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我院口腔科门诊拔牙并发晕厥34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拔牙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护理配合.方法 对34 例拔牙并发晕厥的患者,采取现场询问式调查方法 ,对其全身情况、拔牙时的心态、患者对拔牙过程的了解,以及晕厥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晕厥发生的原因,总结预防晕厥发生的术前准备,晕厥发生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是预防拔牙晕厥的重要环节,34例晕厥病人经妥善处理后均很快恢复.结论 护士拔牙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拔牙术中主动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仔细观察、默契配合可有效预防拔牙晕厥的发生;晕厥发生时,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好抢救工作和术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就能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提高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方法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得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能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祁桂章 《中国保健》2009,(18):765-766
目的:探讨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策,降低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规范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订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论:加强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规范制度,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注射是治疗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段。在门诊的各种注射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晕厥的患者,下面就我院门诊注射发生晕厥的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收集从1990~1996年在门诊中发生晕厥的病例,共3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43岁,最小年龄8岁。均于注射后4~7分钟左右发生晕厥。其中9例患者采用针刺处理症状消失,27例均予平卧后给热开水或糖水口服后症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方法的实施,就能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严格自身职业防护、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意识、规范诊疗操作,对预防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控制和减少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充分开发医院领导层作用,加强硬化建设,强化质量控制。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范措施。结果:加强门诊口腔科的规范化管理,使口腔科的各项院感检测标准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质量控制是规范口腔门诊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王雪玲 《现代养生》2014,(20):154-154
目的:预防、控制和减少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充分开发医院领导层作用,加强硬化建设,强化质量控制。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范措施。结果:加强门诊口腔科的规范化管理,使口腔科的各项院感检测标准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质量控制是规范口腔门诊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和护理操作技术。笔者在门诊注射实践中,观察了 2 896例患者在肌肉注射时有 28人发生晕厥。现从护理角度对晕厥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分析。1 一般材料 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医院口腔科及个体口腔诊所消毒监测结果现状,提出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9月48所医院门诊口腔科和个体口腔诊所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医院门诊口腔科22所、个体口腔诊所26所;对其环境空气、综合治疗椅、医护人员手及诊疗用水污染等4项进行现场实地监测,采用Excel 2003建库,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石河子市医院口腔科及口腔诊所总体消毒合格率比较低为17.49%,消毒合格率医院门诊口腔科为13.64%;个体口腔诊所为3.85%;环境空气消毒监测指标合格率医院门诊口腔科为77.78%;个体口腔诊所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加强对医院门诊口腔科和个体口腔诊所的消毒检查和人员培训,规范消毒制度,提高消毒合格率,预防医院口腔科及口腔诊所医院感染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门诊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门诊口腔科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在门诊口腔科诊疗中,产生医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有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等,通过分析医源性感染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了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针对门诊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加强门诊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无菌观念,加强以医疗设备的消毒对降低门诊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门诊注射室患者发生晕厥的情况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过去一年当中,324523例门诊注射患者中发生过晕厥的2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及分析,并对相应有效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门诊注射室发生晕厥的概率是0.75%(243/324523),其中由于情绪紧张所导致晕厥的有127例,由于血糖低导致的79例,由于体位血压低导致的27例,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10例.在实施有效且及时的相关护理措施后,患者得以恢复.结论:晕厥是一种由于很多诱导因素所引起的大脑的暂时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造成的一过性意识模糊甚至丧失的现象,在门诊注射的患者可能发生这一现象,而准确又迅速地判断原因有效且及时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消毒工作,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对某部医院口腔科门诊环境中空气污染细菌与真菌的含量进行检测,选择门诊高峰期后30 min,采用平板沉降法采集口腔科的空气样本,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后计数菌落、革兰染色及分离鉴定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口腔科空气中污染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革兰染色结果表明,口腔科门诊室空气中细菌大多数为革兰阳性菌,占细菌总数的83.26%.口腔科门诊空气中的真菌含量较多.其中牙周科含菌量最高,达525个/m3空气.致病菌分离出3株葡萄球菌和2株乙型溶血性链菌.结论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诊,因此,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口腔科门诊环境的消毒,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5.
董晓靖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14-5315
目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在门诊注射时发生晕厥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整理门诊中大学生因注射而晕厥的病例,根据30例病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研究发现大学生门诊注射晕厥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血糖值过低、药物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疾病、血管抑制因素。结论大学生门诊注射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明确诱发注射晕厥的原因,做好防范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尽量降低晕厥的发生率,并把晕厥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方洁新 《现代保健》2011,(5):118-119
目的减少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充分开发医院决策层的作用,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硬件设备,规范消毒隔离工作,强化质量控制。结果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医院及上级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护理质控是规范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黄杏颜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2):138-139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职业感染发生,并找出引起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职业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防护措施,如通过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落实口腔门诊环境消毒,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以及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从而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肌注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云 《工企医刊》2001,14(2):89-90
医院门诊注射室,在给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时,有时病人会突然发生晕厥现象,笔者对近年来的36例晕厥患者,就其晕厥发生的原因,急救护理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病人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3岁~51岁。其中本公司职工23例,附近农民9例,学生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100例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器械消毒污染和操作不规范均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的教育,加强对诊室空气、环境和器械消毒的监管,以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合理的消毒流程管理及临床操作中严格有效的隔离防护的方法。方法统一口腔门诊消毒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实现口腔门诊消毒规范化,临床操作采用先进的“一人一机、四手操作、五只手套、医生护士手触摸区域隔离膜”法。鳍累消毒质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结论口腔科门诊消毒更加合理,流程管理趋于科学规范化,提高了消毒无菌合格率,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减少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