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毅 《实用癌症杂志》2015,(4):534-536,54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预后效果以及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以及5年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40例患者5例死亡,均为肿瘤相关性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局部复发6例,远处转移9例,3年生存率为99.17%,5年生存率为97.92%。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切缘状态以及术后有无放疗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组织学分级及术后有无放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复发率和转移率低,远期生存率高,但需注意保证切缘阴性,术后进行辅助放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疗效,并对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 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分别实施保乳手术(71例)及改良根治术(70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对保乳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6 个月,中位时间56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5 例,远处转移8 例,死亡7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4.4% ,5 年无瘤生存率78.9% ,总生存率90.1% 。改良组:局部复发3 例,远处转移6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5.7% ,5 年无瘤生存率82.9% ,总生存率92.9% ;且对两组进行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 对保乳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切缘阳性与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 均<0.05);淋巴结转移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于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安全的,且局部控制尚满意,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宋芳霞  段馨  刘维 《实用癌症杂志》2023,(10):1593-1596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对初次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5例初次保乳手术后复发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阳性组(32例)及阴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远处转移、生存情况及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及局部+区域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共45例发生远处转移(60.00%),阳性组远处转移率为78.13%(25/32),高于阴性组的46.51%(20/43),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复发后3年生存率为57.33%(43/75),复发后5年生存率为38.67%(29/75);阳性组复发后总生存率较阴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部位、腋窝淋巴结状态为复发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影响初次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预后,能降低术后生存率,缩短患者总生存时间,增加复发后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疗11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疗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5-01-2006-12在我院行全乳放疗的保留乳房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114例,观察其放疗反应、美容效果、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分析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中位随访44个月,保留乳房手术后患者的放疗反应为1~2级.放疗后乳房外形总满意率为95.6%.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3例(死亡1例).5年复发率为1.8% ,5年转移率2.6%.5年无复发生存率97.5%,5年无转移生存率97.3%,5年总生存率96.4%.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中1例未做瘤床加量,放疗后2个月同部位复发;1例术后切缘阳性、ERPR阴性HER-2阳性,放疗后9个月同部位复发.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疗反应轻微,美容效果良好.确保放疗瘤床加量的实施、手术切缘阴性是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412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探讨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方法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Cox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分析影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随访率为98.7%.随访满5、10年者分别为215、41例.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1.3%.无、有局部复发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9.9%(x2=20.79,P=0.000).5、10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7%、18.6%.多因素分析显示T2期,≥2个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均阴性为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含0~1、2~3个预后因素的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9%、36.9%(x2=20.64,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阳性淋巴结转移率>25%为影响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无、有局部复发的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36.6%(x2=16.34,P=0.000).结论 对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且含2~3个影响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者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保乳手术的2 1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患者保乳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 167例保乳患者中,新辅助化疗者320例,辅助化疗者1 847例;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复发105例,远处转移137例。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和93%,10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和89%。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和85%,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和92%。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和74%,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和91%。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淋巴结病理分期(pN)和ER状态(pN_3期比pN_0期:HR=4.773,95%CI:1.614~14.116,P=0.005;ER阴性组比ER阳性组:HR=2.302,95%CI:1.095~4.841,P=0.028)。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的因素有淋巴结临床分期(cN)和pN(cN_1期比cN_0期:HR=1.799,95%CI:1.154~2.805,P=0.010;pN_2、pN_3期分别比pN_0期:HR=2.304,95%CI:1.148~4.624,P=0.019;HR=8.156,95%CI:4.433~15.007,P0.001)。结论淋巴结病理阳性和ER阴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其复发率更高;淋巴结临床阳性、病理阳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中放疗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乳癌保乳手术中采用术中放疗对疾病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40例Ⅰ-Ⅱb期的乳腺癌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放疗术。结果:经5年随访观察,40例患者仅1例局部复发,其余患者均健在,无远处转移,无明显放疗反应,双乳对称,外形美观。结论:乳腺癌保乳治疗 术中放疗对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期生存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疗效.方法 入组保乳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30例,其中Ⅰ期21例,Ⅱ期9例,均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进行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30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9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总生存率90.6%,乳房美容优良率93.3%.结论 保乳手术配合...  相似文献   

9.
