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乌梢蛇Ⅱ型胶原对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以了解乌梢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 关节炎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乌梢蛇Ⅱ型胶原组、牛Ⅱ型胶原组和关节炎对照组,另设健康埘照组,每组7只,乌梢蛇Ⅱ型胶原组和牛Ⅱ型胶原组分别灌胃乌梢蛇Ⅱ型胶溶液1 ml(Ⅱ型胶原15 mg/kg)和牛Ⅱ型胶溶液1 ml(Ⅱ型胶原15 mg/kg),另两组灌胃不含胶原的胶原稀释液1 ml,每日1次,连续15 d后,取大鼠外周血测抗Ⅱ型胶原抗体、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10、IL-1和IL-4水平.结果 关节炎埘照组:抗Ⅱ型胶原抗体、TNF-a水平和CD4+T/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乌梢蛇Ⅱ型胶原组和牛Ⅱ型胶原组:TNF-a水平和CD4+T/CD8+比值与关节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Ⅱ型胶原机体滴度较关节炎对照组下降(P<0.05),与健康埘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水平较关节炎对照组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Ⅱ型胶原两组间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和IL-4水平,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梢蛇Ⅱ型胶原与牛Ⅱ型胶原具有相同的免疫调节作用,两者能减低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NF-a水平、抗Ⅱ型胶原抗体滴度和CD4+T/CD8+比值,提高IL-10水平的作用,推测乌梢蛇Ⅱ型胶原可能是乌梢蛇治疗RA的活性药理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Ⅱ型胶原(CU)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及口服鸡CⅡ对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影响。方法以鸡CⅡ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名健康献血者、113例活动期RA患者,其中病程≤1年的早期患者30例;同时检测19例患者在口服鸡CⅡ90μg,d治疗前和治疗12、24周后血清中的抗CⅡ抗体水平。结果①RA患者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RA患者血清抗CⅡ抗体阳性率为37.2%(42/113),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9%(2/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早期RA患者抗CⅡ抗体阳性率73.3%(22130),而病程〉1年的RA患者抗CⅡ抗体阳性率为24.1%(20/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比较抗CⅡ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他相关指标:抗CⅡ抗体阳性组42例,阴性组71例,两组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分别为83.3%(35/42)和43.7%(3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5%(38/42)和52.1%(3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CⅡ抗体阳性组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抗CⅡ抗体阴性组;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及骨质破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口服CⅡ治疗前和治疗12、24周后,RA患者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抗CⅡ抗体明显升高,尤其在早期RA患者有较高的阳性率:抗CⅡ抗体阳性患者RF、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同时ESR、CRP亦明显升高;口服CⅡ治疗后抗体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因此,抗CⅡ抗体在RA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判断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口服CⅡ对CⅡ抗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胶原基因变异与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曾认为炎症、创伤、肥胖及代谢障碍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遗传因素可能是发生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骨性关节炎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OT)是指口服蛋白质抗原后,诱导机体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免疫应答或低免疫应答状态。1911年Wells首先描述口服耐受现象,发现豚鼠口服鸡卵蛋白后,对这种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抵抗性。随后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与探讨,并进一步开展了口服自身抗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相似文献   

5.
