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力 Klaes.  W 《浙江医学》1995,17(2):65-66
游离骨膜复合牛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兔腓肠肌内,术后5天开始,所有试样内均有血管及骨骼组织长入。成骨活动并持续6周以上,单纯羟基磷灰石或单纯骨膜肌肉内植入,3-6周内无新骨形成。羟基磷灰石肌内植入无炎症和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五种骨骼移植替代材料成骨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力 Klae.  W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7):527-530
比较和研究不同骨骼移植替代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作者选用Chbb:ch兔52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剩余2只为单纯对照组。受试材料5种:天然羟基磷灰石Bio-OSS和BKV/1、半合成羟基磷灰石Interpore500、人工合成磷酸三钙Ceros82以及硅酸盐玻璃Porolith。分别将各材料复合游离骨膜植入兔腓肠肌内,3周及6周时作组织学检查及计量学分析。结果植入标本均能传导成骨,无排斥反应。3周时,新骨面积占标本截面的6.5%~19.0%,在同属羟基磷灰石,但晶体大小不同的Bio-OSS和BKV/1组之间成骨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9)。6周时为14.2%~25%,各组间成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621)。在孔隙间不连通的Ceros82组,新骨生长仅限于标本边缘,而在孔隙间互相连通的其它4种材料,新骨均能长入其中央,在各标本中,新骨量与材料孔隙率成正相关。结论5种材料均有良好的传导成骨的性能,对于传导成骨,材料的空间构型特点,特别是孔隙间的连通孔道,较其化学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司晓辉  金岩 《医学争鸣》1997,18(5):433-436
目的:探讨骨膜成骨的细胞来源及分子机制.方法: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分别与陶瓷化牛骨(CBB)复合后,种植于小鼠股骨附近的肌肉间隙内.植入后3,5,7,14,21d取材,光镜观察股骨的组织学变化并测量第14日标本的股骨厚度.结果:植入rhBMP-2/CBB后第5日,骨膜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增生,第7日可见软骨生成.植入TGF-β/CBB第7日,骨膜内见大量软骨及膜内骨形成.第14日,上述两种植入物骨膜内均见新骨形成活跃,新生骨小梁增多,其周围有成骨细胞.第21日,骨膜内的新生骨均趋向成熟并与宿主股骨相连.新生骨的厚度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形成蛋白和TGF-β在体内均具有扩散作用并可刺激骨膜成骨.二者在骨膜内的靶细胞不同.骨形成蛋白诱导骨膜中间层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系分化;TGF-β刺激骨膜深层的骨祖母细胞、成骨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体液免疫在多发性硬化(MS)病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ekmann免疫仪和MonarchPlus生化仪,对10只食蟹猴中IgG指数和IgG合成率,进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致敏前和致敏后不同阶段的自身对照检测。结果:致敏前正常食蟹猴脑脊液(CSF)IgG指数为0.3±0.1,IgG合成率为-4.6±3.3;致敏后1、2、3、4、5周IgG指数分别为0.4±0.2、0.7±0.5、0.7±0.4、0.7±0.3、0.6±0.2;而IgG合成率分别为-1.3±4.1、27.1±40.0、26.6±391、26.2±38.2、24.5±43.9。致敏后1周与致敏前的IgG指数和IgG合成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致敏后2、3、4、5周与致敏前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致敏后2、3、4、5周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提示体液免疫在MS和EAE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和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临床效果、特点、并发病及防治措施,对41 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小切口(6mm)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同期的白内障患者41眼行现代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做对照。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1.0者占43.9%>0.8者占70.7≥0.5者占9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平均散光为1.04±0.81,1,低于对照组(P<0.0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优于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脱矿骨复合物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脱矿骨复合物骨膜下植入增高牙槽嵴的成骨反应。「方法」在犬下颌体部及下颌磨牙无牙颌牙槽骨顶部,骨膜下植入羟基磷灰石/脱矿骨复合物为实验组,并设单独羟基磷灰石植入为对照组。经3周、6周、12周和24周后处死动物,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3周即见类骨质产生,材料和基骨界面开始结合;术后6周材料和基骨大部分结合;12 ̄24周新骨增多,相互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屈光度的选择、手术技巧、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2岁~12岁(平均 7.6±3.5岁)儿童白内障 78眼,I期植入人工晶体68眼(先天性白内障60眼,外伤性白内障8眼);Ⅱ期植入10眼(外伤性白内障6眼,无晶体眼4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共 37眼,占 47.4%;0.3~0.5共 28眼,占 35.9%;0.3以下 13眼,占 16.7%.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发障较重.结论:儿童期白内障术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无菌取妊娠16~32周水囊引产胚胎胸腺,剪成约1mm3的组织块,于37℃、5%CO2条件下培养4~7天,收集并洗涤后植入糖尿病患儿三角肌内。植入后15天~6个月,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均较植入前明显降低(P<0.01~0.05);CD4与CD8较植入前明显增加(P<0.05~0.01),按统一疗效标准评定,显效30%(6/20),有效50%(10/20),总有效率80%。  相似文献   

9.