88例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复发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1995~2005年收治的88例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12例,Ⅱa期33例,Ⅱb期43例(不包括T3N0M0和T1N1M0、T2N1M0中淋巴结阳性4个以上者),术后均未接受胸壁放疗,复发后均采用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为47岁,中位复发年龄为49岁,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9.5个月.总的5、10年生存率为85.5%、44.9%.3、5年无瘤生存率为36.6%、21.2%.复发后的3、5年生存率为59.6%、41.8%.行根治术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行改良根治术者(P<0.002);术后行化疗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术后未行化疗者(P<0.002);术后行内分泌治疗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术后未行内分泌治疗者(P<0.032).单纯胸壁复发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P<0.02);2年以上复发者生存率显著高于2年以内复发者(P<0.003);ER(+)者生存率显著高于ER(-)者(P<0.026).结论 手术方式、术后有无全身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相关因素.术后胸壁复发时间、有无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ER表达情况等是影响早期乳腺癌胸壁复发后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及放疗靶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6 月~1998年12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的T2 期乳腺癌患者103 例,其中44例未接受放疗,59例接受内乳区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所有患者术前腋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 法,并用Log-rank 检验。结果: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8% 、72.9%(χ2=2.805,P=0.094),10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3% 、10.2%(χ2=5.112,P=0.03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3.2% 、22.0%(χ2=5.263,P=0.031),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 、64.4%(χ2=4.063,P=0.044)。 两组患者胸壁复发率为7.8%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内乳区放疗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T2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患者术后放疗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内乳淋巴引流区复发少见,建议不给予内乳区放疗。建议T2 期腋窝淋巴结1~3 枚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胸壁及锁骨上区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局部复发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1975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患者年龄、绝经情况、原发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病间期、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最大直径、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等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案与局部复发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处转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对乳腺癌根治术复发后影响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对全部1067例病例进行随访,778例(72.9%)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为42.4%。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最大直径、有无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范围、有无化疗、有无手术切除或切除活检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病间期、ER或PR表达、HER-2表达以及再治疗中有无化疗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无病间期、复发部位、胸壁复发灶数目、ER或PR表达、HER-2表达、治疗方法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无病间期≤2年、复发部位多、治疗方案单一、局部控制率低及ER、PR均阴性是导致复发性乳腺癌预后差的独立因素(P0.050)。结论多部位复发、胸壁多发结节及胸壁复发灶最大直径3cm者局部控制不佳,局部扩大野放射治疗结合化疗和(或)手术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较好模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年内复发、ER、PR均阴性以及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复发后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复发再治疗中化疗能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对于复发性乳腺癌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无病间期长,多部位复发,ER或PR阴性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26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3、TPX2表达水平,分析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MMP-3阳性表达率为68.25%,MMP-3(-)表达者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MMP-3(++/+++)表达者,MMP-3(-)表达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MMP-3(+++)表达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X2阳性表达率为77.78%,TPX2(-)表达者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TPX2(+++)表达者,TPX2(-)表达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TPX2(+++)表达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其中MMP-3、TPX2强阳性表达提示生存状况欠佳.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he role of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following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1-2N1 breast cancer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of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following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Patients and methods

Between 2005 and 2012, in two independent institutions, female patients with T1-2N1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followed by mastectomy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because bad response, then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chest wall and regional lymph node irradiation have been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The patients received norm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using 3D conformal photons or electron techniques.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were calculated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otential prognostic factors was performed using log-rank test.

