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次剖宫产术中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组织对子宫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188例择期二次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术毕子宫切口直接予以双层连续缝合,观察组术毕先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组织,再行双层连续缝合,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以及2年内异常阴道流血及子宫瘢痕憩室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内异常阴道流血发生率(3.19%vs 11.70%)、PCSD发生率(2.13%vs 9.57%)低于对照组(P 0.05),瘢痕憩室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瘢痕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组织可预防PCSD的形成并减轻其形成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瘢痕憩室(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CSD实际上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关于CSD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没有症状的CSD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CSD如何治疗在认识上也比较混乱,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对于CSD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CSD的治疗效果。有一种特殊类型的CSD是切口瘢痕下缘存在活瓣作用且由于活瓣作用而阻止了憩室内的经血顺利流出而出现症状(常见为经期延长),同时憩室内的异位子宫内膜也可能与宫腔内在位的内膜生长不同步也导致异常阴道流血,这种特殊的CSD学术界有个专业的名称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于残余子宫壁肌层不是很薄的PCSD,可以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活瓣并电凝破坏憩室内异位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没有PCSD特点的CSD,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较差,一般不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文章将深入阐述PCSD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较高的剖宫产率导致了很多近远期手术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对子宫的影响乃至再次妊娠都带来一定危害,其中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形成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又称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处形成一个与宫腔相通的憩室,由于憩室下端瘢痕的活瓣作用阻碍了经血的引流,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相关症状[1]。关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接受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胎盘、子宫异常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盘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胎盘与子宫不良情况发生率更高,且新生儿窒息率也更高,故其剖宫产风险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高。因此临床对于该类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需更加慎重,为产妇选择更为安全合理地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前次剖宫产瘢痕憩室(PCSD)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近10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CSD增加了产科并发症:子宫破裂和胎盘粘连,而且也带来了术后疼痛、异常子宫出血、腹腔粘连及不孕等不良结局。文章从子宫切口的选择、缝合技术、缝合材料的选择及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处理几方面探讨PCSD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PCSD)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7例PCSD患者,26例残余肌层厚度(RMT)≥3mm的患者采用宫腔镜PCSD电切"开渠"术(宫腔镜组),31例RMT<3 mm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PCSD修补术(腹腔镜组),随访术后症状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的术后月经期时间均较...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亦称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经期延长、不孕、瘢痕妊娠等临床表现,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常用的辅助检查为经阴道超声或盐水灌注宫腔声学造影。治疗方法以微创手术为主,包括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宫腔镜是最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电切憩室周边的瘢痕组织利于憩室内经血引流,同时电凝憩室内膜组织减少不规则出血,还可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有利于妊娠,但因有电损伤及子宫穿孔等风险,适合于残余肌层大于2 mm的患者,术后妊娠者需要按照子宫破裂高危人群进行管理。而对于瘢痕憩室处子宫肌壁厚度<2 mm的患者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或经阴道手术,通过切除瘢痕憩室后再次缝合,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二孩政策放开后,由于前期高剖宫产率带来的子宫切口瘢痕的远期并发症给临床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和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文章就这两种异常的超声声像学特征、超声诊断要点及其临床意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两种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正确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以利于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经阴道折叠缝合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37例CSD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行宫腔镜联合经阴道折叠缝合术(研究组),17例行宫腔镜联合经阴道切开缝合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期改善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等。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0.75±9.07)min、(83.53±14.1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7.00±12.18)mL、(37.06±11.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后月经期天数[(5.80±2.04)d、(6.41±2.00)d]均较术前月经期[(14.05±3.44)d、(14.29±3.24)d]缩短,术后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9.14±1.09)mm、(8.38±1.79)mm]均较术前子宫下段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RMT)[(2.14±0.65)mm、(2.15±0.54)mm]显著增加,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月经期改善有效...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a,CSD)是继发于剖宫产的一种妇科疾病,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肌层愈合不良,在子宫峡部出现突向浆膜层,并与宫腔相通的一个囊状缺陷,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甚至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目前CSD形成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  相似文献   

