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每日晨起即口服2.5mg吲哒帕胺,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压、心率及血钾、血钠、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4周、8周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8周时血钾明显降低(P<0.05),血钠、血糖、血脂及心率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对血糖、血脂、肝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处方10]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1片每天1次口服。适应证:轻、中度高血压。分析: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又名北京降压0号,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0.1mg。双肼屈嗪和利血平是基础降压药,双肼屈嗪松弛小动脉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以社区抗高血压治疗的前瞻性随访队列为基础,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对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南京市慢性病防治体系,以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医嘱和患者自身需求,将其分为暴露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治疗)和非暴露组(常规治疗),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并检测其血压、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记录不良反应等,队列随访至2012年12月底。结果: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有390例和392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治疗时间为2.17年。两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4.9%和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分别为6例和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尿酸和空腹血糖在随访结束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具有和常规治疗药物类似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对血液生化指标,尤其是血尿酸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零号、北京降压0号、高血压,英文检索词为com⁃pound reserpine and triamterene tablets、hypertension,筛选2000—2020年发表的研究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5项研究中,与其他降压药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总有效率更高(OR=2.23,95%CI:1.32~3.7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68~1.22)。结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其他降压药物降压效果与安全性均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_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组口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治疗后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及谷峰比值(T/P值)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态血压SBP及DBP的T/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DBP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降压效果平稳。  相似文献   

6.
冀东 《首都医药》2012,(10):36-36
目的 在农村基层社区对24例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利血平片降压作用的疗效观察以及该药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给予患者服用不同治疗剂量的复方利血平片达到正常稳定的水平,并在治疗前后对血钾、血钠、血糖、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24例高血压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75%;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糖、肝功能进行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复方利血平片对农村基层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对血钾、血钠、血糖、肝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评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及其组分氨苯蝶啶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分别用高浓度KCl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预刺激,评价药物的舒张血管活性。通过各种工具药干预,观察药物舒张血管作用的内皮相关机制、钾通道相关机制和钙离子相关机制。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与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审查要求。结果显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和氨苯蝶啶均可以浓度依赖性舒张高钾和NE预收缩的血管环;氨苯蝶啶呈现出一定的内皮依赖性, N-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N-nitro-L-arginine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L-NAME)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舒张作用,另外还可能与开放钙激活钾离子通道有关;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明显抑制由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收缩。总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和氨苯蝶啶在体外具有一定的舒张血管作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舒张血管机制可能与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有关,氨苯蝶啶的舒张血管作用可能依赖于血管内皮功能,另外还可能与开放钙激...  相似文献   

8.
北京降压 0号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是临床的固定复方降压制剂 ,其规格为每片含利血平 0 1mg、硫酸双肼苯哒嗪 12 5mg、氢氯噻嗪 12 5mg、氨苯蝶啶 12 5mg和氯氮 艹卓3 0mg。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疗效稳定、药物不良反应轻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其半衰期很长 ,同时在高血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59岁。因“痛风”于2008年1月12日至4月12日空腹自服双氯芬酸钾片(商品名:扶他捷)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后因“尿痛伴发热”于2008年4月24日至26日空腹自服安乃近片及美息伪麻片(商品名:白加黑),并同时使用柴胡注射液、尿感宁颗粒、克拉霉素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因高血压长期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控制血压在120/8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并比较拜心同(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高血压患者且年龄≥60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拜心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降压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心同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相比,拜心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拜心同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且平稳,不良反应较少,可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拜心同(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高血压患者且年龄≥60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拜心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心同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相比,拜心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拜心同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且平稳,不良反应较少,可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及平行对照原则分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组(A组)41例,比索洛尔组(B组)32例,分别观察两组降压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生化的影响。