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汝健  付立  李勇  陈有东 《四川医学》2007,28(12):1375-1376
目的 总结9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2年4月~2007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91例,男83例,女8例,年龄36~80岁,其中二支血管病变13例,三支血管病变78例,合并左主干病变15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搭桥4支,67例搭桥3支,16例搭桥2支。89例应用左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15例应用桡动脉吻合后降支,其余均采用大隐静脉吻合。8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 全组91例共行冠脉搭桥265支,平均2.91支/人,全组死亡1例,全组无出血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9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1支病变9例,2支病变17例,3支以上病变183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3例。结果:本组共移植血管668支,每例患者移植血管1~8支,平均3.20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9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98h,平均7.6h。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为2.91。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203例患者出院时症状明显改善及消失。随访115例(56.56)。随访时间2个月至5.1年,心绞痛消失109例,复发6例。结论:综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人文地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结合病人的年龄恰当选择旁路移植血管;均可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对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11月,我院对5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6例.全部胸骨正中切口,42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乳内动脉搭桥26根,大隐静脉搭桥128根,人均搭桥2.8支.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4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妥善围手术期管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不断提高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17例患者中男9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4 .5岁 ;3支血管病变 79例 ,2支病变 3 1例 ,单支病变 7例 ;左主干病变 15例 ;曾行支架术者 12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5例 ,非体外循环下 42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 ,平均搭桥 3 .1支 ( 1~ 6支 )。心肌保护采用冷血含钾停搏液。体外循环时间 ( 12 0± 3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75± 2 7)min。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时间 ( 15 8± 2 6)min。结果 死亡 2例。随访中除 4例出现心绞痛症状、需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外 ,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经验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37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应用左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2例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临时辅助。结果:全组37例共行冠脉搭桥109支,平均2.94支/人,3例搭桥4支,29例搭桥3支,5例搭桥2支。全组死亡1例,全组无出血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4例采用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LIMA与LAD吻合,RIMA与右冠主干或其分支吻合.24例采用单侧LIMA,首先行LIMA与LAD吻合,余大隐静脉近心端或桡动脉远端分别与对角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血管吻合,远端吻合到LIMA上,形成Y型或T型桥,所有患者主动脉根部无吻合口.结果全组无死亡,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术后心房颤动3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3个月~2年,无脑部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可有效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围术期经验。 方法 396例冠心病患者中男269例,女127例;年龄28~82岁,平均64.3岁;3支血管病变324例,2支病变56例,单支病变16例;左主干病变64例;平均搭桥2.7支(1~4支)。手术时间(151±27)min。结果 死亡9例,其余顺利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提高疗效的关键是围术期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3例病人均采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结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例术中行紧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7例预防性应用IABP.结果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平均搭桥3.5支,1例胸骨感染,2例2次开胸止血.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pm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简称off-pup MCABG)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26例患者,慢性心梗 15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8例,二支病变12例,三支病变10例,四支病变4例,搭桥2根 12例,三根10例,四根4例.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冠脉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1月-1年,无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者.结论 密切注意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能够使病人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围术期经验.方法 对3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搭桥1~4支,平均搭桥(2.7±0.9)支.手术时间(151±27)min.结果 死亡9例,其余顺利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疗效的关键是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17例主动脉-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术(搭桥术)全部存活。全组均有心绞痛史。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电影造影示1支冠状动脉狭窄者2例,2支狭窄者3例,3支狭窄者10例,4支狭窄者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F)均在0.30以上。17例共搭桥25根,其中直接搭桥12根,序贯式搭桥13根。共作46支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平均每位病人作2.7支。术后心绞痛均消失。高龄病人并非作为搭桥术的严格限制条件。术前选择EF在0.30以上;术中血运重建满意;木后有Swan-Ganz导管的血液动力学监护,均能取得良好的结果。本文并介绍蛇形搭桥的优点和适应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疗效和经验。方法 116例冠心病患者中,97%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男性102例,女性1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7.4岁。63例左室射血分数≤45%,19例<30%。63例患者的心绞痛CCS分级为Ⅲ-Ⅳ级。1例行左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余均为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23例采用左侧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余均为大隐静脉搭桥。术后2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LABP)支持。人均旁路移植血管3.1支。结果 连续116例患者手术临床效果良好,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94%的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结论 本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表明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1987年6月至1989年9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20例,其中2例术中死亡,存活18例。搭桥血管数55支,人均2.75支,其中10例采用LIMA,其余均采用大隐静脉。1例病人术中行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OTC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对66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平均年龄63.35岁。其中孤立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占4.92%,合并1、2、3支以上病变分别占16.39%、21.31%、49.18%、8.2%。左室射血分数≤30%6例。3例因术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射搏(IABP)外科手术再血管化。65倒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1例。结果平均术前住院时间21d。搭桥平均3.08个。死亡2例,死亡率3.08%。结论尽管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是预示冠脉搭桥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在仍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LABP支持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性别、冠脉优势情况、右冠脉的狭窄程度、左冠脉的侧支循环和左室功能与术后死亡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Lai Y  Huang F  Yang J  Xu C  Wu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454-1456
目的:探讨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到2001年3月,运用双侧乳内动脉连续为5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平均49.9岁),48例患者为3支病变,3例为左主干病变,37例术前有心梗,4例合并室壁瘤。4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9例行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钝缘支、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前降支;9例行LIMA到前降支、RIMA到右冠状动脉手术;LIMA到前降支、RIMA到钝缘3例。运用胃网膜右动脉或桡动脉行其他病变血管搭桥手术。4例同时行室壁瘤切除。1例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人均搭桥3支。结果:手术早期死亡3例(手术早期死亡率5.9%)。死亡原因:1例术后围术期心梗导致低心排,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因脑栓塞在术后40d死亡。4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再次清创处理。随访2-39月(平均15.5个月),患者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B超检查显示双侧乳内动脉均通畅。结论: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2 5例冠心病病人92 %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1 0例左室射血分数 ( EF)≤ 45 % ,其中 4例 <30 %。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 ,CCS ~ 级。 1 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余为低温体外循环 ( CPB)下手术。 1 4例采用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 ,余均为大隐静脉桥 ,人均搭桥 3.0 8支。同期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 TMLR) 3例。结果 :2 5例 CABG临床效果良好 ,无手术死亡。术后 96%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CABG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温昭科  毛志福  林辉 《微创医学》2006,1(3):167-169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例患者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中用CTS或Guidant组织固定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选用的血管材料有左乳内动脉53根、右乳内动脉3根、桡动脉18根、大隐静脉152根、头静脉1根。结果72例治愈;共搭桥227根,平均3.07根,病人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住院8~45d,平均(18.03±5.24)d。死亡2例,1例为使用IABP后肾功能衰竭;1例为术后呼吸衰竭。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不仅适用于多支病变患者,而且也适用于危重病例。  相似文献   

19.
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和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并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74例患者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LIMA完全闭塞20.5%,狭窄18.2%;静脉桥闭塞40.5%,狭窄7.9%;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32.5%的患者自体冠脉病变加重;13.5%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LIMA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共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50%)。狭窄移植血管的PCI成功率接近90%。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移植血管可以发生狭窄或完全闭塞。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术后心肌缺血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高位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对4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的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无气管内插管,所有病人在手术前晚行硬膜外置管。结果:行主动脉瓣替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9支(2支桥3例,3支桥1例)。无手术死亡或术中转为全身麻醉病例,术后在外科监护室和病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0.6±8.4)h和(3.5±2.3)d。结论:本组的早期经验提示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避免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从而避免了全身麻醉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