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衡阳市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居民慢性病的相关防治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衡阳市珠晖区10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取2 881名≥18周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衡阳市珠晖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5.23%,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9.296,P0.01),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癌症的患病率依次为26.52%、9.89%、10.00%、3.30%、2.60%和0.5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丧偶、吸烟、高盐膳食、超重和肥胖、腰围异常、不知晓食品营养标签和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是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社区居民的主要慢性病,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吸烟情况、盐摄入量、BMI、腰围、是否知晓食品营养标签和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应依据目前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3 974名居民并采取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2.11%,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2.59%和3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961.91,P0.05);患病率前五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24.70%)、糖尿病(9.35%)、脑卒中(2.99%)、急性心肌梗死(1.55%)、恶性肿瘤(0.8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饮酒、超重和肥胖、平均每天静坐时间超过4 h、口味重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而主动获取保健知识、听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知识讲座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60岁及以上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但35~59岁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更高,应作为防治重点。慢性病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展综合防治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城乡2个社区,对7417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主要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城乡社区居民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04.22 P<0.01).患病率以高血压为最高(29.1%),其它依次为冠心病(6.6%),糖尿病(6.1%),恶性肿瘤(1.6%),脑卒中(1.3%).慢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女患病率不同,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患病率也不同.慢性病家族史、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史、超重、年龄为城市社区人群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9、1.96、1.89、1.06、1.04);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海产品摄入多、肥胖、年龄为农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1.80、1.48、1.21、1.11、1.03);水果摄入多为城乡社区人群保护因素.结论控制体重、高血压、倡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是社区预防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抽取739名年龄≥18周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739名年龄≥18周岁社区居民中,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6.78%(124/739)和28.01%(207/73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肥胖、有家族史、自测血糖和血压及吃饭五分饱以下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肥胖、有家族史、自测血糖和血压及喜好吃咸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抽取1 021名≥18周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重庆市调查的1 021名≥18周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5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9.3%、11.9%、2.9%、10.0%、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超重、肥胖、有家族史、经常自测血糖血压和糖尿病是重庆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甜口味喜好为喜欢和辣口味喜好为一般是重庆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有家族史、经常自测血糖血压和高血压是重庆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食用畜肉类≥7次/周、食用禽鱼蛋奶类1~2次/周、甜口味喜好为一般和喜欢是重庆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年龄≥70岁和高血压是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有家族史、经常自测血糖血压和高血压是重庆市社区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有家族史、戒烟和生活满意度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是重庆市社区居民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高脂饮食喜好为一般是重庆市社区居民COPD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年龄、BMI、家族史、自测血糖血压、甜和辣口味喜好、高脂饮食、食用畜肉类和禽鱼蛋奶类频率、吸烟量、生活满意度等是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田县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田县城区≥18岁常住居民85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853人,有效调查850人,有效应答率为99.64%。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8.12%,标化患病率为39.90%;其中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38.47%(35.22%)、44.94%(40.55%)、25.76%(24.25%)和6.35%(6.17%)。不同性别居民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随BMI升高而增加(P0.05)。缺乏锻炼、食用盐摄入过多和食用油摄入过多的居民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均相对较高(P0.05)。结论青田县城区居民慢性病标化患病率为39.90%,年龄、BMI、体育锻炼、食用盐/油摄入量与慢性病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社区≥15岁的140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等。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7%,男31.63%,女29.86%;其中≥35岁占35.4%,≥60岁为42.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率10.95%,男11.10%,女10.81%,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8岁人群体质指数(BMI)≥24的占31.3%,BMI≥28的为15.7%,男性多于女性。超重、肥胖和血糖增高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体重超重率等较明显高于国内调查数据水平,且高血压基本知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状,探究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慢性病防控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抽中的住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吸烟、饮酒、超重和肥胖、体育锻炼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该区居民慢性病的发病年龄呈现明显提前的趋势,年轻人危险因素的暴露高于老年人,慢性病的负担将来可能会集中在这部分人中,因此,建议慢性病的防控重点应根据年龄分层开展。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代坩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MS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9 727名15岁~人群进行调查,计算MS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MS及各种代谢异常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MS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社区居民MS患病率为9.44%(标化患病率10.12%),男性8.25%(标化率9.03%),女性为10.50%(标化率10.96%),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增加趋势;血脂紊乱、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分别为34.95%,22.34%,19.56%和7.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DR=1.40)、年龄增加(OR=1.64)、吸烟(OR=1.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70)、高血压家族史(OR=2.13)、糖尿病家族史(OR=3.20)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MS已成为重庆市社区居民患病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西省右玉县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右玉县城≥18岁社区居民3 50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该县城居民高血压患病889例,患病率为25.4%,标化患病率为19.3%,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2%、15.5%和8.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岁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除吸烟外,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饮酒史、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家庭史均与高血压存在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饮酒史、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家庭史均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右玉县城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对东城区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的问卷调查,共调查21 272人。结果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6.3%,糖尿病患病率为10.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为0.7%,脑卒中患病率为2.6%,冠心病患病率为8.1%。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OR=8.456),有慢性病家族史(OR=2.469),腰围超过正常值(OR=1.762),离异或丧偶(OR=1.564),超重或肥胖(OR=1.548),食盐口味偏重或很重(OR=1.288),文化程度高为保护性因素(OR=0.673)。