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脑缺血时5-羟色胺(serotonin,5-HD)的变化及5-HT2受体拮抗剂的保护作用:(1)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0,30min,及结扎30min再灌2h后,测定脑缺血及缺血再灌双侧大脑皮层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时5-HT,5-HIAA含量显著降低;再灌后5-HIAA恢复并有增加的趋势.(2)应用5-HT2受体拮抗剂赛庚啶(cyproheptadine,CYP)对沙土鼠脑缺血5min再灌7d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赛庚啶能明显提高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密度。(3)5-HT,受体拮抗剂赛庚啶对沙土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单侧脑缺血及再灌时,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及钙离子积聚作用,但赛庚啶对SOD,MDA无影响.对赛庚啶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功能指标及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IPC可使缺血再灌期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显著改善,心肌细胞受损明显减轻,心肌MDA含量也明显降低。结果表明: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减轻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GIK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对离体作功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作功心脏模型,测定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与GIK防护组心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与总腺嘌呤核苷酸(TAN),能量负荷(EC),心肌膜Na^+-K^+-ATPase活性,线粒体钙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可明显降低ATP,ATP/ADP,TAN,EC及Na^+-K^+-ATPase活性,增加心肌线粒体  相似文献   

4.
吴松  吴熹 《铁道医学》1999,27(6):376-378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0在结合低温高钾时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非工作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comtrol)为实验对照组;B组(IPC),37℃下行单次5min停灌注加5min再灌注,建立IPC;C组(腺苷受体非造反阻断剂葳茶碱加IPC)建立IPC前预灌苯茶碱(100μmol·L^-1)5min;D组(腺苷),预灌腺苷(10μmol  相似文献   

5.
腺苷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经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主动脉压、冠脉流量、主动脉流量和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结果: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的恢复,减少LDH的漏出。结论:腺苷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噻庚啶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揭示给药时间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用SD大鼠制作MODS模型,观察噻庚啶及给药时间对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噻庚啶保护组和非保护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和肌酐(Cr)均有相应的降低,且早期给药保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晚期给药保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噻庚啶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给药对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用大鼠离体灌流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m,CRK)的心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RK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LDH及蛋白的漏出(P〈0.01),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1),心肌组织及心肌线粒体钙含量也显降低(P〈0.01)。CRK明显抑制心肌线粒本的最大^45Ca^2+摄取量及摄钙速率。CRK的上述作用均能被KATP  相似文献   

8.
二磷酸果糖对老年大鼠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再灌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明显减退,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肾对缺血/再灌损伤敏感,易发生ARF,且预后差。已知1,6-二磷酸果糖(FDP)对心、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我们通过观察FDP对不同年龄组缺血性ARF大鼠的肾功能、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发现FDP对其肾功能(菊糖清除率CIn)和线粒体功能(ATP合成量)确有保护作用,且对老年大鼠的防护作用优于对青年大鼠的作用。提示FDP对老年肾脏缺血性损伤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r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全程记录ECG并测定MDA的含量。结果:离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注2、5、10、15、20、30min,6个时点心肌收缩幅度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离体与在体的缺血再灌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脏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及离体心脏灌注的方法。结果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表现为冠脉流出液中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和组织蛋白酶D活性降低(P均<0.01),心肌水肿程度减轻,丙二醛和钙含量减少(P<0.01)。结论肾脏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肾缺血时某些内源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