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逐渐增厚且相互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可通过无创性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对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动脉硬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非透析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组)、27例配时对照者及25例非透析患者(B组)、25例配时时照者.查血TC.TG,HDL-C.LDL-C,Apo-Al.ApoB及Lipoprotein(a)[LP(a)];彩超观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斑块,最大(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即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结果】A组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P(a)显著增高(均P〈0.01);B组Apo—B、TG、LDL-C、LP(a)显著增高(P〈0.01~0.05),HDL-C显著降低(P〈0.01),A组和B组血脂结果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其对照组相比平均IMT、最大IMT、RI、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Vmin显著降低(P〈0.01)。B组与其时照组相比平均IMT、最大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A组较B组Vmin显著降低(P〈0.01);颈动脉斑块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血脂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斑块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平均IMT、最大IMT均有显著性增厚;A组和B组LDL-c、Lp(a)、Apo-B分别与平均IMT、最大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并存在一定关系.纠正血脂异常有可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级别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3组,即高血压1级、2级、3级,每组患者各35例与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颈动脉超声观察,分别测量各组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及双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2)高血压组的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且级别越高,颈动脉硬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4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非动脉硬化组和动脉硬化组及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值(FMD)及血流量变化率(△Q%),并测定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透析患者非动脉硬化组和动脉硬化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高,FMD及△Q%明显减低。结论透析患者早期即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超声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高血压并发脑梗塞患者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谱勒诊断仪,对95例高血压并发脑梗塞患者(Ⅰ组)颅外段颈动脉进行血流及血管结构的检测,同时对70例无高血压及病是的脑梗塞患者(Ⅱ组)进行对比对照分析检测。结果:发现Ⅰ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Ⅰ组患者的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均对照组明显减慢(P〈0.001)。结论:高血压并发脑梗塞患者颅内段小动脉硬化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采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率89.02%、斑块形成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8.75%(P <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颈动脉内径(D)、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最大剪切率(SR)、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检测动脉硬化的迹象,通过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流情况,了解患者的血管状况,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椎动脉血流量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58例(研究组)和无后循环缺血症状患者50例(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后循环缺血患者并做头颅CTA检查。结果研究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伴有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4例(77.5%),对照组伴有颈动脉硬化斑块者21例(42%),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测量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可作为后循环缺血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具有直接、准确、方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双侧颈动脉超声观察,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检查分析。结果:(1)老年人高血压病组颈动脉阳性检出率为84%,斑块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2)老年高血压病组SPV、EDV较健康老年人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血流减慢为主;(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多以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减慢、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和顺应性降低为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直观、动态地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粥样斑块性质,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与146例对照组颈动脉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对照组 IM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组中有79例 IMT 增厚,占62.2%;64例斑块形成,占50.4%;35例管腔发生不同程度狭窄,占2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志翔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48-22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及血压正常者4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分为伴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40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51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结果】①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hs—CRP、IL—1、TNFa、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hs—CRP、IL-1、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O.05),③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r=0.426;P〈0.05)、IL-1(r=0.327;P〈0.05)、TNF-α(r=0.2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hsCRP及LDL-C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压增高、炎症因子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糖尿病及其合并高脂血症时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2型糖尿病(DM)33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DH)58例及对照组40例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计算斑块检出率及两侧颈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DM和DH组的IMT均高于对照组,其中DH组最高.斑块检出率:DM和DH组分别为48.5%和50%高于对照组(25%).DM和DH组的PSV/EDV和血流量降低,PI和RI增高.血糖和血脂分别与IMT、RI和PI值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加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致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升高.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比分析 96例高血压患者和 5 0例正常人双侧颈动脉形态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 1)高血压组颈动脉壁增厚 ,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 2 )高血压组收缩期峰值流速 (SPV )、舒张期末流速 (EDV)较正常人组降低 ,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流速减慢为主。 ( 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变化。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准确、实时反映颈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112例,异常检出率为86.15%;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19例,异常检出率为26.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构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超声检测并计算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NMD),颈总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p)及最大剪切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FMD降低,颈总动脉IMT增厚,Ep指数、β指数增高,最大剪切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FMD与颈总动脉IMT(r=-0.69,P〈0.01)、Ep指数(r=-0.48,P〈0.01)、β指数(r=-0.54,P〈0.01)呈负相关,与最大剪切率(r=0.57,P〈0.01)呈正相关。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改变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以及外周血管超声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132例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0.87±0.16)mmvs(0.72±0.13)mm,P<0.01]。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多支病变组mIMTc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增厚[(0.99±0.17)mmvs(0.85±0.15)mm,P<0.01],其斑块积分也较单支病变组高。在93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有47例阳性的冠心病患者以mIMTc≥0.85mm预测冠心病的有无,其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76.1%,总符合率74.2%(69/93)。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6.21±1.92)%vs(9.04±3.03)%,P<0.01],132例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而在冠心病患者中两者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冠心病患者存在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受损和颈动脉內中膜厚度的增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55例MHD患者.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其双侧颈动脉解剖,按斑块有无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对2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例MHD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9.09%.与斑块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明显增加(P=0.001).2组患者在年龄(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P=0.01)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P=0.002)上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β=1.102,P=0.014)、高CRP水平(β=0.138,P=0.026)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MHD患者具有较高的CAS发生率,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高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糖尿病患及30例正常人做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值和血流频谱测值。结果 72例糖尿病患颈动脉IMT值明显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2例,发生率为58.3%,与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糖尿病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临床价值,对糖尿病患脑梗塞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5例脑梗死患者(复发性脑梗死58例,初发性脑梗死47例)及5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分级。结果与初发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增高,软斑及溃疡斑数目增多,3级斑块例数增多(P〈0.05)。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显示:有斑块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无斑块患者的2.46倍,斑块分级高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斑块分级低患者的11.86倍。结论超声能有效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报复发性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对照组)正常颈动脉和6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组)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内镜导航超声成像,将两种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管壁和管腔显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正常颈动脉内壁均匀、光滑,呈整齐环状结构;颈动脉硬化表现为局部内壁不光滑,颈动脉斑块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团块向腔内突出,表面不光滑,管腔不规则变窄;颈动脉狭窄支架表现为凸凹不平的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表面不光滑.2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检出38个斑块,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检出48个斑块;常规超声显示颈动脉斑块伴50%以上狭窄20例,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3例狭窄不足50%;颈动脉狭窄支架后常规超声复查正常6例,未见明显狭窄,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2例支架内可见小斑块.结论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动态、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管腔内结构,提高前壁及侧壁的斑块显示率,更准确地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可作为常规超声有益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