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D13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D133(AC133)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 76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CD133mRNA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对照和AL患者的CD133mRNA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相一致 ,AL患者CD1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②AL患者CD133及CD133mRNA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2 .1%和 4 6 .1%。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3 患者CD133均高表达阴性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4 3.4 %和 38.1% ,差异无显著性。AML M4CD133高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AML亚型 ,而T ALL和B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和 4 3.7% ,差异也无显著性。③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HLA DR显著相关 ,AL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无关。④CD133表达与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多药耐药基因 (mdr1)表达及年龄等预后因素无显著相关。⑤CD133高表达阳性组完全缓解 (CR)率及总反应 (OR)率低于高表达阴性组 ,但仅有CD34/CD133共高表达阳性组CR率低于阴性组 (44 .4 %vs71.4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 ;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  相似文献   

2.
cdx2基因在儿童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cdx2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取33例初发儿童白血病患儿骨髓及外周血,运用RT-PCR方法检测cdx2基因在各型白血病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随访25例并观察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发现,病例组中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cdx2表达阳性25例(83.3%),30例中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cdx2表达阳性分别为20例(95.2%)和5例(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1例cdx2表达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x2表达阴性,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AL患儿cdx2阳性21例(ALL17例,AML4例)与阴性者4例(ALL1例,AML3例)经治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CR)。cdx2是否阳性表达可能与CR率无相关关系。对8例cdx2表达阳性AL患儿治疗后动态观察,结果初诊cdx2阳性表达在CR时仍阳性,但随着CR延长cdx2表达逐渐转为阴性,而初诊时cdx2阴性表达在骨髓CR时仍为阴性。结论:cdx2在儿童AL患者中广泛高表达,ALL者该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AML患儿。CML患儿中也有cdx2表达;cdx2基因表达与AL患者CR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5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6.3%,其中CD13为14.6%,CD33为8.4%,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的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分别为35.2%和69.7%)。2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23.8%,其中CD7为12.4%,CD19为9.7%;AML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分别为41.6%和62.1%)。结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使诊断更精细、确切,对判断预后、鉴别诊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Ly+AML型和My+ALL型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Ly+AML(表达淋巴系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y+ALL(表达髓系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AL(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预后,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AL(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采用EGIL(白血病免疫分型欧洲协作组)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5组ALL 43例,AML 53例,Ly+AML 39例,My+ALL 53例,BAL 9例.结果表明Ly+AML(淋系抗原以CD7表达最常见,占53.8%)与My+ALL(髓系抗原以CD13表达最常见,占47.2%)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完全缓解(CR)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y+ALL的例数相对更多.ALL与My+ALL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CR率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与Ly+AML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及CD34阳性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R率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的CR率相对更高.BAL与Ly+AML和My+ALL相比,虽然BAL患者的CR率(仅37.5%)明显低于前两者(分别低了16.8%和27.8%),但是由于BAL的例数太少,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y+AML的临床化疗可能应兼顾AML+ALL的两方面,因为它的预后因淋系抗原的表达而更差;而对于My+ALL来说,它的预后并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ALL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与ALL相同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抗原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78例初诊AL患儿进行免疫分型。【结果】6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45.3%表达髓系抗原,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43.8%伴有淋系相关抗原的表达。CD34^+ALL及CD34~ALL在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25),在诱导治疗4周的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与My^-ALL在强的松试验反应及4周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L与T-ALL在诱导治疗四周缓解率并无差异,但T-ALL较B-ALL更易复发,预后更差。【结论】儿童AL的免疫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根据免疫标记和FAB亚型将交叉表达髓系和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分组,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分析的淋系抗原标志物包括CD2、CD7、CD19、CD56以及其他多个同时表达的淋系抗原,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所分析的髓系抗原标志物包括CD13及同时表达的CD13/CD33。以同期无交叉抗原表达的AML和ALL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白血病的完全缓解(CR)率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有无差别。