观察组加用艾灸,共治疗14 d。于术后3、5、7和10 d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于术后1、3、5、7 d计算下肢周径差以评价下肢的肿胀程度,于术后6周评价髋关节功能,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下肢血流速度,并记录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下肢麻木、下肢皮色变化和皮温下降的发生情况和血流缓慢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5 d、7 d和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5 d和7 d的下肢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6周,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木、血流缓慢、皮色改变、皮温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虽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能有效减轻THR术后肿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了术后DVT形成的风险,促进了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八珍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八珍汤治疗。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2.08%、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八珍汤用于髋部骨折术后能够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胡桂霞  尼春雨  张圆圆 《新中医》2021,53(7):209-21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髋部骨折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个月患肢周径、DVT评分和DVT发生率,检测并记录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DVT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DVT评分为(5.37±1.63)分,低于对照组的(8.48±1.51)分(P0.05);研究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