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昆山市2家工厂1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昆山市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佛山市选择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以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98.69%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1%,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流动人口近一年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40.84%,在近1年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0%和31.78%。10.30%调查对象近1年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患病后84.19%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HIV抗体阳性率为0.12%。5.23%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调查对象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佛山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歧视态度比例较高,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周建芳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296-1297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年“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95.4%的流动人口听说过AIDS,但其中只有0.5%的能正确判断所有的传播和非传播途径,65.7%的人知道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AIDS;分别有4.9%和37.8%的人认为应该或可以理解“如果一个男人长期没有性生活,就去找小姐”;13.6%的人目前的避孕措施是避孕套,但只有34.6%的人能够每次使用避孕套。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但仍然缺乏,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不高,应该充分关注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并采取更为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艾滋病/性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合肥市辖区分布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建筑工地工人、砖瓦厂工人、餐饮服务行业和商场从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梅毒、艾滋病病毒、丙肝检测.结果 共调查1 657人,其中男性993人,女性664人,平均年龄( 32.43±12.05)岁;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7.3%,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6.5%,性病知识知晓率为64.9%;年龄在22~30岁知晓率较高,外省籍知晓率低,随学历和月收入的增加知晓率提高;流动人口安全性行为意识和性病求医意识均缺乏;经检测,丙肝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3%和0.4%,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论 应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做好该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娱乐场所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行为情况,探讨在社区中娱乐场所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可行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社区内娱乐场所进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指导正确使用安全套,发放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科普小册。结果干预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21.6%,最高为77.9%,经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对艾滋病态度总变化率从干预前的55.23%上升到干预后的68.58%(P<0.01),对艾滋病相关行为(避孕套)使用情况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从未使用避孕套”变化最大,由干预前的61.6%下降到46.5%(P<0.01)。结论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是有意义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外来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现状,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4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4个工业园区的电子生产企业的外来工,发放自填式匿名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其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调查1 246人,其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为39.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外来工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因素相关(P<0.01);认为自己有感染HIV机会的占6.3%(78/1 246),81.4%(1 014/1 246)的调查对象认为艾滋病很恐怖,只有9.1%(113/1 246)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做同事;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33.5%(325/969),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1.2%(67/602),最近一个月与固定性伴或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6%(57/595)和23.9%(16/67)。结论珠海市外来工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艾滋病普遍感到恐惧和排斥,存在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木城涧煤矿工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共调查389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49%,其知晓率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本市或外地密切相关;对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的占90.2%,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8%,安全套使用率占33.51%.结论 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防范意识尚欠缺,应深入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应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东莞市某镇招募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旅店餐馆从业者、家政从业者、临时雇佣劳动者、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7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52个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384人,其中男性718人,女性666人。90.03%(1 246/1 384)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8.55%(672/1 384),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72.62%)、报刊(34.47%)和书籍(29.19%),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电视宣传。非婚性行为发生率为8.38%(116/1 384),最近1次非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仅为71.55%(83/116)。2名被调查者承认曾经吸毒,无人承认曾注射毒品。仅3.45%(4/116)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中型旅游城市(自贡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自贡市204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9.8%,对非传播途径缺乏了解;对周围感染了艾滋病的同事或朋友的态度主要是同意其留下,但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占33.2%;11.8%的流动人口发生过商业性行为;7.4%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临时性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7.5%)、宣传栏广告栏(36.3%)等大众媒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配偶不在同一地打工的比配偶在同一地打工的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χ2=7.608,P﹤0.05);男性比女性临时性行为发生率高(χ2=4.952,P﹤0.05)。[结论]该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存在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0.
