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对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与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使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共计15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全部患者应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结果经过诊断,有4例患者为隆起型早期胃癌,有2例患者为浅表型早期胃癌,其中Ⅱa型患者为4例、Ⅱc型为2例;有2例患者为凹陷型早期胃癌,有2例患者为混合型早期胃癌,诊断符合率为66.7%。结论应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早期胃癌,是一种简便、准确、痛苦少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8例早期胃癌,对其进行X线双对比造影,分析造影所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早期胃癌直径大部分在0.5~4.0cm之间.其主要X线表现为局限性胃壁伸展不良,浅面凹陷和黏膜纠集等.结论:合理的X线检查能发现早期胃癌,良好的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探讨其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3月~2005年4月应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6例患者,被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的详细X线表现。结果 该18例确诊患者中诊断为隆起型早期胃癌4例;浅表型早期胃癌6例,其中Ⅱa型1例、Ⅱc型5例;凹陷型早期胃癌5例;混合型早期胃癌3例。诊断符合率69.2%。结论 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是一项简便、准确、痛苦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检查方法,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51例。方法用低张胃双对比造影结合内镜检查进行诊断。结果本组20例均于内镜检查前先做胃双对比造影,12例诊断为小胃癌,3例疑系早期小胃癌。25例X线检查在内镜检查后其中12例并经活检诊断为癌之后进行,与内镜对照均找到病灶。根据25例X线表现,10例诊断为小胃癌,5例诊断为早期胃癌,3例可疑胃癌,2例误诊为糜烂性胃炎,5例误诊为良性小溃疡。6例内镜活检诊断为早期胃癌,未做X线检查。结论低张胃双对比造影是检诊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胃扭转的临床及X线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胃扭转中,器官轴型10例,表现为胃大弯上翻位于胃小弯之上,形成一凸面向上、凹面向下的胃形,食管膈下段延长并开口于胃的下方、食管黏膜及胃黏膜交错、幽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双胃泡和双液气平面;网膜轴型2例,表现为胃窦部翻向左上方,致使胃大弯翻向右、胃小弯翻向左,胃黏膜呈十字交叉状、胃食管前庭段下移并拉长与十二指肠相交。结论: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确诊胃扭转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法全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在慢性阑尾炎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11例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127例)和传统组(84例),改良组使用德国西门子MD型数字化胃肠机,采用改良法全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诊断慢性阑尾炎,传统组采用传统法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诊断,比较分析两组疗效.两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改良法全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阑尾及回盲部病变的检出率;凹盲部显影速度加快,缩短了造影时间,减少了X线辐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改良法全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是诊断慢性阑尾炎简便易行、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可替代传统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51例。方法用低张胃双对比造影结合内镜检查进行诊断。结果本组20例均于内镜检查前先做胃双对比造影,12例诊断为小胃癌,3例疑系早期小胃癌。25例X线检查在内镜检查后其中12例并经活检诊断为癌之后进行,与内镜对照均找到病灶。根据25例X线表现,10例诊断为小胃癌,5例诊断为早期胃癌,3例可疑胃癌,2例误诊为糜烂性胃炎,5例误诊为良性小渍疡。6例内镜活检诊断为早期胃癌,未做X线检查。结论低张胃双对比造影是检诊早期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钡餐造影诊断慢性胃扭转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慢性胃扭转的 X线征象。结果 :慢性胃扭转必须进行钡餐造影才能确诊。器官轴型显示胃大弯上翻位于胃小弯之上、食管腹段延长并开口于胃的下方、食管黏膜及胃黏膜交错、幽门高于十二指肠球部、双胃泡和双液平面 ;网膜轴型显示胃窦部翻向左上方、胃黏膜呈十字交叉、斜位观胃窦与胃体形成钡环、食管腹段不延长、双液平。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胃扭转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经X线钡剂造影检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11例,讨论了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并就各型早期胃癌的X线钡造影显示技术作了探讨。认为应用精细法双对比造影,显示胃粘膜面的细微结构——胃小沟和胃小区,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以下简称“双对比”)是把作为阳性造影剂的硫酸钡和用作阴性造影剂的气体同时注入胃腔。利用胃壁上附着的薄层钡剂与胃内气体形成的鲜明对比,对胃进行X线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鲜明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粘膜面上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特别是对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近年来“双对比”检查已在国内较普遍开展。我们通过800余例双对比检查,初步体会到双对比检查优于常规钡餐检查。现将手术、胃镜、病理、X线检查资料完整的胃癌病例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食管早癌在不同机器的X线征象和检出率。方法;92例食管早癌,用国产500mAX线机进行非低张和低张双对比两种造影方法比较。再和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比较。对粘膜破坏、小充充缺损,小龛影和管壁改变X线征象在食管早癌的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和平坦型的检出率进行对照。结果:国产机器非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率71.4%,低张双对比造影83.3%。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为100%检出率,任何检查方法对平坦型显示率都很低,病变浸润粘膜下层的低张法优于非低张法,分别为94.7%和80%,浸润粘膜层分别为83.3%和57.1%。数字成像对两种浸润层次的检出率是100%,结论:食管早癌检查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显示病变最好。低张双对比造影优于非低张双对比造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80例、309例次上消化道双重造影的检查效果作初步评价。均使用200毫安X线机。无高速增感屏等辅助设备。163例发现各种不同的病变,阳性检出率58.21%,优质片约占三分之二。胃内壁轮廓线连贯者占88.67%,胃小区显示率57.92%。双重造影可发现一般钡餐检查难以诊断的疾病,如疤痕、溃疡、胃粘膜糜烂、早期胃癌等,提高阳性检出率20~30%。  相似文献   

13.
