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凉山州HIV/HCV共感染人群中的亚型特点和流行规律,为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2年从四川省凉山州某县彝族地区25岁以下HIV-1感染人群中采集抗凝血浆标本127份.提取病毒核酸,并扩增HIV pol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HIV基因型.同时用ELISA法进行抗HCV的检测,经初筛和复检的抗HCV阳性的血浆,进一步用巢式PCR(nested-PCR)分别扩增HCV 5'NCR-core、E1-E2和NS5B 3个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 凉山州HIV-1的人群中合并感染HCV感染率为53.5%.该地区HIV-1以CRFD7-BC为主(95%),另外发现3例B亚型的毒株(5%).而合并感染的HCV亚型较为复杂,包括18(2例,4%);1b(3例,6%);3a(8例,17%);3b(14例,29%);6a(1例,2%);6U(19例,40%),6n(1例,2%).结论 凉山州某县彝族地区25岁以下人群中存在较高的HIV-1/HCV共感染率,且HCV亚型分布主要以3b和6U型为主,这与中国大陆以1b、2a型为主的流行特征有较大区别,提示该地区HCV的流行与云南地区吸毒人群的传播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和不洁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HIV—1)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型分布的相关性及其流行模式。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IV-1gag的p17区和env的C2V3区,HCV5^ NCR区和E1/E2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ClustalW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树分析。结果 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者,其中HCV阳性率为56.9%(136/239)。在136例HIV—1/HCV混合感染者中,96.3%是通过静脉吸毒(IVDU)和不洁献血途径而感染的。IVDU(感染者主要来源于新疆、云南和广西)的HIV—1亚型主要为C型。其HCV基因型为1b、3a、3b和4型。而不洁(输)献血人群的HIV—1主要为B型,其HCV基因型以1b和2a为主。结论 中国发现多种HIV—1亚型和HCV基因型,提示这两种病毒的流行是多种途径感染的结果,序列同源性程度之高提示这两种病毒感染是在相当近的一段时间内爆发感染的。不洁献血者HIV—1和HCV病毒株不同于IVDU的病毒株,说明传播方式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地域分布的重要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单阳家庭合并HCV感染人群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截至2015年12月,德宏州芒市、梁河、陇川三县市共有HIV单阳家庭1 151对,选取夫妻双方均有血浆样本且信息完整的582对夫妻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夫妻血浆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采用巢式PCR对HCV的核心蛋白结合包膜蛋白(Core/E1)与非结构蛋白(NS5B)两个基因区进行扩增并测序,用Chromas Pro 1.5软件和MEGA 6.06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162例阳性样本中共有135例成功扩增HCV基因片段并分型(扩增成功率83.33%,135/162),基因型以3b(52.59%,71/135)居多。其中,HIV合并HCV感染样本112例,HCV基因型以3b和6u为主,占53.57%和23.21%,6n、1a、3a、疑似重组/混合感染和1b型分别占10.72%、5.36%、3.57%、2.68%和0.89%。HCV单纯感染者23例,占17.04%(23/135)。合并感染与单纯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45)。112例合并感染者中,以男性(92.85%)、35~45岁(58.04%)、景颇族(56.25%)、文化程度小学(52.68%)、注射吸毒(67.86%)、中国籍(90.18%)、农民(91.96%)为主,分析表明,除民族(χ~2=15.699,P=0.006)、感染途径(χ~2=9.106,P=0.018)在HCV基因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宏州HIV单阳家庭合并HCV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至少6种,同时还发现疑似重组或混合感染的基因型。HCV基因型分布与感染途径、HIV感染情况密切相关,应当加强HIV单阳家夫妻HCV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HIV感染者中乙型、丙型肝炎及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特点.[方法]对44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表面抗原(HBsAg);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HIV与HBV、HCV、TP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国籍、职业的分布.[结果]HIV/HCV混合感染率为36.36%(16/44),其中经静脉吸毒途径混合感染率为91.6%(¨/12);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为13.33%(4/30),两种感染途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x2=19.6233,P=0.005).HIV/HBV混合感染率为15.91%(7/44);HIV/TP混合感染率为2.27%(1/44);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4.55%(2/44).35岁以下年龄组与35岁以上年龄组HIV/HCV的混合感染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3427,P=0.001),但HIV/HBV的混合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929,P>0.05).[结论]静脉吸毒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途径,青壮年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人群.HIV/HBV混合感染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人群普遍存在保护性抗体或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云南省红河州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HCV基因亚型多样性及种系进化情况,为本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监测该类患者体内的HCV是否存在遗传进化的新变异。方法扩增55名红河州内HIV/HCV合并感染的HCV病毒载量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C/E1和NS5B 2个基因位点,通过测序分析和种系进化分析以明确研究对象所感染的HCV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结果综合2个外显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红河州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以3b亚型最多见(40.0%),其次是3a(20.0%)、6a(16.4%)、6n(12.7%)、1b(9.1%)、双重感染(1.8%)。课题组做本地区HCV基因亚型遗传进化分析时发现红河州地区流行的6a亚型毒株序列均与越南的HCV 6a亚型毒株的参考序列丛集。