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排牙功能性塞治器在颌骨囊肿开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开窗手术治疗的颌骨囊肿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塞治器组和排牙功能性塞治器组,每组25例。采用X线片测量塞治器维持缺牙间隙的效果,应用阻塞器功能评价量表(obturator functioning scale, OFS)评估开窗治疗期间患者戴用两类不同塞治器的舒适度、咀嚼效能及美观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最终修复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规塞治器相比,功能性塞治器组病变痊愈后患侧对颌牙伸长较少(P<0.01),但戴用塞治器期间患侧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牙塞治器在前牙区患者的美观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兼具人工牙修复的功能性塞治器不仅具有良好美观性与佩戴舒适性,还可更好维持患侧缺失牙间隙稳定,更有利于缺失牙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硅橡胶引流塞治器的制作方法,对6例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后患者戴用塞治器,1、3、6、12个月后观察面部外形的改变、囊腔大小变化及囊壁新骨增生厚度,发现戴用塞治器12个月后面部外形有明显改善,X线片可见囊腔明显缩小,囊壁周围骨密度升高。硅橡胶引流塞治器是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后切实有效的一种引流装置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儿童混合牙列期颌骨囊肿是一种儿童颌骨良性疾病,其可导致颌骨吸收破坏或局部膨隆,影响患儿颌骨发育及外形美观。本文报告1例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塞治器治疗儿童混合牙列期颌骨囊肿的病例,术后6个月复查,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环唇弓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7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开窗减压术中,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的制作方法及戴入后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后,囊肿开窗引流口始终保持通畅,未发现与该装置应用有关的明显并发症。结论:带环唇弓塞治器可用于作为颌骨开窗引流术后保持引流口通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装置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囊肿塞的设计、制作、应用及其在颌骨囊性病变负压吸引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针对采用开窗减压术或负压吸引术的开窗引流治疗24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根据治疗需要,设计个性化减压型和负压型囊肿塞,采用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制作个性化囊肿塞,并对囊肿塞取戴、清洁、凋改、密合功能、美观及舒适性等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观查.结果 24例患者均能配合使用囊肿塞并完成治疗,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制作的个体化囊肿塞颜色逼真、制作简单、取戴舒适、容易清洁、密合性好、并发症少.结论 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个性化囊肿塞是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后维持囊腔减压或负压状态的一种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6.
熊依箐  曹志云 《口腔医学》2018,38(7):628-631
目的:追踪下颌囊肿患者囊肿开窗术后应用塞治器,探讨塞治器每日冲洗次数与囊肿恢复快慢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7例下颌囊肿患者开窗术后戴塞治器的复诊记录,根据冲洗次数分成两组:A组为≦2次/日,B组为≧3次/日。根据全景片中囊腔缩小的情况来判断疗效,术后疗效用以下形式记录 显效:囊腔最大径缩小 ≥50% ;好转:囊腔最大径缩小 <50% ;复发:囊腔无明显变化或者增大;愈合归于显效内,有效率以“显效”计算。结果:在A组好转10例,显效8例,复发4例;在B组好转5例,显效18例,复发2例.A组有效率为36.4%,B组为72%,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2<0.05)。结论:每日冲洗次数与囊肿恢复情况有明显关系,冲洗次数≧3次/日,患者囊肿愈合情况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颌骨囊性病变的61例患者切除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开窗口大小1.0 cm × 1.5 cm~1.5 cm × 1.5 cm。术后儿童每2个月、成人每3个月复查一次,并拍摄曲面断层片,随访1~3年,观察骨再生修复情况和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引流较好,未见出血、感染、永久性下颌神经损伤及复发等并发症,临床及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可见囊性病变范围逐渐缩小,骨再生情况良好,在儿童病例中囊性病变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可促进颌骨囊性病变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及恢复颌骨的形态和功能,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例较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吸除囊内容物,保留其余囊壁,制作囊肿塞,维持囊肿造瘘口引流通畅,并保持囊腔内清洁。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能够有效治疗颌骨囊肿,大大降低颌骨囊肿治疗中的手术创伤,保存颌骨及牙齿,维持颌面部外形和生理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颌骨囊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治疗效果。 方法2013—2017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大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18例,均采用开窗减压治疗术,观察术后3年囊腔的变化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1 ~ 3年,15例患者囊腔基本消失、2例复发、1例治疗无效(改为传统的手术)。开窗治疗的病例病变区域骨质生长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除。 结论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治疗切实可行。对于病变累及的患牙牙髓尽量保留,待囊腔周围骨质生长回后,开窗减压治疗术后1年时根据活力测试考虑是否需要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开窗减压术、负压吸引术、刮治术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30例,病变最大径>3.5 cm的20例患者进入甲组,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甲组A(开窗减压)11例、甲组B(开窗负压吸引)9例;最大径<3.5 cm的10例患者进入乙组,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乙组A(开窗减压)5例和乙组B(手术刮治)5例。