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对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采集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 130 例,通过随机法分为 65 例对照组(小剂量丙戊酸)与 65 例观察组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 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癫痫临床治疗中,可通过小剂量丙戊酸 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有效治疗,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2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丙戊酸钠结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1例癫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6%;对照组81例癫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对于癫痫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药治疗,在治疗前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将来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对癫痫病患者的控制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51-553
目的:探讨中成药醒脑静联合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老年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醒脑静辅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4.74%和6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和42.1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癫痫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及发作时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感觉异常以及胃肠道反应,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醒脑静联合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并用于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以氯雷他定为内标,用乙腈直接蛋白沉淀的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50 mm,1.8 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使用托吡酯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200例癫痫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拉莫三嗪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托吡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未存在明显差异(P> 0.05),而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IL-2、NSE、TNF-α以及IGF-1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各项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6个月之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的前三项指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最后一项指标则要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熄风止痛饮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拉莫三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熄风止痛饮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和随访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过4周治疗,2组中医症候积分和SF-MPQ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12周随访时,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和SF-MPQ积分较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和SF-MPQ积分较治疗4周时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熄风止痛饮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近远期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中医症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添加拉莫三嗪(LTG)治疗难治性癫痫(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时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法添加LTG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迭85.7%,其中完全控制12例.占34.3%;有效11例,占31.4%;有效7例,占20%.3例出现皮疹.均程度较轻,经治疗后缓解.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的疗效,副作用少.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新型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8.
1病例患者,女,21岁,因反复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发作3年,复发3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首次出现情绪高涨、兴奋、话多、动作多、冲动、睡眠减少、精力充沛、食欲增加,1周后就诊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躁狂症,予住院治疗3月后获显效出院,1年后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爱好丧失、精力减退、早醒、疲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拉莫三嗪组和卡马西平组各62例。拉莫三嗪组给予口服拉莫三嗪分散片,卡马西平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1个月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评分情况均明显下降,但2组患者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VAS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均0.01),但2组间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拉莫三嗪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均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更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诊断为额叶癫痫的患者,随机给予拉莫三嗪或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卡马西平10mg/kg·d,前10天用半量,10天后用全量,分两次口服;拉莫三嗪起始剂量0.5mg/kg·d,每周加量1次,直至3mg/kg·d,每天分两次口服。在3月、6月、1年各随访一次。结果:卡马西平组无发作率48.87%,有效率32.54%,无效率18.59%;拉莫三嗪组无发作率56.16%,有效率26.68%,无效率17.16%。结论:拉莫三嗪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同。  相似文献   

11.
拉莫三嗪(1amotrigine,LTG)是苯三嗪类的新一代广谱抗癫痫药。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曾有报道出现罕见的、严重的、潜在威胁生命的皮疹。LTG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所需的剂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体内药动学容易受到合并使用的药物影响,在临床应用中有必要对LTG进行浓度监测。国内外均有LTG血药浓度测定的相关报道,但实验方法普遍较繁琐,实验灵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添加或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者72例,按住院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给予A组患者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给予B组患者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等进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拉莫三嗪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癫痫。2011年5月25日,我们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出现过敏反应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32岁,因癫痫发作于2011年5月24日入院。查体温36.8℃,脉搏88次/min,血压17.0/10.6kPa(130/80mmHg)。平素体健,否认有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联合应用度洛西汀与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66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单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 4 周及治疗后 8 周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2 周观察组 HAMD 评分及 CG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实施度洛西汀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单药治疗,而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被分为对照组、拉莫三嗪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1000~2000mg/d治疗.拉莫三嗪组给予拉莫三嗪100~200mg/d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2组间有效率、显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CGI—S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但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莫三嗪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0%和4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抑郁发作疗效与碳酸锂相当,且安全性好,但拉莫三嗪起效较碳酸锂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丙戊酸钠治疗不同年龄癫痫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癫痫患者329例的疗效,按年龄分为3组(0~20岁组、21~40岁组、40岁以上组),每3月随访1次,随访1年,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3个组别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8.60%、21.31%、21.42%,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21~40岁组中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丙戊酸钠在各年龄段出现的不良反应类似,但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拉莫三嗪(LTG)对急性脑外伤患者晚期癫痫(LPTE)发生率以及对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具有癫痫高危因素的脑外伤患者175例,将175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嗪6个月组(A组,60例)、拉莫三嗪1个月组(B组,58例)与对照组(C组,57例)。A组服用拉莫三嗪6个月;B组服用拉莫三嗪1个月;C组服用卡马西平1周。记录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与晚期癫痫发生的人数以及意识清醒患者12个月时与1个月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A组、B组、C组晚期癫痫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6%、7.2%、20.0%,A组、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49)。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LPTE的发生率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3.657,95%CI 1.7~7.9)。MoCA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评分拉莫三嗪两组高于C组(P〈0.05),拉莫三嗪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拉莫三嗪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对抗外伤后晚期癫痫的形成,且与卡马西平相比更有利于外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6例癫痫患儿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20±5.80分,高于治疗前的48.17±7.08分(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临床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定痫丸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5例特发性癫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予定痫丸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均治疗6月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04%优于对照组75.00%,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4%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 P〈0.05。结论定痫丸加减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特发性癫痫效果确切,对癫痫造成的持久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癫痫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