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少突胶质瘤的MRI增强表现,分析肿瘤强化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1个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胶质肿瘤的MRI资料,观察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方式,测定肿瘤增强率并与肿瘤分级及亚型作对照研究。结果:31个颅内少突胶质肿瘤,24个为单纯型(OD),其中分化好的(Ⅱ级)15个,间变型(Ⅲ级)9个;7个为混合型(OA),其中Ⅱ级3个,Ⅲ级4个。平均肿瘤增强比(CER)分别为Ⅱ级OD:1.11±0.11,Ⅱ级OA:1.37±0.31,Ⅲ级OD:1.65±0.18,Ⅲ级OA:2.16±0.32,与肿瘤分级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00),在两种级别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当分界值为CER=1.30时,判断肿瘤级别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78%。三种强化方式见于19个有增强的肿瘤(Ⅲ级对Ⅱ级分别为11/13 vs 8/18):均匀点状结节样强化(7/13 vs 7/18)、环形强化(9/13 vs 2/18)、大块强化(2/13 vs 0)。结论:MRI肿瘤增强更多见于高级别少突胶质肿瘤,平均肿瘤强化比依Ⅱ级OD,Ⅱ级OA,Ⅲ级OD,Ⅲ级OA的顺序呈上升趋势。点状、结节状强化是该肿瘤的特征性强化方式之一,环形强化的出现预示肿瘤高级别可能。  相似文献   

2.
3.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方法 根据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长时间差异、细胞生长方式及细胞对培养层粘附等特性的不同,改进McCarthy方法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其鉴定。结果 (1)混合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分化状况均优于纯化后的生长,以少突胶质细胞表现更为明显;(2)星形胶质细胞呈向心性生长,细胞相邻的接触面有较多的  相似文献   

4.
少突胶质细胞与视神经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失败与少突胶质细胞有关,少突胶质细胞产生的蛋白NI-35/250对中枢神经再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单克隆抗体IN-1可使这种抑制作用消失。2000年编码这种抑制性蛋白的基因-Nogo被发现,这为我们研究视神经损伤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WHOⅡ级者占30例,中位年龄36岁,肿瘤均发生于幕上,侧脑室及斜坡各1例,7例呈侵袭性生长,无包膜,7例出血,5例囊变.26 例T1WI呈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30例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10例呈轻度强化,17例呈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WHOⅢ级者占19例,中位年龄40岁,6例呈侵袭性生长,9例囊变,8例出血,16例T1WI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 16 例T2WI呈高信号, 2例呈等信号,1例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例,3例中度强化,14例呈明显强化;WHOⅣ级者占1例,男性,发生于顶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瘤体周变水肿以WHOⅢ级最为明显.结论 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在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生长方式无明显差异.但在MRI信号、瘤周水肿及强化方式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最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个病理证实为少突胶质肿瘤的病人(男性13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45岁),包括4个Ⅲ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s,OA),6个Ⅲ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s,OD),2个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12个Ⅱ级少突胶质瘤共4组.在肿瘤实质部分测定最小表观弥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 Cmin)值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elative ADCmin).比较不同分级及病理分型组间平均rADCmin值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分型少突胶质肿瘤平均rADCmin分别为Ⅲ级OA0.95±0.05,Ⅲ级OD1.11±0.30,Ⅱ级OA1.69±0.59,Ⅱ级OD1.45±0.41,与肿瘤分级及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04).rADCmin在两种级别少突胶质肿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4), 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rADCmin在Ⅲ级OA与Ⅱ级OD,Ⅱ级OA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7,P=0.029).但Ⅲ级OD与Ⅱ级OD,Ⅱ级OA其平均rADCmin无显著性差异(P=0.067~0.081);当分界值rADCmin=1.03时鉴别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与Ⅲ级O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100%,但鉴别两种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敏感度仅60%,特异度100%.结论:rADCmin可以为少突胶质肿瘤分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选择最适分界值rADCmin=1.03,可以鉴别Ⅲ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肿瘤;但由于Ⅲ级OD其rADCmin与其余各组的交叉重叠,单独应用rADCmin鉴别两种级别肿瘤价值有限,rADCmin小于1.03可排除Ⅱ级少突胶质肿瘤.  相似文献   

7.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的成髓鞘神经胶质细胞,它包绕神经纤维的轴突形成髓鞘,对轴突正常的电传导功能有重要作用。将少突胶质细胞移植人髓鞘形成障碍或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可揭示髓鞘形成和再生机制。由于体外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与其在体内的特性相关,因此通过体外培养研究可了解少突胶质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变化。然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细胞多样性,它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所以必须对少突胶质细胞进行体外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电离辐射后早期少突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将离体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经10 Gy照射后在1和4 h时间点,采用Affymetrix RAT 230 2.0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细胞间黏附分子1(NCAM-1)的测量结果.结果 少突胶质细胞经辐照后1和4 h内,其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基因有1079个已经命名并可以作功能分类.定量PCR表明MBP mRNA表达明显下调,而NCAM-1则上调,照射后4与1 h相比,表达量上调了3倍以上.