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分型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198例CINⅠ患者,取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然后行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标本进行基因芯片分型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40.91%;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78.79%,其中HPV-16/-18阳性率为60.1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38.89%。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者,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中也呈阳性。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显著(P<0.05),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敏感性高,简便易行且能分亚型,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潮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潮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特征,确定本地区的优势型别。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HybriMax)对49458名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妇女进行HR-HPV检测及分型来筛查宫颈癌。结果潮州地区妇女HR-HPV感染率为8.25%,15种高危亚型(HR-HPV)阳性率94.49%,6种低危亚型(LR-HPV)阳性率5.51%,感染率最高亚型是HPV52(28.86%),其次为16、58、68、33和18型,均为HR-HPV。LR-HPVCP8304感染率是4.71%。结论本地区人群感染HPV优势型别为HPV5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导流杂交技术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3494例妇科患者下生殖道21种HPV亚型进行检测,并对51例HPV16型和50例HPV18型阳性患者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检测. 结果 患者标本除43亚型外其它20种HPV亚型均被检出,总的阳性率为36.1%( 1262...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延安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HR DNA)检测结果,探讨HPV检测的合理模式,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数据依据。方法采用反向杂交法对HPV进行基因分型,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PV-HR DNA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006例样本共检出阳性样本332例,阳性率16.55%;HPV分型中高危型以HPV-16、52、53居于前三位,HPV低危型以HPV-81、6、44为主;单纯高危型感染219例,单纯低危型感染74例,混合感染39例,构成比分别为65.96%、22.29%、11.75%。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出率相比HPV-HR DNA检出率略高,在体检人群中可以采用HPV-HR DNA进行筛查,对于医院妇科就诊有临床症状的可以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对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Ⅱ,HC-Ⅱ)检测为HPV阳性的241例妇科门诊患者行HPV DNA分型检测,同时行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 HPV DNA分型检测阳性者161例,总阳性率为66.8%(161/241);共检出18种HPV亚型,检出率较高的亚型为HPV 16、58、52、53型;与正常或炎症患者的42.6%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宫颈癌患者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65.6%、75.0%、91.2%和94.4%(χ2值分别为7.975、11.818、12.435、20.966,P均<0.01),用HPV DNA分型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4.4%(17/18),特异性仅为35.4%(79/223)。结论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特异性,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陈朴  张立营  彭宇生  王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58-2859,2861
目的对850例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专用宫颈刷采集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850例患者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850例样本中,HPV感染325例,阳性率38.2%。共检出18种HPV亚型,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77例(20.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148例(17.4%)。单一型别阳性中低危型主要为HPV 11、42、CP8034、44,高危型主要为HPV 16、18、31、33、45、52、53、56等。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一次检测多种亚型,有利于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妇女进行HPV基因检测及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杂交捕获法和PCR结合反向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技术,进行高危型HPV筛查和阳性样本基因分型。结果:总检测731例,HPV阳性率46.1%(337/731),高危型HPV亚型检出率最高的是16型(34.1%);单一基因型感染占感染人数的68.5%。结论:女性宫颈感染HPV感染率高,单一高危型HPV亚型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部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各亚型分布及特点,为部队女性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PCR方法对某部队660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 17种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660例标本中共检出低危型阳性47例,阳性率为52.22%。检出高危型阳性156例,阳性率为23.64%。高危型前五位依次是58、39、16、52和66。其中以单一感染为主,31~50岁为HPV检出率最高组,为HPV感染高发人群,各年龄组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同时检测HPV-DNA的17种亚型,高发年龄段妇女更应及早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因素,及时防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55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检测HPV并分型;用杂交捕获Ⅱ代(HCⅡ)法进行评价.并用该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730例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355例疑似样本中,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和HCⅡ法分别检出211例(59.4%)和222例(62.5%)阳性标本,符合率达94.1%(334/355).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共检测出15种常见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其中16、52、58、56型检出率较高.