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情 《当代医学》2014,(31):54-55
目的观察在口腔正畸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邵东县中医医院进行口腔正畸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47例,按照常规正畸方案进行矫治,在正畸过程中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差别,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头影测量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上下唇缘点与审美平面距离明显降低,U 1-SN、L 1-MP角度治疗后明显减少,而U 1-L 1角度治疗后明显增加,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对患者牙齿具有理想的移动能力,能够使患者侧貌更贴近审美平面,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强支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12个前突病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颌前突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用强支抗,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从矫治排齐始至关闭间隙均使用该支抗。对治疗前后情况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共植入24枚微螺钉种植体,拉尖牙向后过程中松动1枚,内收前牙结束时松动1枚,22枚未发生炎症、松动,成功率91.67%。关闭间隙时间6~8个月,平均6.86个月。矫治后其上颌前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上颌磨牙远中移动0.37 mm,压低0.9 mm,上颌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临床所需的简便有效的强支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5例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殆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投影测评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面部美观情况显著改善,磨牙在水平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明显移动,而 U1-SN、U1-NA 及 LS-EP 则比治疗前显著减小,U1-L1、U1-SN 比治疗前明显增大。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是一个疗效确切的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殆治疗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共30例,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观察组(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及对照组(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均为15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测量项目组内差值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共15例患者中,治疗前的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错类型及正畸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要市中学生996名进行临床检查,以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为标准进行本项调查。结果:高要市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38.45%,其中,安氏Ⅰ类78.59%,安氏Ⅱ类18.28%,安氏Ⅲ类3.13%。男女治疗率分别为15.0%和15.8%。结论: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早发现错畸形,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weed-Merrifield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太和医院口腔正畸科2009年以来诊治的5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头影测量分析、Tweed分析之后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两个第二前磨牙,采用Tweed-Merrifield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及侧貌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48例患者双侧上下牙列排列整齐,覆覆盖正常,双侧磨牙关系中性,侧貌改善,患者本人及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结论:方丝弓是一种有效的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固定矫治器,在治疗中应用Tweed技术时应掌握好力的使用及支抗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牙齿指标[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垂直距离(U1-NA)、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的垂直距离(Apg-U1)]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1-NA、U1-SN、Apg-U1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咬合关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程学晖  张鑫文  陈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57-457,467
目的介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过程,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安氏Ⅱ1错合患者16例,年龄在13~25岁。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设计上颌强支抗,在矫治器粘结之后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应用上颌后牙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16例患者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位,患者的上颌凸度明显改善。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的错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通过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对13例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矫治治疗,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上前牙的突度均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达到正常,上下唇突点距审美平面垂直距离分别减少2.1mm和2.7mm。结论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可以简化矫治弓丝的序列,加强支抗的控制,通过持续轻力滑动的方法有效控制牙齿移动,使矫治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微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远中移动磨牙的临床效果,为正畸治疗时远中移动磨牙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23例安氏Ⅱ类错患者,对其中13例采用了微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和9例采用口外弓作为支抗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SNA、SNB、ANB、U1-X、U6-X、U1-Y和U6-Y来评价两种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微种植体的患者ANB和U6-X减小,U6-Y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接受口外弓治疗的患者,其ANB显著降低,U6-X显著增大(P<0.01),SNB和U6-Y显著增大(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均发挥了强支抗作用,在上颌磨牙矫治过程中,口外弓提供较高力值,对磨牙远中移动力强,对患者依从性要求高,微种植体支抗提供持续轻力,治疗体验更好,患者依从性高,治疗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挑选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需要内收上前牙的安氏I类错颌畸形患者64例,将64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成微螺钉组和普通组,每组32例,微螺钉组患者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微螺钉组患者接受普通的支抗技术治疗,比较微螺钉组患者及普通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螺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者32例。用微种植支抗结合MBT矫正器进行矫正,观察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模型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正后前牙明显压低、内收、牙冠变短,覆颌和覆盖明显改善,软组织指标Stoms—U1、ULP、LLP、露龈宽度明显变小,U1/PP角、鼻唇角、Z角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磨牙无明显移位(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能有效压低前牙,阻止前牙飘移,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20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上颌前凸患者。采用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植入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膜龈结合处,植入2周后施加200g矫治力,观察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结果:20例上颌前凸患者上前牙内收效果明显,6~12个月的成功率达到90.0%。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地解决上颌前凸,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组与正常组X线头影测量的分析,观察比较安氏Ⅱ1分类高角型错的颅面特征,探讨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的颅面特征及在正畸治疗中控制侧重点,为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的临床诊断与矫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恒牙初期正常60例和安氏Ⅱ1分类高角错42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对颅面41个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各测量项目的均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组颅底的曲度增大,颅前基底向前上旋转;上、下颌骨较颅底的矢状向关系均显后缩,且下颌后缩更为明显;上颌后牙槽高度U6-PP(mm)减小;下颌后牙槽高度L6-PP(mm)增加;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上下切牙间角与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高角型错患者颅面结构具有显著特点,临床中应根据其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产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国产微螺钉正畸支抗种植体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使用国产微螺钉种植体31颗作为新的支抗手段治疗错合畸形病例15例.结果 31颗国产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29颗治疗成功,成功率93.5%.结论 国产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简便、有效的正畸支抗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其牙特征是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倾、上下牙深覆、深覆盖。本人应用直丝弓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错进行矫治,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韦良宗 《现代医学》2013,(8):553-555
目的:研究错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成人错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称重法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经系统正畸治疗后咀嚼效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在正畸治疗前,安氏Ⅰ类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P<0.01),安氏Ⅲ类患者的咀嚼效率最低;在正畸治疗结束6个月后,各类安氏错畸形患者的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提高(P<0.01);安氏Ⅰ类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咀嚼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类安氏错畸形在系统的正畸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面部畸形得到矫正治疗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口腔功能,达到美观与功能的协调和统一的正畸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45-1347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和J钩支抗矫正安氏II类1分类患者内收前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青年女性安氏II类1分类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种植体支抗组和J钩支抗组。结果:J钩支抗组患者治疗前后U6-PTV差值为1.8±2.43mm,U1-NA°差值为(-4.4±3.79)°,U1-NA差值为(-2.6±2.04)mm,种植体支抗组患者治疗前后U6-PTV差值为1.9±3.36mm,U1-NA°差值为(-10.4±3.93)°,U1-NA为(-2.2±2.08)mm,两组患者U6-PTV差值和U1-NA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1-NA°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钩支抗和种植体支抗技术均具有较好的正畸疗效,且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支抗稳定性高,舒适性强,生物相容性好,不依赖于患者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