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剂量 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 ,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素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最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 反应关系模型 ,即毒物兴奋效应模型 ,对过去公认的阈值模型和线性非阈值模型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毒物兴奋效应模型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医学、公共卫生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引起的讨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索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索的危险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最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即毒物兴奋效应模型,对过去公认的阈值模型和线性非阈值模型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毒物兴奋效应模型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医学、公共卫生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引起的讨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研究亚硝酸钠(NaNO2)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损伤情况。方法体外培养L929细胞,用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NaNO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及KCl-十二烷基磺酸钠沉淀法(K-SDS)检测NaNO2对L929细胞DNA损伤及DNA-蛋白质交联的作用。结果 NaNO2处理L929细胞48h后,细胞增殖出现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其剂量范围约为0~0.0384mg/L;染毒剂量为0.02、1 500 mg/L时,细胞尾长分别为(2.72±1.99)、(3.26±3.09)μm,尾DNA%分别为(7.87±6.63)%及(7.75±4.90)%,Olive尾矩分别为(0.80±0.64)及(0.79±0.64),与阴性对照组〔(1.83±1.08)μm、(6.07±3.59)%、(0.43±0.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1 500 mg/L剂量组的DNA-蛋白质交联系数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NaNO2可诱导L929细胞出现毒物兴奋效应,并且在其剂量范围内可诱导细胞遗传物质的断裂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兴奋效应(Hormeas):Hormesis国内通常译为兴奋效应,有的译为"低剂量有毒物质的刺激作用",环境科学词典译为"毒物兴奋作用"。Hormesis效应是当今毒理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早在19世纪80年代有人发现"兴奋效应"现象,即高剂量的各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而剂量低到一定程度则能促进细菌生长。后来实验证明许多低剂量的辐射线和化学物都有促进细菌、植物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效应。现在一般认为兴奋效应是指化学物在低干无可见的有害作用水平(NOAEL)以下的剂量具有兴奋或刺激的作用,与高剂量的作用相反,一般有益于受试的生物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鲨鱼软骨粘多糖的抗辐照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将5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鲨鱼软骨粘多糖低〔0.5 g/(kg·d)〕、中〔1.0 g/(kg·d)〕、高〔2.0 g/(kg·d)〕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0.83 Gy/h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辐照6 h,辐照剂量为5.0 Gy。结果辐照后3 d,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均为(1.0±0.4)×109/ml,明显高于模型组〔(0.7±0.2)×109/ml,P0.05〕;辐照后14 d,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辐照后,各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数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辐照后14 d,中、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分别为(1.99±0.39)mg/g和(2.05±0.23)mg/g,明显高于模型组〔(1.58±0.58)mg/g,P0.05〕;高剂量组脾指数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分别为(2.75±0.60)×107和(2.68±0.35)×107,明显高于模型组〔(2.16±0.44)×107,P0.05〕;中、高剂量组SOD活性分别为(203±12)U/ml和(216±10)U/ml,明显高于模型组〔(187±17)U/ml,P0.05,P0.01〕;低、中剂量组MAD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鲨鱼软骨粘多糖对辐照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量效关系是毒理学的中心法则.毒物兴奋-抑制量效关系模型(Hormesis)的提出,向传统的阈值量效模型、低剂量线性模型发起了挑战,有望成为危险度评价中缺省(默认)的量效关系模型.本文就毒理学中量效关系的历史变革,就毒物兴奋-抑制量效关系模型在危险度评价中的作用存在的分歧及其对危险管理者、毒理学家带来的挑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皮毛仓储货场急性职业中毒原因、主要毒物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中毒现场及18例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毒物是氯(Cl_2),原因是由于对鲜皮张进行防腐处理时,在酸性环境中混合使用高浓度漂白粉和食盐。〔结论〕经酸性消毒药液处理的皮类建议不采用漂白粉和食盐混合物做防腐剂。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体液免疫刺激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 ,预先受小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可以减少在受到高剂量照射时损伤效应的严重程度〔1〕。根据UNSCEAR 1 986年报告 ,低水平辐射系指低剂量、低剂量率的照射 ,就人群照射而言 ,低剂量辐射指 0 2Gy以内的低LET辐射或 0 0 5Gy以内的高LET辐射〔2〕。有的文献报道〔3 ,4〕低水平电离辐射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即免疫刺激作用 (hormesis) ,其机制是低剂量电离辐射能提高淋巴细胞反应性 ,促进抗体形成 ,增强抗肿瘤的细胞毒效应〔2〕。笔者对一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工业用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从业人员进行个人年有效剂量检测和…  相似文献   

9.
鳀鱼生物制品对动物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鱼生物制品(鱼酱油)对实验性高血脂动物降低血脂作用。方法体重为200~220 g的SD雄性大鼠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给予高血脂饲料,持续喂养20 d,建立高血脂模型。比较灌胃给高剂量〔5 ml/(kg.d)〕、中剂量〔2.5 ml/(kg.d)〕和低剂量〔1.25 ml/(kg.d)〕鱼生物制品的大鼠与灌胃给蒸馏水的高脂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动物间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观察鱼生物制品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结果高血脂大鼠灌胃后第70天,低剂量组的TG、TC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都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不呈剂量-效应关系,HDL无明显改变。结论低剂量鱼生物制品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放射防护中可视面积对迷路口的剂量影响分析,为正确选择防护门铅当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际案例和可视面积变化增量用公式法计算迷路口剂量和防护门铅当量。〔讨论〕可视面积与防护门铅当量的关系可拟合表达为多项式曲线(拟合度R2=0.9994)。〔结果〕可视面积增加,迷路口剂量和防护门铅当量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1.
