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萍 《现代保健》2013,(9):100-101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95例进行孕期HBV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其中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120例孕妇为观察组,所生新生儿为A组(120例);在孕期未注射HBIG75例为对照组,所生新生儿为B组(75例)。观察组HBsAg(+)孕妇在孕28周开始注射HBIG,100IU/次,每隔4周注射1次,共3次,HBeAg(+)每次注射HBIG200IU。对照组孕妇在孕期不注射HBIG。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BV感染孕妇在孕期28、32和36周分别注射100IUHBIG,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对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在我国,感染者已超过1.2亿,慢性感染者约3 000万[1]。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来自于母婴传播。目前,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接种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有效阻断病毒母婴传播的措施之一。现分析HBsAg阳性孕妇接种不同剂量HBIG后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否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婴儿的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4.67%,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61.90%,χ2=59.96,P<0.01)。结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流行广泛,为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甘肃省甘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人员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甘谷县人民医院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大庆市乙肝表面抗原(HBs Ab)阳性孕妇402例,分为实验组200例、对照组202例。实验组在孕28周、32周、36周3次注射同批次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及乙肝疫苗(RHBV)10μg,在婴儿期出生6 h内、1个月龄、6个月龄3次注射同批次HBIG 100 IU及RHBV 10μg,临床对照组婴儿期出生6 h内、满1个月、满6个月给予RHBV 10μg。以上婴儿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均随访到3周岁。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定量PCR方法测量病毒HBV-DNA的载量。结果 1新生儿期,实验组的新生儿宫内病毒感染率为6.50%,低于对照组的16.34%(χ~2=8.02,P<0.001);新生儿的HBs Ab阳性率为21.00%,高于临床对照组的6.44%(χ~2=21.00,P<0.001);21年后幼儿期,实验组的HBV感染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13.87%;实验组HBs Ab阳性率为94.94%,高于对照组的8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年后幼儿期,实验组的HBV感染率低于对照组(χ~2=36.00,P<0.001);但实验组、对照组的HBs Ab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58,P>0.05)。结论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与对抑制乙肝母婴宫内及生长过程中的感染有效,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健康,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秀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59-3360
[目的]研究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阻断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不同模式。[方法]在新生儿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和新生儿分别采用3种方案注射HBIG,以观察HBIG的保护效果。同时观察HBsAg阴性的母亲所产新生儿按常规接种乙肝疫苗者。[结果]方案1HBsAg阳性率为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护率为79.39%;方案2HBsAg阳性率为2.94%;方案3HBsAg阳性率为10.26%。[结论]经母婴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后婴儿血清HBVM模式复杂,阻断有效的婴儿HBVM模式可有多种表达。  相似文献   

7.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茹  战雁  肖宏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15-4617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120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U,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孕妇注射HBIG400U/次,所生新生儿为Ⅰ组。B组80例,孕期未注射HBIG,所生的新生儿为Ⅱ组,Ⅰ、Ⅱ组新生儿于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时,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次,并于出生6h内、1个月时另侧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HBIG100U/次,但HBeAg(+)孕妇的婴儿于生后6个月时再注射HBIG100U。C组75例,孕期未注射HBIG,所生的新生儿为Ⅲ组,新生儿于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时注射HBVac10μg/次。结果:A组较B组、C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12个月时Ⅰ组与Ⅲ组婴儿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U,但HBeAg阳性的孕妇注射HBIG400U/次,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孕中、产时、产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措施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BsAg单阳性的孕妇分为A组和C组,将HBsAg伴HBeAg双阳性的孕妇分为B组和D组。A组和B组从妊娠20周开始注射HBIG,1次/4周,200U/次,直到临产;C组和D组为对照组,不注射HBIG;出生后四组所有新生儿均于16h内和生后2周注射HBIG200U,满月起按1、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测婴儿外周血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结果:A组宫内阻断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显著高于D组,均P<0.05。结论:产前、产后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和慢性感染发生。单阳性孕妇阻断率要显著高于双阳性孕妇的阻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方法。方法按自愿原则将随州市曾都区HBsAg阳性孕妇319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156例孕妇,于妊娠第2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200IU及10μg基因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12h内、1月、6月龄各注射HBIG 100IU及5μg乙肝疫苗。对照组HBsAg阳性孕妇163例,不用药,仅新生儿出生后12h内、1月、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每次5μg。所有新生儿均随访至3岁。乙肝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HBV-DNA病毒载量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方法。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6.41%)低于对照组(16.57%),新生儿HBsAb阳性率(22.44%)高于对照组(4.91%),1年后实验组幼儿HBV感染率(1.28%)低于对照组(13.50%),HBsAb阳性率(95.87%)高于对照组(88.3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年后实验组幼儿HBV感染率为1.90%,低于对照组(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0,P<0.001);但实验组、对照组幼儿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宫内及生长过程中的感染,提高婴儿乙肝表面抗体应答率,有效地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方法。