结果:服药8周后,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和37.5%(P〈0.01)。A组及B组患者血脂、尿酸、血糖及血钾无不良影响。结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降压作用显著优于比索洛尔,可作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利血平致肝损害及无菌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例65岁女性,3年前因患高血压服利血平0.5mg/d,服药2周后出现尿黄、巩膜、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实验室检查:ALT1 859 U/L,AST 1441 U/L,TBil306.71μmol/L,DBil279.6μmol/L,AFP157.5μg/L;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甲、丙、戊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均阴性。CT检查示胆囊炎。患者既往无肝胆疾患史。经检查排除各型病毒性肝炎和肝肿瘤,且无细菌学感染证据,考虑以上情况与利血平有关。停用利血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铵等药物治疗。用药1个月后症状逐渐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胆囊炎消失。1个月后复查,AFP亦恢复正常。1年前因高血压控制不良,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每片含利血平0.1mg)1片,1次/d。治疗3周后,再次出现相似症状,肝功能和AFP再次升高,CT检查又发现胆囊炎。停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给予保肝和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胆囊炎消失。随访1年,未再出现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同时测定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中4种有效成分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和利血平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色谱柱Eclipse XDB-C18;流动相:0.01 mol/L庚烷磺酸钠用冰醋酸调节pH值3.0-甲醇(40∶60);检测波长:267 nm;流速:0.8 ml/min。结果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氨苯蝶啶线性范围为0.05~0.25 mg/ml,利血平线性范围为0.4~2μg/ml,回归方程氢氯噻嗪Y=39 111x+250.98,r=0.999 5;硫酸双肼屈嗪y=9 544.6x-41.307,r=0.999 8;氨苯蝶啶y=37 826x+117.69,r=0.999 9;利血平y=100.62x-2.547 5,r=1;平均加样回收率4种有效成分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可作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立金  赵娟 《医药导报》2011,30(5):657-658
目的建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最佳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水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8226;min 1,取样时间35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氢氯塞嗪、氨苯蝶啶和硫酸双肼屈嗪的溶出量。结果氢氯塞嗪、氨苯蝶啶和硫酸双肼屈嗪分别在0.025~0.5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和建立原则,可控制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不良反应(ADR)自发报告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ADR报告,对报告中性别、年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严重ADR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9年共收到6104例ADR报告,男女比例为1.20∶1,65岁以下与65岁以上比例为1.57∶1。6104例报告合计报道9569例次事件,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为神经系统(2792例,占29.18%)、胃肠系统(2779例,占29.04%)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1462例,占15.28%),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1601例,占16.73%)、头晕(1078例,占11.27%)和乏力(1062例,占11.10%)。在6104例ADR中,严重165例(2.70%)、低血压相关102例(1.67%)、抑郁相关43例(0.70%)、胃肠出血相关14例(0.23%)、心动过缓相关6例(0.10%)。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安全性良好,在真实世界中所致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头晕、乏力,同时低血压、抑郁、胃肠出血、心动过缓相关A...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坎地沙坦西酯片为阳性对照药,评价国产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高血压病患者29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停用其他降压药2周(清洗期)后,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西酯(必洛斯)片(8 mg/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1次)治疗,试验组给予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胶囊(16 mg/12.5 m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进行血压测量及尿常规、血钾、血钠、血氯、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降压显效率为52.0%,总有效率为82.4%(n=148);对照组显效率为28.4%,总有效率为68.2%(n=148);显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血钾、血钠、血氯、Cr、Ccr及BUN与经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胶囊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坎地沙坦西酯片,对肾功能的影响与其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用来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我科室对2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130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4h的降压平稳性指标—平滑指数(SI)高于对照组,降压治疗1个月、6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效果优于缬沙坦,患者耐受性良好,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门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甲氯噻嗪组和氢氯噻嗪组,每组各24例,分别服甲氯噻嗪2.5mg或氢氯噻嗪25mg,qd,治疗4周后舒张压≥90mmHg者剂量加倍,疗程8周。服药后每2周随访1次,测定血压和心率。治疗前后测定血、尿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心电图,并监测血钾,必要时口服补钾。结果:服药第2、4、6、8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甲氯噻嗪组和氢氯噻嗪组收缩压/舒张压(SBP/DBP)分别下降(16.0±7.9)/(15.7±5.2)mmHg和(17.2±6.4)/(16.2±5.0)mmHg;组间下降值无统计学差异;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3.3%(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出现较多的是头痛、头晕。甲氯噻嗪组和氢氯噻嗪组分别于用药4周后出现低血钾2例和1例,补钾后恢复正常。其余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甲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吲哒帕胺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血糖、尿酸、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进行用药前后自身对照试验,8周后检测各组血压、血钾、血糖、尿酸、血脂值。结果 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前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最大,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酸值较治疗前降低,吲哒帕胺组治疗后血钾值较治疗前降低。结论氯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降低尿酸,减轻吲哒帕胺引起的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