结论 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能具体分型和检测混合感染,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结合.对宫颈癌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患尖锐湿疣的性工作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分型。方法该地区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性工作者78例,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78例患者中HPV-DNA阳性率88.5%(69/78),其中男性阳性率为97.8%(45/46),女性阳性率为75.0%(24/32),男性与女性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3,P<0.05)。69例HPV-DNA阳性标本总共检出10个HPV亚型,分别为6、11、18、16、53、58、31、52、39、33亚型,检出率最高的亚型为6型,其次为11亚型。69例HPV-DNA阳性标本中,单一亚型感染43例,占62.3%;2个亚型感染(二重感染)26例,占37.7%。45例男性HPV-DNA阳性标本中二重感染12例,占26.7%;24例女性HPV-DNA阳性标本中二重感染14例,占58.3%,不同性别的HPV-DNA阳性标本二重感染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3,P<0.05)。结论该地区患尖锐湿疣的性工作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以低危型6型、1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荧光探针PCR与膜芯片分型技术在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门诊230例妇女同时利用荧光探针PCR与膜芯片分型技术检测其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其中70例进行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活检。荧光探针PCR定性检测14种高危型HPV病毒(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和66),同时对其中的HPV16和HPV18型进行分型检测。膜芯片分型技术检测23种HPV型,包括上述14种HPV,另外还有HPV53,73,82和83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HPV病毒(HPV6,11,42,43和81)。结果荧光探针PCR定性检测HPV的阳性率为11.30%(26/230),膜芯片分型技术检测HPV的总阳性率为19.57%(45/230),高于荧光探针PCR定性(P<0.05)。二者检测14种高危型HPV病毒总的符合率为94.35%。在70例病理活检中荧光探针PCR定性和膜芯片分型技术检测为HPV-DNA阳性的妇女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以上,分别为26.92%(7/26)及22.22%(10/45),分别高于其HPV-DNA阴性对照组的4.55% (2/44)及4.00% (1/25)(P<0.05)。结论荧光探针PCR与膜芯片分型技术比较,在检测常见14种高危型HPV方面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更适合大规模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然而两种方法又有其不同的优势,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屠蕊沁 《中国临床医学》2014,(2):200-201,20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测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宫颈病变疑似患者415例,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敏感度。结果:TCT检测出宫颈病变63例(15.18%),HPV基因分型检测出140例(33.73%),两者检测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48例(11.57%),其中TCT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为89.86%(43/48),并与宫颈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PV基因分型检测出的140阳性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6型和52型(分别为27.3%和21.5%),其次为58型和18型(分别占18.4%和16.8%)。结论:TCT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HPV感染女性患者标本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对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53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的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检测,并与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不一致的样本经序列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检测HPV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21.5%(140/653);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验证,与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一致的阳性样本占20.4%(133/653),总一致率为98.2%。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一o.945);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检出:HPV单一型别感染占59.4%(79/133),主要的高危HPV型别为HPV16、52、39、68、33和59型,6种高危型占总数的87.3%(69/79),其中HPV16和HPV52为主要感染,占44.9%。结论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13种高危型HPV的检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多重PCR荧光检测法覆盖主要的13种高危型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可进行具体的单一型别分型。2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可为HPV分子流行病学和HPV疫苗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基于PCR的基因芯片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50份样本采用基因芯片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比对试验,两者结果不符的进行测序验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率及阳性率统计分析. 结果 两种方法总一致率、阳性一致率及阴性一致率都在95.0%以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16阳性率50.0%,HPV18阳性率13.9%. 