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3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钢缆固定、接骨板和钢缆组合应用、长柄股骨假体翻修等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59个月,平均随访37个月;12例患者均在3~8个月(平均5.2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85分(76~93分)。结论:根据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不同Vancouver分型,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川江  庄景盛  高云 《华西医学》2010,(9):1636-163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09年3月11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为人工股骨柄周围骨折,Vancouver B1型假体无明显松动,均行切开复位,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并取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3~6个月,11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患者无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内固定断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法估分: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不损害假体周围骨皮质及假体或其骨水泥层,操作简便,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熊高鑫  黄彰  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504-150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801例,对发生术中PFF的47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是否使用骨水泥假体、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类型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和PFF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术中PFF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00,OR=5.299,95%CI 2.636 ~ 10.656),高龄患者发生率高(P=0.000,OR=3.599,95%CI 1.970 ~ 6.575),术中使用生物型股骨假体者发生率高于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者(P=0.004,OR=2.680,95%CI 1.368 ~ 5.248),骨折发生类型多为Vancouver分型中的A1、A2型.结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女性、高龄、行翻修手术等可能引起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因素会增加术中PFF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因金属假体存在、局部骨质质量下降,治疗难度大,治疗方式选择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相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2001-02/2009-06收治的9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依据Vancouver骨折分型,A型骨折1例,B1型骨折3例,B2型骨折4例,C型骨折1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钢丝环扎、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观察治疗效果及其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跟踪随防1.1~4.5年,平均随访2.5年,6例患者治疗后获得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2例长柄翻修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的B2型患者和1例钢板固定C型患者骨折未愈合.提示根据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和骨组织质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尽量保护骨折端血运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 将本院近10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10例病例,按Vancouver分类方法分型,根据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5~12个月;平均8.2个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升高.结论 Vancouver分类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根据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Vancouver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0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PP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56~80.45(64.35±20.23)min,术中出血量976.46~2988.79(2001.34±986.45)ml,输血量452.14~1485.34(963.14±512.42)ml,住院时间7.50~18.50(14.23±4.82)d;20例术后HHS及PPMS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应用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的近中期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乐国平  张明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42-1144
目的:探讨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患者,Vancouver B1型8例,Vancouver B2型5例,Vancouver B3型2例.Vancouver B1型均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Vancouver B2、B3型予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翻修结合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 30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2.4分,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根据PFF术前的不同分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记忆合金环抱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在PFF Vancouver B型骨折的应用中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设定为对照组,采用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的3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哈里斯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帕克-帕尔莫移动评分(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手术前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且无发生特殊并发症及不良事件。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65. 12±22. 13) min、(1 986. 52±875. 63) ml、(955. 25±520. 17) ml、(12. 98±5. 11) d]显著优于对照组[(76. 38±24. 64) min、(2 437. 42±953. 87) ml、(1 226. 44±553. 09) ml、(15. 52±5. 8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HHS及PPMS评分分别为(73. 66±16. 05)分,(8. 37±2. 13)分,显著优于术前的(4. 46±1. 34)分、(0. 83±0. 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HHS评分及PPM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 42±14. 83)分、(7. 15±1. 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 29±6. 3)周,与对照组的(15. 03±7. 5)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 86±0. 9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 73±1. 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组配式股骨假体髋关节翻修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患者HHS和PPMS评分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进行内固定治疗。全部患者均随访9~24个月,观察组患者患肢负重的恢复时间4~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4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83.37±8.85分;对照组则分别为5~9.5个月、12~24个月、73.11±9.25分。观察组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的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周围骨折",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创伤,翻修治疗、患者老龄化、假体类型、假体固定方式和关节活动量的增加等,也与骨折发生有关。Vancouver分型方法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包含患者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假体固定情况、假体松动情况以及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等因素,对临床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患者的不断增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及复杂性随之增加。 目的:回顾有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Vancouver分型和治疗方案。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 数据库、FMJS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录的有关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索词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和"total hip arthroplasty,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排除报道时间较早的研究或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人数的增加,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正在增加。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创伤、固定方式、假体松动、翻修、骨溶解、置换前疾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和置换技术等。熟悉及理解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对其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方法。临床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是否有假体松及骨缺损等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与骨质疏松、骨缺损、假体、患者脆弱以及高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有关,其防治较困难。 目的:综合近几年的文献以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型、治疗、康复及预防。 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别检索 PubMed 和Spinger Link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分别设定为199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和1980年至2011年,检索词设定为“periprosthetic fracture, knee”,检索语言设定为英语,共检索到626篇文章。 结果与结论: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40篇文章。结果表明,随着全膝置换在临床中的广泛开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因其预后较差,所以要重视其预防,这一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内在的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固定技术等外在因素。Rorabeck 分型是全膝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用的分型方法,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并不理想;Kim分型将会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逆行髓内钉以及翻修等,合适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局部骨质量、患者的健康状况等,目前尚缺乏完美的原则来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将有益于预防固定过久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的丢失。因此,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在牢固固定的同时,应该尽量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Cole A 《Nursing times》2005,101(37):34-36
Hip fracture is a common injury that predominantly affects older people. Pain following fracture of the neck of the femur is present throughout the illness trajectory, including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erio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nurses at one trust implemented an innovative nurse-administered femoral nerve block service.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更多继发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被报道。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依据Vancouver分型标准,分析各类型骨折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与并发症,明确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方法,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骨质疏松和假体类型的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Vancouver 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实际应用中常会有几种方式结合运用,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15.
16.
背景:研究表明,股骨偏心距短缩会导致外展肌肌力下降,偏心距过大,则增加置换后股骨颈假体折断的风险及增加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骨鞘的压应力,使其易松动和下沉。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过程中偏心距调整的重要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病例来自2004-01/2005-1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对象: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2~90岁,平均73.8岁。方法:全部患者均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术前利用X-Caliper仪器,仔细测量骨盆正位片中健侧股骨头旋转中心、髋关节旋转中心、颈干角、股骨的横向偏心距、外展力臂、重力力臂等,利用三角函数进行准确计算。确定截骨平面的角度,选择合适假体以及术中对于偏心距的调整,比较置换后与健侧的差异。主要观察指标:偏心距的数值及置换后关节功能。结果:30例患者术前健侧偏心距平均38.7mm(22~57mm),术后患侧偏心距平均39.2mm(21~59mm);健侧平均38.7mm。术后肢体不等长范围1.8~8.7mm,平均3.4mm,患侧肢体长者26例,占86.7%,短者4例,占13.3%。术后随访0.5~2.5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10例,良19例,可1例,优良率达97%。结论: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中偏心距的合适与否与置换后关节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2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疼痛发生率低,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锻炼、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诊治等提供依据。方法对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和股骨头坏死(36例)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随访的80例患者中按照Harris评分:优59例,良13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通过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合适的假体选择和固定方法,髋关节置换能够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