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斌  赵时梅   《放射学实践》2009,24(4):425-429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X线片、CT及MRI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基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X线片、CT及MRI片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骨、瘤软骨钙化、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间隔强化和边缘强化区代表肿瘤的纯软骨成分。MRI增强扫描有利于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与软骨肉瘤的鉴别。结论: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容易误诊为软骨肉瘤,合理应用X线、CT、MRI检查,可提高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与软骨肉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表现,重点探讨表面骨肉瘤各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表现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典型皮质旁骨肉瘤8例,去分化皮质旁同有肉瘤1例,骨膜骨肉瘤5例和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4例。重点描述各亚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经典型皮质旁骨肉瘤均未见骨膜反应,其中5例X线呈均一致密的骨性肿 块,6例肿瘤围绕骨表达生长,肿瘤与骨皮质间形成2-3mm透亮的间隙;7例CT扫描示肿瘤呈高密度肿块。1例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X线示其内密度不均。5例骨膜骨肉瘤X线表现为放射状透亮软组织肿块,CT见肿瘤内骨小梁呈放射状垂直于骨皮质排列。4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X线呈密度不均一的团块状影,CT示肿瘤内有散在不同程度的骨化;2例血管造影示区域性血管增多。结论:表面骨肉瘤4种亚型的各自鲜明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尤其是血管造影可以反映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和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高度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同时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14例软骨肉瘤中,发生在骨盆6例,管状骨7例,椎体1例.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可见钙化或骨化,1例可见针状骨膜反应,8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 对于软骨肉瘤,X线平片及CT能清晰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X线平片结合CT及/或磁共振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盆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骨盆骨肉瘤,分析其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 18例病理均为普通型骨肉瘤。X线表现为混合型12例,溶骨型4例,硬化型2例,放射状骨膜反应8例,肿瘤骨及瘤样钙化14例,软组织肿块6例。CT平扫15例全部显示出软组织肿块。MRI 10例均见软组织肿块,骨髓内及软组织肿块周围弥漫水肿,肿瘤骨及瘤样钙化在SWI上为低信号。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表现浓聚范围较病变范围广泛。DSA表现为病灶部位血流丰富,大量新生肿瘤血管。结论骨盆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男女差别不明显,病理类型以普通型骨肉瘤为主,影像学表现以混合型骨肉瘤为主,骨膜反应以放射状为主。磁敏感加权成像有利于反映肿瘤骨和钙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9例,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CT平扫、MR SE T1WI、T2WI和T1WI增强扫描,仔细复习影像征象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9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中,位于股骨5例,胫骨3例和髂骨1例.位于长管状骨者,5例位于干骺端,2例位于骨干,1例接近骨端.肿瘤直径6.3~11.8 cm.所有肿瘤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呈椭圆形5例,不规则地图形4例.病灶呈囊状9例,7例病灶境界不清,7例病变见骨膜增生,伴软组织肿块8例,所有病例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5例行CT检查,病灶密度低于肌肉或与肌肉相仿,CT显示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较平片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明显强化.4例行MR检查,T1WI为混杂信号3例,低信号1例;T2WI为低、等和高信号混杂4例.T2WI 4例均可见明显囊状改变和液-液平面,均可见软组织成分,软组织构成囊壁和分隔,部分呈不规则肿块结节,T2WI软组织信号高于肌肉.结论: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呈卵圆形或地图样溶骨性破坏,容易呈多囊状坏死,但肿瘤内常见软组织成分,常伴骨膜增生和骨外软组织肿块,CT增强扫描和MR有助于显示病灶的软组织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尤文氏肉瘤的影像诊断及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MRI表现。结果:18例尤文氏肉瘤中,11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斑片状骨质硬化影,10例可见葱皮状或Codman三角状骨膜反应,14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为骨外尤文氏肉瘤,表现为单纯软组织肿块,未见明确骨质破坏。结论:X线平片结合MRI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Ewing肉瘤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2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Ewing肉瘤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7.8岁;男13例,女8例.