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在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20只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4d行DCE-MRI、DWI及常规MRI扫描,动态观察信号最大上升斜率(MSI)、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及各类表观扩散系数值等参数的变化,分别于第3、4天MRI扫描结束后各处死10只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并与MRI各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Ktrans及Kep值逐渐增加,ADC3b及ADC10b值逐渐减低(P<0.05).Ktrans、Kep、MSI及ADCperf 4个参数间相互存在正相关性;而Ktrans分别与ADC3b及ADC10b之间存在负相关性.Ktrans、Kep、MSI及ADCperf值分别与MVD计数及VEGF强度表达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其中以Ktrans与MVD计数相关性最强(r=0.715,P=0.000).结论:DCE-MRI及DWI技术获得的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可以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的评价肿瘤血管的生长,其中DCE-MRI中定量参数Ktrans、Kep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31例胶质瘤患者行3.0T DCE-MRI 及 DTI 检查,测量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 )、速率常数(Kep )、对比剂浓度下峰面积(iAUC)及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组间 DCE-MRI、rFA 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结构(MVS)相关性评估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检验。结果胶质瘤分级与 MVD 计数和 MVS 改变呈正相关。14例低级别胶质瘤的 Ktrans 值、Kep 值、Ve 值、iAUC 值及 rFA 值分别为(0.02±0.01)min-1、1.82(0.18~8.54)min-1、0.05±0.03、2.47±1.66和0.55±0.22;17例高级别胶质瘤参数值分别为(0.11±0.02)min-1、1.31(0.12~7.58)min-1、0.28±0.10、10.84±6.46和0.28±0.08。各参数值组间除 Kep 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Ktrans 、Ve 、iAUC 值与 MVD 计数及 MVS 呈正相关(P <0.05),rFA 值与MVD 计数及 MVS 呈负相关(P <0.01)。结论DCE-MRI、DTI 定量参数对胶质瘤分级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增生、血管微结构改变都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移植瘤模型1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HBO组(8只).HBO组每天HBO暴露1次,每次60 min,共15次.HBO处理结束后检测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和肿瘤MVD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2.692±0.391)cm3]比较,HBO组[(1.729±0.402)cm3]肿瘤的增长速率减慢(P<0.05),且HBO组VEGF的表达(1.82±0.43)及MVD计数(23.43±4.05)与模型对照组VEGE(2.37±0.16)和MVD(31.57±6.32)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HBO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动态增强MRI (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探索X线照射后大鼠股骨骨髓微血管渗透性变化.方法:36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辐射组(n=18)和对照组(n=18),辐射组大鼠接受6.0Gy高能量X线全身照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照射处理.分别在X线照射前后各时间点行股骨DCE-MRI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股骨兴趣区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大鼠股骨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辐射组在辐射前后各时间点DCE-MRI灌注参数Ktrans、Kep、Vp、V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9.097,P<0.01;F=21.349,P<0.01;F=27.059,P<0.01;F=32.061,P<0.01).Ktrans值逐渐增加,在辐射后第7天达到峰值;Vp值逐渐减小;Kep值照射后第4天减小(P<0.01),第7天较第4天增大(P<0.01);Ve值照射后第4天增大(P<0.01),第7天与第4天无明显变化(P>0.05).相应时间节点对照组各渗透性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辐射组大鼠MVD与Ktrans、Kep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36、-0.8055,P值均<0.05)、与Vp呈正相关(r=0.6451,P<0.05)、与Ve值无相关性(r=0.1426,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可评价早期放射性骨髓损伤的微血管渗透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原位移植脑胶质瘤模型,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评估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15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脑原位移植C6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模型,移植后的3天、7天、10天、15天、20天和25天行常规MRI及PWI,每个时间点扫描完毕后经4%多聚甲醛左心室灌注获取脑组织标本进行相关病理分析。结果移植后10天在MR T2WI上观察到高信号肿瘤形成,肿瘤在15~20天时间段内生长迅速,4个观察点(10天、15天、20天、25天)的肿瘤体积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生长区域在PWI上显示为高灌注,并且不同时间点间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染色显示肿瘤微血管多集中在肿瘤周边,不同瘤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差异显著(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阳性细胞见胞质内棕色或棕褐色颗粒,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标本的VEGF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时间点的rCBV和MVD值以及VEGF阳性细胞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rCBV值能较准确地反映肿瘤微血管的动态变化,与病理指标MVD以及VEGF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无创性指标术前评估胶质瘤微血管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定量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渗透性参数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单发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HGG和21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DCE-MRI资料,分别测量瘤体区和瘤周水肿区的渗透性参数的最大值,即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的体积百分数(Ve)、回流常数(Kep)和血浆体积百分数(Vp).