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闫玉坤 《吉林医学》2008,29(13):1080-1081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通过B超检查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围绝经期组(A组)106例,绝经1-3年组(B组)60例及绝经3年以上组(C组)64例,比较三组间IUD取出情况。结果:三组中阳性检出32例,为节育环嵌顿及宫颈粘连等,取环困难率达83.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萎缩、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环嵌顿、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通过B超检查230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围绝经组(A组)106例、绝经1~3年组(B组)60例及绝经3年以上组(C组)64例,比较3组间IUD取出情况。结果:3组中阳性检出32例,为节育环嵌顿及宫颈粘连等,取环困难率达83.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萎缩、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环嵌顿、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永琼 《吉林医学》2015,(6):1172-1173
目的:探讨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取宫内节育器2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可分为围绝经期组135例(占47.2%)和绝经后组151例(占52.8%)。两组共有49例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其中围绝经期组10例(发生率7.4%)、绝经后组39例(发生率25.8%),两组取器困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46,P<0.01)。取宫内节育器困难的原因主要是IUD嵌顿、宫颈粘连导致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断环残留等。结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难度增加,造成取节育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取节育器时间适当提前、在进入围绝经期及时取器可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过分析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原因,探讨绝经人群的合理取器时间和取器要点.方法:取器前阴道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后使宫颈软化.宫腔镜检查62例取器妇女,分绝经1~2年组(A组)30例,绝经>2年组(B组)32例,比较各组IUD取出情况.结果:两组中阳性检出率10例,为环嵌顿、宫颈硬韧、宫颈粘连等,取器困难率80%,余52例的取器困难率11.53%.结论:子宫萎缩、环嵌顿、宫颈粘连、宫颈硬韧及环老化等是围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取器时间,环到期时及时更换可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合理的取出时间。方法 296例取器妇女分为A组生育期88例,B组围绝经期117例,C组绝经后91例。比较各组宫内绝育器取出情况。结论 三组共有35例取器困难,其中A组困难率为0,B组困难率为7.69%,C组困难率为28.57%。结论 取器困难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子宫萎缩、宫内环嵌顿,宫内环老化断裂是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进入围绝经期妇女适时取器可以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合理的取出时间及减轻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方法 .方法 将我站3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取器情况分析.结果 自阴道成功取出342例,其中97例取器困难均予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有8例粘连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结论 恰当的掌握好取器时间,减少取环困难.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及嵌顿节育环取出术式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紫蓉  张惜阴 《上海医学》2001,24(6):349-351
目的 为了提高宫内节育器取器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妇女取器困难的原因。结果 85例对象最常见取器的失败原因是节育器嵌顿、绝经后生殖器萎缩或宫颈物理治疗后宫颈粘连。另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亦可造成取器困难。结论 取器前详细了解病史是取器的基础,操作熟练,准确定位是取出节育器的关键。充分扩张宫颈既有利于操作又可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对嵌顿或绝经后取顺在宫腔镜下或B超监护下操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器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的已婚妇女,在围绝经期常因不规律阴道流血或已绝经须取出IUD,而此时取出IUD常发生取器困难。我们将米索前列醇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取出宫内节育器的10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容易取出组)82例和观察组(困难取出组)20例。比较分析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对照分析显示年龄、置器年限及取器时间可能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节育器取出的难易程度与置器年限、绝经后取器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时应充分考虑妇女的置器年限和绝经后取器时间,以避免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应用,以寻找更加有效、简便的取器方法,同时预防和减少妇女在绝经期取器时的并发症,提高取器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是对60例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妇女进行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使其宫颈松弛,顺利取出IUD。结果:60例用药后,58例取器成功,2例由于IUD嵌顿于深肌层而致取器失败。结论:米索前列醇可以在绝经期妇女取器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使宫颈松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简便易行[1]。  相似文献   

11.
