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22岁,G2P0.2002年5月1日17时40分因妊娠39周,不规则下腹痛10小时入院.当日21时5分自然分娩一正常活婴,胎盘自娩完整,产时出血200ml,住院5天出院.产后诊断:G2 P1孕39周头位顺产活婴,出院时血红蛋白120 K/L.2002年6月18日,因"产后48天,恶露未净"拟诊"胎盘残留,滋养细胞肿瘤"再次收入院.产后恶露量中,色红,每天用3片卫生巾,均湿透;产后29天阴道流血量减少;血β-HCC>1000 U/L.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31岁,因孕29~(+3)周,间断阴道流血18天,加重2小时,于2013年7月8日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12月16日,预产期:2013年9月23日。入院前18天(孕26~(+6)周)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鲜红色,无血凝块。当地医院检查提示PLT 10×10~9/L。结合既往病史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羊水栓塞DIC抢救成功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历摘要 患者31岁,住院号000922。因妊娠40周,正常产后50min,阴道流血量约500mL,于2003年6月12日急诊转入我院。既往健康,孕3产2,1994年正常分娩一女活婴.本次孕期无异常。入院当日晨1时见红,上午9时始在家中由接生员静滴催产素后开始腹阵痛(具体剂量不详),于11时40分正常分娩一体重为4500g女活婴,胎儿娩出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报告患者,28岁,因孕38~(+5)周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并阴道大量流血5~+小时于2015年5月9日凌晨急诊转入我院。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于当地医院产检未发现明显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孕期无特殊不适。2015年5月8日因"胎膜早破"就诊当地三甲医院,因"单角子宫合并妊娠"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术前准备中因"产程进展快"失去手术时机,于当日18:55经会阴侧切顺娩一2600 g健康男活婴。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诊断、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6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孕期至少有2次或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109/L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进行病因诊断,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以下临床处理.(1)孕期在无全身自发性出血情况下,维持血小板计数>20×109/L,血红蛋白>70 g/L;(2)血小板<1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压积(HCT)<25%,血红蛋白<70 g/L时,输注压积红细胞;(3)剖宫产术前或分娩前维持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计数>30×109/L;(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20~3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用泼尼松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上述治疗无效者,若血小板<1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间断输注血小板,无出血倾向者根据孕周严密观察,适时终止妊娠.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诊断、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发病率及发病原因:同期分娩数为9302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0.28%.患者年龄平均29岁.孕前诊断17例,孕期诊断9例.26例患者中,有13例在我院行系统产前检查,初次诊断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时的平均孕周为24周;无系统产前检查的13例,初次诊断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时的平均孕周为32周.26例患者中,2例(8%,2/26)病因诊断不明,24例(92%,24/26)病因诊断明确,其中14例(54%,14/26)为ITP,5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临床处理:所有患者均多次应用血制品.14例ITP患者中6例应用了泼尼松+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仅应用泼尼松治疗.26例患者中有9例(35%,9/26)出现了妊娠并发症,其中6例(6/9)并发子痫前期,2例发生妊娠期糖尿病,1例为弥漫性肺泡出血.26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阴道分娩3例,平均出血量为83 ml;23例剖宫产分娩,平均出血量为410 ml.(3)围产儿结局:26例围产儿中,1例胎死宫内,25例活婴,其中12例为早产儿.平均孕龄3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877 g.2例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出现了重度血小板减少.结论 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是ITP,治疗以泼尼松+丙种球蛋白为主;其次是CAA和MDS,以支持疗法为主.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并非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可根据不同病因予相应治疗后,在严密的围产期监测下,注意防治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1 诊断 ①G2 P0,孕31周活胎;②强直性脊柱炎. 2 诊断依据及分析 患者,29岁,因孕31周,上腹痛4小时入院.药物流产1次.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7年11月8日.停经40多天查尿HCG阳性,停经2月行B超检查确诊妊娠,无明显早孕反应,定期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无阴道流血、流液,胎动正常,BP 110/80 mmHg.  相似文献   

7.
正1诊断①胎盘植入;②孕29周臀位早产,一死女婴;③中度贫血。2诊断依据2.1病史及诊治经过患者24岁,因孕29周早产,胎盘滞留伴阴道少量流血2天急诊入院。①5天前因孕28~(+4)周,少许阴道流血7天,外院拟诊"先兆早产","保胎"治疗2天失败,臀位娩出一死女胎,约30分钟后因"胎盘滞留"行"徒手取胎盘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已婚,G4P2,因产后胎盘植入于2010年12月26日由外院转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本次妊娠于11月24日在外院足月分娩1男活婴,体重2900g,分娩过程顺利,产后胎盘不能自娩,行人工剥离胎盘困难,阴道流血约200ml,未合并感染,遂转入上一级医院行钳夹术,钳夹失败,后予促子宫收缩、抗感染治疗,1周后再次行清宫术,仍未成功,阴道流血量约100ml。孕产史:既往曾有两次稽留流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患者血小板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入围产期患者61例,根据妊娠期血小板计数(PLT)最低值分为两组:10×10~9/L组和(10~30)×10~9/L组,分析不同PLT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76. 71%,其次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占9. 59%。进入围产期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7周,剖宫产率55. 74%,产后出血发生率14. 7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702 g,新生儿血小板减少7例。PLT 10×10~9/L组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6周,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P=0. 01),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P=0. 04)。对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作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r=-0. 32,P=0. 01)。分别对患者孕期最低PLT及分娩前PLT与新生儿PLT作相关分析,发现该两因素与新生儿PLT均无相关性(r=0. 29,P=0. 54; r=0. 18,P=0. 10)。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尽早明确病因,提升血小板水平,可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27岁,因双胎妊娠孕29周,发现血小板减少2月,阴道流血1小时,于2015年10月13日13:45时转入妇产科。患者孕早期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入院前2月外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具体不详),未正规产前检查。入院前3天患者因上腹痛就诊于我院肝胆科,查PLT 50×10~9/L,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建议血液科就诊。血液科考虑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建议骨髓穿刺,患者拒绝,遂回家观察。患者入院当天上午因下腹痛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