结论北京市东城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尽早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山市农村居民肥胖和超重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昆山市慢性病基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昆山市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肥胖和超重合计现患率为37.8%,其中肥胖现患率为15.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群肥胖和超重现患率有显著差别,其中女性,45-54岁年龄组,职业为教师,医务人员,干部及文化程度稍高人群为高危人群,肥胖超重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呈显著相关。结论:肥胖超重已成为高流行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对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姑苏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社区居民4 890人,采取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人群超重肥胖比例为35.60%,男性高于女性(χ2=58.89,P0.01);吸烟率24.83%,男性为41.39%;不同年龄组间超重肥胖率、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d内饮酒率为27.57%,40~49岁组最高(32.22%),平均饮酒量为23.66g/d。1周内休闲型身体活动平均量为682.16METs-分钟/周,男性活动量大于女性(t=2.43,P0.05)。不同年龄组间身体活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P0.01),20~29岁组活动量最少,60~69岁组活动量最大。饮食偏咸率为10.57%,饮食偏甜率为13.76%,高脂饮食率为10.47%。结论超重肥胖、烟草危害、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身体活动等行为危险因素在人群中广泛存在,需制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珠海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珠海市7个区县的3 205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珠海市居民自报慢性病总患病率为27.6%,患病顺位居前三位的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16.7%)、糖尿病(4.1%)、冠心病(3.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35岁、超重、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保护因素有中等文化水平及饭菜口味清淡(均有P<0.05);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50岁、人均月收入≥1 000元、超重、肥胖(均有P<0.05);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保护因素为每日蔬菜摄入量≥300 g(均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珠海市居民的主要慢性病,相关部门在做好慢性病管理的同时,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社区干预,是今后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陕西省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分布及聚集性等特征,为陕西省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10个监测点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633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和超重或肥胖5种慢性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率均进行加权处理。计算5种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和聚类模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行为危险因素影响因素。结果陕西省18岁及以上居民5种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率(55.88%)、超重或肥胖率(46.82%)、现在吸烟率(28.30%)、体力活动不足率(24.99%)和有害饮酒率(2.21%)。54.58%的陕西省18岁及以上居民有2种及以上的行为危险因素,其中水果蔬菜摄入不足(15.53%)和超重或肥胖(12.70%)是陕西省成年人群中最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模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251,95%CI:0.250~0.251)、受教育程度高(小学OR=0.913,95%CI:0.910~0.915;初中OR=0.863,95%CI:0.861~0.865;高中OR=0.846,95%CI:0.844~0.849;大专及以上OR=0.699,95%CI:0.696~0.701)和家庭年收入较高(中等收入OR=0.672,95%CI:0.671~0.674;高收入OR=0.651,95%CI:0.649~0.653)者行为危险因素个数较少,高龄(45~59岁OR=1.262,95%CI:1.259~1.264;60岁及以上OR=1.314,95%CI:1.310~1.317)、农村(OR=1.488,95%CI:1.486~1.491)、已婚或同居(OR=1.203,95%CI:1.199~1.206)及离婚或丧偶或分居者(OR=1.747,95%CI:1.737~1.758)行为危险因素个数较多。结论陕西省居民中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较高,需针对男性、老年、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人群及农村地区人群采取积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来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减少和减缓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莞市成人慢性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5607名18~69岁成人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调查数据经双人平行录入EpiData 3.1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采用多因素 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慢性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结果东莞市成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6.1%;超重率为16.3%,肥胖率为2.1%,腹型肥胖率为3.7%;现在吸烟率和被动烟率分别为20.0%和32.4%;饮酒率为22.5%;平均每周至少3~4 d食用奶(及奶制品)和食甜类食物的居民分别占4.3%和20.1%,高烹调油饮食率为25.7%,高盐饮食者占23.7%;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率为78.9%;日静态行为时间为(3.12±1.98)h ;经常锻炼率为22.4%,不锻炼率为46.8%。多因素 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家族史、年龄、肥胖、儿童期肥胖、吸烟、酗酒、失眠、不良饮食习惯、静态时间长和缺乏体育锻炼。结论东莞市18~69岁成人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发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必须采取全人群策略、高危险因素人群策略和现患人群策略,创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政策环境和信息环境等支持性环境,实施更加有效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当前该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PPS抽样和KISH表确定调查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关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3.1%。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以及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家族史、血脂异常和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45、2.52和1.65。结论马鞍山市某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当地居民对糖尿病缺乏预防意识,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山市某镇随机抽取2 639名居民,深圳市某街道随机抽取698名居民、广州市某区随机抽取19 46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市社区居民常见慢病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3市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山市、深圳市和广州市居民的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9.7%、10.7%和12.9%,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1%、7.4%和7.8%,3市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本地区糖尿病、COPD、脑卒中和心脏病的患病率;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文化程度(OR=0.926)、吸烟(OR=1.145)和体育锻炼(OR=1.242)是3市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3市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有待改善,应加强居民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mong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in Gujarat, India. Using the WHO stepwise approach,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1,805 urban and 1,684 rural people of 15-64 years age-group. Information on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as obtained through standardized protocol. High prevalence of smoking (22.8%) and the use of smokeless tobacco (43.4%) were observed among rural men compared to urban men (smoking-12.8% and smokeless tobacco consumption-23.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etween urban (2.18±1.59 servings) and rural (1.78±1.48 servings) area.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as observed to be high among urban men and women in all age-groups compared to rural men and women. Prevalence of behavioural risk factor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with age in both the areas. Twenty-nine percen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15.4% of the rural residents were found to have raised blood pressur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For both men and wome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ypertension, and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urban population while smoking, smokeless tobacco consumption, poor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were more prevalent in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risk factors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Key words: Cross-sectional study,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Risk factors, WHO STE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