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改进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提高临床输血管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输血科基于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CQI)实施前后开具的458份与285份输血申请单,分析实施前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的差异。结果与运用PDCA循环的CQI实施前比较,实施后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明显提高,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率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率下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改进临床输血管理质量,促进科学化、合理化用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对临床输血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医院等级评审中领会评审条款的内涵,完善组织管理结构,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将等级评审内容及标准进行指标管理,应用戴明环(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输血质量持续改进,收集改进前后的相关资料,对临床输血管理的质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等级评审后各项管理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从65.3%提高至82.8%,输血病历规范率从70.7%提高至92.3%,自体输血率从12.7%提高至20.7%,临床用血合理率从71.95%提高至92.57%。结论该院以评审为契机,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有效提高该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及临床用血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临床输血病历管理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控制计划,采用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对546份临床输血病历的19项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查、统计和分析,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2015年临床输血申请单和知情同意书填写完整性、临床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完整性和术中出血量记录等项目合格率比2014年都有显著提高(P0.05);其它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也表现出不同程度提高;输血后疗效评价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采取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等综合措施,通过PDCA持续改进,有利于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全流程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统计分析,寻找原因,提高对输血申请单规范书写的重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范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13 800份,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7"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列项目检查评分。结果 13 800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5 400份,合格率为39.1%。结论目前本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欠佳,填写不规范,存在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值得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缺陷的种类及比例,探讨缺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 分析统计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中3大类,共17个小类质量缺陷.结果 经整理统计分析:配备血用途填写混淆、输血检查项目不全,无妊娠史(女性患者)占输血申请单前3位.相对于其他14类质量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输血申请单整体信息中17小类质量缺陷仍需要同等重视.结论 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真正提高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输血产生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临床输血申请单记录了患者输血前基本状况和输血辅助诊断记录,是临床输血原始记录的客观证据,具有法律效力,是输血相关医疗文书重要的组成部分[1,2]。本院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于2013年1月实施并加以监管,以达到保障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资料统计本院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输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院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分析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情况,为职能部门制订临床医师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使临床输血更合理有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4 011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专业人员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要求逐份审核,统计临床申请单不合格率,对不规范处进行归类登记。结果 4 011份临床输血申请单有1 961份不合格,占48.89%;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处共有3 249处,其中以输血适应证漏填最多,共1 983次,占61.03%。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较高,差错类型较多,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立临床用血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定期督导落实,逐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检查2013年上半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终末病历,统计分析包括临床用血趋势、临床输血申请、输血文书记录等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临床用血趋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院总用血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30.92%)低于同期出院患者增长率(-6.82%),手术科室用血量增长率(-23.90%)低于手术台数增长率(-12.59%),人均用血量呈负增长(-5.89%)。上半年全院成分输血率为99.93%;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符合率、申请单审核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至6月底均达到10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也不断提高,直至6月底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合格率分别达到94.5%和96.7%。输血文书记录合格率和临床用血计划符合率无明显提高。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考核指标的设立及评价,有效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输血申请单质量缺陷的种类以及相关比例,探讨其质量缺陷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提高方案和必要性。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本地区6家医院的《输血申请单》中患者整体信息、医院级别分类、医生级别分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输血申请单》20个小类错误需要同等重视对待;省级医院《输血申请单》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级别医院;主任医生的《输血申请单》质量优于其他级别医生。结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OCUS-PDCA循环法在提高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2017年1-3月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作为对照组,运用“FOCUS-PDCA”循环法,于2017年4-6月对本院输血申请单合格率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通过FOUCS-PDCA循环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平均合格率由65.7%上升至91.4%,2组相比χ~2=169.09,P0.05。不规范例数明显减少,由303例减少至87例。结论 运用FOUCS-PDCA循环法明显提高了输血申请单合格率,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填写不规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逐项核查统计临床输血申请单2017份,以项目填写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临床输血申请单2017份中,合格的1606份,占79.6%;不合格的411份,占20.4%,不合格项目共计532处。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情况在ICU、血液科及感染科最为常见。结论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情况相对明显,主管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及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申请单填写,提高输血安全性,防范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红梅 《华西医学》2009,(7):1744-1745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输血申请单填写,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临床输血申请单(包括手术备血输血申请单)进行调查,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工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共调查7863份输血申请单,其中规范填写共6391份,占81.3%,未规范填写1472份,占18.7%。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超填写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及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审批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审批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对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审批不合格及未用血后疗效评估申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计划。结果通过PDCA循环,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审批率由干预前的82.7%提高至99.2%,审核审批率明显提高;疗效评估率由2012年的90.3%上升至2013年的97.7%。结论采用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审批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率,持续改进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用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该院2008~2012年临床输血信息的回顾分析,探讨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所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该院临床输血中血液制品、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标本以及输血不良反应4大类,17小类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输血安全隐患事件以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备血标本及输血不良反应问题,血液制品问题所占比例最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以缺少上级医生签名、输血前检查不全、用血量申请错误及患者病史不全等较为常见;备血标本问题以标本量不足和标本溶血多见。结论输血安全需要医院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九江地区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两年的督导检查情况,提高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更好地保障安全输血。方法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评估标准》,在2013年和2014年对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建筑布局、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6方面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病历,询问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结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筑布局和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2013年分别为46.3%、48.4%和47%,2014年分别为62.0%、54.7%和58.6%。结论各医院领导应进一步重视输血科(血库),加大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培训;建立规范的输血质量体系,并严格执行,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28-1129
目的了解长寿区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防止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抽查长寿区人民医院2011年7~9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1 017份,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公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 1 017份输血申请单中,规范填写的共计752份,占73.9%;未规范填写的265份,占26.1%。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的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的重要性,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防范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泉州地区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促进医院输血科的建设。方法本次临床用血督导检查,主要从医院输血组织管理、输血科建设及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等方面。结果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三者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6.6%、68.1%、89.2%。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重视医院输血科,加强科室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自身输血,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安全意识,合理控制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在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本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前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变化,统计差错类型,进行缺陷分析。结果对照组输血申请单共16 251份,合格8 760份,不合格处共7 792次,实验组输血申请单共35 532份,合格份数35 271,不合格261份,通过信息化管理,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由干预前的53.90%提高至99.27%,2组相比χ2=17 625,P0.05,比较各差错类型P值均0.000 1。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提高用血安全,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医院输血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启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对提升临床输血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性的效果。对三甲评审前和启动三甲评审半年后的输血相关文书规范性进行统计、分析。申请单规范填写合格率以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术中输血记录规范率均在90%以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及申请单的主任审核率还有待加强。经过多途径的培训和半年的多部门联合督查,医护人员对输血文书书写的重要性及规范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使书写合格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输血病例持续质量控制与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输血病例输血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方法。方法:2009-01开始,对输血病例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配血、发血、输血前、核对)、输血病程记录、输血监测记录、输血反应回报单、血袋管理等环节实施专项持续质量控制与改进。结果:输血过程各环节质量的合格率比实施持续性质量控制与改进之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输血病例持续质量控制与改进,对提高医疗质量,依法行医,保障医疗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