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血浆、静脉血浆、动脉血清、静脉血清之间电解质、葡萄糖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采集54例患者动静脉抗凝血、动静脉凝集血各1管,分离出相应的血浆和血清,用强生VITROS 5600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K~+、Na~+、Cl~-、血糖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标本类型为血清时,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Na~+、Cl~-、血糖和血清K~+浓度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标本类型为血浆时,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Na~+、Cl~-、血糖浓度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动脉的血浆和血清之间血糖和血K~+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测定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的,静脉的血浆和血清之间血糖和血K~+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测定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检测系统检测电解质、葡萄糖,动脉血浆、静脉血浆、动脉血清、静脉血清之间测定值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标本的测定值,建立、选择合适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连续性血液透析模式治疗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ARF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电解质(Na~+、K~+、Cl~-)水平。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尿素氮、血肌酐、Cys-C、R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高于对照组,Cys-C、R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后,两组Na~+、K~+、Cl~-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更好的清除ARF患者大分子毒素,并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但清除小分子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血电解质K~+、Na~+、Cl~-浓度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仪24小时开机状态,急诊标本置于一次性塑料管内,马上上机测定全血K~+、Na~+、Cl~-浓度。结果132例急诊样本测全血和1h分离血清K~+、Na~+、Cl~-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t值分别为2.90,3.84,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调查912例体检合格者通过(?)±1.96s计算,确定本室K~+、Na~+、Cl~-浓度参考值为K~+3.5~5.2 mmol/L、Na~+135~146 mmol/L,Cl~- 96~107 mmol/L。结论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电解质分析仪测全血K~+、Na~+、Cl~-从抽血至报告10min完成,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于便捷及时,临床常采用即时检测(POCT)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等项目,但POCT与中心实验室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常用Cobas b 123血气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与中心实验室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临床报告解读提供可靠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者合格新鲜全血标本55例,分别采用床旁Cobas b 123血气分析仪及中心实验室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乳酸(LAC)、血糖(GLU)检测,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2文件,进行回归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以1/2CLIA′88允许误差作为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对两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进行判断。结果配对t检验表明两检测系统Na~+、K~+、Cl~-、LAC和GLU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检测系统Na~+、K~+、Cl~-、LAC和GLU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其中Na~+、K~+、Cl-、GLU、LAC检测结果的平均SE1/2TEa(CLIA′88,CAP),均可被接受。结论血气分析POCT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比研究,差异可被临床所接受,但应重视血气分析POCT质量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处理脂血标本的效果,及其对关键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向健康人混合血清(A组)中加入一定比例脂肪乳,制备成轻(B组)、中(C组)、重(D组)度脂血标本,使用脂蛋白脂肪酶(LPL)处理4组标本,测定各组标本7项生化指标(TG、AST、ALT、TP、TBil、LDH、CK-MB),比较组间和脂肪酶处理前后差异;并用临床高脂血症患者(E组)混合血清验证该方法。结果脂肪乳会干扰C组和D组的生化指标检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经LPL处理后,除TG外生化指标均较直接测定组降低(P0.05);LPL对D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P0.05);LPL使E组脂血标本处理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脂肪酶处理脂血标本,能有效消除脂血对标本生化指标的干扰,且不影响甘油三酯的测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脂血标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和林格氏液对红细胞(RBC)洗涤、回输后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其他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将6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林格氏液组。比较术前、回输前、回输后1h外周血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pH值及K~+、Na~+、Ca2~+、Cl~-浓度水平;比较回输后24h内的尿量。结果患者术前、回输前、回输后1h外周血RBC、Hb、Hct、PLT、PT、APTT、ACT、pH值及K~+、Na~+、Ca2~+、Cl-浓度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输前和回输后1h外周血RBC、Hb、Hct、PL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检测结果(P0.05);回输后1hRBC、Hb、Hct水平较回输前显著升高(P0.05);回输前后PT、APTT、ACT值与术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后1hPLT、PT、APTT、ACT水平与回输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回输前相比,回输后1hpH值显著降低、Cl-浓度显著升高(P0.05)。