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44例研究对象均从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病人中选取,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则给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方面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为77.78%,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测率为58.33%,两种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方面的阳性检测率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测心律失常检出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相较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24h动态心电图诊断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心电图监测以及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相对更高,即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房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诊断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将阳性检出率提升,为疾病诊断提供便利,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不同,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84例,阳性率684%,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58例,阳性率58%(χ2=3.33,P=0.07)。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动态心动图检出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早搏、房性早搏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临床效果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和常规心电图组,每组35例,动态心电图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常规心电图组运用常规心电图组进行检测,后比较两种方法冠心病检出率及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方法冠心病检出率比较,阳性率分别为68.57%、57.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方法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方面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患者预后,对于指导药物应用、预防猝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标准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诊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临床诊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的检出率。结果标准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在诊断冠心病时,检出率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诊断资料,均通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两种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和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观察,可以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并对心绞痛型、隐匿型及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孕妇心律失常方面的价值。方法80例心律失常孕妇,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11.25%、13.75%、33.75%、83.75%、11.25%,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50%、3.75%、3.75%、33.7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孕妇心律失常诊断中准确率更高,能很好的协助诊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2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1.67%(86/120)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6.67%(68/120),经χ~2检验,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次及发作时间,可更为精细、更为准确的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检出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要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良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一tD病患者73例,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常规心电图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及具体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测阳性率为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x2=6.78,P〈0.0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及短阵室上速等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2.
李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3,(19):191-192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0.00%,高于常规心电图5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75.56%、76.67%、34.44%、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45.56%、46.67%、8.89%、6.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率,协助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律失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每位患者先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束后再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分析两种监测方法所得的心电数据,计算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并对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心律失常患者进一步行心律失常类型分析。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2.5%,不规则心律失常患者检出3例;远程,心电监测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6.3%,不规则心律失常患者检出2例(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测不仅可以实行远程心电记录给心律失常诊断带来便利,检出率较高,而且对不规则心律失常也有一定检出率,是院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力补充,在临床诊断心律失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邹全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33-34,37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老年心脏病患者60例,其中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20例,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失常状况。结果 老年心脏病患者醒时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均明显高于睡时;无论是睡时还是醒时,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的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均明显高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醒时心律失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老年心脏病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8):533-535
目的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分成2组,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5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患者胸痛、缺血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2%.缺血心电图灵敏度64.6%、特异度36.7%、阴性预测值54.7%。ST段压低或抬高阳性预测值66.1%、T波倒置阳性预测值31.3%、缺血心电图并典型胸痛灵敏度70.3%、缺血心电图并不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4.5%。结论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大,误诊率低,典型胸痛者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缺血心电图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其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片面性;ST段压低或抬高诊断价值优于单纯T波改变,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缺血心电图合并不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6.
柳琼 《安徽医药》2015,36(8):938-940
目的 对比常规12导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DCG)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共50例,患者均同时采用常规12导心电图和24 h DCG监测和诊断,比较其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 24 h DCG检出心律失常患者50例,其检出率为100.0%,常规12导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患者22例,检出率为44.0%,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 h DCG在心房早搏、室性早搏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12导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4 h DCG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常规12导心电图,能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临床随访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苏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145-3147
目的 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接诊的80例符合SMI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后,对两组患者SMI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SMI阳性检出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阳性反应发作时,会出现规律性的活动,发作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结论 采用Holter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小时的心电变化,记录仪轻巧,检查期间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尤其对SMI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心电图的异同。方法本文选择了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年龄32~58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另选32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年龄36~61岁,男性17例,女性15例。对两组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并对比观察两组心电图在治疗前后的不同及相互差异。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ST段压低、倒置T波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易分辨。两组R波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ST段压低、倒置T波、R波方面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尤其是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除仔细分析心电图结果外,还应结合其病症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辨别患者病情,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探讨最佳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于本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1例,均接受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脏B超检查: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33.3%,主动脉扩张检出率为54.9%,左房增大检出率为52.9%,左室增大检出率为51.0%,左室肥厚检出率为51.0%.心电图检查: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为15.7%,主动脉扩张检出率为23.5%,左房增大检出率为19.6%,左室增大检出率为19.6%,左室肥厚检出率为19.6%,心律改变检出率为64.7%,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为68.6%.两种方法比较显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左室增大以及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更有助于诊断病情,其对心脏病理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的常见类型。方法依照我国现行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本院2000-2008年收治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92例(占92%),其中伴有S-T段、T波改变者18例;仅有S-T段、T波改变者9例(占9%)。在心律失常中早搏70例(室性早搏45例,房性早搏21例,交界性早搏4例);异位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11例;传导阻滞35例(房室传导阻滞25例,束支传导阻滞9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律失常18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早搏、传导阻滞)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仅有S-T段、T波改变;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