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饮茶型氟骨症X线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饮茶型氟骨症骨关节损害的放射学特点,方法,在内蒙古鄂温克族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拍摄骨症骨者X光片分析骨盆,腰椎,前臂、小腿各部位X线征象,统计其出现频率。结果:鄂温克族饮型氟骨症X线表现以骨质稀疏骨密度低,皮质薄和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出现频率较高,不同于饮水型及燃煤型病区。结论:与饮水型及燃煤型病区存在的差异是饮茶型氟骨症所特有或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非三类病区本身差别所致,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氟骨症X线诊断刘炳坤,李明健氟骨症是一个古者的疾病,1977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赤峰市发掘出4000年前夏代人体骨脏中,见到了与江骨症类似的疾病[‘j。然而,人们对于赢骨症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1932年Moller与Gudjonso...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定边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骨关节损害的放射学特点。方法在定边县平原区随机选拍片对象共443人,拍摄骨盆、右前臂、右小腿正位片。结果定边县氟骨症的X线检出率为72.23% ,前臂、小腿阳性征象的检出率高于骨盆,X线诊断与临床诊断不完全吻合,X线检出率、X线改变指数与水氟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临床表现与骨X线改变的不一致,给氟骨症的早期诊断造成困难,应加强对其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白广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1,10(6):355-358
本文对249例氟骨症的 X 线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骨质改变以硬化为主,且早于骨周改变;骨周骨化主要发生在前臂、小腿骨间膜和闭孔膜上,15岁以前无骨周改变;关节改变的阳性率低于骨质和骨周。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区是煤烟污染型氟中毒流行区,尤以镇雄流行广泛而严重。全县2560个村均为氟病区,7—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98.38%,个别村的氟骨症患病率达54%。1985—1987年省、地、县卫生防疫站的专业人员进行了联合调查,证实煤及拌煤的粘土是主要氟源。被煤烟污染(熏烤)的食物(主要是玉米)是主要 相似文献
7.
曹来宾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9(1):48-51
曹来宾教授是国内最早确认氟骨症的专家之一。在氟骨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丰富经验。介绍的与氟骨症相鉴别的16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将会提高对氟骨症的认识。本刊对16个病将分两次发表。 相似文献
8.
摄入过量氟化物可造成骨关节损害,出现骨质硬化,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等一系列表现。由于氟骨症的骨关节损害复杂多样,为给氟骨症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笔者统计分析了氟骨症骨关节损害的基本X线表现及易感部位,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高氟地区乾安、农安、通榆等地对有明显氟骨症临床表现病人的骨骼进行X线摄片。照片部位包括前臂.小腿、骨盆、脊椎、手、足。选择100例有典型氟骨症X线表现的照片进行统计分析。100例病人中,男61例,女39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刀岁(平均46岁)。饮水氟含量2.0~15.0m…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9例氟骨症进行X线分析:硬化型44例,疏松型15例,混合型10例。发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30岁以上者占98.55%,女性略多于男性(1:0.8)。饮用病区水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饮用水含氟量愈高,饮用时间愈长,氟骨症发病程度亦愈严重,患者普遍存在骨周骨化。这一X线表现,对今后开展地方性氟中毒新病区普查具有辅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氟骨症前臂和小腿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再研究和认识,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X线普查或检测正确实施易减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防护罩、暗室等便携式专用装置配合小型X线机对地氟病病区1440例受检者进行X线摄片,确诊氟骨症384例,并以此为样本,分析对比观察其前臂和小腿肘、膝关节及长骨骨干X线改变时间、X线改变程度、X线改变范围等项内容的差异,评价它们诊断作用的大小,正确作出部位选择.结果 前臂肘关节改变先于小腿膝关节,其中骨小梁改变为最早,分别检出197、15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5,P< 0.01).前臂骨干骨间膜骨化比小腿早,多见于Ⅰ度照片,分别为213例和12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26,P< 0.01).骨间膜骨化演变方向是从前臂桡骨始至尺骨,在向小腿胫骨至腓骨蔓延,并伴随前臂加重而改变;观察多种指标,尤其是骨关节骨小梁改变和长骨骨干骨间膜骨化的表现最为活跃,且前臂比小腿异常敏感、明显.结论 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X线普查或检测中,选择前臂取代小腿摄片是简便、经济、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1992-2006年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选择桓台县(1992-1996年)和梁山县(1997-2006年)作为监测县,调查2个县改水情况和饮水含氟量;在桓台县选择李家村,染山县选择东徐村,调查居民饮水含氟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尿氟水平以及16岁以上成人临床与X线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 1992年桓台县、2006年梁山县的改水降氟完成率分别为100.00%(304/304)、63.72%(137/215);1992-1996年桓台县正常使用工程的水氟超标(>1.0mg/L)率范围为5.00%(5/100)~17.14%(18/105),1997-2006年梁山县为18.97%(11/58)~45.61%(26/57).1992-1996年李家村居民饮用水水氟均<1.00 mg/L,1997-2006年东徐村居民饮用水水氟均<0.50 mg/L.李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由1992年的30.86%(25/81)降为1996年的10.13%(8/79,χ2=12.41,P<0.05),东徐村则由1997年的68.95%(151/219)降为2006年的0(0/38,χ2=222.04,P<0.01);李家村和东徐村儿童尿氟水平连续监测均低于1.40 mg/L.桓台县李家村16岁以上成人X线氟骨症阳性检出率由1992年的30.0%(15/50)降为1996年的13.95%(6/43,χ2=3.41,P>0.05),均为Ⅰ度病例;东徐村由1997年的64.58%(31/48)降至16.67%(4/24,χ2=14.71,P<0.01),且无Ⅲ度病例检出.结论 监测县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尚不平衡,梁山县进展比较缓慢;部分改水工程水氟超标;重点监测村居民饮用水水氟正常,氟中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后应加大投入,加快改水进度并加强改水设施的管理与病情监测,最大限度降低氟中毒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