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曲唑酮与地西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症疗效副反应。方法 对56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应用曲唑酮(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地西泮的疗效相似(P>0.05)。治疗第4周末SAS,HAMA以及HAMA因子的减分率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副反应两药相似,曲唑酮的主要副反应为困倦和嗜睡。结论 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曲唑酮(32例)、阿米替林(32例)治疗六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均有疗效,二者疗效相当(P>0.05).曲唑酮的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P<0.01).结论曲唑酮是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曲唑酮 (trazodonehydrochloride)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 ,并与多塞平进行了对比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文病例系 1998~ 2 0 0 1年就诊于我中心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符合CCMD - 2 -R中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 (SAS)≥ 5 0分 ,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评定≥ 14分。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青光眼、癫疒间 、药物过敏及严重自杀倾向者。入组病人共 6 0例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①曲唑酮组 (30例 )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  相似文献   

4.
逍遥丸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报道逍遥丸可以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及癔症。为进一步评价其抗焦虑作用,我们对80例门诊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曲唑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例 6 3例 ,随机分为曲唑酮组 (34例 )和阿普唑仑组 (2 9例 )。分别用曲唑酮 5 0~ 15 0mg/日 ,阿普唑仑 0 8~ 2 4mg/日 ,治疗观察 12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药物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阿普唑仑疗效相当 ,起效稍慢于阿普唑仑 ,但中长期疗效更持久 ,没有严重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结论 曲唑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 ,副反应轻 ,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明确患者的哪些因素与道家认知心理治疗的提前终止有关,并讨论如何减少这些因素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应用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根据是否提前终止治疗把患者分为终止组与非终止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量表评定的结果,并询问终止组患者终止治疗的原因。结果 终止组与非终止组的性别构成、年龄与婚姻状况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受教育年限低于后者(11.1±3.6,14.2±3.5,P<0.01);两组的A型行为量表和EPQ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精神超脱量表得分高于后者(2.34±0.40,2.11±0.33,P<0.01),SCL-90得分低于后者(2.23±0.41,2.51±0.53,P<0.01)。在终止组患者终止治疗的原因中最多的是认为治疗无效。结论 较低受教育程度、较高超脱程度和较少临床症状的患者更容易从道家认知治疗中提前终止。治疗师在治疗中注意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能有助于心理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复方地西泮片与地西泮片的镇静,催眠,抗焦眠效果安全性,对206例病例随机入组,疗程3周。结果;1.用复方地西泮治疗可明显减少地西泮用量,疗效更好;2.观察组总有效率5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8%;3汉米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部分于治疗后均明显减低,观察组的减分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HAMA和HAMD混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两药均可改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心境,植物神经及全身症状,复方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多与抑郁和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同时或相继发生,且临床上常难 以界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鉴于失眠与抑郁、焦虑存在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焦虑和失眠进行综合干 预和管理成为目前疾病治疗的新趋势。曲唑酮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临床广泛用于失 眠及抑郁焦虑伴发或共病失眠的患者。为规范曲唑酮在失眠领域的应用,编写共识的专家组成员通过 复习曲唑酮相关文献,同时结合国内外指南的推荐,重新总结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药理作用及相 关临床应用方法,并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曲唑酮对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符合酒依赖伴发抑郁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合用曲唑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饮酒问卷(ADS)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评定.结果 自第2周末起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4周末起两组ADS、MAS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唑酮能有效治疗酒依赖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降低饮酒欲望,强化酒依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丁螺环酮与安定的疗效比较研究,经过6周治疗现察,结果显示国产丁螺环酮的疗效与安定相似,未见明显副反应,证实有较好的抗焦虑作用,适用于焦虑症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特定的防御方式。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36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焦虑症36例和正常人36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抑郁性神经症与焦虑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否认,躯体化,伴无能之全能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2)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投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使用特定的防御方式(投射,被动攻击,隔离),借以隐藏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真实情感而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13.
曲唑酮治疗60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60例临床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病人投以曲唑酮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价副作用。结果 有效率为83.3%,痊愈率为56.7%,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焦虑剂,尤适用于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4.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A型行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焦虑症与抑郁症的A型行为的异同。方法 应用A型行为问卷(TABQ)对40例焦虑患者和50例抑郁症患者及8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焦虑症患者A型行为显著高于抑郁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焦虑症患者A型行为总分和TH、CH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患者A型行为总分和TH、CH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焦虑症患者具有普遍的A型行为倾向,抑郁症患者则无此现象。A型行为的评定可能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Using a reliable and valid self-report measure of fundamental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r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50 anxiety neurotic patients were examined in a controlled study. The patient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ess parental care and greater parental over-protection. Two explanations are favoured. First, the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igher levels of anxiety in the subjects may be expressions of a third factor, high familial anxiety. Second, that such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may be antecedent causes of greater anxie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革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革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革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I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曲唑酮治疗酒精依赖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氯硝西泮治疗酒精依赖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酒精依赖的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氯硝西泮组,每组各20例,治疗4周。采用戒断症状(22项)计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曲唑酮组的显效率为85%,氯硝西泮组的显效率为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HAMA减分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曲唑酮组不良反应较少而且轻微。结论曲唑酮治疗酒精依赖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曲唑酮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 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 (36例 )与文拉法辛组 (36例 )进行对照性研究 ,疗程 8周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文拉法辛的临床疗效相似 ,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1%、78%与 6 1%、81%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副反应两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曲唑酮与文拉法辛相比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 ,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