结论 电离辐射后少突胶质细胞在几小时内就会发生一系列基因表达的变化,其中MBP和NCAM-1的改变可能在放射性脱髓鞘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characterize the gene expression in acute phase of irradiated oligodendrocytes (OL) in vitro.Methods The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irradiated OLs with 10 Gy by 6 MV X-rays at 1 and 4 h.The Affymetrix RAT 230 2.0 microarray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scree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The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was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microarray results of selected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 NCAM-1 ) genes.Results Compared with un-irradiated OLs,there were 1079 different expressed genes in irradiated cells.Those genes were classified in 79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ome familiar genes associated with OL cellular physiological process,apoptosis,cell cycle control,metabolism,cell communication and receptor binding were included.Compared with the microarray results,the coincidence rate of real-time RT-PCR was 91.7%.The down-regulation of MBP and up-regulation of NCAM 1 gene expression were confirmed.Conclusions Radiation-induced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n OLs took place in acute phase and influenced by time-course.The changes of MBP and NCAM1 gene expression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adiation-induced demyelina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良既往新生大鼠视神经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方法新生2 d SD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视神经,置于预先涂有多聚赖胺酸的培养皿中(直径35 cm),加入基础培养液约400 μL;培养第4天时,更换为含05%胎牛血清化学限定培养液约400 μL;约第10天时,更换为无胎牛血清化学限定培养液约600 μL;第11天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细胞免疫化学鉴定,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重复培养3次,方差分析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视神经培养至第11天,每皿细胞数可达(6~8)×105个,90%以上为MBP阳性细胞;3次培养细胞的MB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方法所得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纯度高,数量足够一般细胞生物学实验使用,且方法简便、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首次发作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MOGAD的40例患儿首次发作时头颅、脊髓及视神经MRI表现,患儿首次发作年龄1.2~13.8岁。结果 40例患儿中,37例(92.5%)头颅MRI可见异常病灶,30例为多脑叶受累,24例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均受累,额叶(78.4%,29/37)、顶叶(75.7%,28/37)为最常累及的脑叶,扩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成像无异常,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14例(38.9%)脊髓MRI异常,表现为脊髓长节段、不连续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主要位于中央灰质部位,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其中13例胸髓受累,8例颈髓受累。31.0%(9/29)视神经MRI异常,主要表现为单侧(4例)或双侧(4例)视神经稍增粗,T2WI信号增高,1例累及视交叉,增强扫描以视神经鞘及周围脂肪组织强化为特征。结论 MOGAD患儿头颅、脊髓及视神经MRI表现多样,在头颅多表现为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的多发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在脊髓表现为颈胸髓内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菌性脑脓肿和真菌性脑肉芽肿的临床和 MR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血清监测证实的真菌性脑脓肿和真菌性脑肉芽肿的临床和 MR资料,分析临床情况和 MR信号、病变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表现特点。结果6例真菌性脑脓肿,2例发生于鞍区手术后,脓肿位于鞍内和鞍上。2例发生在额部手术后,脓肿位于额叶,其中1例脓肿多发。2例无手术史者脓肿分别位于左侧额叶和右侧小脑。脓肿壁薄,呈环形显著强化,张力高,DWI 呈高信号。1例巨大真菌性肉芽肿位于额叶并伸入鼻窦,显著不均匀强化,胆碱(Cho)明显升高。3例隐球菌肉芽肿为多发病灶,以双侧基底节分布为主,2例合并脑膜炎。结论真菌性脑脓肿MR表现类似细菌性脑脓肿,区别困难。脑真菌性肉芽肿MRS可表现有Cho明显升高,可能与胶质增生有关。脑隐球菌性肉芽肿MR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病灶多发,以基底节区分布为主,常合并有脑膜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OD)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方法 对8例以完全囊性或大囊小结节为形态特征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包括2例以少突胶质细胞成分为主的少突-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术前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术前直接行颅脑MR增强扫描.结果 8例COD均为单发病灶,总结其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有:(1)边界清晰,幕上多见;(2)完全囊性或大囊小结节的形态特征;(3)壁结节多数形态规则,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4)囊壁光滑,扩散不受限,增强扫描多数不强化;(5)囊液信号均匀,扩散不受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呈高或低信号,多数呈高信号.结论 COD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而其MRI表现尚具备一定的特点,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平扫.结果 节细胞神经瘤好发于中青年,位于后纵隔8例,肾上腺5例,腹膜后4例,颈部1例.