Hormesis国内通常译为兴奋效应,有的译为“低剂量有毒物质的刺激作用”,环境科学词典译为“毒物兴奋作用”。Hormesis效应是当今毒理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早在19世纪80年代有人发现“兴奋效应”现象,即高剂量的各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而剂量低到一定程度则能促进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大小有时会受到许多混杂因素的影响而扩大了其真正的相关性 ,例如在进行人群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时 ,年龄和性别常是影响二者相关性的混杂因素。为了真实反映二者纯粹的相关程度 ,常用部分相关系数 (偏相关系数 )的计算来进行分析〔1〕。本文用双变量多水平模型的分析方法〔2〕,通过在主效应中对混杂因素的估计 ,从而排除了其对两个变量的变异性的影响 ,得到了两个变量的部分相关系数 ,并以实例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模型的估计由MLn多水平模型软件完成〔3〕。模型的建立 假设对若干观察对象同时测定了指标 y( 1) …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兴奋效应及其医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剂量兴奋效应是指任何作用因子当以低剂量作用于生物体时,会产生兴奋效应,而在较高剂量时产生抑制效应.它的剂量-反应曲线类型根据其反应结果可表现为J型或倒置的J型,又称U型或B型.环境中大量的理化作用因子存在低剂量兴奋效应,在诸多医学领域都有研究,并且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肿瘤治疗方面.近年来低剂量兴奋效应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且成为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但还需深入研究其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主要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对SARS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广义估计方程 (GEE) ,在控制气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 2 0 0 3年 4月 2 1日~ 6月 1日SARS每日发病人数与滞后 0~ 5d的单个污染物和多污染物联合的GEE模型。〔结果〕 大气污染物对SARS发病以二氧化硫 (SO2 )和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的影响为主 ,前者主要是滞后第 1~ 3d效应 (P <0 .0 5 ) ,后者以滞后第 4d效应 (P <0 .0 5 )为主。日均浓度每增加 0 .1mg/m3 ,SO2 滞后第 1~3d效应引起SARS发病的相对危险度 (RR)及其 95 %可信区间均大于 1;PM10 滞后第 4d效应引起SARS发病相对危险度及其 95 %可信区间大于 1。〔结论〕 大气污染物中的SO2 和PM10 污染的加重促进SARS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苯巯基尿酸(S-pheny lmercapturic acid,S-PMA)是苯的代谢产物之一,经尿液排出量占吸收苯剂量的0.005%~0.3%,其半减期为(9.1±0.7)h〔1-2〕。在职业与环境低水平苯暴露时,尿中S-PMA与吸入苯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其特异性在于尚未有其他化学物或食物有类似代谢产物〔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对人肝细胞L-02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02肝细胞分别暴露于含0、0.625、2.5、10 mmol/L的亚硝酸钠培养液中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lyde,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L-02的OD值、存活率、SOD、GSH-Px略微升高,LDH、ALT、AST、MDA略微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SOD、GSH-Px明显降低,LDH、ALT、AST、MDA明显升高,且与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硝酸钠对L-02细胞具有毒物兴奋效应,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反U型,在低剂量条件下表现为适当的刺激(兴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的产生与作用有关;而在高剂量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某金属结构厂65名电焊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另以不接触毒物的49名非电焊工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同时检测受试者血锰浓度。结果接触组NE含量为(266.69±211.6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4.68±130.45)pg/ml〕(P<0.01);接触组AChE活性为(72.35±13.61)U/ml,明显高于对照组〔(60.50±13.00)U/ml〕(P<0.01),接触组血锰为(0.778±0.38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546±0.321)μmol/L〕(P<0.01)。提示电焊作业可导致工人血锰浓度增加,同时引起血清NE含量和AChE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8.
无性型戴氏虫草和粉被虫草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彦朝  刘杰麟 《营养学报》2000,22(4):347-348
虫草是一种复型真菌,由有性型(子实体)与无性型(菌丝体)组成。戴氏虫草是为纪念我国真菌学家戴芳澜而命名的一虫草新种,贵州民间早已将戴氏虫草作滋补强壮药用。其无性型为戴氏绿僵菌(MetarhiziumtaiiLiangetLiu)〔1〕,据报道其产生的脂溶性抗生素〔2〕和胞外多糖〔3〕均有一定活性,有开发应用前景。粉被马利亚霉新种(MarinnaeapruinosaLiangspnov)〔4〕是粉被虫草的无性型,其次生代谢产物N6-(2-羟乙基)腺嘌呤核苷是一种生物来源的钙离子拮抗剂,并对辐射伤害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5〕。菌丝体是产生活性物质的基础,开发利用菌丝体作为药物…  相似文献   

19.
学生近视眼屈光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用眼届光度作为指标评价个体儿童近视眼易患性,开展早期预防。〔方法〕 对6 ̄14岁665名学生眼屈光度进行一年追踪检测,应用远视屈光度下降值研制学生近视眼屈光阈值。〔结果〕 儿童近视眼屈光阈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7岁组阈值为+2.00D,8 ̄13各年龄组均为0.25D的级差递减,14岁组+0.37D。〔结论〕 研制的阈值为学生近视眼预测提供了判断界值。通过预测,可及早发现近视眼易患者,有利于近视眼早期预防,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是以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人员的生物材料为样品,测定其中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个体的接触指标,估计毒物进入体内的剂量(简称内剂量),或者测定毒物引起机体的某些生物效应,作为早期毒性反应的指标。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