回输后24h内患者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和林格氏液作为洗涤液应用于自体输血,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其他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在治疗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对246例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给予CVVH治疗,并测定CVVH治疗前后患者血清K~+、Na~+、Cl~-、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K~+、Na~+、Cl~-浓度明显升高,肌酐和尿素氮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采用CVVH治疗可纠正电解质紊乱,使受损的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得到恢复;精心的护理是治疗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单个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电解质的水平,探讨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内科非肾功能减退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电解质指标,检测观察组透析前后电解质指标并相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K~+、sPHOS、sM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Cl~-、s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透析后K~+、sPHOS、sMg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Na~+、sCa水平均显著高于透析前(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治疗可以纠正尿毒症患者的电解质紊乱,适时监测有利于其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每天短时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病肾衰竭期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每天短时透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血液透析的方法。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的改善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改变的显效率(5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K~+、Na~+、Ca~(2+)、P~(3+)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K~+、P~(3+)显著低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结合力、N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Ca~(2+)水平在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性血液透析相比,每天短时透析治疗能使慢性肾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定电解质。由于所用的仪器和试剂费用较高,已逐步倾向使用酶法。据报道酶法对脂血、黄疸的样品结果无影响。本文作者应用酶法检测临床异常血清标本中K~+、Na~+、Cl~-,并与ISE和火焰光谱分析法(FP)比较,以研究血清中异常成分对电解质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选自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107例,按照输血要求分为大量输血组56例与一般输血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大量输血组给予患者大量输血,一般输血组给予患者一般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1d和输血3d凝血功能指标和电解质变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和致死情况。结果大量输血组输血1d和3d患者血小板(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下降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般输血组输血1d和3d患者PLT、Fib、PT、APTT和TT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1d和3d患者PLT、Fib低于一般输血组,而PT、APTT和TT高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1d患者K~+、N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3d患者K~+水平升高而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输血3d患者K~+水平高于一般输血组而Na~+水平低于一般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MODS发生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组病死率高于一般输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可恢复血容量,但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故而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枸橼酸钠在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伴有高危出血因素且需要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无肝素组48例和枸橼酸钠组52例。比较两组间滤器凝血情况、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总管路数量、血液净化总费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输血量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结果枸橼酸钠组滤器凝血情况明显优于无肝素组(Z=22.671),每副管路平均使用寿命长于无肝素组(t=-8.395),总管路数量(t=10.641)和血液净化总费用(t=60.019)明显低于无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枸橼酸钠组输注血浆量明显少于无肝素组(t=22.944,P0.05),而两组间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和1.771,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Na~+和K~+均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明显减少输血量和血液净化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乌梅喷雾剂对唾液腺分泌功能及唾液成分、理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乌梅喷雾剂对唾液腺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收集某大学42名健康学生的唾液,分为基础唾液组和乌梅喷雾组,并对两组的唾液流率、pH及唾液中Na~+、K~+浓度及Na~+/K~+比值、淀粉酶浓度进行比较。[结果]乌梅喷雾组唾液流率指数(-0.80±0.54)高于基础唾液组(-1.0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唾液组与乌梅喷雾组Na~+分别为(11.69±5.28)mmol/L、(8.31±3.60)mmol/L,K~+分别为(33.99±8.04)mmol/L、(25.09±8.51)mmo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K~+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喷雾组淀粉酶为(1 379.35±487.41)U/L,显著低于基础唾液组(1 880.95U/L±435.96U/L)(P0.05)。[结论]乌梅喷雾剂作用于健康人腺体对唾液功能有显著影响,在不影响口腔酸碱度以及血液-唾液屏障通透性的情况下,不仅有效促进唾液分泌,还对唾液中Na~+、K~+、淀粉酶的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的调脂作用。方法将9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生理盐水组(C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组(M组)、高脂饲料+普罗布考组(P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A组)和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组(P+A组),实验8周后处死。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均抽血查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结果高脂饮食各组动物血清TC、LDL-C、HDL-C水平较实验前均明显升高(P<0.01),TG明显下降(P<0.01);各用药组动物(尤其是P+A组)TC、LDL-C均明显低于M组(P<0.01);P+A组血清HDL水平明显低于M组和A组(P<0.01),TG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1),并低于P组(P<0.05);A组TG水平亦明显低于M组(P<0.01)。