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NADPH依赖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方法:通过PCR方法克隆来源于Alcali-genes eutrophus菌的NADPH依赖性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phbB,将其克隆在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8a中,进行PCR和DNA序列测定验证,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结果:通过PCR和DNA核酸序列分析,证实获得的基因片段为phbB全编码序列,phbB被克隆在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8a中,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获得表达。结论:获得了Al-caligenes eutrophus菌的NADPH依赖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将其克隆在pET28a中,经诱导获得Phb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hbB的理化性质和酶动力学性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人含前导肽的β-NGF基因序列进行体外扩增、克隆及分析鉴定,并将其插入Pichiapastoris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进行表达及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胎盘DNA基因组中扩增出含前导及信号肰的β-NGF基因序列;用A-r克隆法,与pGEM-T载体连接,经筛选得到重组质粒pGEM-Tβ-NGF,用酶切、PCR法及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将β-NGF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用脂质体法导入CS115中,甲醇诱导分泌蛋白.结果亚克隆中,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在748bp位置出现阳性条带;发酵液中蛋白SIS-PAGE电泳在14.OKD附近有特异表达带;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0%;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此带有特异活性.结论重组质粒pGEM-Tβ-NGF蛋白产量高,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含前导肽的神经生长因子(β-NGF)基因序列进行体外扩增、克隆及分析鉴定,为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获得具有神经生长因子活性的蛋白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用一对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从人胎盘DNA基因组中扩增出含前导肽的β-NGF基因序列;用A-T克隆法,与pGEM-T载体连接,经筛选得到重组质粒pGEM-Tβ-NGF,用酶切、PCR法及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在预期位置出现阳性条带。结论:重组质粒pGEM-Tβ-NGF成功,克隆基因序列正确,此方法各环节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适于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表达的人降钙素(hCT)基因,为提高其表达水平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频率表,在不改变hCT。氨基酸组成的前提下,设计并合成适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编码hCT的DNA序列,经PCR扩增后,与质粒载体pGEM^R-Teasy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JM109大肠杆菌,筛选阳性菌落,经扩大培养后,对所含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证实,hCT编码DNA序列成功地克隆人pGEM^R-Teasy载体中,其序列与设计的完全一致。结论:完成了大肠杆菌偏嗜性人降钙素基因的克隆,为下一步hCT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变体P6BMP2并初步纯化。方法:根据P6肽的氨基酸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将P6肽的核酸序列设计在5’端引物,通过PCR方法合成P6BM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ALEX中,经NcoⅠ、XhoⅠ双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验证。结果:通过双酶切和DNA序列分析,证实获得的基因片段与我们期望的相符合,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Heparin Sepharose^TM 6Fast Flow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结论:构建了P6BMP2的表达质粒,获得P6BMP2的表达并建立了纯化方式,为P6BMP2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潜伏相关核心抗原(LANA)羧基端基因(ORF73C),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方法:设计一对PCR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提取稳定状态的BCBL-1细胞的总DNA作模板,通过PCR扩增KSHV ORF73C,PCR产物经双酶切后按正确的读码框克隆进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中,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经核酸序列测定及分析,分离、克隆的ORF73C基因与基因数据库中登记的ORF73基因的羧基端的621bp的序列有99%同源性。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转化菌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显示有大小约为46ku的融合蛋白表达。结论:初步表明ORF73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扣囊复膜孢酵母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为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作准备。方法:用PCR方法从扣囊复膜孢酵母的总DNA中扩增得到β-葡萄糖苷酶基因连接到pGEM--T载体上,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插入到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使之位于α-因子信号肽下游,且与之同框,构建成重组质粒pSHL9K。再将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克隆,并进行鉴定。结果:重组pPIC9K转化大肠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后,进行酶切和PCR鉴定,证明形成了目的基因的克隆。结论:应用大肠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作为受体菌,pPIC9K为载体,成功克隆了β-葡萄糖苷酶基因。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猪种标准株外膜蛋白OMP25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并构建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得到布鲁氏菌基因组,得Omp25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经双酶切和DNA测序测定,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 HB101,TOP10),经IPTG诱导后,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rOrap25表达情况。结果经DNA测序显示Omp25DNA序列和插入位点正确,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DGEX-4T-1-Omp25,经IPTG诱导,特异性表达出以包涵体形式存在48kDa的Omp25融合蛋白。结论制备、克隆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Omp25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方法:由人成骨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利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cDNA;将获得基因片段重组到pCI质粒中,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后挑选克隆,利用限制性酶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质粒DNA酶切分析及核酸序列分析证实,获得的基因片段为人BMP2全编码序列,结论:克隆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为表达骨形成蛋白2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DNA聚合酶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类DNA聚合酶(pol-β)基因全长cDNA,构建该基因的真核高铲表达载体。方法 抽提人胚肺纤维细胞HLF总RNA进行RT-PCR扩增,用pGEM-T载体经T/A克隆,DNA测序确定后,用双酶切将pol-β全长cDNA定向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EGFP-Cl,转染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RT-PCR获得1.03kb的产物,经DNA顺序,确定所扩增片段为人类pol-β基因全长cDNA,进而成功筛选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l-β。结论 成功构建人pol-β基因全长cD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建立该基因的高表达细胞株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TGFβ1cDNA高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得到基因工程制备的人重组TGFβ1,构建人TGFβ;cDNA高表达重组质粒。方法从人血小板中提取总RNA,经RT-PCR得到TGFβ;cDNA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质粒pBLMVL2中,构建了在PL启动控制基因表达质粒pBLMVL2-TGFβ;,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温敏诱导表达。结果RT-PCR得到的TGFβcDNA经DNA序列分析与文献报道一致,pBLMVL2-TGFβ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人重组TGFβ1经还原型SDS-PAGE电泳,呈一条蛋白条带,分子量12.5kd,表达产物约占全菌蛋白20%。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pBLMVL2-TGFβ1能高表达人重组TGFβ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牛生长抑素基因并初步纯化。方法:根据牛生长抑素基因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2个DNA片段,经退火、Klenow酶补平及连接反应,获得牛生长抑素基因片段;经PCR扩增、EcoRⅠ和BarnHⅠ酶切,牛生长抑素基因被克隆在表达质粒pALEX中。结果: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GST—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结论:牛生长抑素基因得到了高水平表达并初步纯化,为表达产物的大量制备、进一步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构建并鉴定TGF-β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含有EcoRI和Xhol Ⅰ酶切位点的TGF-β1 cDNA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人白细胞mRNA为模版,扩增TGF-β1基因,纯化PCR产物,TA克隆,双酶切与pcDNA3质粒表达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酶切鉴定阳性董组子,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用双酶切后形成分子量1.2kb的条带,符合物理图谱,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序列测定结果与预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TGF-β1基因,并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GF-β1.  相似文献   

14.