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良好,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新型12+2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适合应用于育龄期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s a causal ag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ersistent HPV16 or HPV18 infection carries a particularly high risk. The cobas HPV Test (cobas) provides individual HPV16/HPV18 genotyping with a simultaneous result for 12 other high-risk HPV (hrHPV) genotypes. Its analytical performance for hrHPV genotype detection was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against the digene Hybrid Capture 2 HPV DNA test (HC2), in three European centers, in 1360 cervical samples. Both HPV tests performed similar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amples identified by each test an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ests was observed. Discordant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Linear Array HPV genotyping test. More low-risk HPV (lrHPV)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in HC2-positive/cobas-negative samples compared with HC2-negative/cobas-positive samples. Conversely, more hrHPV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in HC2-negative/cobas-positive samples compared with HC2-positive/cobas-negative samples. Eight HC2-negative/cobas-positive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HPV16 compared with five HC2-positive/cobas-negative samples; HPV18 was detected in one HC2-negative/cobas-positive sample and one HC2-positive/cobas-negative sample. The cobas HPV Test demonstrates comparable analytical performance to the HC2 test, but with a lower rate of cross-reactivity with lrHPV genotypes,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HPV16/HPV18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陕西省妇女宫颈不同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1 871例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单一型别HP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前6位亚型为81、52、16、58、43和33型;慢性宫颈炎为16、81、43、42、11和58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16、52、58、33、56和81型;宫颈鳞癌为16、58、18、52、33和56型。多重感染中HPV16亚型最为常见,占35.55%;其次为52和58型,分别占19.20%和17.30%。总体HPV多重感染常见亚型为16、58、52、18、56和33型,共占81.24%。在宫颈不同病变中仍以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二重感染占多重感染的70.53%。宫颈鳞癌中主要存在HPV高危单一亚型(63.14%)、高危多重亚型(18.91%)和高低危多重亚型(17.95%)感染,与慢性宫颈炎和C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58、18、52、56和33亚型均应作为陕西省HPV预防的重点高危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分析基因芯片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372例标本,包括22种基因型(含高危18种、低危4种),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223例检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出率为59.94%,检出高危型194例(52.15%),低危型29例(7.80%);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率(包括非典型增生、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为44.08%,非典型增生为22.88%,低度病变检出率为18.01%,高度病变检出率为5.10%。在宫颈病变表现出炎症以上病变时,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有较高临床应用,且与细胞学改变具有良好相关性,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有利于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女性生殖道HPV分型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各种基因分型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HPV亚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测定250例标本中HPV阳性92例(36.8%),20~35岁的年龄阶段检出率最高(占总阳性数73.9%),其中感染单一亚型57例(61.9%),感染2种亚型28例(30.4%),感染3种亚型及以上7例。低危型主要为HPV6、11,其次为43;高危型主要为16、18、33、35、45、31、58等亚型。结论基因芯片对于检测HPV的多种型别和HPV多型别混合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可为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验(LCT)标本中导流杂交HPV基因分型对筛查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导流杂交方法 检测48例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型并与组织学诊断结果 对比。结果 48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HPV总感染率为70.83%(34/48),高危型HPV为54.17%(26/48)。不同级别病变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33.33%(6/18),非典型鳞状细胞(ASC)53.85%(7/1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0.00%(6/1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00%(7/7),差异有显著性(χ^2=9.78,P〈0.05)。单一型和混合型HPV感染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5.29%(6/17)、94.12%(16/17),差异有显著性(P=0.017)。结论 HPV的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随访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袁艳  王焰  马莉  彭娟  谭玉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9-1161,1164
目的:分析贵州地区8102例就诊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方式,对受检妇女的一般情况、宫颈病变病理分级及HPV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凯普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结果8102例就诊妇女21种HPV型别全部检出,阳性率为34.47%,高危型HPV阳性率29.60%,低危型为5.20%,高危型检出率的前3位是HPV16、52和58亚型,低危型以HPV11和6亚型为主。3040例宫颈炎患者中检出944例HPV阳性,阳性率为31.05%,高危型HPV阳性率26.64%,低危型HPV阳性率3.68%,高危型中检出率前6位的是HPV16、52、58、33、18和31亚型,低危型以11和6亚型为主;4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患者共检出240例HPV高危型阳性,阳性率为55.43%,检出率前6位是16、58、52、33、18和51亚型;249例宫颈癌患者共检出196例HPV高危型阳性,阳性率78.71%,检出率前6位是16、58、18、52、33和31亚型;宫颈炎、CINⅠ~Ⅲ和宫颈癌组均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受检者不同初次性生活年龄、伴侣个数、妊娠次数、生育次数的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地区就诊妇女HPV感染率较高,16、52、58和18亚型为较常见高危亚型,6和11亚型为较常见低危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