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玉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858-8858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与临床证实空洞形成的肺癌31例,肺结核空洞20例,分析评价空洞壁的厚薄、有无壁结节、液平,是否偏心分布,及病灶本身的特点,包括分叶、毛刺、钙化、周围卫星灶、胸膜凹陷征等情况.结果 癌性空洞一般为厚壁,有壁结节,分叶及周围胸膜凹陷征多见,而结核空洞薄壁相对多见,常有卫星灶.结论 厚壁空洞出现壁结节伴胸膜凹陷征高度提示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球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单发肺结节或肿块的51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结核球15例(结核组),周围型肺癌36例(肺癌组)。分析并比较2组能谱CT平扫定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及斜率、基物质对浓度和有效原子序数(Eff-Z)。结果 肺癌组40~70 keV单能量CT值均高于结核组(P均<0.05),而2组间8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组平扫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均呈快速下降型(36/36,100%),结核组能谱衰减曲线呈平直型(11/15,73.33%)和弓背上抬型(4/15,26.67%);肺癌组40~65 keV、65~90 keV、90~140 keV平扫能谱衰减曲线斜率(K40~65 keV、K65~90 keV、K90~140 keV)均高于结核组(P均<0.01)。肺癌组钙(水)浓度高于结核组(P<0.01),而脂(水)浓度低于结核组(P<0.01);2组水(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肺癌组Eff-Z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具有不同的能谱CT定量参数指标,能谱CT平扫即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病例1,男,48岁.因"误吸缝衣针10余天"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CT检查:左下叶背段示类圆形囊腔(图1A),大小约6.0 cm×4.8 cm,略不规则,分叶状,内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最厚约2mm.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占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肺癌确诊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的患者已失去根治机会。CT是目前周围型小肺癌首要的检查方法,螺旋CT的开发和应用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炎性肺癌(肺癌组)和93例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结核组),比较2组病变CT表现(实变数目、单发实变分布、实变影密度、实变影内充气支气管征和含气腔隙、实变影周围磨玻璃密度(GGO)、伴随结节影、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及钙化)的差异。结果 2组实变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结核组单发实变影双肺分布大致相同,以上叶多见;肺癌组中以右肺及下叶多见。2组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肺癌组以枯枝型多见,结核组以青枝型多见(χ2=24.67,P<0.05)。结核组实变影中含气腔隙发生率高于肺癌组(χ2=10.13,P<0.05),含气腔隙内分隔多见于肺癌组(χ2=22.42,P<0.05)。相比结核组,肺癌组病灶密度多不均匀,GGO多见(χ2=5.27,20.43,P均<0.05)而伴随结节影少见(χ2=4.53,P<0.05)。结论 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实变影密度不均伴枯枝型充气支气管征及有分隔的含气腔隙、同时存在GGO时,需高度警惕炎性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行CT检查。结果:58例患者中,腺癌36例,鳞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未分化癌2例,腺鳞癌3例。具分叶征53例,毛刺征52例,胸膜凹陷征45例,血管聚集征32例,小泡征15例,细支气管充气征5例,蜂窝征(磨玻璃征)4例;38例增强中32例增强幅度>30 Hu。结论:CT显示分叶征、毛刺征再加上其他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征象)的周围型小结节,应高度怀疑肺癌;或同时具有3种边缘征象以上的周围型小结节应高度怀疑肺癌。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癌胸膜外脂肪侵犯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外脂肪侵犯的CT表现,评价其CT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邻近胸壁的肺部肿块作常规及高分辨CT扫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患者术前CT中胸膜外脂肪侵犯做出评价,用χ^2检验对CT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48例患者CT诊断有胸膜外脂肪侵犯32例,而手术病理结果为31例,CT假阳性 5例,假阴性 4例。CT诊断胸膜外脂肪侵犯的敏感性是87.1%,特异性是70.6%,准确度是81.2%。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较一致,χ^2值为16.44,P〈0.001。肺癌侵犯胸膜外脂肪的表现为胸膜外脂肪线变窄、模糊、不规则、甚至消失,其中以胸膜外脂肪线消失为最主要表现。结论:CT诊断胸膜外脂肪侵犯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周围型肺癌术前的定性及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特异性及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Fas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用CT征象反映肺癌分子生物学变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31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Fas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应关系。结果:周围型肺癌的大小、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Fas异常表达关系密切,而胸膜凹陷征、小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Fas表达关系不密切。结论:周围型肺癌中肿瘤的直径>3cm及出现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提示肺癌恶性度高,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球误诊为周围性肺癌23例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菲  孙彦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07-8207
目的探讨肺结核球与周围性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肺结核球CT误诊的原因,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3例肺结核球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和周围性肺癌都有一些特征性影像学特点。结论提高对肺结核球和周围性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认识,才能有效地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手术或穿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将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螺旋CT判断胸膜侵犯准确率为86.6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8.2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1.2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3.34%,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VEGF的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侵犯和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还与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密切相关(P=0.035,r=0.533).结论 螺旋CT可清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良性肺结节CT增强扫描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CT增强扫描评价良性肺结节。材料与方法: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良性肺结节(直径1.1~4.2cm),其中结核球26例、炎性假瘤7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分别于注射100ml碘造影剂注射开始后的35秒、2分及5分钟,对病灶进行层系列扫描。观察结节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9例结核球无强化,病理显示整个结节为无血和的干酪样坏死组织。7例结核球和1例炎性假瘤呈环  相似文献   

12.