高脂饮食各组动物血清GPT、GOT水平均较实验前明显升高(M组最高),且P+A组明显低于A组(均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血脂紊乱及肝功能损害;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可增强调脂作用,且较两者单独用药效果更佳;两者联合用药可减轻高脂饮食对肝功能的损害,并减轻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在原位肝移植(OLT)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和内稳态变化情况以及麻醉处理办法。方法选择7例终末期肝病且接收OLT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于T_0(麻醉前)、T_1(诱导期)、T_2(无肝前期)、T_3(无肝期0.5 h)、T_4(新肝期)、T_5(新肝期0.5 h)、T_6(术后)等几个时间点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动脉楔压(PAWP)]变化情况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的(Na~+、pH、K~+、BE、Ca~(2+))变化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VP、MPAP、CO、PAWP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比较,其中T_2~T_5变化最明显,差异均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的pH、BE、Ca~(2+)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Na~+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数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K~+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数值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在OLT手术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内稳态变化变化大,特别是无肝期和新肝期变化尤为明显,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可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样本中溶血、脂血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集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60份,提取血清、充分混合并适当处理后将标本分为正常组、溶血组及脂血组。对三组血清标本行生化检验[包括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糖(GLU)、肌酸激酶(CK)、血肌酐(Scr)],对比三组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溶血组血清标本内ALB、TP、TBIL、AST、BUN、GLU、高于正常组(P<0.05);脂血组TBIL、ALT、GLU高于正常组(P<0.05);而三组间其他生化检测项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血清标本存在溶血、脂血现象时,全部会对生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造成一定的干扰,故临床在血液标本的收集、转运与储存内,需对各类操作进行严格规范,以此避免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最大程度的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中管路采血代替患者体内采血行血气分析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CRRT治疗患者50例,同时经患者体内及血滤管路采集血标本,采血后同时行血气分析,比较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比较,Ca~(2+)与K~+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管路采血的pH、PO_2、Cl~-低于血管采血(P0.05), PCO_2、Na~+、HCO~-_3、BE、Lac高于血管内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管路采血可以代替血管内采血监测离子钙与钾离子。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方法 对35例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使用同型全血,平均换血量为(136.9±27.4)ml/kg.换血速度为92 ml/(kg·h),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糖.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78%,换血前后血Na~+、Cl~-、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明显降低[换血前为(4.45±2.40)mmol/L,换血后为(3.87±0.52)mmol/L,t=21.979,P<0.05].换血后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下降[换血前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分别为(511.52±80.21)μmol/L、(145.20±11.70)g/L、(207.84±70.67)×10~9/L、(16.90±10.56)×10~9/L、(1.26±0.32)mmol/L,换血后分别为(236.41±66.54)μmol/L、(128.66±2.54)g/L、(134.86±48.61)×10~9/L、(8.94±7.44)×10~9/L、(0.99±0.22)mmol/L,P<0.05或P<0.01].结论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Na~+、Cl~-和血糖无明显影响;对总胆红素、Ca~(2+)、Hb、K~+、PLT、WBC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及急性时相蛋白(CRP)在肾功能不全不同损害期的浓度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健康体检者(A组)2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将8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B组)28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C组)28例、肾功能衰竭期组(D组)28例,分别检测血清中血糖(GLU)、肌酐(Scr)、Cys C、尿素(BUN)、IL 6、CRP、铜蓝蛋白(CER)和转铁蛋白(TRF)浓度水平。结果各组之间年龄、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IL-6、CRP、TRF浓度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和CER浓度水平除在B、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组间,血清Cys C、IL-6、CRP、Scr、BUN和CER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Ccr和TRF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肾功能不全不同损害期存在程度不同的急性时相反应,反应强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Cys C、IL-6、CRP与其他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正确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在改善电解质紊乱和生存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10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营养,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护理措施,比较出生72 h两组患儿液体摄入量、尿量,并测定K~+,Na~+,Ca~(2+),pH等血生化指标水平,并掌握两组患儿肠内营养达到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测定,出生后72 h观察组患儿的血K~+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Ca~(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在液体摄入量、尿量、血Na~+及pH等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全量肠内营养达到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微量喂养,可有效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改善生存状态,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