11.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憩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17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切除憩室病灶,重新缝合子宫肌层。结果:17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9.2±28.7(35~110)min,术后临床症状消失,6个月后复查超声肌层连续,肌壁厚度为1.35±0.28(0.8~1.8)cm,与术前的肌壁厚度0.33±0.10(0.17~0.5)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安全,微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子宫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a,CSD)近年发病率增高,主要由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引起,是剖宫产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可引起育龄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延长、慢性盆腔痛和不孕等。目前临床上CSD治疗方式众多,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及中药等保守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经期延长的症状,宫腔镜、腹腔镜、经阴道修复、宫腹腔镜联合和宫腔镜辅助经阴道修复等手术治疗是目前CSD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能改善患者症状,降低CSD合并继发性不孕及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术式选择标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综述了CSD治疗方式选择、具体手术方法、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区别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90例切口瘢痕妊娠分为3组:甲氨蝶呤(MTX)组30例、穿刺组30例、介入组30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β-hCG值,B超监测切口瘢痕血流指数,比较各组治疗后血β-hCG、切口瘢痕血流指数、血细胞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的住院时间和转经时间。结果:①介入组血β-hCG下降最快,治疗1周后比原基础值下降80%,而以后则下降缓慢。其次是穿刺组,MTX组血β-hCG下降最慢。②介入组治疗后1~2周,切口瘢痕血流指数明显小于术前。③各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16.4±8.74g/L、白细胞为6.56±1.99×109/L;治疗后2周平均血红蛋白为113.4±11.6g/L、白细胞为7.35±2.77×109/L,各组血细胞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各组住院时间:MTX组38.4±8.4d、穿刺组33.5±4.0d、介入组16.4±7.9d,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转经时间:MTX组60.0±9.6d、穿刺组50.7±6.5d、介入组36.7±16.7d,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加刮宫术的介入方法明显比单纯MTX或孕囊穿刺术的效果好,缩短了住院时间,月经恢复也较快,子宫动脉栓塞术加刮宫术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CSD)作为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所致。CSD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痛和继发性不孕等。CSD患者再妊娠时可能发生瘢痕妊娠、胎盘植入和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CSD的治疗方式众多,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无生育要求、憩室较小的CSD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如宫内缓释系统、避孕药和中药等。而手术治疗作为治疗CSD的主要手段,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CSD合并继发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的发生风险。目前对于有生育要求的CSD患者,妊娠前是否需要治疗、治疗方式、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等尚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经腹腔镜诊治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愈并保留子宫,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85.7±17.2分钟,平均手术出血量202.9±270ml,无中转开腹.6例同时行瘢痕修补,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100 U/L以下时间平均14.6±5.2天,超声显示子宫恢复正常时间平均21.7±30.2天,1例未同时行瘢痕修补的患者,超声显示3个月后子宫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在明确CSP诊断的同时还能在阻断双侧子宫动脉后行妊娠物清除和瘢痕修补,是治疗CS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诸葛听  徐嬿  黄紫蓉  李斌 《生殖与避孕》2012,32(11):760-764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出血的止血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对95例CSP出血患者依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采用纱条填塞压迫宫腔下段及切口处止血;B组采用Foley导管压迫宫腔下段及切口处止血;C组采用经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止血;D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止血。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前估计出血量、停经天数、治疗前血β-hCG值、超声显示孕囊或胚胎组织物3径线之和的平均数,超声显示妊娠物距浆膜面的组织厚度4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出血量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值,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止血方法在治疗中均成功止血,临床工作中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需要,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同时或交叉应用,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可达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减少出血等并发症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gynecologic sequelae due to deficient uterine scar heal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re only recently being identified and described. These include conditions such as abnormal bleeding, pelvic pain, infertility, and c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 as well as a potentially higher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gynecologic procedures such as uterine evacuation, hysterectomy, endometrial ablation, and insertion of an intrauterine device.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s a pouch or “isthmocele” in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 that causes delayed menstrual bleeding.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or clinically relevant cesarean scar defects (CSDs) ranges from 19.4% to 88%.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CSD include number of cesarean sections, uterine position, labor before cesarean section, and surgical technique used to close the uterine incision. There are no accept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SD. We propose that a CSD be defined on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or 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 as a triangular hypoechoic defect in the myometrium at the site of the previous hysterotomy. We also propose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aid in standardized classif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repair of CSD include laparoscopic excision, resectoscopic treatment, vaginal revision, and endometrial ab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