结论 HCV 6a亚型是越南和红河州内静脉吸毒人群(intravenous drug uses,IDUs)中高流行的病毒亚型,由于与越南接壤,红河州可能是HCV 6a亚型通过静脉吸毒途径由越南传入中国流行的一个传入点,进而再传入昆明或中国的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n,TP)的感染情况以及免疫状态.方法 采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HCV抗体,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的感染状况,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结果 136例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率为19.1% (26/136),TP感染率为14.7%( 20/136),HIV/HCV/TP混合感染率为2.2% (3/136).不同传播途径HIV-1感染者的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例注射吸毒者全部感染HCV,感染率为100.0%;其次是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率为78.6%.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HIV-1感染者的HC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性别HIV-1感染者的TP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2).HIV-1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者CD4+T细胞计数低于抗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P=0.011).结论 HIV-1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HCV和TP感染率,而且HIV/HCV合并感染时会影响CD4+T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7.
王中秋  杨敏  陈子君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60-1562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146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合并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状况及多重感染对HIV/AIDS的影响,为HIV/AIDS的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IV/AIDS血液中HBV、HCV、TP的相应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全血中的CD4/CD8细胞,检测结果分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46例HIV/AIDS合并HCV感染98例,感染率(67.12%);合并梅毒感染47例,感染率(32.19%);合并HBV感染33例,感染率(22.60%).122例多重合并感染者发病74例,发病率60.66%;单纯HIV感染者24例,发病5例,发病率20.83%. 结论 HCV是HIV/AIDS常见合并感染的病原体,在其治疗的同时要做好护肝保肝的工作,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安徽省艾滋病监测人群的HCV基因型分布特征,为分析HCV传播和流行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艾滋病重点监测人群采血并进行HCV抗体初筛,阳性者使用巢式RT-PCR法对NS5B区和C/E2区进行扩增提取核酸,利用核酸测序、序列拼接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对HCV基因进行分型。采用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对重点监测人群来源、性别、年龄及感染途径进行基因型分布比较。结果不同来源的监测人群平均年龄为(35.4±9.46)岁,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012,P0.05);吸毒人群中HCV基因型主要为3b(39.47%)和3a型(21.71%),且出现三种混合型1b/3b、2a/3b和3a/3b型;暗娼人群中主要为1b(56.52%)和6a型(21.74%);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主要基因型为1b型、2a和6a亚型;一般人群基因型主要为1b和2a型;不同感染途径的HCV患者其HCV基因型分布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046,P0.01)。结论安徽省重点艾滋病监测人群中HCV患者的HCV基因型共有8种亚型及3种混合型,基因型1a、3型和6型的首次发现提示了HVC病毒基因型的不断重组或变异,不同感染途径人群HCV基因型分布差异表明HCV病毒亚型在不同高危人群间有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乐山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梅毒和HSV-2感染状况。[方法]采集乐山市3个区市(县)的美沙酮门诊618名吸毒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以及HSV-2血清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1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为10.84%,HCV抗体阳性率为71.8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4.85%;3个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以及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1;χ2=29.75,P=0.00);各年龄段间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0);HIV/HCV合并感染率为5.18%、HIV/HC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16%、HC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3.56%。67例艾滋病感染者HSV-2抗体阳性率为61.19%,HIV/HCV/梅毒/HSV-2疱疹合并感染率为1.49%,HIV/HCV/HSV-2疱疹合并感染率为52.24%。[结论]乐山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梅毒以及HSV-2感染率较高,合并感染现象严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HCV感染对艾滋病患者HAART过程中血浆IL-18水平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以61例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CD4+T细胞计数<200 cells/滋L),其中31例为HIV单一感染,30例为HIV与HCV合并感染,随访至HAART 96周,以43例未经治疗的HCV单一感染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采集患者HAART前及后4、12、24、48、72、96周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中HIV RNA水平、IL-18的表达量以及CD4+和CD8+T细胞计数。结果 HAART前,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合并感染者血浆IL-18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74.66、33.77和922.7 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Z=-5.614、-2.274和-5.709, P均<0.05),且合并感染者高于HIV和HCV单一感染者(Z=-3.232和-6.989,P<0.01)。 