选择26例原发性高血压(EH)伴Ⅱ型糖尿病(NIDDM),其中糖尿病肾病(DN)12例,加用卡托普利37.5~112.5mg/日口服治疗,共4周.结果:收缩压(SBP)/舒张庄(DBP)由21.9±2.3/13.5±0.5kp_a降为19.3±1.5/12.2±0.8Kp_a(P<0.01),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由10.7±4.5/13.7±3.9mmol/L减为6.5±1.6/10.2±2.7mmol/L(P<0.01);24小时尿蛋白由1.9±0.3g减为0.6±0.3g(P<0.01).表明该药在降压的同时确有改善糖代谢、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菌取妊娠16~32周水囊引产胚胎胸腺,剪成约1mm^3的组织块,于37℃5%CO2条件下培养4~7天,收集并洗涤后植入糖尿病患儿三角肌内。植入后15天~6个月,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均较植入前明显降低(P〈0.01~0.05),CD4与CD8较植入前后增加(P〈0.05~0.01),按统一疗效标准评定,显效30%(6/20),有效50%(10/20),总有效率80%。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珊瑚复合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 rh BMP- 2 ) /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方法 :rh BMP- 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 ,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 ,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结果 :复合人工骨植入小鼠肌袋 1周诱导软骨形成 ;3周形成编织骨 ;6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 ,同时珊瑚被部分降解吸收 ;复合人工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后 ,以引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理完成骨修复过程。术后 12周 ,植入物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其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瑚。  结论 :此复合人工骨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活性 ,骨修复能力较强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生物性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对骨质疏松性骨内种植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骨质疏松性兔骨内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将 12只骨质疏松症兔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6只 ,另取同龄健康新西兰雌兔 6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在各兔胫骨内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 ,对骨质疏松症组中的 1组予以地塞米松治疗。种植体植入 2周、4周和 8周后分别获取各组标本 2个 ,行组织学、影像学等检测 ,观察各组种植体的骨整合效果。结果 各组种植体的骨整合效果在植入 4周时有较大差异 ,由高到低依次为 :正常组 >地塞米松组 >骨质疏松症组 ,但 8周时差异不明显。结论 地塞米松对骨质疏松性骨内种植的骨整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珊瑚/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 方法:将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大鼠背部肌肉内,以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作对照。术后1 周和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 结果: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后1 周,在局部诱导软骨形成;4 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 剂量依赖性(P< 0.001)。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区无骨或软骨形成。 结论:珊瑚/胶原/rhBMP-2 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
By combining coral with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ln-2 (rhBMP-2), rhBMP-2/coral eompomte wa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Following implamation of the composite into the muscle pouches ol mice, cartilage growth was induced in the pores or on the surface of the implants at one week, woven bone at three week and lamellar bone with bone marrow at six week, and coral was absorbed partially. The induced formation of endochondral bone was time-related and rhBMP-2 dose-rel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ccanposite possesses a superior ability of osteogenesls, and coral acts as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rhBMP-2 slowrelease carriers currently available. The composite will be a new type of bone substitute to be used in orthopaedics and maxillofaei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表面处理的种植入早期表面沉积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在植入早期表面沉积物的差异及其骨组织反应。方法:将表面经双重酸-双氧水热处理和双重酸处理的种植体分别植入兔子胫骨内,然后,采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镜观测2、4、8周带种植体的骨组织。结果:植入2周后在两组种植体表面均沉积富含钙磷层;4周时这层结构大部分消失,但双重酸-双氧水-热处理组可见较多的骨生成细胞附着在种植体表面并形成新骨。8周时两组种植体表面均附着一些新骨,但以双重酸-双氧水-热处理组相对较多。结论:两组种植体在植入早期表面均可形成富含钙磷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的作用,为临床在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提供依据。方法:在狗的双侧下颌骨下缘制备非血管化骨移植模型,将钛芯羟基磷灰石涂层(Ti—HA)圆柱形种植体植入移植骨块中,左侧去除骨膜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抗拉力测试。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愈合情况及植入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膜的存在与否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珊瑚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然珊瑚(natural coral,NC)的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观察其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复合后修复兔桡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从兔股骨转子窝抽取骨髓,体外培养扩增,将其接种于珊瑚上,一组分别于1、3、7、14天取材,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另一组进行诱导,培养5天后接种于兔桡骨1cm缺损中.以珊瑚填充桡骨缺损组作为对照。结果:从第1天开始,珊瑚表面即有细胞贴壁,随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增多,到14天时有大量胶原形成。种植于兔桡骨缺损者4周时珊瑚降解不明显,骨组织形成较少,8周时见珊瑚部分降解.骨组织形成较多,20周时珊瑚完全降解,骨折愈合。结论:BMSCs与NC复合可构建组织工程骨,能修复骨缺损,并具有成骨可靠、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珊瑚/ 骨髓复合人工骨( 简称复合骨) 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 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 周, 局部有骨组织形成,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见骨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 周, 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 P< 0-01) 。术后12 周, 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完全性骨修复。结论: 复合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和骨修复能力, 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9.
高孔隙率滨珊瑚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庆  毛天球  曹罡  陈富林  杨维东 《医学争鸣》2002,23(10):877-879
目的 探讨西沙群岛高孔隙率滨珊瑚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取4wk龄兔骨髓,分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经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接种至滨珊瑚材料,无菌条件下植入裸鼠皮下组织中,对照组单纯植入滨珊瑚。分别于4,8wk取材,行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学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4wk时X线片有高密度阻射影像,HE染色可见有新骨形成;8wk时X线阻射影像密度更高,HE染色可见大量新骨形成并相互连接成骨小梁样结构,骨细胞位于陷窝中。结论 高孔隙率滨珊瑚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5mm及30mm组实验兔,每组10只,分别在4、8、12、16周时摄X线片,16周后不愈合兔标本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保留骨膜的情况下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5mm组,16周时均可见断端骨性愈合,在30mm组16周时,大体标本均见桡骨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封闭,有硬化骨形成并见缺损区纤维组织充填,病理切片证实断端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成功制备了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