卵巢上皮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癌20例共29个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CT对肿瘤的检出率为96.7%,定性诊断准确率90%;②卵巢上皮癌在CT影像上表现为盆腔内不规则形肿块,依肿瘤密度不同分为实性、囊性和混合性3种,以混合性最多见占79.3%;③CT对右膈下大于或等于5mm转移灶敏感性为100%,对大网膜及子宫直肠窝大于5mm转移灶敏感性分别为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T鉴别亚实性肺腺癌亚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127例亚实性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PL)组(n=33)、微小浸润性腺癌(MIA)组(n=67)及浸润性腺癌(IA)组(n=27),其中分别有23、47及14例存在胸膜下结节;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T诊断IA的效能。结果 3组患者年龄、结节平均CT值、平均直径、类型、形状、边界特点、血管集束征及空泡征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膜下结节胸膜凹陷征占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节平均CT值和平均直径是为亚实性肺腺癌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9,95%CI(1.004,1.013),P<0.001;OR=1.330,95%CI(1.117,1.583),P=0.001],以结节平均CT值-645.50 HU及平均直径10.00 mm为截断值诊断I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及0.817,敏感度分别为77.78%及74.07%,特异度分别为63.00%及75.00%。结论 CT可用于鉴别亚实性肺腺癌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例中心型肺癌均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对同一患者的CTVB和CT横断面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CTVB发现支气管腔内肿物4例,支气管腔狭窄6例,与CT横断面图像的诊断结果相同。结论:CTVB能如实显示支气管腔内肿物及狭窄,整体感强,但必须与CT横断面图像相结合才能进行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20排CT双入口体部灌注成像对单发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肺癌52例(腺癌28例、鳞癌24例)及炎性假瘤21例,应用CT体部双入口灌注成像获得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计算灌注指数(PI)和灌注总量(TLP),根据拟合时间-密度曲线获得强化达峰时间(TTP),分析鳞癌、腺癌与炎性假瘤间的差异,评价其诊断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价值。结果 鳞癌、腺癌与炎性假瘤间PF、TT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间PF、TLP、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TP诊断肺癌与炎性假瘤的AUC为0.99(P<0.01),诊断价值高;以TTP=16.3 s作为临界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0%;PF和TLP的AUC分别为0.76(P<0.01)和0.71(P<0.01),诊断价值中等。结论 炎性假瘤和周围型肺癌均由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TTP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成像鉴别孤立性肺结核(SPT)与孤立性肺腺癌(SL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SPT(SPT组)及120例SLA(SLA组)患者的胸部能谱CT增强扫描图像,观察动、静脉期CT 70 keV单能量图像,测量病灶CT值(CT40 keV、CT70 keV)、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及水浓度(WC),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70 keV);比较各能谱CT参数的组间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以各单一参数及联合参数鉴别SPT与SLA的效能。结果 组间增强动、静脉期病灶CT40 keV、CT70 keV、Zeff、IC及λ70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动、静脉期各单一能谱CT参数中,CT40 keV鉴别SPT与SLA的AUC分别为0.80和0.81...  相似文献   

17.
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CT表现,以期提高与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的CT征象。结果24例紧贴或邻近胸膜,其中17例位于各胸膜交界区。病灶呈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9例,三角和多角形5例。病灶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12例,其形态均为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粗长毛刺征9例,其中7例病灶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细短毛刺征5例,病灶形态均呈类圆形;分叶征4例,3例病灶为类圆形;另外出现血管纠集征9例,棘状突起征4例,支气管空气征6例,空洞征2例,空泡征3例,病灶内液化5例;病灶明显强化率为60%。病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显著不同14例,其形态均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结论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与胸膜关系密切,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的常与SPLC鉴别不难,而呈类圆形的常与SPLC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B)及网格显示模式(mesh display mode,MDD)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VB及MDD重建检查,包括鳞癌6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重建成CTVB及MDD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CTVB及MDD显示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其中MDD显示支气管狭窄9支、闭塞4支,尤其是观察支气管肿瘤腔外侵犯的移行情况优于CTVB图像。但MDD显示支气管腔内瘤体则逊于CTVB图像。结论:CTVB及MDD是一种无创伤的诊断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