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1 484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占到总体留守儿童的84.9%;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性别、是否住宿、学习成绩、家庭收入等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rear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2006年6月~7月开展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社会、家庭及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编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比较二组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分低于非留守儿童(P<O.05),不同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有个人爱好的留守儿童之间生活质量存在差异(P<O.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下降,一些因素可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6个月以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未满18周岁人群[1]。由于家庭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缺失,他们无法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导致其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2-6]。留守儿童的生  相似文献   

5.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生活质量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5个县市4 457名农村地区4~5岁学龄前儿童.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TM 4.0)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生活质量总分为(79.44±12.51)分.留守儿童在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及心理领域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99,3.51,3.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越大(OR=0.82,95%CI=0.71 ~0.95)、家庭居住人数越多(OR=0.85,95%CI=0.73~0.98)与儿童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父亲文化程度越高(OR=1.40,95%CI=1.21~1.62)、父亲收入越低、母亲做家务或无业、儿童2周患病(OR=1.76,95%CI=1.50~2.06)与儿童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儿童年龄、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去年年收入、母亲职业、家庭居住人数、儿童2周患病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与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河南省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419名,抽取非留守小学生410名作为对照,运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自制的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2组小学生进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外伤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父母关心学习、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9个变量入选,除前3者外均为保护因素;与留守小学生相比,非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2个变量未入选,但父母文化程度与自感压力3个变量入选方程。结论相对非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更影响留守小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受艾滋病影响农村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自尊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和自尊现状,为向相关人群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河南、安徽农村地区194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尊量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认知成分得分为(90.48±14.42)分,其中家庭生活维度相对得分最低,仅为(17.92±3.78)分。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父母/自身为HIV感染者)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均低于普通家庭儿童,接受非政府组织心理干预较少和较多的儿童及"阳光家庭"中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尊量表普遍得分较低,初中及以上学生平均得分低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家庭生活满意度及自尊水平较低。需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支持,减轻其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接纳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5所高级中学高一~高三年级学生共1322名,选用高中生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重点高中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最好,城乡结合处学校的学生生活质量最差。结论学校周边环境、学生生源等因素影响高中生生活质量,不同类型学校应针对其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开展留守儿童生命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编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442名和非留守儿童43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极情感体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时间、与外出父母交流频次、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兄弟姐妹个数、朋友个数等因素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较低,但农村留守儿童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4708名,用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不同地区、年级和性别的学生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市区学生得分高于郊区学生;小学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生理状况得分高于女生其他方面女生高于男生。4种不同家庭类型比较,大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学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单亲家庭较低。学习成绩、学习年限、与父母的关系桨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随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家庭生活状况对学生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临沂市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沂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6月,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临沂市18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测试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得分(分)分别为(15.63±1.92)(、14.66±2.21)、(14.52±2.84)、(13.08±2.27),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因子得分(分)分别为(7.29±2.63)、(6.93±2.75)、(6.51±2.92)、(47.75±15.56)、(1.95±0.52)(、1.05±0.50),除消极应对因子得分外其他因子得分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有相关关系。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因子得分分别进入生存质量4个领域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质量状况较好,人格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广东开平、博罗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广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开平,博罗两地1008例农村老年人进行了生活质量调查,结果:96.64%的老年人具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评分)78.0%的老年人具独立性生活能力(IADL量表评分);健康自评36.31%的老年人良好;52.8%中等,10.42%差,56.05%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居一,二位的是关系炎,慢性头痛,对目前医疗条件满意的占38.8%,一般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状况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儿童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90对L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智商、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采用自拟家庭环境问卷调查他们的家庭环境状况。结果LD组儿童的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LD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总量表分和认知及情感成份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和焦虑体验的得分亦低于对照组儿童;LD组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且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人际关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LD儿童智力结构存在缺陷,主观生活质量较差。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LD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卒中致农村家庭负担,为今后降低脑卒中对家庭的危害性提供依据。方法以SF-36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采用人户的方式对71名脑卒中的家庭陪护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陪护人在8个维度的评分比较,经t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家庭陪护人在8个维度的评分上均低于四川省40~59岁农村人口,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在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生命质量的同时,给农村家庭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问题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儿童心理问题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杭州市某小学三~六年级学生370名为调查对象,利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作为评估工具进行调查。结果父母报告有行为问题和本人报告有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各个维度都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P值均<0.01)。A行为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P<0.05),而N行为对家庭生活与自我认识维度无明显影响(P=0.190,0.898)。结论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对主观生活质量各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居民抑郁和生存质量现状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并探讨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农村留守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514名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的抑郁症状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抑郁及其它变量和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21.8%,其中男性发生率为19.3%,女性发生率为22.8%;生存质量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且在除了总体健康外的7个维度中拥有最高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28~-0.49)。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是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生存质量要优先考虑对抑郁症状的评估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