以t检验比较HGG和单发脑转移瘤的各参数最大值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渗透性参数的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HGG和单发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Ktrans和Kep分别为(0.018±0.013) min-1、(0.575±0.239) min-1和(0.007±0.008) min-1、(0.349±0.313)min-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9,2.495,P<0.05),而其他渗透性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Ktrans值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71.4%.结论 DCE-MRI在瘤周水肿区的渗透性参数(Ktrans e)有助于HGG和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功能 MRI 是否能反映肿瘤血管在抗肿瘤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获得 MRI 相关半定量及定量参数。方法构建结肠癌裸鼠 BALB/c-nu 皮下移植瘤模型,共20只,用维吾尔医药(维药)小艾飞蜜膏对裸鼠进行治疗;监测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计数、VEGF 和 PCNA 等参数,评价治疗效果和 MRI 监测结果。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结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反映肿瘤细胞代谢及微血管通透性的各项半定量及定量参数,评估抗肿瘤治疗的早期疗效;根据药物的体外实验结果选择不同的观测点,分别随机处死1/2的载瘤裸鼠,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将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上述 MRI 各项定量、半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维药作用下的人结肠癌 HT-29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比对照组降低了44.87%(P <0.05)。比对照组HT-29细胞的凋亡率升高了2.45倍(P <0.05)。病理学检测与 DCE-MRI 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Ktrans 值和 Kep 与 VEGF、MVD 和 PCNA 存在较好正相关(P <0.05)。结论结肠癌裸鼠使用维药治疗前后不同时期 DCE-MRI 检测获得的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析动态增强核磁(DCE-MRI)结合药代动力学获得的各项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DCE-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只裸鼠结肠癌模型连续3d行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I扫描,动态观察反映血管功能的各项定量参数,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 ,反流速率常数Kep ,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 ,分别在第二天、第三天核磁扫描结束后各处死11只,将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分,将 MRI 各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Ktrans、Kep各时间段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e、Vp 各时间段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trans和Kep两个参数分别与 MVD计数表达间有正相关(r=0.809,P<0.001;r=0.598,P=0.014),Ktrans与PCNA计分有正相关(r=0.712,P=0.006)。MVD计数、PCNA计分两者之间也有正相关(r=0.687,P=0.021)。结论:DCE-MRI 技术中的定量参数Ktrans、Kep可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多模态成像技术即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动态增强MRI(DCE-MRI)及DWI,评价裸鼠肺癌皮下移植瘤经抗血管治疗后肿瘤解剖形态、血管功能及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方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人NCI-H460肺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接种第10天选取肿瘤直径生长至0.5~1.0 cm的裸鼠12只,按数字法随机等分为2组,并分别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治疗7d后利用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DCE-MRI、DWI评价两组裸鼠肿瘤体积、荧光信号强度值、血管功能参数[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a)、速度常量(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比剂浓度下峰面积(iAUC)]以及ADC值;并与肿瘤组织透射电镜、HE染色的病理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进行对照.对结果采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Kep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范围)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VEGF为等级资料,两组间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x2检验;其他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定性资料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细胞接种第7天两组裸鼠皮下均出现荧光团,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团范围逐渐增大,强度也逐渐增加.治疗7d后,治疗组肿瘤平均光信号强度值为(2.51±2.43)×1010(光子数/s),对照组为(5.77±3.25)×1010(光子数/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964,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为(365±56)mm3,小于对照组的(987±265)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001,P<0.01),抑瘤率为63.0%.