吴光菊 《吉林医学》2012,33(12):2485-2486
目的:讨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方法:收集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取环100例,对照组为传统取环手术100例。结果:观察组除3例因嵌顿、断裂在宫腔镜下取出外,97例取环顺利。对照组58例顺利取出,探针未进入宫腔失败15例,因部分嵌顿剪断单丝游出22例,环断裂在宫腔镜下取出5例。结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软化扩张宫颈作用明显,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成功率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蕉岭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取出宫内节育器( IUD)的妇女共1250例,对IUD嵌顿情况、相关因素及取出IUD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无IUD嵌顿者按常规方法取出。有IUD嵌顿者在B超监测下取出。结果无IUD嵌顿者1190例均顺利取出。60例IUD嵌顿者均取器困难,取出57例,取器成功率95%。带器年限<5年、5~10年、>10年嵌顿率分别为1.43%、2.88%、11.02%,带器年限>10年者嵌顿率明显高于带器<5年及带器5~10年者,三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带器时为人流术后、经净后、哺乳期者,嵌顿率分别为10.69%、1.11%、2.5%,人流术后带器者嵌顿率明显高于经净后和哺乳期者,三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取器时绝经≤1年和绝经>1年者,嵌顿率分别为1.64%、23.47%,绝经>1年取器者嵌顿率明显高于绝经≤1年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IUD嵌顿可致取器困难,B超监测下取器是取出嵌顿IUD的较好方法,有人工流产史、放置IUD时间长、绝经时间长是致IUD嵌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前1周应用药物,避免取IUD时造成机械性损伤,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绝经后妇女盆腔B超检查有宫内IUD,给予尼尔雌醇片5mg顿服,1周后来院取IUD,术前2小时阴道穹窿放置湿化的米索前列醇200μg,按操作常规取IUD。结果:宫颈软化98例,占81.66%;部分软化22例,占18.33%。102例顺利取出IUD,Tcu-IUD尾丝消失5例,超声发现Tcu-IUD横臂嵌顿肌壁1例,宫颈粘连5例,金属单环部分嵌顿于浅肌层5例,合并有子宫肌瘤(小)2例,共18例在宫腔镜下取出。结论:绝经后妇女取IUD前常规应用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宫颈软化、易于扩张,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官腔镜在困难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诊断宫内嵌顿环、断残环、异位环,并取出宫内嵌顿环、断残环和取环失败宫内节育器(IUD)。结果成功取出宫内嵌顿环、断残环、位置正常IUD(尾丝缺失)及异位环44例,其中在宫腔镜下成功地取出节育器38例(另有4例为异位环,游离至腹腔,腹腔镜取出),成功率95%(38/40),其中2例因T型节育器塑料托断片大部分植入肌层,经过试取失败后,经腹取环。成功取出38例中,IUD断片残留19例;部分嵌顿IUD12例;4例IUD扭曲变形;3例为V型节育器,尾丝缺失,位置正常。44例病历中25例为金属单环(2例异位腹腔),16例为T型环(2例异位腹腔),3例为V型节育器。同时发现官腔病变7例,其中5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带器者应按规定时间取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绝经期软化宫颈的准备;手术操作者切不可盲取、强取;否则致宫内节育器金属丝断裂、断端嵌顿或将尾丝扯断,更不易取出。宫腔镜在困难取环中具有诊断明确、直观、安全、微创之优点,成功率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节育器嵌顿的原因及处理,总结4年间我院248例行TUD取出术中发现28例节育环嵌顿的临床资料。方法:分析取器时的年龄、放置节育器的年限、置器时期、取器原因、IUD的类型等与IUD嵌顿的内在关系。结果:金属类环的嵌顿率明显高于其它节育环。上环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嵌顿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妇女,取器妇女年龄越大嵌顿率越高。人流术中及哺乳期妇女上环的嵌顿率占节育器嵌顿的一定比例。结论:上环时间越长、人流术中及哺母期上环、金属类环、爱母环及T型环下移、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出现嵌顿机率偏大。  相似文献   

16.
刘桂芹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65-165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育龄妇女要求在绝经0.5~1.0年取出IUD,在基层的一部分绝经期育龄妇女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取IUD的最佳时间,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器官生理性萎缩,宫颈萎缩变硬,宫颈口粘连狭窄,造成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本站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绝经期后育龄妇女,局部用药松弛宫颈,取器顺利,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绝经后IUD取出困难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取器妇女90例,并将其分成用药者(45例)和受术组(45例),比较两组取环情况。结果受术者中有24例取环失败,其中尾丝入宫腔5例,宫环嵌顿11例,IUD断裂残留8例,取器困难占53.33%。用药组有12例取环失败,其中尾丝入宫腔3例,宫环嵌顿4例,IUD断裂残留5例,占26.66%,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IUD取出困难的主要因素环嵌顿,宫颈粘连、生殖道萎缩等,对此,可采用萘普生栓药物加以改善,提前取器时间,环到期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18.
汪晓仙 《浙江医学》2008,30(4):404-405
宫内节育器(IUD)是安全、长效的避孕措施之一,国内应用比较普遍。IUD最好在围绝经期或绝经1年内取出,因为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组织逐渐萎缩,组织弹性变差、变硬,会给IUD的取出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老年妇女,随着其绝经年限的延长,取器更增加困难。为了提高老年妇女取IUD的成功率,笔者对老年妇女取IUD术前予尼尔雌醇口服,在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宏波 《当代医学》2009,15(10):58-58
自20世纪60年代全国推广应用宫内节育器(IUD)至今,已有上千万妇女进入绝经期,绝经后IUD未取出,给大部分中老年妇女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致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带来很大难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中医院于2005年1月~2008年8月,给145例妇女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取器,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节育器的取出因素。方法:宫内节育器(IUD)的取出时间是月经净后37天内;带器妊娠者人工流产同时取出节育环;绝经期妇女绝经后半年将环取出。结果:①异常子宫出血,月经过多230例,占23.3%。②带环妊娠177例,占17.93%。③节育器脱落、变形、扭曲、倒置共60例,占6.08%。④因盆腔炎取器者52例,占5.27%。⑤因要求生育、离婚、丧偶取器者68例,占6.89%。⑥因合并子宫肌瘤,输卵管结扎后取器,IUD嵌顿或异位及原因不明取器者共147例,占14.89%。⑦IUD到使用年限取器,绝经期妇女取器者253例,占25.63%。结论:我们应该代副作用与脱落率及妊娠率较小的IU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