SARS病毒M蛋白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膜蛋白M胞外区编码序列,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作融合表达。方法:从GenBank获得SARS病毒BJ01株膜蛋白M编码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其氨基端129-base-pair(bp)双向单链DNA序列,在5’和3’端分别引入BamHⅠ、Ⅰ酶切位点,退火后形成双链DNA,常规法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含M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E.co如)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一B—D一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129bp基因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所登记的BJ01毒株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有一个大小为30.1ku的融合表达蛋白产生。结论:M蛋白氨基端胞外区129bp编码基因在E.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DNA多聚酶β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PC12细胞中表达。【方法】RT—PCR获取大鼠DNA多聚酶β(POLβ)的编码序列,TA克隆测序,酶切POLβ基因并连人穿梭质粒pAdTrack—CMV,电转至含腺病毒pAdeasy骨架质粒的大肠杆菌BJ5183。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olp)和Lipofectamine2000转染293细胞,用重组腺病毒感染PC12细胞。【结果】10个TA克隆中有3个克隆的序列与GENE BANK中大鼠POLβ cDNA序列完全一致,同源重组检测时30个克隆中有8个含目标条带。DNA序列正确的POLβ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后,感染Ad—polβ的293及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重组腺病毒Ad—polβPCR鉴定含目标条带,Ad—polβ感染PC1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到POLβ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DNA多聚酶β的腺病毒重组体并在PC12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人白细胞介素-2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4(hIL-24)基因,以供重组表达。方法利用自行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LPS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中分离hIL-24cDNA并重组到pUCl9载体上,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结果PCR及酶切产物电泳结果均证明所克隆的基因为621bp。经序列测定证实所克隆的hIL-24与GenBank报道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该基因系国内首次获得并经序列测定证实的hIL-24cDNA基因。这为进一步在真核或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有活性的重组hIL-24,更深入地研究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大鼠DNA多聚酶β基因克隆及其腺病毒介导的表达载体。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用逆转录PCR扩增DNA多聚酶β(POLB)的编码区,与T载体连接,作DNA测序后,酶切POLB基因并连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ek-CMV,电转至含腺病毒pAdeasy骨架质粒的大肠杆菌BJ5183。酶切鉴定,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olb)Lipofectamine2000转染293细胞,用293细胞扩增重组腺病毒。结果 8个TA克隆中有2个克隆的序列与GENE BANK中大鼠POLB cDNA序列完全一致。DNA序列正确的POLB重组腺病毒质粒Ad-polb转染293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结论 用TA克隆和AdEasy系统,成功构建了大鼠DNA多聚酶β的腺病毒重组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克隆人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hIL-17F的基因工程菌。方法 利用RT-PCR法,以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hIL-17FFeDNA的编码序列,并分别亚克隆至pUCm-T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中,进行PCR、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121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包涵体融合蛋白,且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 PCR产物大小及其单酶切鉴定均证明所克隆的基因是hIL-17F,DNA序列测定进一步证实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hIL-17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5%,且Western印迹证实确为目的蛋白。结论 该基因系国内首次克隆,hIL-17F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和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所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k)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探讨其特性。方法以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49号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TX-M-3,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3基因克隆到pBV220/DH5α系统进行重组,重组菌经42℃热诱导,SDS-PAGE电泳鉴定酶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同类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大肠杆菌DH5α转化pBV220/CTX-M-3重组质粒后,ESBLs试验为阳性,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耐药性下降。此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分子质量大约为31KD。结论成功表达重组的CTX-M-3型酶,为进一步做酶动力学及酶的其他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体外扩增小鼠组织因子基因cDNA序列,构建小鼠组织因子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方法 根据基因库提供的基因序列设计克隆扩增小鼠组织因子cDNA基因序列的引物,利用原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获得小鼠组织因子cDNA基因,通过内切酶酶切和T7酶连接,将小鼠组织因子cDNA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多克隆位点中.筛选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证实正确后,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扩增的小鼠组织因子cDNA序列相对分子量大小和预期值相一致,重组质粒酶切结果和预期值相符,DNA序列测定显示质粒的目的基因阅读框架准确无误.用IPTG诱导可以有效诱导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与预期值相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组织因子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了有效表达,为将组织因子应用于治疗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