主诉多为局部肿块,其次为疼痛.CT表现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呈中强度强化,10例肿块内有坏死,溶骨性破坏17例,骨质硬化6例,膨胀性改变5例,层状或葱皮样骨膜反应10例、针刺状或放射状骨膜反应6例.结论 Ewing肉瘤CT表现多样化,典型征象较少,结合临床资料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与病理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 1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特征为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下肢多见 ,少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CT特征为溶骨性与膨胀性骨破坏 ;肿瘤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多发小囊变和液 -液平面 ;皮质变薄 ,多发筛孔样破坏 ;骨膜反应及放射状骨针较常见。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典型骨肉瘤肿瘤细胞和多发血窦及“彩带样”结构。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髋臼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分型、分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髋臼软骨肉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分析X线、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分析各型、各级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27例均为单发病灶,普通型15例,去分化型4例,黏液型3例,间充质型2例,未分型3例;Ⅰ级3例,Ⅱ级16例,Ⅲ级7例,未分级1例.X线平片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多伴软组织肿块及钙化;CT显示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均见斑点状、"环-弧"状钙化;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有周边及瘤内间隔状强化.普通型及去分化型髋臼软骨肉瘤其内钙化较多,普通型钙化多为"环-弧"状,去分化型、间充质型多为斑点状;Ⅱ级髋臼软骨肉瘤其内钙化较多,Ⅰ、Ⅱ级多为"环-弧"状钙化,Ⅲ级多为斑点状钙化.结论 髋臼软骨肉瘤多数具备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钙化是软骨肉瘤诊断的最可靠征象.髋臼软骨肉瘤病灶内的钙化模式与钙化灶密度和其恶性程度存在确定的关系,形态较规则的钙化环通常提示肿瘤为低度恶性;不同分型的髋臼软骨肉瘤钙化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扫描 2种检查方法对股骨颈区囊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并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 49例股骨上段囊样病变 ,其中骨脓肿 7例 ,骨结核 2例 ,软骨瘤 4例 ,成骨细胞瘤 1例 ,成软骨细胞瘤 6例 ,骨巨细胞瘤 8例 (Ⅰ级 5例 ,Ⅱ级 3例 ) ,非骨化性纤维瘤 3例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2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例 ,骨嗜酸性肉芽肿 3例 ,骨囊肿 5例 ,软骨肉瘤 2例。结果  49例进行平片检查 ,显示软组织肿胀 3例 ,无软组织肿块 ;骨膜反应 11例 ;病灶呈单囊 2 1例 ,呈多囊 2 8例 ;显示囊内钙化 3例。 3 8例进行CT扫描 ,显示软组织肿胀 5例 ,软组织肿块 7例 ;骨膜反应 2例 ;病灶呈单囊 13例 ,呈多囊 2 5例 ;显示囊内钙化 11例。结论 CT扩展和加深了对囊样病变征象的认识 ,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但X线平片仍是股骨上段囊样病变影像学诊断的最基本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的X线、CT及MRI比较分析(附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莹  任翠萍  程敬亮  李彩霞  李贝贝  任仙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97-1200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骨肉瘤患者,52例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55例行MRI检查,其中23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61例骨肉瘤中成骨型13例,溶骨型21例,混合型27例.52例X线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效果,并对引起CT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结核的32例患者分别行B超及CT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Ⅰ型肾结核 7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 5例.CT诊断中Ⅰ型肾结核7例,Ⅱ型肾结核 6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7例,符合率为93.75%(30例).B超诊断证实Ⅰ型肾结核6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7例,Ⅳ型肾结核 7例,Ⅴ型 4例,符合率为81.25%(26例).与B超诊断相比,CT诊断符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有2例(6.25%)患者出现误诊,1例将其诊断为肾囊肿,1例为假性动脉瘤合并脓肿误诊为结核.结论 对肾结核患者应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影像征象,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底软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8例软骨肉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本组中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的硬膜外,其中鞍旁4例、颈静脉孔区2例、前颅窝底及后颅窝底各1例。病变呈分叶状7例,呈类圆形1例。周围骨质呈溶骨性破坏6例,膨胀性破坏1例,侵蚀性破坏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瘤内可见形态不一钙化,多呈稀疏散在分布(6例),大部分钙化灶边缘较模糊;增强扫描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MR信号不均匀,平扫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例表现为周边及内部分隔中度强化,呈花环状或蜂窝状强化改变(病理类型为高分化型软骨肉瘤Ⅰ~Ⅱ级),2例呈不均匀斑片状明显强化(高分化型Ⅲ级及间叶性软骨肉瘤)。