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雪莲培养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率和乙酸扭体法来考察抗炎镇痛作用。结果:雪莲培养物对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了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能显著使角叉菜胶致大鼠炎性肿胀足痛阈降低。结论:雪莲培养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建穿山龙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丽香 《海峡药学》2000,12(3):38-40
运用二甲苯、角叉菜胶致炎、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观察。福建穿山龙ig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炎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关节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并能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穿山龙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玉桥  胡莹  张文霞 《今日药学》2012,22(5):267-269
目的研究山芝麻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山芝麻高剂量31.2 g生药/kg、中剂量15.6 g生药/kg、低剂量7.8 g生药/kg,连续灌胃7 d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山芝麻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并降低小鼠热板痛阈值,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山芝麻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红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根中分出一种齐墩果烷型皂甙-人参皂甙Ro(以下简称Ro)。本文对Ro的抗炎活性用不同的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 在乙酸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模型上,口服200mg/kg的Ro与相同浓度的安替比林(阳性对照)作用相近,可明显地抑制血管透过性的增加。在角叉菜胶引起大鼠爪水肿的模型上,口服10、50、200mg/kg的Ro有明显抑制水肿的活性,但比10mg/kg的阳性对照品消炎痛作用弱。  相似文献   

5.
苍术抗腹泻和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苍术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的炎症模型和腹泻模型。结果 :给小鼠ig 苍术醇提物5g/kg 和15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和乙酸提高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也减少蓖麻油性腹泻和番泻叶性腹泻次数 ,但对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结论 :苍术具有抗腹泻和抗炎作用。抗炎是苍术抗腹泻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异紫堇定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g,ip异紫堇定(IC)都能减少蓖麻油或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次数和发生率,也抑制小鼠墨水胃肠推进运动,且呈量效关系。scIC10,20m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提示抑制胃肠推进运动和抗炎是IC的抗腹泻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咽舒宁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阳性药和咽舒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8.25,4.12,2.06 g.kg-1),ig 7 d,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其对不同炎症模型的作用。结果咽舒宁颗粒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或P<0.01);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程度(P<0.05或P<0.01)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P<0.05或P<0.01)。结论咽舒宁颗粒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川芎嗪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川芎嗪 5 0~ 2 0 0mg/kg灌胃给药 ,可显著抑制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巴豆油性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肿的组织增生、抑制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的游走反应 ,对小鼠烫伤性炎症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姜林  李晶 《中国药师》2011,14(7):989-992
目的:研究前列宁栓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实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细菌性(大肠杆菌)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和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了前列宁栓的镇痛作用。结果:前列宁栓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在多数时间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生成;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抑制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降低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数;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值。结论:前列宁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桂皮醛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桂皮醛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发热大鼠模型,观察桂皮醛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桂皮醛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肿胀及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桂皮醛抗炎作用。结果:桂皮醛能显著减轻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明显提高热板痛阈和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桂皮醛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尼西坦对记忆过程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尼西坦25 mg/kg(ig)能促进成年大鼠对明暗分辨记忆的再现过程;ig50.75mg/kg能明显改善成年小鼠被亚硝酸钠损伤的被动回避操作的记忆保持(1g75、100mg/kg则能对抗环己酰亚胺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脑复康400~550mg/kg也有上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汪电雷  陈卫东  徐先祥 《安徽医药》2009,13(9):1021-1023
目的研究茯苓总三萜对急、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结果茯苓总三萜(50、150、450mg·kg-1)灌胃(ig)给药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结论茯苓总三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木香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g木香75%醇提物5g/kg和15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角叉莱胶引起的小鼠足跖肿胀和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减少蓖麻油引起的小鼠小肠性腹泻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大肠性腹泻次数,对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也有弱的抑制作用。推测抗炎是木香抗腹泻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槲皮苷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槲皮苷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及抗炎、镇痛、止泻等药效。方法以醋酸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从造模前2d至造模后6dig给予槲皮苷(50,200mg·kg^-1·d^-1),取结肠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小鼠ig给予槲皮苷(75,300mg·kg^-1·d^-1)4d后测定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醋酸ip引起扭体反应以及番泻叶煎剂ig引起腹泻潜伏期及次数变化。结果槲皮苷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病变程度,降低结肠粘膜组织MDA及MPO水平(P〈0.05);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扭体次数(P〈0.05);对腹泻潜伏期及腹泻次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槲皮苷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防治作用,并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谷树碱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谷树碱400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角叉菜胶、鸡蛋清和甲醛等致炎剂产生的水肿,白细胞游走和棉球肉芽肿增生。异谷树碱对酵母发热大鼠有明显解热作用。结果表明,异谷树碱具有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6.
美洛昔康贴片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用美洛昔康贴剂(Mel T)的抗炎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诱发足肿胀法以及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等实验方法。结果Mel T局部粘贴小鼠20、105、mg/kg,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二甲苯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大鼠足部粘贴14、7、3.5 mg/kg,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对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且大鼠胃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比Mel灌胃组少。结论Mel T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不良反应小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17.
通天口服液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及乙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乙酸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用WTP-B1型毛细血管血液黏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天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乙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乙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的研究显示通天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降低小鼠全血高切?低切的血黏度。结论通天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鼠ig13α─羟基苦参碱(HM)明显减少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ED50及95%可信限(CL)为235±CL47mg·kg-1)],sc90和180mg·kg-1显著抑制乙酸增加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ig180和360mg·kg-1可抑制组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拮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也能抑制小鼠胃肠墨汁推进运动推测HM的止泻机理可能是抗炎和抑制胃肠推进运动。HM对小鼠的ig和ipLD50分别为1.77±CL0.17g·kg-1和517±CL41mg·kg-1.  相似文献   

19.
罗崇彬 《今日药学》2007,17(4):36-38
目的 观察通天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及乙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乙酸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用WTP-B1型毛细血管血液黏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通天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乙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乙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的研究显示通天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降低小鼠全血高切﹑低切的血黏度.结论 通天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前的镇痛、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前的镇痛、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的炎症和疼痛模型以及电刺激麻醉动物颈动脉的体内血栓形成模型。结果 :给小鼠ig(口服灌胃 )白前醇提物5g/kg 和15g/kg,能显著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期 ,减少由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次数 ,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此外 ,它还能显著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和凝血时间。结论 :白前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