Results

Eighty-eight patients have been studied. Of them, 75 patients received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At surgery, 53 patients achieved ypN0. Median follow-up was 67 months.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with a 5-year rate of 96.9% versus 78.6% in the group that did not have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In the subgroup of 53 patients achieving ypN0,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improved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 5-year rate of 94.7% vs. 72.9%),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a 5-year rate of 92.8% vs. 75%)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a 5-year rate of 92.9% vs. 62.5%). By univariate analysis,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affecting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1-2N1 disease,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fter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and be even more therapeutic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good response for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by improving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distant metastasis-fre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Larg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其中12例乳腺癌锁骨上转移癌患者再行乳癌根治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组),并与15例同期术前行放疗,再行乳癌根治术、化疗和放疗("三明治"疗法)患者(放疗组)对比,观察1~3年存活率和复发时间.结果手术组1年生存12例,1~3年存活7例,复发时间18~47个月;放疗组1年生存12例,1~3年存活4例,复发时间11~43个月.结论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行乳癌根治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及综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延长复发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男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非转移性成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治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93.4%的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4例为原位癌,148例浸润性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6.8%,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93.9%(139例),人表皮生长因子阳性率仅为7.4%(11例)。手术以全乳切除为主(n=149, 98.0%),保乳少见(n=3, 2.0%),19例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中,4例提示转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15例SLN阴性中8例行常规ALND,7例免除ALND。中位随访时间42.7(2~179.5)月。5年OS和DFS分别为82.4%和69.9%。结论淋巴结状态(N)与非转移性男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相关,是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65~75岁老年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68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4~6周开始放疗,靶区包括术后瘤床和高危淋巴引流区,总剂量为50~54Gy,其中19例患者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时间(OS)、无病生存时间(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时间(LRFS)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MFS),影响O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随访截止于2018年5月15日,随访率为98.5%,中位随访27.7个月。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65.2%和50.4%,中位OS为61.2个月;中位DFS为48.8个月,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1%、55.8%和37.2%;中位LRFS为54.4个月,1、3、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6%、60.4%和47.8%;中位DMFS为60.5个月,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8%、62.4%和50.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和TNM分期与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3.626, 95%CI:1.610~8.167,P=0.002)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全组常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黏膜反应、疲劳、出血和吻合口狭窄,以1~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10例。全组死亡40例,肿瘤原因死亡22例,非肿瘤原因死亡15例,另外3例死因不详。结论可耐受手术的老年(65~75岁)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可延长OS,不良反应可耐受,TNM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原发蝶窦恶性肿瘤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3年我院收治的原发蝶窦恶性肿瘤16例。初诊无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ⅣA期1例, ⅣB期15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1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全部为减瘤手术。放疗中位剂量69.96 Gy (56.00~ 80.56 Gy)。结果 全组3年LC、DMFS、DFS、DSS分别为67%、69%、44%、58%, 减瘤术+放疗组分别为67%、55%、30%、41%。全部保留眶内容物及颅底。全组LR率25%, 远处转移率37%, 淋巴结复发率6%。预后分析未见与LC率及DSS相关因素。结论 蝶窦肿瘤经减瘤手术+术后放疗在保留眼眶及颅底前提下能取得良好疗效。蝶窦肿瘤治疗后淋巴结复发率低, 临床不建议常规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接受放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70例,其中腋窝淋巴结阴性者15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2、3个的分别为60、30、24例(114例).定义预后指数≥4分者为高危患者,<4分者为低危患者.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结果 腋窝淋巴结阴性与1~3阳性者10年生存率、10年无瘤生存率、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0%与63.2%(χ~2=4.40,P=0.036),71.2%与59.6%(χ~2=3.90,P=0.048)、(97.03±2.53)个月与(87.01±3.80)个月(t=2.28,P=0.023)、7.7%与16.7%(χ~2=5.22,P=0.022)、12.8%与21.1%(χ~2=3.27,P=0.070).高危组中未放疗者和放疗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72%(χ~2=4.07,P:0.04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4%和5%(χ~2=11.16,P=0.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和16%(χ~2=2.18,P=0.140).低危组未放疗和放疗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81%(χ~2=1.57,P=0.210),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和11%(χ~2=0.01,P=0.97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和13%(χ~2=0.00,P=1.000).结论 T_1~T_2期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可考虑放疗,预后指数的应用似乎可选择那些复发概率较大患者,从而尽量减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