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关节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用关节盘部分切除致使穿孔法建立双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4周后,在每只动物右侧(实验侧)颞下颌关节腔内一次性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50μg,左侧(对照侧)关节腔内注射等量安慰剂。注射后12、24周分别处死12只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标本进行组织学及RT-PCR检测。结果:双侧关节软骨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病损,对照侧病损更严重。实验侧组织学分数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注射后12和24周时实验侧II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高于对照侧(P<0.05);12周时实验侧关节软骨聚集蛋白聚糖酶mRNA表达低于对照侧(P<0.05),24周时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IL-Ra能缓解骨关节炎导致的软骨病损,可望成为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TGF-1治疗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双侧关节盘部分切除方法建立TMJOA动物模型,于建模后4周于右侧(实验侧)TMJ关节腔一次性注射TGF-150μl,左侧(对照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后12周、24周分别处死12只动物,解剖颞下颌关节,进行组织学及RT-PCR检测。结果:所有关节均表现出骨关节炎病理改变,术后12周、24周实验组病损较对照组轻,RT-PCR检测结果提示术后12周,实验组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表达升高,且较对照组强(P〈0.05),IL-1及蛋白聚糖酶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周实验组所有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TGF-1因子关节腔注射能阻止TMJOA关节软骨的破坏,对TMJOA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动物模型后,颞下颌关节腔内hIL-1Ra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只兔右侧颞下颌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诱发骨关节病。4周后第一组和第二组动物连续3次每隔24h向右侧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第一组生理盐水中含10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pcDNA3.1-hIL-1Ra基因的质粒;第二组生理盐水中含10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pcDNA3.1的质粒;第三组不作处理。最后一次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切取右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滑膜、髁状突,用免疫组化方法行hIL-1Ra蛋白表达和定位的观察。结果免疫组化研究发现第一组颞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细胞的胞浆内有棕色颗粒,表明存在hIL-1Ra蛋白。第二组和第三组未查见该蛋白。结论外源性hIL-1Ra基因能够在兔髁状突软骨和滑膜细胞甚至软骨下骨内正确翻译,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与抗hIL-1Ra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常规建模(MF+ND)组、高脂建模(MF+HFD)组、混合建模(MF+MD)组。采用前牙单侧反牙合法建立异常咬合模型,建模后的第2、4、6、8周处死小鼠取双侧颞下颌关节。通过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髁突软骨内IL-1β、TNF-α、VEGF的表达。结果: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建模组可见髁突软骨破坏,Mankin评分增高;而MF+HFD组破坏更加严重,Mankin评分更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建模组IL-1β、TNF-α和VEG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并且MF+ND、MF+HFD和MF+MD三组IL-1β、TNF-α、VEGF阳性细胞表达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加重咬合异常所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小鼠的髁突软骨破坏,加重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uman 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基因在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Osteoarthritis,TMJOA)前后的形态学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只兔右侧颞颌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诱发骨关节病。4周后第1组不接受治疗,第2组右侧颞颌关节腔内连续3次间隔24h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质粒,第3组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100μg hIL-1Ra基性因的质粒,第4组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 hIL-1Ra基因的质粒。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切取右侧颞颌关节的关节盘、滑膜、髁状突通过大体观、组织病理观察TMJOA是否有改善。结果:第3、4组髁状突标本大体观结构基本正常,表面较光滑,关节盘形态正常未见穿孔。组织病理学发现第3及第4组中关节软骨和滑膜的病损均得到改善,对照组和空白组大体观、组织病理均未得到改善。结论:含hIL-1Ra基因的质粒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直接注射兔颞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关节腔后骨关节病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与质粒DNA的量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通过双侧颞下颌关节盘部分切除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分别注射20、40和80 ng TGF-β1于右侧颞下颌关节内,左侧关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周及12周时,分批处死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获取髁突标本后对软骨与软骨下骨分别行Micro CT检查与糖蛋白含量检测(番红-O染色)。结果 术后生理盐水组的关节呈明显的骨关节炎表现,其软骨糖蛋白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软骨下骨逐渐硬化。注射后6周,所有TGF-β1组糖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与盐水组。其中,40 ng与80 ng组糖蛋白含量更高于20 ng组。注射后12周时,所有TGF-β1组关节软骨组织结构有序,其糖蛋白含量无组间差异,虽较6周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所有TGF-β1组的软骨下骨都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与正常组类似的软骨下骨细微结构。