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RP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B细胞型,WT1阳性),给予诱导化疗、强化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后原发病复发,再次完全缓解(CR2)后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先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RPES,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恢复,影像学表现迅速改善.结论 RPE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可由多种病因产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具有鲜明的特征,一般预后较好,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迟发性非感染肺部并发症(LONIPC)的诊断与治疗并文献复习,提高血液病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病历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均得到有效根治。结论LONI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大大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气肿性肾盂肾炎(E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EPN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移植后+20天出现腹痛、恶心及发热,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下降,但出现明显腹胀、右上腹痛伴右侧腰背部疼痛,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周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肾周及肾实质出现大量积气;经穿刺抽液并积极抗感染治疗仍无好转,最终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EPN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需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CT表现有特征性,能够为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共10例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2岁,均有肺部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通过支气管镜病理或者痰真菌培养确诊5例,通过影像学临床诊断5例,应用一线抗真菌治疗后7例治愈,死亡3例,死亡率为30%。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应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道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3个月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多发骨梗死。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较少见,可能与激素、化疗药物、患者体质、原发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相关。磁共振成像是诊断早期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腺病毒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allo-HSCT后继发腺病毒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给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精神症状。脑脊液病原微生物二代基因测序检查发现有腺病毒感染的证据,在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诊断腺病毒脑炎。给予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抗病毒、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效果差。结论腺病毒脑炎是allo-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患者allo-HSCT后出现发热伴精神症状,经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考虑合并腺病毒脑炎可能。一旦怀疑腺病毒脑炎应尽早行脑脊液腺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或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等明确腺病毒感染的证据,并尽早使用西多福韦或Brincidofovir、腺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缬更昔洛韦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 3例亲缘间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CMV感染[由于本身疾病原因不能耐受更昔洛韦(DHPG)及磷甲酸钠治疗失败]的患者经缬更昔洛韦口服治疗后CMV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治疗相关毒副作用发生,其对外周血三系影响较小且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缬更昔洛韦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DHPG的优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7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白血病患者,采用单因素、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71例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诱导疗程数、初诊白细胞计数、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来源、供受者HLA配型、急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71例患者中14例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白细胞计数、诱导疗程数、移植物来源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史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诱导疗程数多、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疗程数多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化疗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合并IPFI的55例血液肿瘤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经验,其中男34例,女21例,中位年龄43.5岁(16~75岁),观察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5例患者诊断为IPFI感染,其中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25例,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CT影像学表现,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中位时间是18.5天(7~56天),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过程中有1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幻觉,没有其它药物不良反应。最终全组患者有48例治愈、7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3%。结论: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IPFI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化疗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方案能使60%~80%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移植后复发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是AML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的发病机制、诊治与转归。方法分析1例以CD56+小肠粒细胞肉瘤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收治1例男性患者,39岁。小肠系膜切除物免疫组化检测示:粒细胞肉瘤,CD56阳性;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小肠粒细胞肉瘤。经IA方案诱导化疗后疾病达完全缓解,继续IA方案巩固化疗,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以小肠粒细胞肉瘤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较为少见。粒细胞肉瘤的预后差,CD56抗原阳性提示预后不良,经诱导化疗获疾病缓解的患者应尽快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达到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患者采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伏立康唑组),31例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伊曲康唑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分别为82.8%和13.8%,伊曲康唑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9%和25.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17例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5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其他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4例采用化疗联合放疗,7例采用单纯化疗,5例采用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化疗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终止治疗后评估疗效: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死亡3例.结论 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及治疗反应有关,采用积极的化疗联合放疗及化疗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表型和预后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在接受强化化疗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中可能得到治愈。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大量分子信息,显著改善了我们对AML基础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并促进了靶向疗法的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几种靶向分子改变的小分子,如FLT3 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或抗凋亡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抑制剂。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仍将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疾病和风险状况,高达一半的患者最终将在移植后复发。在此,我们回顾了allo-HSCT治疗后AML患者复发后的治疗方法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I571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ML急变期患者接受STI571治疗,然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例CML急变期患者均获得临床血液学缓解,STI57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恢复无影响。结论:STI571对CML急变期有治疗作用,可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治疗,二者结合有可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治疗效果,以扩大其适用范围。方法:对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患者进行了相关的非清髓性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包括氟达拉滨、阿糖胞苷、OKT3、环磷酰胺、马利兰为主的预处理方案。结果:2例患者均移植成功,1例已健康生存9个月,另1例发生了慢性GVHD及间质性肺炎,最终于移植后近1a时死于并发症。结论: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慢性粒细胞加速期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2001年该院收治的3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用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后早期真菌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率为8.1%,且感染程度轻,无真菌败血症发生,预后良好;伊曲康唑副作用少。结论:口服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指标,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同胞全相合allo-HSCT后并发肠穿孔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该患者胃肠道GVHD表现为恶心、腹泻、腹痛、肠梗阻、十二指肠穿孔,经修补手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胃肠道GVHD是allo-HSCT后严重的并发症,及早诊断和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既往干细胞移植多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效果极差,为了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对3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成功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NST)治疗,其中1例患者移植后生存19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PB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前区肿物,侵犯骨骼,结合病理学、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诊断为PBL.给予患者CHOP为主方案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维持长期缓解.结论 PB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PB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