结果表明:161例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1例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的急性白血病分为仅伴CD7表达的AML即CD7(+)AML24例,仅伴CD19表达的AML即CD19(+)AML14例,伴CD2表达的AML即CD2(+)AML(包括CD2与CD19共表达病例)8例,伴CD56表达的AML即CD56(+)AML(包括CD56与CD2或CD19共表达病例)10例,表达2个及2个以上淋系相关抗原的AML即Ly≥2(+)AML16例,仅伴CD13表达的ALL即CD13(+)ALL9例,伴CD13、CD33同时表达的ALL即CD13/CD33(+)ALL10例。无淋系抗原表达的AML即Ly(-)AML和无髓系抗原表达的ALL即My(-)ALL分别为41例、29例。与Ly(-)AML相比,Ly≥2(+)AMLCR率、RFS均明显偏低;CD56(+)AML的RFS较低,但CR率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与Ly(-)AML相比CR率、RFS均无明显差别。CD13(+)ALL组、CD13/CD33(+)ALL组与My(-)ALL组相比CR率、RFS亦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白血病中各抗原标志物的交叉表达对预后的意义应区别对待。AML伴CD56表达或多个抗原交叉表达时预后较差,而其他交叉表达的髓系或淋系抗原标志物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分组的表达率,分析阳性表达与诱导缓解率的相关性。方法: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初治组18例,完全缓解(CR)组38例,复发组16例。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gp表达率。分析P-gp表达在不同分组之间有无差异及阳性表达与诱导化疗CR率的关系。结果:1)P-gp总表达率34.72%,初治组、CR组和复发组分别是22.22%、23.68%和75%。复发组P-gp表达率明显高于初治组和CR组(P:0.0021,P=0.00041);初治组与CR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90)。2)P-gp在ALL组和AML表达率分别是33.3Vo和35.70%,两组无显著差异(P=0.57)。3)P-gp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是40.00%和80.85%,有显著差异(P=0.00046)。结论:1)P-gp表达率在复发组显著高于初治和CR组。2)P-gp表达率在ALL和ANLL无显著差异。3)P-gp表达阳性与CR率低相关,是AML和ALL化疗耐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56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D56的表达情况,分析CD56+AML和CD56+ALL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CD56在AML患者中表达的比例为32.1%(18/56);在AML亚型中,CD56阳性患者在M1、M2、M3及M5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9)、47.6%(10/21)、9.1%(1/11)及28.6%(4/14).CD56在ALL患者中表达的比例为30.0%(6/20);在T-ALL中,CD56阳性患者的比例为44.4%(4/9);10例B-ALL患者中有1例表达CD56,比例为10.0%;1例NK细胞白血病表达CD56.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D56+AML患者中CD33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21),而CD56+ALL患者中CD7的表达率亦明显增加(P=0.024).结论 伴CD56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其在各型白血病细胞中的免疫表型各有特点,多见于M2和T-ALL.且CD56+AML患者中CD33的表达率较高,CD56+ALL患者中CD7的表达率较高,研究结果将为CD56+AL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期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Q-RT-PCR)方法,对18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31名正常人骨髓标本进行了中期因子转录本的检测.结果 中期因子在初治和复发AL患者、AL完全缓解(CR)患者及正常人骨髓细胞均有表达.初治和复发AL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及CR患者(P<0.01及P<0.05).而正常人与CR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期因子的表达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各亚型(包括pro-B-ALL,common-B-ALL,pre-B-ALL)及各年龄段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FAB亚型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正常人相比,M2型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AML其他FAB亚型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3患者中期因子表达也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但与除B-ALL和AML-M2外的其他白血病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4+患者较CD34-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1),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M2患者较阴性的M2患者中期冈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B-ALL、AML-M2和AML-M3型白血病患者中均存在中期因子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为白血病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抗原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46例AL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杂合型6例。30例ALL中,T系ALL 4例(13.3%),B系ALL 26例(86.7%)。ALL中3例(10%)有髓系抗原表达,以CD33阳性最常见;AML中4例(40%)有淋系抗原表达,以CD7阳性率最高。儿童AML淋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χ^2=4.32,P〈0.05)。B系ALL中CD34阳性率为56.5%。AML中CD34的表达频率为40.0%,其中M2的CD34阳性率为66.6%,高于其他AML病儿的CD34阳性率(χ^2=5.42,P〈0.05)。结论 应用免疫分型可以较好地分析每例白血病病儿,尤其是对于混合型白血病及抗原交叉表达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非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程度与化疗疗效关系。方法。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试剂对根据FAB法形态学诊断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用Facscalibur获取。cellquest分析。结果:在可供分析的101例急性白血病中,其中FAB法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6例,急性悦性细胞白血病53例,混合性白血病2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3,CD33阳性率分别为26.1%,21.7%;急性悦性细胞白血病中CD3,CD5,CD7,CD19,CD20,CD22阳性率分别为30.2%,15.1%,3.8%,22.6%,1.9%,0%;2例混合性白血病中,均有T系及髓系抗原的表达。其中经不同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未能缓解的16例病人中,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异系抗原表达,特别是7例未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6例髓系抗原的表达超过50%,2例混合性白血病也未能缓解,在部分缓解和3个以上疗程缓解的病例中,异系抗原表达也较其它患者高。结论:急性白血病非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的高低与对化疗的敏感性和缓解的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在化疗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 CR1)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MRD)的预后价值.方法 对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北京市道培医院收治的CR1期AL患者(不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定期用FCM监测患者骨髓MRD,追踪至复发或至2010年7月.