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妮妮  周伟 《眼科》2016,(4):282-283
患者女性,75岁。主因左眼下睑肿块复发半年入院。2年前患者左眼下睑长一约绿豆大小肿块,肿块逐渐长大,先后两次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不详。入院查体:左侧腮腺区触及一肿块,约3 cm×4 cm、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下颌下腺淋巴结可触及多个结节,质硬、无压痛。余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5,左下睑皮下触及一肿块,约3.0 cm×2.5 cm,  相似文献   

2.
张彩霞  魏锐利  蔡季平 《眼科》2003,12(2):125-126
患者男,62岁,因双眼眶肿块渐进性生长8年余收治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下睑无痛性肿块,曾在当地医院行右眼眶肿块切除术,术后送病理示:眼眶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术后未予以特殊治疗,1年后左眼出现同类性质的肿块,也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2年双眼肿块复发,以右眼为重,曾行放、化疗(美乐华)等,症状无  相似文献   

3.
患者,张某,男,50岁,7个半月前发现左下睑正中有一黄豆粒大小的肿物,无疼痛不适感。7月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睑需粒肿”刮除术后,眼液、眼膏(药名不详)滴眼治疗。6月前左下睑术区肿物复发,伴睑缘溃烂、缺损。1998年3月10日到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号:28506)。眼科检查左眼视力1.0左下睑肿物皮肤破清糜烂,显露约2.5×1.5mm的下睑皮肤缺损,无异味,眼睑板肥厚变形,睑膜面充血,粗糙不平。治疗:局麻下行复合组织移植川行左下睑板腺肿物切除联合鼻中隔移植及植皮术。切除肿物送病检报告为“左下睑板腺癌”(病理号:98()l)…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汉族,4岁8个月,因发现左眼眶外上方肿块2年余于2003年5月入院。患者左眼眼睑外上方肿块,约豌豆大小,无红肿、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霰粒肿”。由于肿块靠近外眦角,未给予手术治疗,嘱其家属给予热敷等局部疗法,效果欠佳。近来发现肿块有增大趋势,在当地医院行眼眶CT检查示:左眼眶外上方占位性病灶,遂来我院眼科就诊。门诊以“左  相似文献   

5.
柳××,男,24岁,工人。门诊号515193。患者于3年前偶而发现右下睑正中部有一肿块,生长缓慢,无疼痛。在外院按“右下睑霰粒肿”行刮除术,木后肿块较前缩小,但仍可扪及硬结,经热敷等治疗未见缩小。3月前再次到乡卫生所及县医院诊治,仍按霰粒肿行刮除术,术后情况同上,肿块仍未完全消失,故到我院诊治。眼部检查:右下睑皮肤颜色正常,正中部可扪及一黄豆大小硬结,与皮肤稍粘连,无压痛,相应部位结膜充血。诊断为右下睑霰粒肿,行刮除术后仍可扪及一绿豆大小硬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0 岁,因右眼下睑反复发红半年就诊,当地医院曾考虑“眼睑炎”,予以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时眼睑发红可略减轻,但反复发作,且再发时下睑及颊部发红区域逐渐增大,无明显疼痛,无视 力下降及肿胀等。患者就诊半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右眼下 睑霰粒肿刮除术。  相似文献   

7.
李松松 《眼科》2000,9(1):9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 ,4 0岁 ,农民 ,一年前从车上摔下时左眼被树枝戳伤 ,当时泪小管断裂 ,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一年后左下睑伤口皮肤开始溃烂 ,分泌物增多 ,溢脓 ,并在局部形成脓肿 ,又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取出火柴大小的木条 ,但伤口仍不愈合 ,反复溢脓形成硬结 ,下睑形成疤痕并收缩外翻。于 1 996年 1 1月 1日以“左下睑疤痕性外翻”收住我科。入院全身辅助检查均正常。视力右眼 5 2 ,左眼 4 8,右眼未见异常。左下睑皮肤溃烂 ,局部可触及 1cm× 5cm大小的包块 ,质地较硬 ,与皮肤粘连 ,活动差 ,下睑结膜粗糙 ,充…  相似文献   

8.
廖志强  刘京珍  郭娟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66-666,I004
患者女 ,4 0岁。因左下睑肿物伴皮肤溃烂渐进性加重 1个月余 ,于 1999年 4月 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 1个月前左下睑可见一约“黄豆大小”肿物 ,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霰粒肿”并行刮除术。术后肿物呈进行性增大 ,伴皮肤红、肿、疼痛 ,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及局部滴氧氟沙星眼液等治疗 ,无好转 ,肿物中央皮肤溃烂 ,并向周边呈进行性蔓延。拟诊为左下睑感染 ,睑板腺癌。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 1 5。右眼正常。左下睑中部可见 30mm× 35mm× 5 0mm肿物 ,质硬 ,中央呈火山口状突起 ,基底深达睑板 ,相应睑板处有一约 6mm× 5m…  相似文献   

