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43例COPD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70例和丹参多酚注射液+常规治疗组(B组)73例,测定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比值(RVPEP/AT)的变化,作为评价肺动脉压的指标;测定健康组(C组)68例及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B两组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C组,且血浆NO明显低于C组(P<0.01)。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RVPEP/AT比值、血浆ET-1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血浆N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上述这些变化均以B组变化程度最明显(P<0.01)。A、B两组血浆ET-1含量与RVPEP/AT比值呈正相关(r=0.613,P<0.01);A、B两组血浆NO含量与RVPEP/AT比值呈负相关(r=-0.627,P<0.01)。结论丹参多酚注射液治疗CPHD患者有助于缓解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重建血管活性因子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定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改变、肺气肿、气道受限三者相关性,在体内证实COPD患者肺血管与肺气肿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数字肺”平台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共计113例。计算吸气相CT图像上肺低衰减区百分比(LAA%),全肺以及各个肺叶肺血管体积百分比(IPV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或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肺气肿的肺血管参数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IPVV%与LAA%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的相关性。结果 全肺以及各个肺叶IPVV%与LAA%呈显著强负相关(P值均<0.001),最强相关系数r=-0.735,在右肺上叶和左肺上叶相关性最强。全肺以及各个肺叶IPVV%与FEV1%和FEV1/FVC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01),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r=0.441和r=0.498。IPVV%与LAA%的相关性显著强于IPVV%与FEV1%和FEV1/FVC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CT测量肺小血管是否有助于识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PH).方法 40例COPD合并PH患者,在稳定期内进行肺功能测试、胸部CT和右心导管插入术(RHC).10例重度PH[平均肺动脉压(mPAP)>35 mmHg(1 mmHg=0.133 kPa)]COCP患者与30例年龄和1秒...  相似文献   

4.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急性和慢性高原病的重要发病机理,同时也是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明显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本文拟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0)对大鼠HPH及其肺血管重构的影响,从而对高原慢性缺氧相关性疾病及其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作者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42只,  相似文献   

5.
目的;主要观察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及正常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ACEGP)的变化及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水平的关系.方法:ACEGP测定采用PCR,sACE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正常人和肺心病组Ⅰ型基因占优势(分别为57.9%和60.7%),而肺癌组和慢喘支组D型占优势(分别为61.8%和59.5%).肺癌组I/D和Ⅰ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D/D和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慢喘支组Ⅰ等位基因频率(40.5%)明显低于正常组(57.9%),但其所有指标均与肺癌组无明显差异.肺心病组I等位基因频率(60.7%)显著高于肺癌组(38.2%).各组疾病sACE变化与基因型变化不尽相同.肺心病组各基因频率虽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但各型中sACE值却明显低于正常组.肺癌组、慢喘支组与正常组三组间基因型虽有所不同,但sACE值却无明显差异.正常组与三组疾病均以D/D型sACE值最高,I/I型最低,尤以正常组和肺心病组差异最显著.结论:肺癌、慢喘支发病与ACEGP的D/D型明显有关,而正常人和肺心病以Ⅰ型基因占优势.ACEGP与sACE D/D型>I/I型,但sACE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湘予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15-1715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降低其发病的频率,减轻发病的程度,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如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合理氧疗、有效排痰、适当运动、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通过对1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112例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明显改善,在未进行氧疗时SPO2可达95%,有效率95.7%。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延缓疾病发展,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兰英 《西南军医》2003,5(5):44-45
21世纪是人类老龄化时代,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增龄其病程和治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此类疾病中约60%患者的体重低于理想值,其中,肺气肿、肺心病尤为突出,呈蛋白-热量营养不良状态。因此,营养支持治疗也将成为COPD治疗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的治疗组在通气1小时、12小时后,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与未通气时的差值均较容积控制通气的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降低(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差值明显降低(P<0.05);通气1小时、12小时后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治疗组的气道峰压(PIP)、平均吸气流速VT/Tinflate明显下降(p<0.01),吸气峰流速(PTF)、呼气峰流速(PEF)出现显著增高(P<0.01)。结论: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是一新型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对降低气道压力、确保肺泡通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 CT 扫描及定量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2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对照组34例,稳定期 COPD 88例)均行低剂量 CT 扫描,88例 COPD 同时行肺功能检查。采用定量 CT 气道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右上叶尖段、两下叶后基底段第3级支气管气道相关参数。结果中度组、重度组及极重度组 COPD 管壁面积百分比(WA %)、气道内周径为10 mm 时的管壁厚度(hypothetical airway with internal perimeter of 10 mm,Pi10)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 均<0.05),极重度组 COPD WA%、Pi10大于轻度组 COPD(P 均<0.05)。重度组 COPD 管壁厚度(T)与体表面积比值(T/BSA)、管壁面积与体表面积比值(WA/BSA)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及中度组 COPD(P 均<0.05)。COPD WA%、Pi10分别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小气道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 值范围为-0.34~-0.51,P 均<0.01),且 Pi10与肺容积指标呈正相关(r 值范围为0.32~0.33,P 均<0.05)。结论低剂量 CT 扫描定量分析可为 COPD 气道病变提供客观定量评价信息,气道参数 WA%、Pi10是2个客观评价指标;随着COPD 肺功能程度加重,支气管厚度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12.
