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槲皮素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槲皮素(Que)对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探讨其舒张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使用累积加药法,检测Que对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高血压大鼠和假手术组胸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分别去除内皮、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阻断一氧化氮(NO)合成、吲哚美辛阻断前列环素合成、CHTX阻断钙激活钾通道(Kca),再观察Que对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结果 无论去内皮与否,Que对高血压大鼠组和假手术组血管环均为剂量依赖性扩张作用;但去内皮后,Que对两组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显著减弱(0.05).无论去内皮与否,Que舒张高血压动脉环的作用较假手术组强(0.05).L-NAME预处理后,Que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环舒张作用明显减弱(0.05).用吲哚美辛、CHTX分别预处理高血压动脉环后,Que的舒张血管作用与不加阻滞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对高血压大鼠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的舒张血管作用.其舒张作用与前列腺素、钙激活钾通道无关,而与内皮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舒张作用及其内皮依赖性作用机制。方法:分离wistar大鼠的胸主动脉,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法检测千层纸素A对1Mmol/L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或60mmol/L氯化钾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并观察去内皮或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预处理后千层纸素A舒张血管作用的变化。结果:千层纸素A(10、100μmol/L)可以舒张NE(1μmol/L)和氯化钾(60m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离体血管,10、100μmol/L药物浓度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去内皮血管的舒张作用显著低于内皮完整的血管(P〈0.05,P〈0.01);终浓度为100μmol/L的L—NAME可以显著降低100μmol/L千层纸素A的舒血管作用,加入L—NAME组-9不加入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千层纸素A可通过内皮依赖的一氧化氮途径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文波  陈武  翁国斌  任雨  楼江涌 《浙江医学》2010,32(8):1205-1208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对环孢素A(CsA)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功能和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CsA组、对照组和CsA+GTP组。建立CsA动物模型5周后,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取胸主动脉环,观察乙酰胆碱(Ach)诱发的血管舒张反应、L—NAME和吲哚美辛预处理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检测血管组织一氧化氦(NO)水平;并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5周后,CsA组大鼠BUN、Cr水平高于对照组和CsA+G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大鼠Ach引起的胸主动脉环的最大舒张度为(42.5±4.3)%,低于对照组的(81.2±76)%和CsA+GTP组的(70.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NAME预处理后,CsA组和CsA+GTP组动脉环的舒张反应低于对照组;经吲哚美辛预处理后对照组和CsA+GTP组的舒张反应高于CsA组(均P〈0.05)。CsA组大鼠血管组织中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sA+GTP组(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CsA组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TP+CsA组则显著低于CsA组(均P〈0.05)。结论CsA可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损害,并引起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异常。绿茶多酚能保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内皮细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对SD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环离体灌流技术,观察和厚朴酚对内皮完整及内皮去除的血管环在基础状态(2.5 g张力)、苯肾上腺素及氯化钾预收缩状态下的作用。并用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吲哚美辛处理血管环,观察和厚朴酚影响血管张力的机制。结果和厚朴酚对血管基础张力无明显影响,能剂量依赖地缓慢舒张高钾、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引起去内皮血管环收缩;对PE引起内皮完整血管呈快速(2 min)、缓慢(15min)双相舒张作用;快速舒张作用不受吲哚美辛影响,而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完全阻断。结论和厚朴酚对离体血管环具有舒张作用,并增强一氧化氮作用而不影响前列环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增龄对离体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方法 成年及老年大鼠各20只,利用组织器官水浴系统,通过乙酰胆碱(Ach)、N-硝基左旋精氨酸,测量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反应变化(%).结果 1)老年组大鼠主动脉环对10-8~10-4mol/L Ach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均较成年组明显减弱,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2)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经10-4mol/L L-NNA预处理20分钟,阻断一氧化氮合酶(NOS)后,同样剂量的Ach不再诱发上述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结论 随增龄血管内皮分泌的一氧化氮(NO)逐渐减少,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减弱;NOS的异常表达对NO 减少起着重要的作用,eNOS随增龄表达减弱,而iNOS 随增龄表达则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催产素(OT)的血管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血管功能实验装置,描记张力变化,血管按随机数表分组,每组6枚血管环,分别保留或去除内皮,各阻断剂预处理30min之后做OT舒张曲线。结果 OT不能舒张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非孕大鼠血管环。而OT(0.1U-3.2U)浓度依赖性地舒张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或去除内皮的大鼠胸主动脉环。