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延萍主任中医师在脾胃病、各科杂病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特发性水肿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3.
1胸痹(冠心病心绞痛)陈某,男,46岁,1995年9月8日初诊,患者心前区针刺样疼痛,病彻肩臂,反复发作6天,伴胸闷气急、头昏。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心痛定等药,疼痛未能缓解而请余诊治。诊见患者体胖,面色海滞,唇色紫暗,舌谈有瘀麻、边有板印,苔薄白,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心脉阻滞之胸痹,治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血府通瘀汤加减。处方:当归、桃仁各12g,红花、赤芍、田七、蒲黄、五灵脂、川中膝各10g,川芎、桂枝、枳壳、炙甘草各6g。服药3剂后,心前区刺痛减轻、胸闷、头昏好转,…  相似文献   

4.
理中汤源于《伤寒论》,由人参(或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组成。为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寒之要方。其功效为温中祛寒,补益脾胃。由于本方组成精练,笔者随证灵活加减以治疗头痛、胃下垂、乳癖等病证,均获效甚速,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崔金海主任中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第二、第三批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十二大名老中医之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对中医内、外、妇、儿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经验,颇有独特见解。笔者现将老师临证应用生黄芪的经验介绍如下。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戴糁、黄耆,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其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  相似文献   

7.
头针是指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笔者采用头针对多例不同病症进行治疗和观察,效果显著.现将临证4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庞涛 《陕西中医》2002,23(9):825-826
庞瑞超主任医师业医近 40载 ,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之一 ,余随父临诊 ,兹录其临症验案 5则 ,以飨同道。   1 视一为二 (右眼外直肌麻痹 ) : 牙某 ,男 ,61岁 ,维族。右眼视物成双 ,模糊半年 ,先后在本地各医院及自治区医大附院、空军总医院眼科就诊 ,经查头颅 CT片示筛蝶窦清晰无病变 ,查 OD:5 .0 ;OS:5 .0。右眼外展不到位 ,双眼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右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 ,多家医院眼科均诊为“右眼外直肌麻痹 ,麻痹性内斜视”,予能量合剂静滴等治疗 ,病情无丝毫改善 ,于1 999年 1 0月来诊。症见右眼外观无异…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治疗了不少疑难病证。现将部分经验整理成文,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20余年中,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偶有所得,在临床中经过反复验证,疗效确切,现摘录出来,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树人老中医,年逾八旬,为我县名老中医。曾任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局副局长。李老从三十年代始,便矢志岐黄,行医五十余载,擅长内科兼精妇科,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其侍诊,受益良多。现仅择李老临证经验之鳞爪,述之于后,或可为医者临床之小补。  相似文献   

14.
1顽固性头痛 黄某某,女、35岁,2004年8月7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一年余,伴有全身不适,胸心痛甚,有时恶心伴呕吐,头痛如裹布带,经服中西医药不效来治,症见: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全身不适,舌苔白腻而厚,症属气机不畅,脾虚湿停,治以清热除湿芳化淡渗宣畅气机.方药:白芷10g、川芎10g、蒿本10g、苡米仁30g、白蔻仁10g、杏仁10g、竹叶10g、厚朴10g、通草6g、半夏10g、滑石30g、甘草10go.每日1剂,水煎服,服10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守方月余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5.
胡剑鸣 《中医杂志》2003,44(4):256-257
俞尚德主任医师从事脾胃病研究50余载,临证用药独特精当,不拘一格。笔者有幸随诊,摭拾一二如下。1 擅用甘草俞师临证擅用甘草,自拟各处方中几乎无方不施用,故有“甘草郎中”之誉。甘草,性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本经》曰: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汤液本草》曰:甘草“和之中其功有缓,而缓之中其功有泻,就缓泻之中其功更有补”。  相似文献   

16.
温胆汤临证举隅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二五三○一四︶蔡丽慧温胆汤清胆和胃,药性平和,以本方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往往得心应手屡获捷效。今就笔者临证所得,辑录四则,与同道共榷。合失笑散治胸痹心痛刘某,男,50岁,干部。1987年10月诊。患者近...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为主治血府血瘀证而设.全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补血调肝之功,活血不耗血、理气不伤阴、调和气血之良剂.笔者在多年临床应用中,师古不泥古,只要辨证准确,抓住气滞血瘀这一病机,运用得当,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中风后遗症之气虚脉络瘀阻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方中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长肌肉、壮筋骨,用为主药,意在气行则血行;辅以当归尾、川芎活血和营;少佐桃仁、红花、地龙以化瘀通络。全方可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多年来,笔者临证以补阳还五汤随证加  相似文献   

19.
庞涛 《陕西中医》2001,22(3):167-168
家父庞瑞超主任中医师,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之一,临床经验丰富,擅治无名高热,余随父临证,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清热化湿,解表透热治无名高热 发热反应见于临床各科,是临床某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继发症状,尤其原因不明之发热,不清楚其性质,难定诊断,更无从拟定治疗计划,其特征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高,易伤阴耗液,遇此病情,无论医者或患者,常依靠静脉输液,大量使用抗生素,但有不少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后,高热仍不退,服…  相似文献   

20.
燕惠和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2):547-547
顽固性头痛验案举隅燕惠和铁岭市中医研究所(铁岭112000)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治疗顽固性头痛4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择验案报道如下。苏某,男,62岁。1988-12入院。病已2个月余,服用颅痛定、安乃近,针灸治疗等无效。门诊以头痛、中风前兆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