两组肿瘤荧光信号强度值与体积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3,P<0.05).治疗组的血管功能定量参数Ktrans、Kep、Ve及iAUC分别为(0.055±0.012)min-1、0.335(0.184~0.894)min-1、0.297 ±0.041和7.334±3.930,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0.117±0.027)min-、0.417(0.324~1.736)min-1、0.326±0.062和13.280±4.245],但两组Ktrans和iAU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55、2.518,P值均<0.05),Kep、V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UC与MVD呈正相关(r=0.715,P<0.01),与VEGF无相关性(r =0.484,P>0.05).治疗组裸鼠肿瘤的ADC值为(791±38)×10-6 mm2/s,高于对照组的(737 ±43)×10-6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示:治疗组MVD[(11.9±4.8)条/高倍视野]低于对照组[(19.2±4.3)条/高倍视野](t=2.774,P<0.05),VEGF表达较对照组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部分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并出现凋亡现象.结论 利用多模态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解剖形态、血管功能及细胞分子水平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采用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定量检测兔VX2肝种植瘤模型经索拉非尼靶向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DCE-MRI进行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包埋法制备兔VX2肝种植瘤模型,术后7天,通过MRI检查筛选形状规整、大小基本一致的VX2肝种植瘤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经索拉非尼灌胃治疗,对照组采用同等剂量的5%葡萄糖灌胃治疗。实验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行DCE-MRI扫描,并记录肿瘤最大径线及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最后一次扫描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行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Ktrans、K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Ktrans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间肿瘤直径增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两组间MVD、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MVD、VEGF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651),而其他定量参数与MVD、VEG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CE-MRI可定量评估索拉非尼对兔VX2肝种植瘤抗血管生成的疗效。容积转移常数Ktrans与MVD、VEGF呈正相关,可反映治疗前后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评价恩度单独及恩度联合阿瓦斯汀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疗效。方法:将18只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皮下接种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6)、恩度单独给药组(n=6)和恩度联合阿瓦斯汀给药组(n=6)三组,DCE-MRI结合病理学方法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及其渗透性。结果:给药7天后,对照组肿瘤体积为(0.85±0.25)cm3,恩度单独给药组为(0.37±0.17)cm3,联合给药组为(0.16±0.03)cm3(F=24.455,P=0.000);对照组血管功能参数Ktrans、Kep、Ve及iAUC分别为(0.11±0.03)min-1、(0.67±0.54)min-1、(0.35±0.12)、(13.28±4.25),恩度单独给药组分别为(0.06±0.01)min-1、(0.40±0.25)min-1、(0.31±0.09)、(7.33±3.93),联合给药组分别为(0.04±0.02)min-1、(0.27±0.12)min-1、(0.36±0.19)、(4.29±3.53),给药组Ktrans及iAUC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57,P=0.000;F=8.197,P=0.004);对照组微血管密度(MVD)为(14.24±3.38)条/高倍视野,恩度给药组为(8.88±1.86)条/高倍视野,联合给药组为(6.47±1.78)条/高倍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305,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药组VEGF呈低表达,对照组呈高表达。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对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与病理学结果具有一致性,DCE-MRI具有实时动态、无创等优点,能早期监测肿瘤生长、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差异和癌组织中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象分析方法对 43例晚期胃癌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粘膜MVD ,PCNA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其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该 2项指标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内MVD值和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周边正常组织 (P <0 .0 1,<0 .0 5 ) ;MVD值与PCNA表达无相关性 ;淋巴结转移组MVD值与PCNA显著高于和非常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晚期胃癌组织微血管明显增生、PCNA活性明显增高 ,且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显著。但肿瘤细胞内PCNA表达与MVD无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和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分别传至 36代和 2 7代 ,共移植裸鼠 32 9只。自第 3代起移植成瘤率及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 10 0 %。出现淋巴道、血道及种植转移。原位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与来源人胃恶性淋巴瘤相似。