HAART开始后,HIV单一感染与HIV/HCV合并感染组的IL-18水平均随治疗明显下降趋势(χ2趋势=18.429和15.314,P均<0.05),合并感染组IL-18水平在各时间节点的中位数分别为689.75、690.25、615.45、625.22、605.65和532.83 pg/mL,均高于HIV单一感染组(Z=-2.190,-4.435,-3.413,-2.335,-3.000,-3.502, P<0.05);随着HAART的进行,HIV/HCV合并感染组与HIV单一感染组的CD4+T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1.903和69.485,P均<0.01);HAART治疗12和96周时,HIV单一感染组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233.50和334.00个/滋L,高于合并感染组(Z=-1.966和-3.519,P<0.05);在HAART 治疗48和72周时,HIV单一感染组CD4+/CD8+比值分别为0.24和0.31,高于HIV/HCV合并感染组(Z=-2.220和-2.143,P均<0.05)。队列分析显示,除在HAART治疗24周后HIV单一感染组CD4+/CD8+比值与IL-18水平呈弱负相关外,未见IL-18与CD4+/CD8+比值及CD4+T细胞数有相关性。结论 HCV合并感染上调了艾滋病患者HAART前及治疗过程中的血浆IL-18水平,延缓了免疫重建进程,但HCV可能并不是通过上调IL-18水平来延缓免疫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细胞表面CCR5在HCV与HIV感染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例),HIV感染组(n=14例),HCV/HIV感染组(n=28例)及正常对照组(n=30例)人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HIV感染组高表达(P〈0.01),HC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中低表达(P〈0.01)。结论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HIV感染时升高、HCV感染时降低,HCV/HIV合并感染时HCV感染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25和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单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T淋巴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IP-10含量。结果血清IP-10水平在HCV感染组、HI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都明显升高,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D25表达显著降低(P〈0.01);HCV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D25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HCV/HIV合并感染与CD4+T细胞CD25表达及血清IP-10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HBV、HCV、HIV间合并感染以及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同时检测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并分析它们与IL 18、VEGF、TGF β1的相关性;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进行IL 18、VEGF、TGF β1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变化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比单纯HBV和HCV感染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IL 18、VEGF、TGF β1值以HBV+HCV+HIV感染模式最高[分别为(312.44±45.24)pg/L、(326.43±51.24)pg/mL、(283.51±49.27)μg/L],其次为HCV+HIV感染模式[分别为(224.32±34.37)pg/L、(257.72±47.72)pg/mL、(204.11±43.28)μg/L],HBV+HCV感染模式最低[分别为(129.44±27.62)pg/L、(147.67±41.22)pg/mL、(120.47±30.23)μg/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水平与相应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GG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52、0.672;0.643、0.618、0.623; 0.712、0.673、0.705)。结论检测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对 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的合理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湖南省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白细胞介素-28B(IL-28B)和平衡性核苷转运载体1(ENT1)基因多态性与HCV自发清除的关系。方法 对湖南省10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的IL-28B和ENT1基因位点(rs12980275、rs12979860、rs8099917和rs760370)进行分型, 比较其在慢性肝炎组和自发清除组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在HIV/HCV合并感染者中, IL-28B基因rs12980275、rs12979860和rs8099917位点的主要基因型分别为AA、CC和TT型, 均占84.1%。3个位点高度连锁不平衡(r2>0.94), 慢性肝炎组和自发清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携带IL-28B主要基因型的感染者更易发生HCV自发清除。ENT1基因的rs760370位点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8B基因AA、CC和TT型与HCV自发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并分析对照组、HIV感染组、HCV感染组、共感染组人群的肝功能相关指标,10个月后对10例共感染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HCV阳性组与共感染组ALT检测值分别为(98.77±50.08)IU/L、(109.72±63.20)IU/L,高于对照组的(29.73±11.35)IU/L及HIV阳性组(28.55±12.31)IU/L(P〈0.01)。10例共感染者ALT、AST随访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共感染者及HCV单独感染者肝损伤导致ALT、AST指标异常,HIV对HCV感染肝损伤未产生明显加重作用。HIV/HCV共感染者的肝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有偿献血人群HIV/HCV共感染对HIV-1基因离散率、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等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扩增HIV-1 env基因C2~V3区,Clustal W和Phylip软件计算基因离散率,NASBA方法检测HIV-1病毒载量,采用Coulter公司的Epics XL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 细胞数,用SPSS软件t检验分析HIV/HCV共感染对HIV-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HCV共感染与非共感染人群的HIV-1平均基因离散率为7.95%、15.73%(P<0.001),平均病毒载量为4.61、4.45(P=0.522),平均CD4 T淋巴细胞数为308、251(P=0.161)。结论该有偿献血人群中HIV/HCV共感染对HIV-1基因离散率有影响,而对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