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膜回浆法和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输注血小板对白血病、DIC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血小板浓缩液(PC)中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临床输注效果十分重要。传统上,由全血制备用于临床输注血小板的方法为富血小板血浆法(PRP-PC法);近年来欧洲以及国内一些单位采用了白膜回浆法(BC-PC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方法 对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质量与常规方法制备的进行比较。检测两者血容量、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并比较相同Hb含量时两者的WBC、PLT含量。结果 两者血容量、Hb、WBC、PLT含量及相同Hb量时WBC、PLT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的WBC、PLT含量较少,输血更安全;但血容量、Hb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制备的悬浮红细胞,血液有效成分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方法,提高血小板制备质量.方法 ①全血经特定程序进行离心,利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白膜,白膜解聚后进行二次轻离心.②经白细胞滤器滤除血小板中的白细胞,然后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10份按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10U/袋),其血小板计数、残余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分别为(3.8±0.3)×1011/袋,(4.0±0.4)×108/袋,(0.5±0.3)×106/袋,容量250 ml~350 ml.结论 该法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含量高,残余红细胞、白细胞数量低.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质量要求,适宜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手工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法)和白膜法(BC法)2种。BC法制备的血小板被欧洲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白细胞含量少、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达率及糖分解率显著降低、pH保持恒定等。目前,白膜法汇集浓缩血小板的辐照、过滤、洗涤、病毒灭活、冰冻保存已成为输血界研究的焦点。血小板膜微粒衍生物的制备研究也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目标浓缩血小板(PCs)中白细胞碎片可能导致受体发生同种免疫。材料和方法白细胞碎片含量水平因制备方法不同而异,作者比较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PCs,分别是白膜法(BC-PCs)制备的血浆或血小板保存液(Composol)保存的PCs和富血小板血浆(PRP-PCs)。结果过滤后的结果表明,两种  相似文献   

6.
改良白膜法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进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方法,提高血小板制备质量。方法在白膜法的基础上,延长血小板解聚时间,汇集多人份白膜层,第2次离心时采用二元无聚梯度离心原理,收集血小板。结果7份按本法制备的汇集浓缩血小板(10U/袋),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及白细胞、红细胞混入量、容量分别为(2.90±0.32)×10^11、(66±4)%、(4.2±1.9)×10^8/袋、(7.2±2.3)×10^9/袋、250~300ml。结论本法制备的手工血小板回收率较高,质量指标全部超过全血和成分血国家质量标准,适宜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制备浓缩血小板大多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简称PRP)。这种工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和大量的白细胞,制备后的浓缩血小板要经过再悬浮处理,得率也不稳定。国内有人作过这方面研究,发现全血离心后的白膜中含有90%以上的血小板,于是便以白膜作为浓缩血小板。以上两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输注前都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这不仅使输注过程繁琐,更为不利的是,大量白细胞的混入更易引起病人发生输血反应。国外已有学者用多联袋从白膜中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血当天分离的白膜(BC)在不同时间分离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的质量,为手工制备PC提供参考。方法将80袋400 mL全血于采集6 h内分离出BC,将5袋同血型BC由无菌接驳机对接合并成1袋(1个治疗量)后,再均分在3个血小板保存袋内,1袋即刻(0 h组)轻离心分离制备PC,另2袋在22℃血小板保存箱分别振摇4 h(4 h组)和16 h(16 h组)后再分离PC。对所有标本留样进行血小板质量检测,包括Plt、血小板回收率、CD62P、聚集率、RBC混入量、WBC混入量、FHb含量。结果 3组PC制剂RBC混入量、Plt、血小板回收率、CD62P、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混入量:0 h(6.76±1.29)和4 h组变化不明显,16 h(3.78±0.45)组降低明显(P<0.05);FHb含量:随BC处理时间延长有增高趋势,16 h(65.62±11.11)与0 h(33.45±6.95)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BC放置时间延长对制备PC制剂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血分离白膜静置2h后,血小板恒温保存箱振荡过夜保存白膜袋及静置室温过夜保存白膜袋,对制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及血小板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4份400mL新鲜全血进行容量检测和血常规计数,随机选取其中53份当日分离白膜静置2h后置血小板恒温保存箱振荡过夜保存为实验组,剩余71份当日分离白膜后静置室温过夜保存为对照组,两组白膜于次日制备浓缩血小板。然后对两组浓缩血小板进行p H、葡萄糖、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相对变化率(HSR)的测定。结果白膜振荡过夜保存和静止过夜保存后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23±2.21)×10~(10)和(7.17±2.08)×10~(1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血小板回收率则是实验组为68.69%±19.21%,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回收率62.0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H值分别为7.23±0.08和7.12±0.14,GLU(mmol/L)分别为20.57±1.26和19.32±1.41,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92.65%±3.02%和88.82%±3.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浓缩血小板HSR为81.50%±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浓缩血小板74.3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式放置白膜袋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但血小板回收率和体外功能检测指标HSR显示白膜静置后振荡过夜方式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背景:白膜法和富含血浆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有无效输注发生率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缺点。 目的:观察改良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实验研究,分析制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126例站内采集后4-6 h的400 mL血液,随机分成改良白膜法组、白膜法组和富含血浆法组。改良白膜法采用3步离心,第1次采用次重离心,离心转速2300 r/min,离心时间12 min,降速5,离心温度(22±2)℃;第2次采用轻离心,离心转速910 r/min,离心时间10 min,离心温度(22±2)℃;第3次离心转速2800 r/min,离心时间12 min,离心温度(22±2)℃,离心后,挤去上层含血小板较少的血浆,袋中留30 mL血浆悬浮血小板,即为浓缩血小板。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制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改良白膜法、白膜法以及富含血浆法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中,制备前各组血小板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富含血浆法组和改良白膜法组较白膜法组血小板回收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白膜法组和改良白膜法组较富含血浆法组残留红细胞和残留白细胞的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受到全血量、离心转速、离心时间、离心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改良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残留量,提高了血小板的回收率,可在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梁芬  李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890-890