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可抑制PE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P〈0.01);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对PE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无影响。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3mmol/L预处理可减弱OT对内皮完好血管的舒张效应。OT对PE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与Ca2+浓度无关。结论 OT具有舒张孕鼠血管作用,其机制与NO-cGMP途径和血管平滑肌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桂枝乙醇提取物对苯肾上腺素(1.0 μmoL/L)预收缩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预处理对桂枝乙醇提取物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桂枝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分别用L-硝基精氨酸甲酯和亚甲蓝预处理对桂枝乙醇提取物的舒张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无钙缓冲液中,桂枝乙醇提取物对血管收缩有抑制作用.[结论]桂枝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血管作用具有非内皮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储存钙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舒张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技术制备大鼠胸主动脉环,使用累积加药法,检测Que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Que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呈剂量依赖性扩血管作用.在小剂量Que(1×10-6,3×10-6,1×10-5mol/L)浓度,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胸主动脉环的扩血管作用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在较大剂量Que (3×10-5,6×10-5mol/L),去内皮后其舒血管作用显著性减弱(P<0.05).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钙激活钾通道抑制剂CHTX分别预处理后,Que在各剂量组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与不加阻滞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预处理后,Que在较大剂量(3×10-5,6×10-5mol/L)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明显减低,与不加阻滞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槲皮素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舒张血管作用.其舒张作用与前列腺素、钙激活钾通道无关,而与内皮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高剂量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和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ET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或P<0.01),胸主动脉对(10-7~10-5)mol/L累积剂量氯化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Iso)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舒张机制。方法:采用累计加药法,观察Iso、槲皮素(Que)和硝普钠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以及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选择性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前列腺素(PGs)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ATP依赖钾通道(KATP)选择性抑制剂格列本脲(GLY)对Iso舒张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的胸主动脉环的影响。结果:Iso(1100μmol/L)与Que(1100μmol/L)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且Iso与Que的舒张效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者均在10-4mol∕L时舒张作用达到100%。Iso与Que最大舒张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26×10-5mol/L,4.28×10-5mol/L,两者的EC50无明显差别(P〉0.05)。Iso和硝普钠相比,对内皮完整胸主动脉环的舒张能力显著减少(P〈0.01)。Iso在低浓度(1~30μmol/L)的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明显强于去内皮组(P〈0.05),而在高浓度(60100μmol/L)时,去内皮组与保留内皮组的舒血管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L-NAME、MB及Indo均可以部分阻断Iso的舒血管作用,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GLY不能阻断Iso的舒血管作用,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鼠李素对离体大鼠动脉环可产生浓度依赖的舒张作用,异鼠李素在低浓度时舒血管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而在高浓度时,为非内皮依赖性机制。异鼠李素舒血管机制可能与内皮NO/GC/cGMP途径以及环氧合酶途径有关,与ATP激活钾通道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都梁滴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行为学及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制作偏头痛模型。各组大鼠灌胃给药后,分别观察其挠头次数,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NO、NOS和CGRP水平。结果造模后30 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 min阳性对照组和都梁丸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造模后90、120、150 min,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CGP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NO、NOS、CGR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都梁滴丸可通过降低血浆中NO、NOS、CGRP水平来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分子活性肽Apelin—13对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意义。方法:①清洁级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模型组。测定平均颈动脉压(mCAV)、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以及右肾重/左肾重(RK/LK),以评价2K1C模型。②采用累计加药法,观察Apelin-13分别对用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对照组大鼠和2K1C高血压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作用。结果:①模型组大鼠mCAP、LVM/BW和RK/LK分别较对照组高50.38%(P〈0.01)、32.16%(P〈0.01)和51.02%(P〈0.01)。