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2例病人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7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5例 (右侧旁路 8例 ,左侧旁路 2 7例 ,其中 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总成功率 98% ,复发率 2 %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在临床应用以来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2 ] ,现已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我院采用该项技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6 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9~ 2 0 0 1年 6月我们所做的 6 2例射频消融患者。男 34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34±2 1)岁。预激综合征 (WPW )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 6例 ,共有旁道 2 6条 ;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33例 ;房性心动过速 1例 ,Ⅰ型AF 1例 ;左室特发性VT 1例。 3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其中冠心病、肺心病、高心…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自 1 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 ,已成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根治方法[1 ,2 ] 。我院心内科于 2 0 0 0年 5月于临床应用此项新技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全组共 5 0例心动过速患者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 4 0 .5 4± 1 7.91 )岁 ,年龄 1 1~75岁。均有明确心动过速发作史并有心电图记录 ,或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 1例 ,…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5年 4月— 2 0 0 2年 2月 ,为 35 0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 (RFCA)。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5 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 ,男 198例 ,女 16 2例 ;年龄 13~ 6 9岁 ,平均 4 8.3岁 ;病程 4个月~ 38年 ,平均9.7年。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11例 ,占31.7%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2 1例 ,占 6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5例 ,占 1.4 % ;室性早博 (PVB) 5例 ,占 1.4 % ;阵发性心房扑动 (AFL) 6例 ,占 1.7% ;房性心动过速 (AT) 2例 ,占 0 .5 7%。AVNRT 111例中 ,10 9例为慢快…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 (RFCA)是近来治疗室上性 (SVT)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 1999年 4月至2 0 0 1年 6月对 4 3例房室结双径路及房旁路合并SVT进行了RFCA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4 3例住院患者 ,男 2 1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0a ,平均 37.2a ,均有反复发作SVT史 ,病程 6~ 2 8年 ,药物治疗不能预防其发作 ,心动过速时均有心悸、头晕等症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 0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速 (AVRT) 2 3例(其中显性房室旁路 5例 ,隐匿性房室旁路 18例 ,左侧游离壁旁路 2 2例 ,右前间…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2002年5月对3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男16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2.3岁。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预激综合征2例。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慢径消融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十分有效的方法 ,但是有造成房室阻滞的危险。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消融慢径出现房室阻滞患者的一些心内电生理指标 ,并与没发生阻滞者作对比 ,冀能在射频能量释放前预测房室阻滞发生的可能性。资料和方法   1 5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 ,均为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 ( 1 997年 7月— 2 0 0 0年 4月 )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6岁~ 54岁 ,慢快型AVNRT的诊断通过程序心房刺激S1S2 每缩短1 0ms,A2 H2 跃增 50ms或以上 ,诱…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60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 ,RF CA)前后的护理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术后早日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6 0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 36 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其中男性 2 0 7例 ,女性15 3例 ;年龄 (39± 2 1) (11~ 79)岁 ;2 2 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其中Mahaim纤维 6例 ) ,8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9例Ⅰ型房扑 ,6例预激综…  相似文献   

9.
西宁地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10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8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2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扑动(Ⅰ型)2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5.0%,未成功者行第2次消融后总成功率9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6.0%,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7.6%,特发性室速总成功率100%,心房扑动(Ⅰ型)总成功率50%,随防(1~5)年,7例复发,复发率1.7%,并发症发生率1.7%.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49例行RF-CA患者资料,其中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室特发性室速、房速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48例,成功率为9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7例,成功率为97.8%;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共11例,全部成功;房速3例,2例成功,1例行房室结改良术。结论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1151例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昌  张清  张殿新  刘兵  李伟  贾国良  程何祥 《医学争鸣》2003,24(12):1114-1117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 ,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 1(男 6 14 ,女 5 3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 ,患者年龄 7~ 78(4 0 .1± 13.4 )岁 ,心动过速发作史 1mo~ 4 0 (12 .5± 4 .8)a,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6 91例 ,计有旁道 70 4条 ,其中左侧旁道患者 5 4 4例 (分布位置 :左游离壁 4 0 5例 ,左前壁 78例 ,左后侧壁 6 1例 ) ,右侧旁道 116例 ,双旁道 11例 ,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 2 0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35 7例 ,其中 2 96例存在前向跳跃式传导 ,16例存在逆向跳跃式传导 ,4 5例无跳跃式传导 .室性心动过速 (VT) 5 0例 ,房性心动过速 (AT) 4 8例 ,心房扑动(AF) 5例 .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 94 .6 %,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8.0 %以上 .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 4 .7%.10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2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后植入心脏起搏器 ;术后 6例出现动脉栓塞 ,3例出现深静脉血栓 ,2例因急性肺栓塞猝死 .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适合于各类人群 ,以AVRT和AVNRT的效  相似文献   

12.
<正>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不断发展,证实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旁路所致心动过速在整个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射频消融术的开展为此类心动过速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院自1995年开展射频消融术已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6例,  相似文献   

13.
罗秀锋  郑萍  李静  梁月香  邹莲英 《广西医学》2009,31(8):1130-1131
目的分析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并发症,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9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5.73%(471/492)。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99例,成功率为95.32%(285/299);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3例,成功率为96.37%(186/193);并发症发生率为2.24%(11/492)。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术后延迟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近期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完全性房室阻滞是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 0 %~ 3% ,多发生于消融过程之中[1 ] 。本组报道3例AVNRT患者在慢径消融术后出现的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6年 8月~ 1998年 12月本院对 6 0例AVNRT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的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 3例于术后第 2~ 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 3例患者 (男 1,女 2 )的平均年龄 35± 10岁 ,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 15± 5年 ,术前各项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院导管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3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使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导管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31~79岁,平均49岁。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8例,特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冶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12例结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71例,房室旁路307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10例,室性心动过速14例,右房房扑12例,旁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2例,多旁路6例.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的成功率为97.1%,19例复发再次消融18例获得成功,并发症为0.65%.结论: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治疗的106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心律失常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37例,房室折返性386例,室性早搏59,室性心动过速26例,心房扑动35例,阵发性心房纤颤8例,复合性心动过速14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80%,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全部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性心动过速伴阵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结果:全部20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1例出现并发症,占5%,随访1-24个月,1例复发(5%),而再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 (RFCA)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重要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之一。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成功地实施了 3 0例RFCA术 ,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 6例 ,预激旁路参与的快速心律失常 4例 ,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接受RFCA治疗者共 3 0例 ,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14~ 76岁 ,PSVT病史 2 3 0年 ,经多种药物治疗仍发作频繁 ,伴头晕、黑朦、心悸症状。服用心律平、异搏定、心得安、胺碘酮等药物不能预防发作…  相似文献   

20.
吴秀兰 《华夏医学》2000,13(2):228-229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介入心脏病学的重要进展。已成为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从 1 994年 1 2月至 1 998年 5月共治疗 52例患者 ,现将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患者中男 3 5例 ,女 1 7例 ,年龄 1 3~ 62岁 (平均 3 6.8± 1 1 .8岁 ) ,其中左侧旁道 (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3 0例 ,右侧旁道 9例 ,房室结双径路 (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 ) 1 3例。本组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1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有心房纤颤病史。2 标测与消融经股静脉送入 6F4极电极导管 ,分别在 X线透视下送至右室心尖部、三尖瓣环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