目前,浓缩血小板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和肿瘤治疗及心脏外科病人,血小板浓缩液(PC)中的血小板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996~1997年,笔者采用了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PC法)和白膜回浆法(BC-PC法)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分别是780u和850u,现就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大容量低温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J6-HC)、密闭采用连袋(由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1.2制备方法1.2.1PRP-PC法:(1)采用采集后4~6小时内的全血(内含ACD保养液)。全血采集要求一针见血,血流呈一直线,采4O0ml全血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种采血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方法分别用四联采血袋和六联采血袋各采集400 mL全血30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评价血小板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六联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容积为(37.97±5.70)mL/2 U、Plt计数为(8.06±1.41)×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2.64±0.83)×109个/2U,其他多项生化指标均较四联袋略好;四联袋所制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体积为(45.60±4.32)mL/2 U,Plt计数为(5.63±2.04)×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4.73±2.37)×109个/2 U,2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联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质量优于现有四联袋分离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汇集血小板的质量测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血中制备的单袋浓缩血小板因为血小板含量低,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较高,多袋输血的繁琐和输血副反应就在所难免.汇集血小板是解决机采血小板不足的有效措施,我们使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汇集血小板,并对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做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半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用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与传统的手工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方法 采集(ACD抗凝全血400 ml为1个制备单位)10个制备单位用顶底袋收集血液、半自动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实验组,10个制备单位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回收率.结果 实验组全血中血小板总数为(7.62&#177;1.45)&#215;1010/单位,对照组为(7.78士1.72)&#215;1010/单位,两组收集的白膜均为(55&#177;3)克、加入血浆(60~65)克,总体积约120 ml.实验组白膜中血小板数占全血血小板数(93&#177;1)%,对照组为(72&#177;1)%,白膜血浆混悬液经过轻离心后,红细胞沉淀、血小板悬浮在上层血浆中,每单位得到浓缩血小板(55.6&#177;2.5) ml,试验组血小板,回收率为(72&#177;1)%,对照组血小板回收率为(56土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优于传统手工白膜回浆法工艺.  相似文献   

16.
白膜法汇集血小板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临床应用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方法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本文阐述了汇集白膜层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发展历史,并比较了该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优势及缺陷,最后得出了该方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白膜法制备的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与手工制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差异。方法取72袋无偿献血者捐献的400ml全血,随机分为机制组和手工组,分离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对两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容量、红细胞的混入量和血小板的产量进行监测。结果机制组和手工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容量(ml)分别为270±6.5和28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制组和手工组血小板的含量(×1010个/袋)分别为5.4±0.2和4.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液便于质量控制;同时可显著提高混合浓缩血小板的收集率,产品容量浮动小,易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白膜法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PCs)的方法,提高汇集PCs质量。方法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白膜层,经12h解聚,汇集多人份白膜层,二次轻离心,分离出富含血小板血浆,经血小板去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收集血小板。结果该实验制备的汇集PCs(10U/袋),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及红细胞混入量、容量分别为:(2.52&#177;0.11)&#215;10^11/10U,(0.88&#177;0.03)&#215;10^6/10U,(1.20&#177;0.13)&#215;10^9/10U,260&#177;17ml/10U。结论该法制备的PCs各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均一,适宜血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汇集白膜层(PBC)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在输血患者中的输注疗效以及血小板质量。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全血室温过夜P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B组使用白膜室温过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C组使用即时P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比较3种模式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以及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容量以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输注1、24h后血小板计数(PLT)均较输注前显著升高,输注24h后PLT均较输注1h后降低(P<0.05);3组患者输注1、24h后PLT以及PLT校正增加值(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模式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以及患者的输注疗效、安全性均相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应用,血小板输注逐年增加。目前临床应用多为机采血小板,但其具有采集时间长(50~70min)、成本高、献血者招募困难等缺点。手工浓缩血小板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欧美国家,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占所有血小板种类的40%~50%。我站自2000年来积极开展全血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