Ⅱ型胶原蛋白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Ⅱ型胶原蛋白 (CⅡ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的影响及给药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完全福氏佐剂 (CFA)致SD大鼠AA ,分别于致关节炎之前 2周、同时及之后 2周开始给予不同剂量CⅡ灌胃 ,均持续 3个月 ;分别观察大鼠AA的发生率及晚期致畸情况 ,并对继发病情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给予CⅡ灌胃的SD大鼠 ,其AA的发病率及晚期致肢体畸形比例明显降低 (5 8 9%~ 6 5 8%∶90 0 % ;30 %~ 40 %∶10 0 % ) ,而且关节炎症明显减轻 ,病程缩短 [(35±31)~ (45± 37) ]d∶(10 8± 15 )d ,病程中关节外表现亦减少 (30 0 %~ 36 7%∶10 0 % ) ;其中 ,以致AA前 2周开始治疗的CⅡ Ⅰ组疗效更好。结论 CⅡ灌胃对大鼠AA的原发及继发病变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预防性用药 ,疗效更佳。此结果为CⅡ用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重组人Ⅱ型胶原 2 5 0 2 70多肽 (recombinanthumancollagentypeⅡ pep tide 2 5 0 2 70 ,rhCⅡ 2 5 0 2 70 )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 ,为口服耐受治疗RA提供研究材料和实验依据。方法 不同浓度 (0 1、1 0、10、10 0、10 0 0 μg ml)的 6聚rhCⅡ 2 5 0 2 70体外刺激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等浓度的融合表达的基础蛋白 (GST)和磷酸盐缓冲盐水 (PBS)作为阴性对照 ;化学合成CⅡ 2 5 0 2 70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 (PMA)刺激组为阳性对照 ,体外培养 1~ 6d。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刺激前后各组培养细胞中T(CD3+ )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 5的表达、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在DNA中的掺入及细胞因子干扰素 (IFN) γ和白细胞介素 (IL) 4的分泌 ,以验证其对RA患者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结果 rhCⅡ2 5 0 2 70合适的刺激浓度为 10 0 μg ml,在此浓度下刺激 4d ,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CD2 5 + 、Br dU+ 细胞率分别为 (17± 4 ) %、(35± 5 ) % ,均显著高于同行对照GST组 (P <0 0 1) ,而和化学合成CⅡ 2 5 0 2 70刺激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同等条件下rhCⅡ 2 5 0 2 70刺激组T细胞中IL 4、IFN γ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13 3± 4 0 ) %、(6 0± 2 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Ⅱ型胶原(CⅡ)的抗原性多肽CⅡ263~272及其变构肽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以筛选可与HLA-DRB1特异性结合,而无或有低T细胞激活作用的CⅡ变构肽,为利用CⅡ变构肽抑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HLA-DRB1限制性T细胞激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固相合成法,用丙氨酸和甘氨酸替换CⅡ263~272序列中与T细胞受体结合的氨基酸,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这些CⅡ变构肽,观察CⅡ变构肽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HLA-DR1分子的结合能力;测定与CⅡ263~272或变构肽共孵育HLA-DR1特异性T细胞株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2浓度,研究CⅡ变构肽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结果CⅡ变构肽(269A)可与抗原呈递细胞(L57.23)表面的HLA-DR1分子特异性结合;在HLA-DR1特异性T细胞激活系统中,CⅡ263~272在3.1~5.0滋g/ml的浓度下,可明显刺激T细胞激活,而CⅡ变构肽267A,268A,sub269~270,sub267~270未出现或仅有轻度T细胞激活作用(P<0.01或P<0.05)。结论 CⅡ263~272含有与HLA-DR1和与T细胞结合的抗原表位,可以刺激CⅡ特异性T细胞增生,替换与T细胞结合的氨基酸后,变构肽仍可与HLA-DR1结合,但对T细胞激活作用减弱或无T细胞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Wistar大鼠RT1携带类风湿关节炎(RA)易患共同表位(SE),并分析其与胶原性关节炎(CIA)的关系,为选用Wistar大鼠建立CIA模型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完全弗氏佐剂混悬乳剂诱导CIA,对其关节炎发生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进行评估;根据CIA易患近交系BBDR大鼠RT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定Wistar大鼠RT1DNA序列;分析RA相关共同表位携带情况与CIA的关系。结果Wistar大鼠的RA共同表位RRRAA携带率为68%,CIA发病率为90%;携带RA共同表位的Wistar大鼠CIA发病率(94.1%)较SE阴性的大鼠(86.6%)稍高;携带RA共同表位的Wistar大鼠CIA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病程≥4周的大鼠SE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4周的大鼠(79.1%vs37.5%,P<0.05);关节炎指数≥8的大鼠SE阳性率较关节炎指数<8的大鼠显著升高(84.4%vs52.0%,P<0.05)。结论Wistar大鼠CIA的发病与其RT1携带的RA共同表位RRRAA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抗Ⅱ型胶原抗原表位的多肽片段(GPAGTAGAR)抗体,即抗CB10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B10抗体在RA中的意义。方法以人工合成CB10多肽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64例RA、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5例骨关节炎(OA)、66例强直性脊柱炎(AS)、63名正常人血清及19例RA和14例AS关节液中抗CB10抗体的水平。分析比较各组抗CB10抗体的水平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CB10抗体的吸光度(A)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RA、SLE、AS、OA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3%、12.5%、30.3%、12、7%和3.2%,对RA的敏感性为71.3%,特异性为82.1%;阳性预测值为77.5%,阴性预测值为80.2%。