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楚,嵌入式生长可呈多种形态.CT平扫:12例为均匀低密度,平均CT值22~37 HU;6例密度不均,平均CT值13~46 HU,其中2例伴有坏死、囊变.2例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各期均无强化4例,仅动脉期轻度强化5例,仅静脉期轻度强化2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1例,三期呈渐进性强化6例;坏死及囊变部分未见强化.2例肿瘤内见肋间后动脉穿行,1例见腰动脉穿行并见细小分支滋养肿瘤.2例下腔静脉推挤受压移位,1例见颈部大血管被包绕.MR平扫:1例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T1WI表现为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为主,脂肪抑制(SPI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结论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CT示肿瘤为均匀低密度、伴有斑点状钙化、肿瘤内血管穿行但未受侵,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呈渐进性强化方式,DWI示肿瘤呈高信号时,应考虑节细胞神经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征象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关系,寻找能够预测病灶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MRI征象.方法 选取术前行MRI扫描且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287例女性患者.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磁共振部分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征象,通过免疫组化取得HER-2表达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MRI征象和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287例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表达阳性1 0 5例,阴性182例.毛刺状边缘(# =5.859,P=0.016)、环形强化(x2=5.980,P=0.014)和流出型曲线(x2=4.999,P=0.025)的比例在HER-2表达阳性时显著增高;其他MRI征象在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征象与HER-2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术前可以根据病灶MRI征象进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中老年女性乳腺纤维腺瘤的 MRI 的特点,以期提高中老年女性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手术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且术前行 MRI 检查的患者共162例(217个病灶),本研究将患者分为年轻组(<40岁)156例和中老年组(≥40岁)61例。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点、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特点。结果:本组乳腺纤维腺瘤形态以分叶状(42.4%,92/217)及类圆形(40.1%,87/217)为主,少数为圆形(13.8%,30/217)及不规则形(1.4%,3/217)。边缘清楚者占92.2%(200/217),不清楚者占7.8%(17/217)。年轻组及中老年组在病灶形态及边缘上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部强化以均匀强化(53.5%,116/217)及不均匀强化(44.7%,97/217)为主,少数表现为环形强化(0.5%,1/217)及不强化(1.4%,3/217),两组内部强化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年轻组 ADC 值中位数为1.60×10-3 mm2/s,略低于中老年组 ADC 值中位数(1.67×10-3 mm2/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1.55,P =0.121)。结论:乳腺纤维腺瘤在 MRI 多表现边缘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增强以均匀及不均匀强化为主。中老年组纤维腺瘤在形态学及 ADC 值上与年轻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依赖病理过程中水分子在不同环境中运动差异而成像,DWI成像速度快(平均时间-200s)、无创、没有电离辐射、不需要注射对比剂等优点使其成为乳腺肿瘤方面应用最广的一种功能成像,目前,DWI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如场强、b值、诊断的差异等。本文就DWI成像原理及目前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MR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病例30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进行MR成像.结果 MR检出所有病例,敏感性为100%.10例呈肿块样强化(33.3%).20例呈非肿块样强化(66.7%).内部强化不均匀4例(20%),强化均匀2例(10%),内部卵石状强化和簇状小环状强化共11例(55%),另3例病灶呈点簇状强化(15%).所有病例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呈流出型12例,平台型18例.结论 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MR特征性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并其内部卵石状及簇状小环状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及流出型.  相似文献   

19.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成像及其扩散加权成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乙型脑炎的MRI表现及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方法16例临床诊断符合小儿乙型脑炎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和轴面DWI,其中7例在发病10d内检查,9例在10d后检查。观察患者脑DWI、T2WI序列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将病灶的ADC值与其对应的发病持续时间作相关分析。结果脑部病变区主要呈稍长T1、长T2信号,丘脑受累最常见。16例患者中,15例丘脑受累,其中6例病变仅累及丘脑。7例10d内行MR检查者,病灶在DWI较T2WI信号高,而且病变范围更清楚,其中2例在DWI还显示了T2WI未能显示的病灶;9例发病10d后行MR检查者,T2WI显示病变较DWI清晰。丘脑病灶的ADC值与其病程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 小儿乙型脑炎在MRI上常表现为较特征的丘脑受累,结合临床,DWI对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 (DCE -MRP)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3 1例进行腹部常规扫描时疑有门静脉异常的患者接受了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扫描 ,其中正常 8例 ,异常 2 3例。使用高压注射器将Gd -DTPA造影剂经手背静脉注入血管 ,应用透视触发造影技术确定扫描延迟时间 ,所有图像分别进行数字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重建。结果 3 1例患者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门静脉图像。 8例无肝脏疾患者 ,DCE -MRP均能完整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 5级以上的分支。 2 3例异常 ,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13例 ,均显示门静脉扩张迂曲 ,2例显示门静脉主干闭塞 ;肝癌 9例 ,其中门静脉主干和 (或 )其主分支闭塞 3例 ;肝右叶巨大血管瘤 1例。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成像效果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仿 ,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