缪小兰  张轩  成浩  季亚勇  何恩奇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10-1813
目的了解无锡市不同类型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现状,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建筑工人、企业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和劳务市场寻工人员中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检测,分析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感染情况。结果在1 703份有效问卷中,该省外市流动人口占37.1%,外省的占62.9%。在调查的8个艾滋病预防知识中,总知晓率为67.8%。知晓率企业工人高于建筑工人、劳务市场寻工人员和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男性高于女性,初中及以上学历高于小学和文盲,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在一起工作仅占29.01%;未婚者中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占16.1%,承认过去1年内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侣的占3.9%,男性被调查者中承认最近1年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占6.0%。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电视、报纸、书籍、广播和免费宣传材料;调查对象中有80.4%的人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的外展干预服务,有41.3%接受过咨询检测。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抗体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24%,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0.06%。结论无锡市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知晓率低,相关行为率高,歧视态度普遍,需加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能力,促进健康行为,有效遏制艾滋病性病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企业一线工人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2004年,对上海市徐汇区某企业从事铝制品加工的一线职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24人份,艾滋病/性病知识得分为(18.62±5.45)分,其中<60分的占40.12%;93.21%知道艾滋病/性病是传染性疾病,96.29%知道艾滋病/性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对于其他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知道艾滋病/性病主要症状的不足57.0%;54.63%对性病患者表示同情和关心;33.64%认为不应隔离艾滋病病人,43.21%使用过安全套;未婚者中23.48%有婚前性行为,已婚者中13.53%有婚外性行为;流动人口中有2个以上性伴者占14.92%。[结论]一线工人的艾滋病/性病知识缺乏,存在传播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乡县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当地艾滋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外出农民返乡过年的时间,设计调查问卷对260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并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HIV)及性病感染情况。结果 260名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4.2%,艾滋病非歧视态度比例为35.8%,婚外性行为发生率为35.8%(93/260),婚外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比率为64.5%(60/93),艾滋病没有检出,性病发病率为45.2%(42/93)。性病患病与性别、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安全套使用等有关。结论安乡县外出农民工是HIV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8%,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是否做过免费HIV检测等因素对其知晓率有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现有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多途径获得,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广播等,但流动人口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书籍等;有3.6%的流动人口做过免费HIV检测;仅22.1%的人不歧视HIV/AIDS;有4.7%流动人口有商业性行为,仅18.1%的人能每次坚持用套;有7.3%的流动人口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仅18.1%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有0.5%的男性有同性行为,仅16.7%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结论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对HIV/AIDS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与卫生需求情况,探讨在社区开展性病/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2005年5~9月对上海市凌云社区部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病/艾滋病有关知识得分(满分23分)平均15.82分,其中基本知识6.23分,传播途径2.71分,对病人态度2.18分,预防方法4.70分;平均知晓率为68.78%,其中基本知识为62.30%,传播途径为67.75%,对病人态度为72.67%,预防方法为78.33%;怀疑自己患性病时12.33%会选择广告上刊登的“专治“性病的民营医院就诊,1.67%会选择私人诊所就诊;42.33%相信性病广告,45.67%担心在公立医院诊治性病不能保护隐私.[结论]社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存在不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艾滋病,性病感染与认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对艾滋病、性病认知和感染情况。方法 对湖南省宜章县500 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测,并对其中355 人进行了关于艾滋病、性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检出性病病人96 人(19-2 % ) 。91 % 对象对艾滋病、性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在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表现宽容的比例达23-2 % 。性生活避孕套的使用率低于10 % 。结论 调查对象有关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避孕套的使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3月间在上海市黄浦区妇幼保健院自愿终止妊娠的447例未婚女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较缺乏,对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为81.2%,人工流产并发症知晓率平均为37.9%,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0%~90%。未婚女青少年对避孕方法和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1)。她们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半数以上的未婚女青少年希望得到避孕节育知识咨询和指导,40%对性知识有需求。结论: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为她们多渠道的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以满足她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农村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行为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00名尉氏县农村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发放《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及国家级示范区规模试点现场工作手册》问卷,统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性行为现状,并对影响该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尉氏县农村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5.67%,存在婚外性行为、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以及做过HIV抗体检测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0.33%、35.67%、10.67%;文化程度是尉氏县农村流动人口AIDS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P0.05)。结论尉氏县农村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相关行为现状较差。文化程度是该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应注重农村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宣传,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建筑工地、餐饮酒店、大型集贸市场和大型企业对其流动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9名流动人口,其中有效问卷758份,有效应答率为92.55%。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2.90%(401/758),其中餐饮人员为44.03%(59/134),农贸市场人员为45.41%(89/196),企业工人为63.64%(133/209),建筑工人为54.79%(120/219),4种职业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63,P<0.001)。需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85.07%);会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比率,建筑工人最高(64.84%);不会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和不允许艾滋病患者继续工作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分别为82.09%和83.5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交往的影响因素为职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是否愿意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工作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结论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对其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  相似文献   

20.
朱莉  陈权 《中国校医》2018,32(6):425
目的 调查昆山市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制定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5年版)要求,中心于2015年4月至6月对昆山市男性流动人口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艾滋病知识及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次监测共调查男性流动人口406人,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0%、0.00%和0.50%;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5.2%,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3,P=0.063);商业性伴发生率为3.94%;临时性伴发生率为16.26%,临时性伴发生率与婚姻状况有关(χ2=10.767,P=0.013);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 昆山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存在临时性伴发生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行为,应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