病程≤2年的RA患者抗CB1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病程〉2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B10抗体与病程及x线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休息痛、健康评价问卷(HAQ)、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A患者血清中抗CB10抗体明显升高,对RA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B10抗体与病程及x线分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Ⅱ型胶原短肽(CⅡ260-272)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T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分别在建模1、2…8周后,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脾淋巴细胞,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CⅡ260-272短肽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CⅡ短肽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滑膜炎及血管翳评分、成模时间及抗CⅡ及其短肽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滑膜炎和血管翳评分结果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用LSD法,方差不齐用Games-Howell法;2组间增殖水平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细胞增殖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2组间抗体水平比较用t检验.结果 免疫3周后,CⅡ短肽特异性T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0.963(0.332~1.628)],与0周组大鼠[0.332(0.331~0.3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T细胞增殖反应与成模时间及抗bCⅡ抗体、抗Cit-bCⅡ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4,0.413,0.575,P均<0.01).免疫2周后模型组大鼠中抗CⅡ260-270抗体(0.827±0.155)与0周(0.043±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4周后抗bCⅡ抗体(0.362±0.062)、抗Cit- bCⅡ抗体(0.390±0.141)与0周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1);同时,这3种抗体水平与血管翳评分也有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CⅡ短肽在建模早期即可刺激CIA大鼠脾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并在血清中检出针对CⅡ短肽的抗体反应.提示在利用CⅡ分子诱发CIA疾病发生过程中,该表位肽在驱动T、B淋巴细胞活化及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关节炎急性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口服Ⅱ型胶原免疫活性肽段(250-270))[CⅡ(250-270)]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共价复合物,观察其是否能产生免疫耐受。方法 DBA/1小鼠分成Ⅰ、Ⅱ、Ⅲ、Ⅳ组,Ⅰ组为健康对照,Ⅱ、Ⅲ、Ⅳ组小鼠制成CIA。Ⅲ组小鼠于关节炎发病率达到100%后,灌胃CⅡ(250-270 )-CTB共价复合物,Ⅳ组小鼠于初次免疫后第14日灌胃CⅡ(250-270)与CTB的混合物。记录小鼠关节炎症评分及病理评分。关节炎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关节炎累计评分及组织病理累计评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Ⅰ、Ⅱ、Ⅲ、Ⅳ组的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0、100%、100%和25%;关节炎累计评分均值分别为0、5.0±1.7、10.8±2.8和1.0±2.0;关节炎病理累计评分均值分别为0、16±8、32±13和7±6。结论 CIA小鼠于免疫后的关节炎临床前期口服CⅡ( 250-270)与CTB的混合物能抑制关节炎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关节炎急性炎症期口服CⅡ(250-270)-CTB共价复合物后可能使关节炎症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RA活动期、25例RA缓解稳定期及52名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ⅠCTP的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在80例RA患者血清中ⅠCTP的浓度与RF、CRP均成正相关(rs=0.407、0.534,P<0.01),CRP与RF亦成正相关(rs=0.405,P<0.01);RA活动期组分别与RA缓解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血清ⅠCTP浓度的均值及其增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RA缓解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ⅠCTP试验的敏感度为67.3%、特异性为84.6%、准确度为75.7%;正常对照组血清ⅠCTP浓度的均值为(3.5±2.0)μg/L,血清ⅠCTP浓度在反映RA的活动性上较CRP更为敏感。结论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是RA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可靠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CT治疗组(C组),B、C两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KOA模型,A组除切开皮肤和关节腔外,不做其他处理,从术后第6周开始C组每天皮下注射CT 5 U/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20 d后处死动物。