测量治疗过程中囊腔体积变化及曲面体层片缺损面积,比较囊性缺损缩小速度,应用SPSS 11.0软件包对病变范围的缩小情况量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A开窗减压和甲组B负压吸引囊腔愈合良好,6个月后囊腔体积减少平均百分率为63.66%和83.52%,囊腔面积减少平均百分率为65.86%和88.65%,甲组B与甲组A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B一次手术刮治治疗组6个月后颌骨形态与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100%,乙组A有效率为60%。结论:负压吸引术较开窗减压术对大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最好选择一次性手术刮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5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首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经过治疗的颌骨囊性病变的住院患者200例。收集相关数据后,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或t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根尖囊肿所占比例最大,男性多于女性,41~50岁为高发年龄段;发生于上颌骨的病变多于下颌骨,左侧多于右侧;因牙疼痛、颌骨肿胀性疼痛就诊的患者最多。中型颌骨囊性病变应用刮治术效果优于开窗减压术,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应用开窗减压术效果优于刮治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成釉细胞瘤应用刮治术比开窗减压术的复发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型颌骨囊性病变选择刮治术效果较好,可缩短治愈时间;大型颌骨囊性病变采用开窗减压术效果较好,利于保存邻近组织结构。多囊型颌骨囊性病变可选择开窗减压术与刮治术联合应用,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开窗减压引流术在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 例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角化囊性瘤1 例、多囊型成釉细胞瘤2 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1例),均行开窗减压引流术,临床随访行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进行颌面部影像对比分析.结果 4例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囊腔均缩小、新骨形成、颌骨形态恢复,避免了下颌骨切除,牙颌功能保留,无下唇麻木,其中2 例已二期手术刮除残余囊壁,随诊1 年无复发.结论 开窗减压引流术,最大限度保留下颌骨形态和功能,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TA封闭根尖,保存颌骨囊性病变受累牙,探索其在颌骨囊性病变保存性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30颗受累牙的颌骨囊性病变病例,在完成颌骨囊性病变刮治术的同时,采用MTA封闭受累牙根尖,术后1周完善根管治疗,随访分析受累牙以及颌骨囊性病变术后愈合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平均随访3.1 a,30颗受累牙无自发痛和叩痛、无松动、脱落,X线片示牙根周围骨小梁重建,颌骨囊性病变愈合,无1例复发,受累牙保存成功率为100%。结论:MTA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同期封闭受累牙根尖联合根管治疗,保存牙成功率高,同时不影响颌骨囊性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方法 选取7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病例,术前均行X线和CT检查,行开窗减压术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6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病例,经开窗减压治疗后,囊腔消退,二期手术刮除残余囊壁,随诊1年无复发,平均病程15.7月。另1例含牙囊肿治疗无效,行刮除术。结论 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理想的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微创功能治疗方法,其内在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4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开窗减压术治疗,B组行完整刮治术治疗。采用SPSS18.0及PEMS3.1软件中的t检验、χ2检验以及Radit检验,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3±5.7)min,显著少于B组;A组术后疼痛或麻木发生率、术后创腔感染率、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为5.45%、0%、3.64%,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囊腔面积减少平均百分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8%,B组为84.27%,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于大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取开窗减压术疗效显著,创伤小、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包括1例根尖囊肿,1例含牙囊肿、5例角化囊肿、1例囊性成釉细胞瘤),经口内进行开窗减压,术后定期复诊,3个月复查曲面断层摄影,1年进行三维CT重建,测量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最长的已观察18个月,最短的观察3个月,2例患者(包括1例根尖囊肿、1例成釉细胞瘤)囊腔完全消失,6例患者囊腔越来越缩小。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便、经济、效果良好的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后囊腔冲洗效率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6 ~ 67岁,平均27.5岁;根据颌骨囊性病变大小、位置及深浅不同,术后囊腔冲洗方式分为脉冲式组(26例)和泵压式组(15例);根据患者依从性差异导致每天冲洗次数不同分为:A组(18例),囊腔冲洗≤2次/d;B组(23例),囊腔冲洗≥3次/d。每2个月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两组术后囊肿缩小情况。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显效,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好转,囊肿无变化或增大为复发。对术后两组囊腔冲洗方式和每天冲洗次数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χ2检验。 结果41例患者中,脉冲式组术后有效率为53.8%;其中3例因囊腔深、不规则、囊腔间隔通畅性差,开窗术后囊肿体积增大;泵压式组(15例)术后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76,P>0.05);A组术后有效率为38.9%,B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64,P<0.05)。 结论囊腔冲洗方式对开窗减压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囊腔冲洗≥3次/d及多方位彻底冲洗可提高开窗减压术后疗效,加快囊肿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