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有关的癌前病变,积极处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可以去除病灶,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本院2004年3月~2007年2月应用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对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的116例患者行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2004年3月~2007年7月因宫颈病变于本院行宫颈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Ⅰ~CINⅢ的患者116例,其中CINⅠ14例,CINⅡ55例CINⅢ47例。年龄20~60岁,平均37.1岁,平均孕次2.89例,平均产次1.53例。全部病例均经阴道镜子宫颈电热环形切除术(LEEP),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锥切深度15~25 mm,厚度6~7 mm,切除组织达病变边缘外5 mm,切除标本12点带线全部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1次,注意阴道出血及宫颈修复,阴道分泌物情况;术后3个月行阴道镜复查宫颈情况,并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3次正常后改半年1次。对细胞学异常者进行相应处理。2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符合情况。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2.
毕彩清 《护理研究》2008,22(3):710-711
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性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高频电波刀(IEEP)行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是由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时,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等手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宫颈病变是指富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及畸形。我科于2005年10月-2007年5月运用此法治疗各类宫颈病变病人168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1例。现将高频电波刀行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有关的癌前病变,积极处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可以去除病灶,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麻醉下宫颈CIN锥切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年来临床对CIN潜在恶变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宫颈锥切是治疗CIN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2003年9月~2005年9月对18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同时部分辅以异丙酚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26例宫颈癌、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26例宫颈癌和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46%,50.00%,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粒酶表达阴性. 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HPV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原位杂交(HCⅡ)方法检测30例慢性宫颈炎、23例CINⅠ~Ⅱ、19例CIN-Ⅲ以及22例ICC病例中高危HPV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组织几乎不表达HPV,显著低于CIN Ⅲ ICC,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高危HPV是早期诊断CIN 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c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包括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一组疾病的统称。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期病变阶段。对此阶段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由于阴道镜可直接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因此阴道镜检查是目前诊断CIN及早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早期诊断技术之一。本院两年来对824例疑宫颈病变的患进行阴道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手术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者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过度治疗率8.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者结合阴道镜Reid高评分(6~8分)组中无过度治疗.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诊断治疗,了解不同级别的CIN经阻断治疗后的生物学转归。方法回顾的分析经细胞学、阴道镜、宫颈活检术与LEEP诊断为CIN的患者共计151例,其中CINⅠ级115例,Ⅱ级30例,Ⅲ级6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电圈切除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检,生物转归降级或消退同级病变,病理升级。结果完全符合者126例,不符合者25例。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中术后出血、感染,宫颈口狭窄与粘连,发生率6.6%。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广泛应用是解决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发生率的升高和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LEEP刀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1):122-122,124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目前随着阴道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后如何规范治疗,成为各级妇科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本院行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的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1.
阴道镜下针对性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8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为红  马俊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909-909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指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期病变阶段,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程度不同,对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我院1年内行阴道镜检查1138例,其中针对性活检131例,确诊CIN85例,现将阴道镜图像特征及CIN与宫颈糜烂程度关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结果回报CINⅠ、CINⅡ共68例、CINⅢ31例,宫颈癌为19例,宫颈炎症857例,阴道镜对CIN及宫颈癌诊断符合率为89.4%,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CIN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为3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CC)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种妇女常见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持续感染是CIN向宫颈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20例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素珍  李颖 《天津护理》2009,17(1):20-21
宫颈锥切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已有上百年的历史。60年代后,随着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的开展,锥切术应用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越来越多,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治疗及诊断中又显示重要价值,尤其对年轻患者。我病房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CIN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作为一项妇科微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优越性。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阴道镜下LEEP,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秀君 《临床医学》2006,26(5):51-52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经TCT(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LEEP治疗宫颈各级CIN一次性成功率达到96.30%,手术时间5-10min,出血量15ml,术后随访108例TCT检查结果104例阴性,3例CINⅠ~Ⅱ级,1例CINⅡ级。阴道镜检查均阴性。结论LEEP广泛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7.
宫颈环切术治疗32例宫颈病变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病变主要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尤其是宫颈糜烂,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将进一步发展成为癌前病变(CIN)或宫颈癌,严重威胁妇女健康.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多种方法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160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渐变发展中的癌前病变阶段,病变在此阶段约持续8~15年,因此及早发现此类患者是防治宫颈癌关键手段。本文就作者2003年9月~2004年4月收治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病变应用液基薄片技术(TCT)检查、HD2、阴道镜下所见及病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官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LEEP随访情况.方法 2004~200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Ⅱ-CIN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1~2年.结果 63例中41例环切病情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Ⅰ-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术后半年细胞学示CINⅡ-Ⅲ级,HPV检测阳性.再次官颈活检CINⅡ-Ⅲ级累腺.结论 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20.
张莲 《山西临床医药》2011,(11):869-870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对LEEP治疗CIN的4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39例,复发2例,发展为早期宫颈癌1例。结论:LEEP治疗CIN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