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TGF-β1能够有效地促进TMJOA中病变软骨的修复并阻止软骨下骨异常骨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单甲基 精氨酸对山羊实验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双侧颞下颌关节上腔内注射胶原酶建立骨关节病模型 ,从注射胶原酶第 4周起 ,在左侧关节上腔内每隔 3d注射 0 5 %L 单甲基 精氨酸 0 5ml,共 7次 ,右侧同期注射生理盐水 0 5ml。注射胶原酶后 1 2周处死所有动物 ,取双侧关节标本作组织学检查并根据改良Mankin骨关节病评价标准评分。结果 评分结果 :L 单甲基 精氨酸侧为 3 83 ,而对照侧为 6 33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L 单甲基 精氨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山羊实验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 单甲基 精氨酸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局部产生过多的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制动兔的颞下颌关节,制造骨关节病动物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透明质酸钠对制动的颞下颌关节的作用。方法普通家兔18只,分为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动物颞下颌关节制动后,左侧关节腔内注射0.06ml透明质酸钠,右侧关节腔内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2周和4周后处死,完整取出双侧颞下颌关节(TMJ)作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关节软骨的改变及软骨中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注射透明质酸钠的左侧关节相比,注射生理盐水的右侧TMJ出现了明显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改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对制动后TMJ的退行性变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生长期兔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检测髁突软骨内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的表达,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与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关系,及其与下颌骨发育不对称畸形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机制.方法:取生长期新西兰大白兔40只,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建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模型,左侧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实验动物于建模后24 h、1、4、8、12周分组处死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软骨组织内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包对每组样本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Ⅱ型胶原在盘移位后24h、1、4、8周时与对照侧均无显著差异,12周时较对照侧表达升高(P<0.05).X型胶原在盘移位后24 h(P<0.01)、1周(P<0.01)、4周(P<0.05)时较对照侧显著降低,8周、12周时实验侧与对照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对兔髁突软骨内成骨过程造成干扰,这种影响可能是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患侧下颌支高度不足和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兔颞下颌关节盘摘除术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关节盘摘除术早期,关节区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用10只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8只行双侧关节盘摘除术;2只为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2周、4周、10周各处死2只,切取关节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髁突及关节结节关节软骨连续性破坏,功能区关节软骨下骨组织直接暴露于关节腔内,非功能区则软骨细胞各层增生明显,表面纤维层增生变厚,呈现出纤维性粘连样改变.暴露在关节腔部分的骨组织表面致密,髓腔内的骨小梁吸收,伴微小囊肿形成.髁突关节软骨、骨组织及滑膜出现早期骨关节炎样改变.结论 兔关节盘摘除术后早期,关节区组织表现为骨关节炎样改变,不是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其软骨组织内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采用山羊建立TMJOA动物模型,在各组动物注射胶原酶后的2、4、12、24周时,分别切取其TMJ标本做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组TMJ软骨无iNOS表达,在实验组动物TMJOA发病过程中其软骨组织iNOS的表达有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过程的发展与病变组织有一定的对应性。结论iNOS在TMJO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iNOS的生成有可能会阻断TMJOA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透明质酸酶诱导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方法:将不同浓度透明质酸酶(HD)一次性注入两组兔颞下颌关节下腔内,分别于注射后24h、1、4、8、12周后处死动物,对颞下颌关节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注射HD4周后出现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盘腔原纤维暴露,滑膜慢性炎症等骨关节病表现。结论:本实验研究建立了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可用于颞与颌关节骨关节病早、中期病变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CBCT影像,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3次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9、12个月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疼痛度(VAS)、最大开口度(MMO)、Fricton指数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结果:CBCT显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9、12个月比较,髁突骨质有明显改建,骨面变得平整光滑,骨赘减小(P =0.026,P=0.001),部分单纯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治疗后9个月髁突可以向前移动(P=0.038);治疗后患者MMO增大,VAS减小(P<0.05),Fricton指数降低.治疗后3~12个月Fricton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BCT显示透明质酸钠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但不能使后移位的髁突回到关节窝中央.  相似文献   

14.
