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因其无需制作包含角膜浅层基质的角膜瓣所以更有利于治疗角膜薄,屈光度大的患者。但随着屈光度的增大,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逐渐增加,2级以上的haze既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并且伴发屈光回退,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我院2002/2006年发生数例LASEK后的严重haze,采取了再次行LASEK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经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去除、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高度近视患者2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研究组行去除角膜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对照组行保留角膜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结果两组术前裸眼视力(UCV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研究组UC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UCV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5 d 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去除角膜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有利于保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归纳和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比较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优缺点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特点,根据其发展趋势,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82例(145眼)薄角膜高度近视患者采用薄角膜瓣LASIK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结果薄角膜瓣下LASIK术后反应轻,术后第1天患者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112眼,占77.2%;0.5~0.8者29眼,占20.0%;小于0.5者4眼,占2.8%。屈光度数稳定在±1.0D以下者118眼(81.4%)。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角膜瓣细微皱褶。结论薄角膜瓣下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及疗效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 350例(4 638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术后90%病人轻度不适,无一例感染,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其良好的手术预测性,理想的手术效果,成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角膜屈光手术该手术是用微角膜切开刀制作一个130或160微米厚度的角膜瓣,从而于基质层行激光切削,改变角膜前曲率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但由于术后相对较长时间对角膜瓣与基质床间不能达到完全愈合,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角膜瓣移位,从而使患者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背景:保证角膜上皮瓣活性的最佳乙醇浸润时间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影响角膜上皮瓣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50例(100眼)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患者,术眼按度数分为轻度近视(〈-3.00m-1)40眼和中度近视(-3.00~-6.00m-1)60眼。术中乙醇作用时间分别为15,25s。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1,6,12个月时,相同近视度数下,与乙醇作用25s比较,术中乙醇作用15s眼的裸眼视力明显提高,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加快(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呈正相关(P〈0.01)。说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切削深度相当情况下,乙醇浸润时间越短,角膜上皮瓣制作质量越高,术后角膜上皮瓣活性越好,愈合较快、视力易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保证角膜上皮瓣活性的最佳乙醇浸润时间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影响角膜上皮瓣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50例(100眼)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患者,术眼按度数分为轻度近视(<-3.00m-1)40眼和中度近视(-3.00~-6.00m-1)60眼。术中乙醇作用时间分别为15,25s。结果与结论:术后1周、1,6,12个月时,相同近视度数下,与乙醇作用25s比较,术中乙醇作用15s眼的裸眼视力明显提高,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加快(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雾状角膜混浊程度呈正相关(P<0.01)。说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切削深度相当情况下,乙醇浸润时间越短,角膜上皮瓣制作质量越高,术后角膜上皮瓣活性越好,愈合较快、视力易恢复。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3—06~2005—03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来,出现了相关并发症8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18~50(平均24.5)岁。近视屈光度为-0.75~~15.00D,散光0~-5.00D。 1.2手术方法 用平衡液冲洗术跟结膜囊,暴露术跟,良好的眼球暴露是安全制作角膜瓣的关键。放置负压吸引环,显微镜下行角膜板层切削,掀开角膜瓣,嘱患者注视正上方固定指示灯,开始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同时注意保护角膜瓣及蒂部,避免激光误伤或术后产生不规则散光,不断吸干切削区过多的水分。激光切削完毕将角膜瓣复位,用平衡液瓣下冲洗角膜层间直至清洁,将角膜瓣对位并吸干角膜表面的水分。  相似文献   

10.
韩红举  魏梅  庄云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76-1277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是采用超薄微型角膜刀制作厚度仅60~80μm的角膜上皮瓣,再在角膜前弹力层进行激光切削,从而改变角膜中央及/或周边的前表面曲率,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Epi—LASIK是安全的表面切削术,拓宽了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治范围,降低了LASIK(laser in sire Leratomileusis)由于瓣异常带来角膜膨隆扩张、上皮植入或弥漫性层间角膜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矫治薄角膜近视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行角膜屈光术的186例(337眼)薄角膜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94例,年龄(22.8±5.2...  相似文献   