9.
患者于某男23岁住院号86337左上睑肿胀半年,发现肿块4月余。戴角膜接触镜多年。1982年发现角膜接触镜“脱失”,一直未找到。此后,时感左眼不适。1982年底发现左眼睑肿胀,滴用眼药水无效。1983年初,左上睑肿块逐渐长大,曾误诊为霰粒肿,作切开手术。切口久不愈合,肿块扩大,来院治疗。检查: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左上睑皮下可触及一1cm×1cm×0.4cm肿块,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质软,眼球活动不受限。右眼未见改变。诊断:左眼睑包块(性质待查)。1983年4月25日在局麻下行包块探查。距上睑缘3mm作与睑缘平行切口,在睑板上缘偏颞侧摸到一肿块,分离眼轮匝肌,暴露肿块,分离时,肿  相似文献   

10.
霰粒肿是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常见外眼疾患.霰粒肿中有二种变异[1]:(1)外霰粒肿,霰粒肿不向睑结膜穿破,而是朝皮肤穿破,在睑缘附近形成小肿块,该处皮肤呈暗红色;(2)睑缘霰粒肿,向睑缘突起,由睑板腺管形成的霰粒肿.对这两种类型的霰粒肿,由于靠近睑缘皮肤且与皮肤有粘连,手术切除往往囊肿不易取净,术后复发率高;且易形成瘢痕,影响外观;甚至有时因治疗不当形成睑外翻[2].我科自1996年以来,开展了外霰粒肿及睑缘霰粒肿的冷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周虹 《眼科新进展》2007,27(4):265-265
患者,男,25岁,某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员,左下睑包块2月余,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睑霰粒肿”,行切开骚刮治疗。术后创面不愈合,且新生物逐渐增大,伴左颌下淋巴结肿大,于2005年5月20日以“左下睑包块,性质待查”收住我院。发病以来,否认发热、咳嗽及胸痛史,但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好,体格中等。眼部检查:双眼矫正视力1.0;左下睑包块,约1.5cm×1.7cm,边界不清,红肿,表面及相应睑结膜面溃破,溃疡表面类似肉芽状,未见渗出物;眼球前、后段(-)。左耳前后、左颌下、左锁骨上、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胸片:正常。血液常规检查及血生化检查正常,体温36.8℃~36.4℃,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PPD实验(人型、牛型)均呈阳性。入院后行眼睑包块部分切除病检,报告为:  相似文献   

12.
顼晓琳  李彬  孙宪丽 《眼科》2002,11(6):363-363
1 病例简介患儿女 ,6岁 ,主因左下睑肿胀伴眼球突出 4个月 ,加重2 0天 ,于 2 0 0 2年 1月 2 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 ,以“左眼眶及上颌窦肿物”收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 ,既往体健 ,发病前无明显诱因 ,无家族史。 3个月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 ,行CT检查提示“左上颌窦恶性肿瘤 ,侵及眶内”。遂行放射治疗共 2 6次 (具体不详 ) ,并行“左上颌窦穿刺术”活检 ,结果“未发现肿瘤细胞”。放射治疗过程中眼球突出缓解。停止治疗 1个月后左下睑再次肿胀 ,视力下降 ,伴左眼球上移。眼科检查 :左眼视力 :眼前光感。左下睑肿胀、隆起 ,约 5 0mm× 5 0m…  相似文献   

13.
患者张× ,女 ,38岁 ,因发现左眼上睑肿物 2日就诊。检查所见 :左眼上睑正中可触及一黄豆粒大小肿物 ,质硬 ,对应处睑结膜呈紫兰色 ,睑结膜不充血 ,诊断为左上睑霰粒肿。给予左眼常规酒精消毒后 ,取 2 %利多卡因 1 0ml分别行睑结膜及睑皮下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后行霰粒肿切除术。此时患者自觉口干 ,胸闷 ,随后出现全身寒战 ,面色苍白 ,呼吸尚平稳 ,脉搏 :92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95 /6 0mmHg(1mmHg =0 .133kPa) ,急请内科会诊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 0 .0 5mg肌注 ,半小时后症状好转 ,面色潮红 ,脉搏 ,72次 /分 ,呼吸 :…  相似文献   