高可飞  许洪磊  张永 《武警医学》2021,32(10):847-85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并评估中重度COPD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2020年1-9月1030例COPD患者行单孔胸腔镜的临床资料。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GOLD)分级标准将肺功能分为轻度、中重度两组,比较不同程度下患者术中失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BL)、麻醉时间(anesthesia time,AT)、手术时间(operation time,OT)及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C)、术后住院天数(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days,POD)。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安全出院。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在术中IBL、AT、OT、POD、PC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重度COPD患者较轻度COPD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改变不明显,应用单孔胸腔镜行肺部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分析肺气肿程度对气道径线及其与肺功能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对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呼气相 CT 扫描,测量肺气肿指数(LAA%)以及右肺上叶尖段(RB1)、右肺下叶后基底段(RB10)、左肺上叶尖后段(LB1)、左肺下叶后基底段(LB10)亚段支气管的气道径线,包括管壁厚度(WT),管壁厚度/气道直径(WT/AD),管壁面积比值(WA%);以 LAA%=15%为界限,将 COPD 患者分为2组,即轻度肺气肿组(34例)和重度肺气肿组(39例)。分别比较不同亚段支气管的轻度、重度肺气肿组 WA%、WT/AD、WT 与 FEV1%的相关性。结果除外 RB10亚段支气管的轻度肺气肿组中 WT 及重度肺气肿组的气道径线与 FEV1%无明显相关(P >0.05),其余各亚段支气管(RB1,LB1,LB10)的轻度肺气肿组气道径线指标与 FEV1%均呈负相关(r=-0.382~-0.799,P <0.05),均优于重度肺气肿组(r =-0.371~-0.687,P <0.05)。RB1、LB1、LB10气道径线均与FEV1%呈负相关,其中 RB1的气道径线与 FEV1%相关性最好;各亚段支气管中轻度肺气肿组气道径线与 FEV1%的相关性均优于重度肺气肿组。结论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气道径线与气流受限的相关性,在 COPD 患者的 CT 定量研究中,需将这一相互影响的过程考虑入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商品名:思力华)治疗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2015年确诊为COPD且接受诊治的患者60例,其中接受常规COPD对症治疗方案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另采取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3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和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个月检测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方案治疗COPD能提高临床疗效和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凋亡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时电镜下肺动脉内皮的形态改变、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及形态变化、一氧化氮(NO)和酯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方法:应用肺动脉微飘浮导管技术、透射电镜技术、细胞分离技术等。结果:缺氧后血管内皮细胞落成为循环内皮细胞。缺氧2w后,血CEC、NO、MDA升高;缺氧4w组各值与缺氧2w组及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缺氧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NO释放,加重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的损伤、凋亡和脱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吸烟人群肺部多排螺旋CT(MDCT)形态学特点,测量CT肺容积量化参数,研究二者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9例吸烟者,其中14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另纳入39例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接受MDCT双气相扫描及PFT.分析并比较3组人群中与吸烟相关的11种肺部CT征象.测量肺气肿指数(EI)和平均肺密度(MLD).分析上述参数与PF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或管壁增厚的评分及发生率在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②吸烟COPD患者间隔旁型肺气肿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泡容积(VA),支气管扩张或管壁增厚与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 SB(%P)]、DLCO与VA比值的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DLCO/VA(%P)],EI与25%最大呼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MEF25%(%P)]、DLCO SB(% p)、DLCO/VA(%P)均呈负相关.吸烟非COPD者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MEF25%(%P)、50%最大呼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MEF5%(%P)]、DLCO SB(%P)及DLCO/VA(%P),间隔旁型肺气肿与DLCO SB(%P)、DLCO/VA(%P),支气管扩张或管壁增厚与DLCO/VA(%P),EI与FEV1/FVC、MEF5%(%P)均呈负相关,MLD与FEV1(%P)、MEF25% (%P)呈正相关.结论 MDCT可用于分析吸烟人群的肺部形态异常,其形态学特点及容积量化参数对肺功能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DNA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关联性。方法应用第二代DNA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测定患者15个STR基因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15个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D2S1338-25、FGA26频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D12S391-19.3、FGA20.2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A20.2和D12S391-19.3附近可能存在COPD危险STR,而D2S1338-25、FGA26附近可能存在COPD保护ST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合制剂)和富露施(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富露施0.6 g口服,3次/d;对照组(18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QO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占预计值%、QOL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和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利迭与富露施联合应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QOL评分。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临床通常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然而COPD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进展、治疗反应、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单一使用FEV1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将COPD进行分类及作为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手段,不能更好地反映COPD的异质性.近年来有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表型对COPD异质性进行描述和研究,认为COPD表型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就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