根据每例患者的白血病特点选择抗体组合,MRD≥0.0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用Kaplan-Meier法统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用Log-rank检验方法比较MRD阳性与阴性患者CCR率差异.结果 163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0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55例.89例AML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接受MRD监测,根据化疗至12个月时的MR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RD阳性及阴性组:30例MRD阳性者中仅3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分别为13%、13%;59例MRD阴性者中47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分别为94%、78%;两组C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例B-ALL患者在诊断后5个月内接受MRD监测,根据MR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RD阳性及阴性组:13例MRD阳性者无一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为0;22例MRD阴性者中20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均为96%;两组C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过以上监测时间MRD阳性的其他患者均复发,而MRD持续阴性者很少复发.结论 用FCM定期监测AL的MRD有良好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liated protien, MRP)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骨髓涂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2例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表达。其中初发AL29例,复发13例。按FAB分类: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logenous leukemia AML)31例。结果 初发AL患者NRP的表达阳性率(17.2%)与复发患者(46.2%)有差异。骨髓涂片中MRP表达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54.5%低于NRP表达阴性患者9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检测是判断疗效的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对其疗效有其一定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1例免疫表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131例AML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与患者年龄、初诊时WBC、PLT和Hb的关系,及其对完全缓解率(CR)的影响.结果 AM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最高的是CD13、CD3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亚型中CD34和HLA-DR表达率较低,淋巴细胞抗原CD19和CD7表达最常见,阳性率分别为15.4%和14.6%.CD7阳性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年龄(t=-2.27,P<0.05),CD14阳性组患者的初诊WBC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组(Z=-2.284,P<0.05).131例AML患者的总CR率为56.5%,CD34阳性组(82例)的CR率为45.1%,CD34阴性组(49例)的CR率为7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4,P<0.05).CD34和HLA-DR双阳性组(74例)的CR率为41.9%,单阳性组(38例)CR率为78.9%,双阴性组(19例)CR率为68.4%,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1).CD7、CD19、CD13、CD33、CD38、CD15、CD64、CD14及MPO等抗原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CR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于60岁、初诊时WBC大于50×109/L、PLT大于30×109/L、Hb小于60 g/L以及CD34阳性是低CR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AML患者年龄,初诊时WBC、PLT和Hb计数以及CD34表达与CR率有关,免疫表型的检测对于判断AML预后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分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伴髓系抗原(My)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MIC分型特征。方法按常规骨髓涂片及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对120例初治ALL患者进行形态学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学类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对My^+ALL及My^-ALL患者MIC分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0例初治ALL患者中My^+ALL66例(55%),其中My^+B-ALL50例,占B-ALL的56.8%:My^+T.ALL14例,占T.ALL的50%;My^+T、B-ALL2例,占T、B-ALL的50%。66例My^+ALL患者形态学分型有10例(15.1%)误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54例My-ALL无一例误诊为ANLL。My^+ALL患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不符率或形态学分型不明确病例明显高于My-ALL(P〈0.01)。My^+ALL患者95.5%表达CDl3,81.8%表达CD33,77.3%同时表达CDl3及CD33.1.5%表达CDll7。CDl4、CDl5及MPO表达阴性。My^+AL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My-ALL(P〈0.01)。My^+ALL及My^-ALL患者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分别为72.3%和66.7%(P〉0.05),My^+B-ALL患者的t(9;22)或t(9;22)伴其他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y^-B-ALL(P〈0.01)。My^+T-ALL及My^-T-ALL患者未见t(9;22)异常。My^+ALL和My^-ALL患者CR率分别为83.9%和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ALLMIC分型部分细胞形态学可显示有髓系细胞特征,易被误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y^+ALL患者CD34表达率明显高于My^-ALL。My^+B-ALL的t(9;22)异常显著高于My^-B.ALL。My^+ALL与My^-ALL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AMLLSC)的水平,分析AML患儿缓解后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含量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细胞,分别测定初诊AML、ALL和缓解AML、ALL及对照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中AMLLSC(CD34^+ CD38-CD123^+)表型阳性细胞的含量及AML患儿缓解后MRD水平。结果表明:初诊AML、ALL及对照组患儿骨髓MNC中AML LSC或AML LSC相同表型细胞的中位含量分别为166(14-1459)细肜10万细胞、7(0—560)细肜10万细胞和0(0—6)细胞10万细胞,未缓解AML患儿骨髓MNC中AML LSC的中住含量为36(5—224)细胞/10万细胞,缓解AML、ALL患儿骨髓MNC中AML LSC或AML LSC相同表型细胞的中位含量分别为6(0—41)细肜10万细胞和10(0~105)细胞/10万细胞,缓解期AML患儿AML LSC含量与同期MRD水平呈负相关(r=-0.466,P=0.006)。结论:初诊AML患儿骨髓细胞中存在AMLLSC,缓解后AMLLSC含量明显减少,维持一个较低水平;在初诊ALL患儿骨髓细胞中也存在AMLLSC(CD34^+ CD38-CD123^+)相同表型细胞,缓解后AML LSC相同表型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AML患儿缓解后AML LSC含量与MRD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