②Apenn—13在(10^-11~10^-7)mol·L^-1浓度范围内对内皮完整的两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且模型组舒张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模型组与对照.EC5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elin-13具有显著的舒张主动脉的作用,并且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更强,提示Apelin—13在血管的保护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逐日递增的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成瘾后及针刺治疗后学习记忆的变化,用蛋白定量考马斯亮兰法测定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成瘾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针刺组较成瘾组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成瘾组在第4象限搜索时间及120s内跨越安全岛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针刺组较成瘾组明显增加(P〈0.05)。②成瘾组海马组织中NOS和AchE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明显低于成瘾组(P〈0.05),而对照组和针刺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韩氏针刺可以改善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障碍,降低海洛因依赖引起的海马内NOS和AchE活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海洛因依赖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体系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海洛因依赖组(herion组)、海洛因依赖+NaHS组(heroin+NaHS组)。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浆及海马组织NO含量,Real time PCR测定海马组织nNOS mRNA表达量。结果血浆及海马NO含量比较,herion组与heroin+NaHS组均高于对照组(〈0.05),heroin+NaHS组低于herion组(〈0.05);海马组织nNOS mRNA表达量比较,herion组高于对照组(〈0.05),heroin+NaHS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05),heroin+NaHS组低于herion组(〈0.05)。结论海洛因依赖可导致大鼠体内NO水平升高,H2S供体NaHS可抑制NO的产生,下调nNOS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醇对雄性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血中激素水平和交配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浓度乙醇组、中浓度乙醇组和高浓度乙醇组。在灌服不同浓度的乙醇后2h,分别应用交配实验、乙醇脱氢酶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和化学比色法观察乙醇中毒后雄性大鼠交配行为的改变,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下丘脑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大鼠骑跨次数和插入次数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乘骑潜伏期及插入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较对照组均下降,下丘脑NO,NOS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后,下丘脑神经递质NO含量的降低和血中T水平的降低,可能是乙醇引起大鼠交配行为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DM)大鼠股骨头中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系统及钠-钾-ATP酶(Na+-K+-ATPase)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川芎嗪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诱发糖尿病,分别于30 d和60 d测定各组大鼠股骨头匀浆中的NO含量、NOS活性、Na+-K+-ATPase及AR含量。结果30 d、60 d时DM组的NO、NOS和Na+-K+-ATPase均低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P<0.01),AR均高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P<0.01);30 d时川芎嗪组NO、NOS、AR和Na+-K+-ATPase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0 d时川芎嗪组NO、NOS和Na+-K+-ATPase均低于对照组(P<0.01),AR高于川芎嗪组(P<0.01);60 d时DM组和川芎嗪组大鼠股骨头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和Na+-K+-ATPase均明显低于30 d时(P<0.01),AR均高于30 d时(P<0.01)。结论川芎嗪能逆转股骨头组织中AR、NO、NOS及Na+-K+-AT-Pase活性,对防治早期DM大鼠股骨头病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动脉活性氧(ROS)相关物质的增龄性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18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三组,即18月龄组、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组[18月龄,12月龄时开始在喂养基础饲料中添加阿托伐他汀钙5mg/(kg·d)1和12月龄组,每组各6只。取大鼠胸主动脉,流式细胞法测定其ROS含量,Griess法测定其一氧化氮(NO)含量,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8月龄组与12月龄组比较,随月龄增长,大鼠主动脉ROS、MDA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SOD活性、NO含量则降低(P〈0.05)。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的18月龄组大鼠与18月龄组比较,其主动脉ROS(1.67±0.04)、MDA含量[ (5.32±0.34)nmol/mg)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205±17)U/mg]、NO含量[](4.41±0.46)nmol/mg]水平显著升高(P〈0.05)。以上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改善大鼠动脉因增龄引起活性氧信号途径的变化,延缓血管老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MgSO4)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再灌注组、MgSO4 90 mg/kg组、MgSO4 180 mg/kg组、MgSO4 360 mg/kg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颈部软组织加压的方法造成全脑缺血,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监测脑电图变化,观察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脑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结果:MgSO4各治疗组与再灌注组比较,脑组织中NO含量减少(P<0.01),NOS和iNOS活性降低(P<0.01),脑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结论:硫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