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形态、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及MMP-1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JP和Mankin评分明显升高,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加重,Ⅱ型胶原表达减少而MMP-1表达增高(P<0.05);与B组比较,C组JP评分和Mankin评分明显降低,软骨损伤明显减轻,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多,而MMP-1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CT可通过下调MMP-1表达,抑制Ⅱ型胶原降解,减少软骨基质破坏,从而减轻KOA软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抗Ⅱ型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改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79例RA患者和 171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的血清IgG型抗天然及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RA患者抗天然和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率各为 2 2 3%和 36 9% ,早期RA患者各为 30 0 %和 36 7%。其他风湿病患者中各为 3 5 %和 31 6 % ,健康人二者均为2 5 %。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阳性RA患者类风湿因子检出率、患者对病情活动性评价高于阴性组(P <0 0 5 )。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和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同时阳性RA患者的CRP平均水平较高。结论 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可以作为RA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抗天然与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判断RA病情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发病过程的影响。方法 经牛Ⅱ型胶原(bcⅡ)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IA对照组,α—MSH低剂量组和α—MSH高剂量组,每组8只,于致敏当天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α—MSH或PBS,观察比较4组大鼠体重、足爪容积、关节炎指数、病理评分、X线放射学表现等变化。结果α—MSH可缓解大鼠关节炎症状,减轻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抑制关节骨质破坏。结论 α—MSH可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D)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鸡Ⅱ型胶原建立雌性4周龄Wistar大鼠CIA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模型组及正常组均随机分为VD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周记录大鼠关节炎评分.造模4及6周时取材.检测大鼠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相似文献   

18.
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与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 建立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研究其对关节炎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鸡Ⅱ型胶原 (CCⅡ )皮内免疫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取C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CⅡ刺激扩增、建立CCⅡ反应性T细胞系。用3 H TdR掺入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其克隆扩增情况和表型格局。观察T细胞系过继转输后Wistar大鼠关节炎的发生情况 ,同时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化学法鉴定受体大鼠踝关节的病理特征 ;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中抗CCⅡ抗体。结果 成功建立T细胞系。通过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细胞表型分析显示 :所建细胞系 98 2 %为T细胞 ,其中 89 7%为CD4 + T细胞。过继转输试验结果显示 :当注入细胞为 5× 1 0 7时可导致 5 0 %大鼠产生关节炎 ,抗CCⅡ抗体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T细胞系 ;T细胞系转移关节炎的结果提示 :T细胞在CIA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RA发病机制的研究和T细胞疫苗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抗Ⅱ型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改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9例RA患者和171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的血清IgG型抗天然及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RA患者抗天然和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率各为22.3%和36.9%,早期RA患者各为30.0%和36.7%。其他风湿病患者中各为3.5%和31.6%,健康人二者均为2.5%。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阳性RA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液、血液、尿液中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浓度与骨性关节炎(OA)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12例膝关节OA患者严格排除各项影响CTX-Ⅱ浓度的因素后纳入,抽取对照组、试验各组关节液、血液、尿液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CTX-Ⅱ浓度,对病例关节炎程度进行Outerbridge评分,分成4组;1组≤6分,2组7~12分,3组13~18分和4组19~24分。结果关节液、血液、尿液中CTX-Ⅱ浓度:OA各组较非OA组CTX-Ⅱ浓度升高明显(P<0.05);2、3、4组同1组差异明显(P<0.05);3、4组同2组差异明显(P<0.05);4组同3组无明显差异(P>0.05);当Outerbridge评分>12分时关节液、血液、尿液中CTX-Ⅱ浓度无明显差异,≤12分CTX-Ⅱ浓度随关节炎程度Outerbridge评分的增加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1关节炎病人血液与尿液中CTX-Ⅱ浓度水平同关节液中CTX-Ⅱ浓度水平变化趋势一致;2血与尿液中CTX-Ⅱ浓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OA软骨破坏进程的有用指标;3CTX-Ⅱ不能用于严重软骨损伤进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