12.
2004—09我们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眼最有效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先用极精密的微型角膜刀在角膜表面切开形成1个厚度为0.13~0.16 mn的角膜瓣,然后根据屈光不正度数,发射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最后将瓣复位,不需缝合.它是一种具有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治疗屈光不正的激光手术,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后遗症少,矫正范围大,但要获得最佳术后视力效果,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符合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外再加护理干预,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3,P=0.002)。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术后黄斑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及分析该院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术后黄斑出血的相关原因。方法选择该院1997~2012年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 170例(4 302只眼),其中PRK组2152只眼,LASIK组2 150只眼,采用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包括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组)605只眼,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组)957眼,飞秒激光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组)588只眼,采用常规观察最佳矫正视(BCVA),眼内压,眼底改变等,全部患者随访8~12个月。结果 2 170例4 302只眼,有14只眼发生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0.33%,其中PRK组2 152只眼,12只眼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为0.56%;LASIK组2 150只眼,2只眼黄斑出血(LASEK发生1只眼,SBK发生1只眼,Femtosecond laser无),黄斑出血率为0.09%,PRK组黄斑出血率高于LASIK组黄斑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PRK组12只眼黄斑出血时,其平均眼压为(24.38±5.63)mm Hg,比术前平均眼压(16.58±4.28)mm Hg高。结论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波动可能是高度近视PRK术后黄斑出血的主要原因,LASIK术是避免高度近视术后黄斑出血的最好方法,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与黄斑出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归纳和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比较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优缺点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特点,根据其发展趋势,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oleu-sis,LASEK)简称EK手术,它作为一种表面切削术式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得到国内外眼科界的广泛认同。该术式以角膜上皮瓣代替角膜基质瓣,避免了使用板层角膜刀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且相对更大的切削深度使近视手术适应证范围也更广,尤其是对于角膜较薄的近视病人,更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LASEK)与角膜上皮切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6.00D)的疗效,评估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LASEK手术组54眼(30例),采用20%乙醇浸润20~30S分离角膜上皮;Epi~LASIK组42眼(23例),采用法国Moria公司的进化三型Epi—LASIK手术刀制作角膜上皮瓣。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对2组术中角膜上皮瓣完成情况、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视力、屈光、以及角膜混浊(Haze)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LASEK组上皮制作困难、不完整,Epi—LASIK组上皮瓣均完好无损、且边缘整齐。(2)术后所有患者有不适感,Epi—LASIK组好于LASEK组。(3)Epi—LASIK组角膜上皮大多数在4d内愈合,而LASEK组4d内角膜愈合者不到一半,EpiLASIK组恢复较快。(4)术后屈光度均有回退,但术后6个月时,LASEK组回退较Epi—LASIK组明显。LASEK组随着屈光度的回退,视力也有下降;Epi—LASIK组患者视力稳定。(5)术后6个月LASEK组角膜Haze0.5级以上者12眼(22.2%),1级者3眼,无2级发生;Epi—LASIK组角膜Haze0.5级者2眼(4.8%),无1级、2级发生。EpiLASIK组明显好于LASEK组。(6)无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1)Epi—LASIK组的角膜上皮瓣较LASEK完整可靠,且没有受到酒精影响,活力更高、术后不适症状更轻。(2)Epi—LASIK组术后Haze反应较LASEK组轻,可能与其角膜上皮瓣制作完整和更具活性有关。(3)Epi—LASIK组较LASEK组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但LASEK组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瓣移位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07~06以来遇到的6例术后角膜瓣移位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248只眼LASIK术后3d内发生角膜瓣移位4例,术后5个月、3a后外伤出现角膜瓣移位2例。经过角膜瓣重新复位,视力均达到1.0。结论: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者的及时检查治疗是视力恢复的重要前提,无论LASIK术后多长时间,患者都应加强自身的防护,避免眼部外伤。  相似文献   

20.
微型角膜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磨镶术(Epi-LASIK)是继准分子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之后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原理是依靠电动装置驱使钝性刀头高速震荡,进而机械分离角膜上皮与角膜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