结论颅底软骨肉瘤好发于颅底中线旁,CT可以清晰显示瘤内特征性的钙化及周围骨质破坏征象,MRI增强扫描强化特点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两者结合有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的CT征象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总结骨肉瘤的CT征象及其特点。方法 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CT,X线平片征象和病理切片,32例平扫,8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病理检查40例,其中病理大切片9例,结果 骨肉瘤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这些征象在平片,CT上均可见到,但两者的表现有所不同,CT还可显示平片不可或难以发现的征象,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分界,肿瘤坏死,出血,肿瘤侵犯关节及跳跃性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6例骨膜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6例均摄X线平片,5例行CT扫描,4例行MRI扫描;对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骨膜骨肉瘤好发于胫骨,影像学表现为发生在长骨的骨干或相当于干骺部位置的骨表面肿块,病灶内见局灶性骨化或环状钙化(本组3例),边缘可见骨膜反应(本组2例),肿瘤下骨皮质不受侵,但不侵犯骨髓腔。骨膜骨肉瘤组织学上由大量分叶软骨构成,肿瘤细胞呈明显异型性。结论:骨膜骨肉瘤是位于长骨骨皮质表面的恶性骨肿瘤,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相结合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分型及治疗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的影像学分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与治疗方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男49例,女14例。全部病例均经PTC、CT和/或MRI、B超检查。采用Bismuth-CorletteⅠ-Ⅳ型分型法。结果 Ⅰ型16例,Ⅱ型7例,Ⅲ型14例(Ⅲa型5例;Ⅲb型9例),Ⅳ型26例。13例手术切除,包括Ⅰ型8例,Ⅱ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2例,Ⅳ型均未能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8例;非切除组47例,包括胆-肠吻合术20例,内、外引流术23例,金属支架入术4例。CT和或/MRI显示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受侵38例,伴肝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 影像学分型结合CT和/或MRI可为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鼻窦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窦骨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9例中发生于上颌窦5例,筛窦3例,蝶窦1例;原发7例,继发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骨化性纤维瘤各1例。CT表现:受累部位骨质破坏,伴有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散在数量及形态不一的肿瘤骨,呈棉絮状3例,象牙质状2例,放射状2例,棉絮状和放射状1例,放射状和象牙质状1例。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低至中度强化。MRI表现:病变与脑实质比较,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5例,等信号2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4例、等信号3例,内部信号不均匀,散在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极低信号影,对应CT所见的肿瘤骨,增强后可见中度到显著不均匀强化。MRI清楚显示病灶大小及伴发的改变。病变侵犯眼眶5例,翼腭窝、颞下窝4例,颅底3例,广泛侵犯颅面部结构1例。结论CT是显示肿瘤骨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MRI能够更清楚、准确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8.
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的诊断价值和限度。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2例颅底软骨肉瘤,均行CT及MRI平扫。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1例CT上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MRTlWI呈低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CT表现为囊性低密度,伴有高密度点状出血灶,T1WI呈以低信号为主夹杂高信号出血灶,T2WI呈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晰。8例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信号及密度改变与病理相符。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相符。CT和MRI是诊断颅底软骨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影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报告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其中12例发生于骨、1例发生于软组织。所有病例均有平片及CT检查。笔者分析了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征象,着重讨论了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意义,强调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能提高钙化的发现率;更好地显示钙化的形态;能辨认肿块中软组织部分的更低密度区;能更好地显示钙化在肿瘤内的分布。而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对确定诊断、判断软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估计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