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调查,临床中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严重影响了病情的预后。老年手术患者中3.1%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其中15.2%在围术期发生心肺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心肺并发症成为围术期主要致死性因素,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几十年里,非心脏手术不论在治疗疾病还是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因此全球每年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数量迅速增长。然而,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却与围术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围术期心脏事件的严重程度全球每年约有10亿成年人接受非心脏手术,其中一半患者年龄大于50岁。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卒中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脑卒中的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于左室前壁的心肌梗死19例,心律失常组156例中,发生脑卒中17例,而对照组168例心律基本正常者,发生脑卒中5例,18例患者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12kPa)超过24小时,其中4例发生了脑血栓形成,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68例患者中发现有附壁血栓48例,其中8例发生了脑栓塞,结论:老年AMI并发急性脑卒中与心肌梗死部位,是否有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脏附壁血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总结五年行这类手术麻醉病人150例,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器官病变程度及代偿能力,选择适当的术前治疗与准备,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缺氧、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术前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发生第三位。麻醉方法取决于病情和手术种类。急诊手术需行呼吸支持,稳定循环。择期手术,术前给予相应的极化液、降血糖、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和抗感染等治疗。术后行PCA镇痛。手术麻醉死亡率为零。结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及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以NXE-1型推板粘度计在150^S-1、60^S-1和10^S-13个不同切变条件下测定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在中切变条件下测定血浆粘度,以常规方法测定血球压积。并以非手术的内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结果:老年冠心病病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在术中及术后24h显著增高,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球压积在术后24h增高,血浆粘度及在其它时间点的血球压积无显著变化。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液粘度明显增高,其高峰在24h左右,72h后有降低趋势,这对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陶芳  孙胜玫 《急诊医学》1995,4(2):93-95
连续住院年龄在6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119例患者中,55例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统计结果表明,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6%,发生率随增龄明显增加(P〈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多见于单部位梗死范围小者(P〈0.05),急性期死因与突发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容易漏诊误诊,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现总结我院1999—2002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06份,分析其中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的认识,指导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彭玲  王久惠 《临床医学》2002,22(2):9-10
心脏病患者需进行非心脏手术时必须权衡手术的 危险性及手术后益处,我院肿瘤患者因同时伴有心脏 病而放弃手术机会的不少见,但如果在术前认真作好 心脏危险性评估,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仍能减少非心 脏手术的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造成供血心肌缺血损伤坏死。本病并发症多,炳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总结335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阐明AMI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近10年来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急诊介入或外科血运重建术)在老年急性心梗人群中运用逐渐增多,对于改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本文评价51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而且非Q波AMI不易及时诊断。现将我院56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37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我国随着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急性心梗)发病率的增加,其发病年龄也相应提前,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不罕见。本文报告的37例青年急性心梗病人,对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手术的风险较大,因此,应熟悉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代偿功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228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原因,治疗方法及难点。方法:C地老年人AMI的就诊原因,分组治疗情况、预后等进行统计,比较4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42%不典型表现,多数有慢性病史、冠状动脉病变以左主干为主,介入治疗效果佳,非静脉溶栓死亡率最高,讨论:提高对老年人AMI的警惕,追踪ECG变化及体征。PTCA及支架术成功主缟,应首选,对合并肾功能差及心脏传导障碍者应慎用,静脉溶栓对老年人AMI效果亦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2例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只占40%,以气促为首发症状的占48%,起病到就诊时间1天至1周的占63%,有15%的病人需要溶栓治疗,住院病死率24%。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间延误.伴发多种疾病,误诊漏诊率高,溶栓率低,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合并症更为常见。死亡率高,针对老年病人尤其有呼吸困难上腹痛等症状的应做心电图及心功酶检查,如无禁忌症早期溶栓可改善预后,已确诊的老年性心梗病人综合治疗要慎重全面。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卒中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脑卒中的机理。方法:回顾分析了32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于左室前壁的心肌梗死有19例。心律失常者156例患者。发生脑卒中17例。而对照组168例患者律基本正常,发生脑卒中5例。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心肌梗死部位,是否有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脏附壁血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来院12-48小时内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AMI患者88例,其中37例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与51例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作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组管再能率显著高于抗凝对照组(P<0.01),溶栓组与抗凝对照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延迟48小时内溶栓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从而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收治的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AMI典型胸痛发生率低,占30.0%,主要表现为不明显原因的胸闷、呼吸困难或突发呼吸困难加重,占65.O%.20例中误诊12例,误诊率60.0%.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AMI病情危重,误诊率高,对有不明原因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加重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认真分析临床资料,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