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等分为高通量组和低通量组,高通量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组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K+)、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Scr,BUN,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在透析治疗后β2-MG,IPTH水平低于低通量组(P<0.05),Hb高于低通量组(P<0.05)。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好。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如β2-MG、IPTH等,减少透析的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2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前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后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血磷的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的下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通量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应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各项检测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测定的β2-MG及iPTH大分子物质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Cr、BUN、血磷等小分子物质下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疗效满意,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透析室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完成6个月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尿毒症患者,将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磷水平、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透析6个月后,两组β2-MG、血磷水平均低于透析前,且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低通量血液透析模式,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能有效清除β2-MG及血磷,透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寻找可靠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行透析治疗的12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活性物质清除率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相比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在提高血管活性物质清除率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提升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的:观察基于评判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基于评判性思维的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营养状态(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自我应对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回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评判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应对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后尿素清除指数改善情况,血清Urea、Cr改善情况,β2-MG清除情况,血清白蛋白、电解质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后β2-MG、血清Urea、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K+、Ca2+、P-含量显著低于透析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更佳,不引起蛋白质丢失,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组,HP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低通量F6透析器治疗,观察透析前、后两组患者血K+、Na+、Cl+、Ca2+、P3-、BUN、Cr、PTH、Hb、HCT.治疗1年后,复测血P3-、BUN、Cr、PTH、Hb、HCT,及两组存在的并发症.结果HPD组与CHD组相比,BUN、Cr清除率无显著差异;HPD组与CHD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PD组与CHD组相比,Hb、HC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PD可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其机制与HP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CHD清除的大、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替代治疗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与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3种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①将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D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30例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组(CAPD组)30例,分别进行维持性替代治疗并随访3年。入组后每3个月采血测定患者血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对比分析3组在透析开始时、透析1年后和透析3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②另选取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模式相互转化的尿毒症患者各10余例,分别测定其在转变透析模式前和转变1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透析开始时3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都基本一致,随着替代治疗时间的延长,HPD组内患者TC、TG、LDL和Apo-B逐渐降低,而HDL和Apo-A逐渐升高;CHD组和CAPD组的尿毒症患者随透析时间的延长,TC、TG、LDL和Apo-B都呈逐渐升高趋势,而HDL和Apo-A均逐渐降低,其中TG变化最明显(P〈0.01);②常规血液透析转为腹膜透析1年后TC和TG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腹膜透析转为常规血液透析1年后除Apo-B由(0.81±0.61)升至(0.94.±0.35)g/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无变化。结论①常规血液透析和非卧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无改善,且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腹膜透析影响更明显;②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脂表现的TC、TG增高比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略明显,但只出现在透析治疗3年时;③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刘玉郑璇  陈少秀 《现代护理》2005,11(10):751-75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组,HP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低通量F6透析器治疗,观察透析前、后两组患者血K 、、Na 、Cl-、Ca2 、P3-、BUN、Cr、PTH、Hb、HCT。治疗1年后,复测血P3-、BUN、Cr、PTH、Hb、HCT,及两组存在的并发症。结果HPD组与CHD组相比,BUN、Cr清除率无显著差异;HPD组与CHD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PD组与CHD组相比,Hb、HC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PD可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其机制与HP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CHD清除的大、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毒素[血磷、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β_2-MG、Hcy水平和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出血/渗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HDF治疗对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优于单纯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06—2016-12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透析效果。结果在小分子毒素的对比中,两组治疗后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观察组为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效果更明显,可减少体内毒素,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预后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血液透析病人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高通量组(n=53)采用Fresenius FX 60高通量透析器,普通组(n=50)采用Fresenius F7HPS透析器,比较两组病人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检测值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高通量组在单次透析和透析6个月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值低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通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病人对治疗依从者占92.45%,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清除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降低尿毒症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分子溶质、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清除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的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PD组和CHD组,进行维持血液透析1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后血清β2-MG、血清磷比常规血液透析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1年后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降低透析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透析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MG及血清磷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9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以及肌酐等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可以显著减缓患者肾衰竭的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因此,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值得在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小华  韩晓骏  严冲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09-2010
目的:观察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其中36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39例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结果:在各组指标均衡可比的基础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明显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均P<0.05),两组间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5.16% vs 91.31%,P>0.05),而3年生存率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明显低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33.62% vs 65.25%,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自主神经损伤及β-受体阻滞剂应用等相关因素影响.方法选择长期透析的患者及同期门诊体检人群8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和β-受体阻滞剂组,分别校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并同步监测患者动态血压.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与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倍他乐克组与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间主要HRV指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或P<0.01);而尿毒症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间,HRV指标两两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②尿毒症血压正常组与尿毒症肾性高血压组之间HRV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尿毒症患者有明显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损害;②常规血液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对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③尿毒症肾性高血压可加重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所以,除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外,严格控制好血压亦可延缓长期透析尿毒症患者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42例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中常见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近2个月HD、HDF透析前后的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HDF组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D组(P〈0.05),透析后iPTH、β2-MG明显低于透析前(P〈0.01),而H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DF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大、小分子物质,迅速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安全性高,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血液净化方式,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