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内自主生长 ,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表明此模型可用于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及实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ntiVEGF-C)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成瘤性和脉管生成的影响,探讨VEGF-C在脉管新生和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3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转染antiVEGF-C组、转染空白质粒组及未转染质粒组(n=10),采用皮下注射分别转染antiVEGF-C基因、转染空白质粒及未转染质粒的SGC-7901细胞悬液0.2ml(1×107/ml),每2d注射1次,连续3次,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的生成速度,并对肿瘤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及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结果转染antiVEGF-C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瘤体较小。注射后第1、2、3周,转染antiVEGF-C组肿瘤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分别为4.0±2.2、6.0±3.1、9.0±2.7每高倍视野(/HF),转染空白质粒组分别为6.0±8.7、9.0±3.5、18.0±7.2/HF,未转染质粒组分别为7.0±4.9、9.0±6.4、19.0±6.5/HF,转染antiVEGF-C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0±2.4、5.0±2.1、8.0±1.7/HF,转染空白质粒组分别为4.0±1.8、6.0±2.7、1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人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术中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小鼠结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依据WHO新的恶性淋巴瘤分类法,从4例结直肠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1株人结肠(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HCBL-0301)和1株人直肠(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HRBL-0302).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均为非霍奇金(大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范围55~69条.流式细胞术示DI值1.59~1.71,均为异倍体.HCBL-0301和HRBL-0302分别传至31代和27代,共移植裸鼠326只;自第3代起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HCBL-0301多转移肝右叶,转移率为100%,淋巴结转移率和腹腔种植转移率为67.4%;HRBL-0302多转移左右肝叶,转移率为63.7%,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种植转移率为56.4%.人结直肠恶性淋巴瘤在裸鼠结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并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结论首次成功地建立人结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HCBL-0301和HRBL-0302,并具有自发性高转移特点,可用于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基础及实验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诊断乳腺肿块样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4例依据乳腺磁共振半定量增强检查方法 BI-RADS 诊断为4、5类的肿块样病灶,测量其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单位体积组织中血管体积(Vp )值。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病组、乳腺癌组,将腺病组对侧腺体作为正常对照组。将腺病组和正常腺体组及腺病组和乳腺癌组 Ktrans 、Vp 值分别进行组间的两两秩和检验,绘制腺病组和乳腺癌组 Ktrans 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最佳诊断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腺病组(n=21)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289±0.163)min-1、(0.0428±0.045);乳腺癌组(n=33)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959±0.451)min-1、0.057±0.079;正常腺体(n=21)的 Ktrans 、Vp 值分别为(0.048±0.022)min-1、0.016±0.019。腺病组与正常腺体组的 Ktrans 、Vp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5.733、-2.844,P 值为0.000、0.004,P <0.05),乳腺癌与腺病组Ktrans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值为-5.421,P 值为0.000,P<0.05),乳腺癌与腺病组 V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9,P =0.993,P >0.05)。Ktrans 值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界值为0.304 min-1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9%、85.7%。结论定量DCE-MRI Ktrans 值作为辅助诊断的定量参数对鉴别乳腺肿块样腺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USPIO-PLL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肺癌LLC种植瘤的小鼠,利用3.0T MR对MSCs活体示踪;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探讨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的关系;综合分析移植MSCs对肺癌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带MSCs;以多聚赖氨酸(PLL)为转染剂,用USPIO对MSCs-PLL进行磁性标记;将磁标记的MSCs通过鼠尾静脉植入LLC种植瘤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 d、10 d行MRI观察;组织块行免疫组化.结果 (1)移植后1 d MRI可监测到MSCs到达肿瘤区,10 d到达肿瘤区MSCs增多,MRI信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1 d、10 d抑瘤率均为正值;(2)移植后10 d,MSCs移植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86.67%,MVD值为44.22±12.36;NS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26.67%,MVD值为20.29±8.47;VEGF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可以有效进行干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干细胞对肺癌具有双向作用:既可定向趋化分化抑制肿瘤生长,也可一定程度增强VEGF表达及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