方法按自愿原则将随州市曾都区HBsAg阳性孕妇319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156例孕妇,于妊娠第2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200IU及10μg基因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12h内、1月、6月龄各注射HBIG 100IU及5μg乙肝疫苗。对照组HBsAg阳性孕妇163例,不用药,仅新生儿出生后12h内、1月、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每次5μg。所有新生儿均随访至3岁。乙肝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HBV-DNA病毒载量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方法。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6.41%)低于对照组(16.57%),新生儿HBsAb阳性率(22.44%)高于对照组(4.91%),1年后实验组幼儿HBV感染率(1.28%)低于对照组(13.50%),HBsAb阳性率(95.87%)高于对照组(88.3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年后实验组幼儿HBV感染率为1.90%,低于对照组(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0,P〈0.001);但实验组、对照组幼儿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宫内及生长过程中的感染,提高婴儿乙肝表面抗体应答率,有效地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50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IU,B组4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多次应用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文件实施日期为分组界限,对2007年3月后HBsAg单阳性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产患儿注射乙肝疫苗10 μg,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U(设为10 μg联合疫苗组)(3月前为注射5 μg疫苗,设为5μg单用疫苗组).均按0-1-6方案接种.观察不同剂量疫苗组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12月HBsAg、HbsAb阳性率. [结果] 5 μg单用疫苗组HBsAg阳性率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月和12月与10 μg联合疫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sAb阳性率在脐带血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7、12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10 μg,同时不同部位注射免疫球蛋白100 U比接种5 μg疫苗获得更好的保护性效果,对HBsAg阳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宫内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阻断乙肝宫内传播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 对162例阳3妣阳性孕妇产前3个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每月1次,每次200U,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观察HBV宫内感染率,并和196例未注射HBIG孕妇相比较。结果 注射HBIG组的宫内感染率为1.85%,低于未注射HBIG组5.61%,差异未达到显性水平(f=3.33,P=0.068)。未发现注射HBIG对母亲及新生儿有不良反应。结论 初步提示HBAg阳性孕妇产前注射HBIG可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00年5月开始,开展了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孕妇产前及其新生儿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BVIg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和新生儿分别采用:(1)在母亲怀孕后三个月,每月注射HBVIgG三汉,新生儿注射HBVIgG二次,每次200单位。(2)只给新生儿注射HBVIgG二次每次200单位。(3)婴儿不注射HBVIgG,仅注射乙肝疫苗三针。观察其保护效果。同时观察HBsAg阳性的母亲所产新生儿未接种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结果三种方案均对阻断母婴传播有效。第一种方案保护率为95.88%,第二种方案保护率为77.39%,第三种方案保护率为63.4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及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婴儿乙肝感染率实验组仅4.7%(6/128),而对照组达19.2%(17/89)。[结论]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巧婵  张秀枝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13-1514
目的:观察孕妇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60例无乙型肝炎症状的HBsAg(+)和/或HBeAg(+)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孕28周起每月肌注HB IG 200 IU。两组新生儿再随机分为疫苗组和联合组,疫苗组按免疫计划于出生时、1月和6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组在用基因疫苗同时注射HB IG 200 IU/月。所有新生儿取脐血和婴儿取血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并随访至生后1年。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干预组中,疫苗组和联合组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中却差异明显(P<0.01)。结论:应用孕期注射HB IG的方法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有效;在孕期未做HBV被动免疫时,新生儿同时注射HBV疫苗和HB IG也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可降低婴儿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48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接受过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根据措施的不同分组,比较影响阻断措施的因素和各阻断措施的效果。结果:孕产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丈夫职业、HbeAg阳性对乙肝母婴阻断措施的有影响(P<0.05);不同干预措施婴幼儿6个月后HBsAg阳性率、6个月内和6个月后HBsAb抗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脐血HBV-DNA阳性率最低;婴幼儿出生6个月后HBsAg阳性率,儿童组和联合组低于疫苗组和孕妇组,出生后6个月内HBsAb阳性率和6个月后HBsAb阳性率孕妇组均为最高,其次为联合组。结论: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比较乙肝疫苗(Hep-B)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为制订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宝山区6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中检出的HBsAg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本区户籍产妇85人,分为3组.其中观察Ⅰ组(22人)新生儿出生24 h内和15 d各接种1针HBIG;观察Ⅱ组孕产妇(37人)于28,32,36孕周各接种1针HBIG,婴儿出生24 h内和15 d各接种1针HBIG;对照组(26人)不接种HBIG.HBIG均为200 U/针.3个组的新生儿均按正常免疫程序于0,1,6个月时各接种1针10μg重组(酵母)Hep-B疫苗.1年后采集幼儿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观察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婴儿出生后12个月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24%,2.70%和23.04%,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6.36%,97.30%和76.92%;观察Ⅱ组母婴传播阻断率和免疫保护率均高于观察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IG与重组(酵母)Hep-B疫苗联合应用免疫效果好,安全可行,且观察Ⅱ组的效果优于观察Ⅰ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