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兔颞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木瓜蛋白酶在兔颞颌关节上腔注射,建立兔颞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 6只日本大耳白兔行颞颌关节上腔注射,实验侧注射013 ml 116%木瓜蛋白酶溶液,对照侧注射013 ml生理盐水,1 周后重复1次,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分批处死实验动物,切取颞颌关节做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侧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后出现关节软骨变薄、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发展,但在首次注射后第6周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修复性改变。结论:兔颞颌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后的改变与人颞颌关节骨关节炎病理改变具有相似性,可重复,可作为研究颞颌关节骨关节炎病理、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建立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模型,比较不同损伤类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损伤类型,16只成年山羊双侧关节随机分为4组。DD组:剪断关节盘后附着,牵引向前,固定于冠突根部,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CCD组:磨除髁突外侧1/3软骨,造成髁突软骨损伤;DD+CCD组:形成关节盘前移位+髁突软骨损伤。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观察3种损伤类型的大体及组织学改变。对髁突软骨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包比较4组之间的差异。结果:DD+CCD组,2周和1个月时见囊内纤维性黏连,剩余软骨粗糙;镜下见剩余软骨结构紊乱,蛋白多糖降解。1个月时,软骨剥脱及囊内纤维黏连加重。DD组,2周和1个月时剩余髁突软骨结构紊乱,纤维带完整,少量血管再生;蛋白多糖少量降解。CCD组,2周和1个月时缺损区与关节盘发生黏连;剩余软骨结构和蛋白多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基本正常。各组之间比较,软骨退行性变程度1个月时比2周时更严重,统计评分按严重程度分别为DD+CCD组(11.75±0.75)、DD组(8.75±0.25)、CCD组(1.75±0.85)和C组(0.00±0.00),各组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手术成功建立了3种山羊TMJ损伤模型,其中,DD+CCD组对关节软骨的破坏最严重,DD次之,CCD最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中蛋白多糖各组分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病的关系。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内注射3%基质金属蛋白酶-10.1ml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动物模型。于术后24h、1周、2周、4周、8周、12周各处死3只兔,切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酸性黏多糖的阿新蓝(Alcianblu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髁突软骨蛋白多糖(PGs)中糖胺聚糖(GAG)、透明质酸(HA)在骨关节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注药后1周阿新蓝染液pH1.0染色见髁突软骨中GAG染色变浅;第2周GAG染色较1周时稍深,阿新蓝染液pH2.5染色见髁突软骨中HA染色变浅;第4周GAG染色不均,整体变淡,HA含量明显减少,仅见钙化软骨层散在蓝染;第8周髁突软骨全层GAG染色极淡。各层染色无明显差别。HA在髁突软骨几乎无染色;第12周GAG染色总体极淡,HA无染色。结论蛋白多糖量和化学结构的变化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变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蛋白多糖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展逐渐丧失,与骨关节的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脂质体携带的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sIL-1RI)基因重组质粒注入山羊颞下颌关节(TMJ)上腔后,在TMJ髁突软骨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全身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中的表达,为施行基因治疗TMJ骨关节病(OA)奠定基础。方法:将脂质体携带的sIL-1RI基因重组质粒分别注入6只山羊TMJ的关节上腔。注射后第2、4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抽取TMJ关节滑液,用ELISA法检测关节滑液中的蛋白表达量。采用q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切取完整关节标本以及肝脏、心脏、肾脏和脑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重组质粒在这些脏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cDNA3/sIL-1RI在山羊TMJ的滑膜细胞、软骨细胞及软骨下组织均有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山羊肝脏、心脏、肾脏和脑等全身重要组织器官中未见表达。结论:脂质体携带的重组质粒pcDNA3/sIL-1RI,可在山羊TMJ有效地表达,关节外组织未见表达,因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joint perfusate levels of interleukin-1beta (IL-1beta) in antigen-induced monoarthritis of the rabbit temporomandibular (TMJ) and knee joints. Twenty-four adult mal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 control group as well as TMJ arthritis and knee joint arthritis groups. After sensitization, unilateral arthritis was induced by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with ovalbumin and the contralateral joint was injected with saline 3 weeks after induction of arthritis. Joints were then perfused continuously with saline an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0-min intervals over a 50-min period. The IL-1beta concentrations in the samples were then analyzed. After killing the animals, the joints wer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The IL-1beta concentrations in the samples from the arthritic TMJs and knee j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saline-injected and the control joints. Histological signs of chronic arthritis of similar severity were found in both joints. The IL-1beta levels in the samples from the arthritic TM and knee joints correlated with the histological severity of the arthritis, including pannus formation.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IL-1beta is released in the synovium of rabbit TMJs and knee joints during antigen-induced arthritis, and that high IL-1beta levels in synovial fluid are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signs of inflammation including, pannus tissu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