林安明  贺莉 《吉林医学》2011,(7):1264-1266
目的:探讨CT及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例胃窦癌CT及气钡双重造影资料,评价其放射诊断意义。结果:造影发现早期胃窦癌4例,漏诊1例;CT发现早期胃窦癌1例。造影及CT明确诊断17例进展期胃窦癌,其中CT发现周围脏器累及5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8例。结论:CT检查可显示胃窦癌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气钡造影易于发现早期,对进展期的病理形态显示较好,对胃周情况不能观察。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双对比造影 ( DC) X线特征 ,以提高准确检出率。 方法 :分析 42例早期胃癌 (包括始发阶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 )患者 DC像与手术切除后标本病理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 :龛影口部和表面结节状改变 ,周围无一定规律的粘膜纠集 ,胃壁毛糙、僵直、凹陷、双边、边缘毛刺征 ,微皱襞的破坏和粗糙、充盈缺损是早期胃癌的重要特征。 结论 :早期胃癌 DC特征典型 ,结合粘膜法、充盈法和压迫法与胃镜密切配合可有效地提高准确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食管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三年来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69例X线钡餐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食管中上段病变15例,中段38例,下段16例。癌灶长度〈1cm8例,1-3cm51例,〉3cm10例。髓质型25例,蕈伞型17例,硬化型12例、溃疡型15例。与正常图片比较,X线钡透下病变:充盈缺损31例,管腔狭窄17例,龛影10例,黏膜皱襞改变11例。结论应用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够在疾病早期既能发现食管黏膜层的变化,同时还是诊断食管癌术后常规及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化的低张双对比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72例早期食道癌的数字化低张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并与传统单对比食道造影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低张双对比造影对72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表现分析:食道管壁舒张度稍差,34例;局部粘膜中断破坏,64例;小充盈缺损,22例;小龛影,21例。结论:数字化的低张双对比造影对早期食道癌的发现、定位、定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单对比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胃溃疡6例(16.7%),十二指肠溃疡30例(83.3%),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形态改变、龛影周围粘膜纠集、胃液增多、蠕动改变、局部压痛等;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论可靠,患儿容易接受,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贲门癌患者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并结合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45例患者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主要X线表现有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局部呈结节样或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影阴等。结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经济、方便、无创,是贲门癌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方法,如果结合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程志会  李昕  范敦朗  邹际 《吉林医学》2010,31(4):456-457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食道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低张双对比造影的价值。方法:收集69例早期食道癌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和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达到92.75%。糜烂型和乳头型早期癌症易检出,斑块型次之,平坦型X线难显示。结果: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全部检出,浸润黏膜层检出87.5%,原位癌只有37.5%的检出率,而且不能确诊。结论:食道癌的X线检出以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结合内镜检查能准确进行分型,结合CT检查能了解周围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早期胃癌患者42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活检钳钳取组织,直径小于1.0cm全部取材,直径大于1cm较多取材.取材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变部位和胃镜下形态:胃窦10例,胃体9例,胃角15例,贲门8例.胃镜下形态:Ⅰ型1例;Ⅱa型1例;Ⅱb型5例;Ⅱ型24例;Ⅲ型11例.②病理组织学检查:腺癌19例,占45.2%.粘液细胞癌12例;印戒细胞癌1例.鳞癌10例.结论: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多表现为浅表凹陷和溃疡型,胃壁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重视内镜检查并准确行粘膜活检有助于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