14.
梁× 26岁女门诊号028198。因左眼持续性流泪于1983年3月8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左下睑正常未触及肿块,冲洗泪道证明鼻泪管阻塞,行鼻泪管探通术,因术者不熟练误将探针插入下睑内端,并注入红霉素眼膏1毫升,当即下睑肿胀,嘱患者局部热敷。月余后左下睑仍肿胀如桃,于下脸内端皮下可触到一硬块且稍有压痛,除继续热敷  相似文献   

15.
霰粒肿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霰粒肿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509例(515只眼)霰粒肿常规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周至半年,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术中出血1只眼(0.19%);(2)术中切断险缘2只眼(0.39%);(3)术中剪破皮肤1只限(0.19%);(4)术后皮下遗留硬结2只限(0.39%);(5)术后睑缘变形3只限(0.58%);(6)术后复发5例6只限(1.16%)。结论 霰粒肿虽是小手术,但其并发症值得重视,轻巧的操作,必要的药物,物理治疗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睑板腺癌为眼睑的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老年人 ,女较男多 ,上睑较下睑多。我院今年共收治 2例睑板腺癌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例 1:女 ,5 0岁 ,干部。右眼上睑长肿块 1年多。曾在他院诊断为“睑板腺囊肿”并行手术 1次 ,现复发半月来我院。入院查 :右眼视力 1.0 ,上睑皮肤颜色正常 ,正中可触及一直径 0 .6cm大小肿块 ,睑结膜面粗糙 ,可见黄白色斑点 ,未破溃。取出肿物 1小块 ,送病理检查 ,报告为睑板腺癌。作好术前准备 ,在局麻下行上睑板腺癌切除术。肿块范围为上睑 1/ 4。将上睑肿块范围眼睑组织三角形全层切除 ,伤口睑板直接连续缝合 ,…  相似文献   

17.
睑板腺腺瘤是一种罕见疾病,我们从收集的66例霰粒肿送检标本中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因左眼下睑长肿物2个月就诊。查体:左眼下睑可扪及一小的硬结,大小约为3×2mm,与皮肤不粘连,相应部位睑结膜有肉芽组织形成。临床诊断为“霰粒肿”而行常规霰粒肿刮除术。术中切开结膜面,肿块内为均匀灰白色质硬的组织,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光镜下,瘤细胞呈腺泡样结构,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其周边部细胞呈栓状,近中心处细胞渐大呈多边形,胞浆内有大量空泡,瘤细胞集落间有血管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8.
患儿王小娟,女,1岁,住院号77236。自出生后父母即发现左眼不睁,左下睑颜色发紫、隆起,随身体长大局部肿块缓慢长大,于哭闹时肿块略大,从未看到“眼珠”。其它无异常。当地疑“左下睑血管瘤”,于81年11月10日来我院治疗。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其母妊娠期健康,家族中无先天性疾患。查体全身情况正常。右眼正常,左下睑半球状隆起,约2×2.2Cm~2,局部皮肤青紫色,境界隐约可扪及,质软有囊性感,与皮肤无粘连,用睑钩拉开眼睑未见眼球。下睑睑结膜亦呈青紫色,眼眶摄片左眼眶较健侧缩小,眶壁完整,左侧视神经孔显示不清。右侧正常。X线号:E24059。  相似文献   

19.
罗×男15岁学生患者于两年前,偶然发现右下睑生一肿块,生长缓慢,无疼痛。于1986年2月17日就诊。眼部检查:右下睑皮肤色正常。外下方隆起,可扪及一个约1×1×0.5cm的肿块与皮肤无粘连,与睑板粘连,较硬,肿块外下侧边界欠清。无压痛。结膜相直部位充血。双眼球位置,运动正常。诊断右下睑霰粒肿。在做霰粒肿刮除术中发现,位置与外下相连,切开后并无囊液刮除。术后包块仍未缩小。在3月11日又一次在外下穹窿部切口,切开后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霰粒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门诊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患者97例(102只眼),行病变内曲安奈德注射(0.1~0.2ml,40mg/ml)。治疗后病变体积减小80%以上且无再次增大或复发为有效。治疗患者者再次注射,再次注射后无效者可选择更多次注射或手术切除。结果多数患者一次注射后有效(66只眼,64.7%)或者二次注射有效(16只眼,15.7%),平均治疗有效时间为2.7周。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对于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反应相似,在注射次数、体积减小和治疗有效时间上无差异。性别、年龄和病程和治疗反应无相关性。术前术后眼压和视力保持稳定。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曲行安奈德注射安全有效,多数病例1~2次注射即有效果,对于2~3次注射无效患者可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